圆柱电芯、电池组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05701发布日期:2024-03-05 12:06阅读:18来源:国知局
圆柱电芯、电池组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具体涉及圆柱电芯、电池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锂电池技术的发展,对电芯能量密度越来越高,而圆柱电芯因为其较高的装配比,可以实现较高的能量密度,因此成为了当前一种主流的电芯形式。圆柱电芯一般在壳体的开口端密封焊接端盖,端盖通过集流构件与电极组件导电连接;其中,集流构件的一侧与端盖焊接连接,另一侧与极耳焊接连接。为了保证集流构件的过流能力,集流构件在与极耳焊接连接时,一般会覆盖电极组件端部大部分的极耳堆叠区;这样会使得电芯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内部气体不能顺畅的从极耳端排出,进而会对覆盖在该位置处的集流构件表面产生局部向上的推力,造成集流构件局部区域的应力变形,使得集流构件与端盖之间或集流构件与极耳之间存在焊印脱离的风险,进而会降低圆柱电芯端盖一侧导流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圆柱电芯、电池组及电子设备,以改善圆柱电芯端盖一侧导流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它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圆柱电芯,该圆柱电芯包括:壳体、电极组件、端盖和集流构件;所述壳体包括端壁和围绕所述端壁的侧壁,所述侧壁背离所述端壁的一侧形成有开口;所述电极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电极组件朝向所述开口的一侧具有第一极耳;所述端盖设置在所述开口侧,且与所述侧壁焊接连接以密封所述开口;所述集流构件设置在所述电极组件朝向所述开口的一侧,所述集流构件包括第一连接区和第二连接区,所述第一连接区的至少部分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极耳焊接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区的至少部分上表面与所述端盖焊接连接;其中,所述集流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区和所述第二连接区之间的应力缓冲部。

3、在本实用新型圆柱电芯一示例中,所述应力缓冲部包括围绕所述集流构件的中心布置的环形的第一弯折结构。

4、在本实用新型圆柱电芯一示例中,所述第一弯折结构包括朝向所述端盖侧凸出的凸起,所述凸起包括顶部以及与所述顶部连接的径向外侧和径向内侧,所述第一连接区与所述凸起的径向外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区与所述凸起的径向内侧连接。

5、在本实用新型圆柱电芯一示例中,所述凸起包括围绕所述集流构件的中心布置的多个通孔,且多个所述通孔设置为贯穿所述凸起的顶部。

6、在本实用新型圆柱电芯一示例中,所述通孔设置为还贯穿所述凸起的径向外侧和径向内侧。

7、在本实用新型圆柱电芯一示例中,多个所述通孔呈螺旋线型阵列布置。

8、在本实用新型圆柱电芯一示例中,所述应力缓冲部包括在所述集流构件的径向方向上延伸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区和所述第二连接区连接,且所述连接件包括设置在两端之间的第二弯折结构。

9、在本实用新型圆柱电芯一示例中,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区之间设置有第一镂空区,且所述第一连接区与所述第二连接区之间设置有第二镂空区。

10、在本实用新型圆柱电芯一示例中,所述第二连接区上设置有加厚部,所述加厚部与所述端盖焊接连接。

1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池组,该电池组包括上述所述的圆柱电芯。

12、本实用新型再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所述的电池组。

13、本实用新型圆柱电芯中,通过在第一连接区和第二连接区之间设置应力缓冲部,一方面可以缓解电极组件内部产生的气体对集流构件产生的应力变形,进而可以降低第一连接区与第一极耳之间和第二连接区与端盖之间焊接位置处焊印脱离的风险,从而可以提高端盖与第一极耳之间电连接的可靠性;另一方面还可以减少集流构件分别与端盖和第一极耳之间焊接连接时,不同焊接位置处焊接应力之间的相互传递,从而进一步降低集流构件上不同焊接位置处焊印脱离的风险;除此之外,当圆柱电芯受到外部振动冲击等机械力时,应力缓冲部可以释放一部分的变形量,进而减少端盖与第一极耳之间电连接失效的概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圆柱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缓冲部包括围绕所述集流构件的中心布置的环形的第一弯折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柱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结构包括朝向所述端盖侧凸出的凸起,所述凸起包括顶部以及与所述顶部连接的径向外侧和径向内侧,所述第一连接区与所述凸起的径向外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区与所述凸起的径向内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柱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包括围绕所述集流构件的中心布置的多个通孔,且多个所述通孔设置为贯穿所述凸起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圆柱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设置为还贯穿所述凸起径向外侧和径向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圆柱电芯,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通孔呈螺旋线型阵列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缓冲部包括在所述集流构件的径向方向上延伸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区和所述第二连接区连接,且所述连接件包括设置在两端之间的第二弯折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圆柱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区之间设置有第一镂空区,且所述第一连接区与所述第二连接区之间设置有第二镂空区。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圆柱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区上设置有加厚部,所述加厚部与所述端盖焊接连接。

10.一种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圆柱电芯。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组。


技术总结
一种圆柱电芯、电池组及电子设备,该圆柱电芯包括:壳体、电极组件、端盖和集流构件;壳体包括端壁和围绕端壁的侧壁,侧壁背离端壁的一侧形成有开口;电极组件设置在壳体内,电极组件朝向开口的一侧具有第一极耳;端盖设置在开口侧,且与侧壁焊接连接以密封开口;集流构件设置在电极组件朝向开口的一侧,集流构件包括第一连接区、第二连接区和应力缓冲部,第一连接区的至少部分下表面与第一极耳焊接连接,第二连接区的至少部分上表面与端盖焊接连接。本申请圆柱电芯通过在集流构件上设置应力缓冲部,可以减缓集流构件本身的应力变形,进而可以提升集流构件电连接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佳,车佩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6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