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感骨架及电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17312发布日期:2024-02-22 21:17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感骨架及电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感骨架以及使用该种骨架的电感,属于电子元件。


背景技术:

1、功率电感主要用于消费类、汽车、通讯、工业类等电源中实现升压、降压、逆变、储能、滤波等功能,是实现这些功能必不可少的电子元器件。

2、现有的电感,一方面无法实现机械化自动组装,另一方面由于骨架设计的缺陷导致绕组内侧难以散热或散热不均,影响电感整体散热效果。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电感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改进的电感骨架及使用这种电感骨架的电感,以解决现有的电感绕组散热不理想的问题,并且还能实现电感的自动化装配。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电感骨架,包括支架框和连接于所述支架框的若干支架脚;所述电感骨架被设置为:能嵌套式地装配于电感的磁芯中柱外周,使得所述若干支架脚夹在电感的绕组内侧与所述磁芯中柱的柱面之间,从而在所述绕组内侧与所述磁芯中柱的柱面之间形成空间;所述支架框经设置能与所述磁芯中柱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空间经由所述间隙与外界连通。

4、进一步地,所述支架框的内侧边缘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使得:当所述电感骨架嵌套式地装配于所述磁芯中柱的外周时,所述支架框与所述磁芯中柱之间形成所述间隙。

5、进一步地,所述支架框的外侧设有进出线限位凸部,用于限制所述绕组的进出线位置,以防止所述绕组的进出线与电感的外周磁芯接触,实现所述绕组与所述外周磁芯之间的距离防呆。

6、进一步地,所述支架框上设有与所述绕组的进出线位置处的曲面相适配的进出线轮廓部。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电感,包括用于承载电感主体的底座,磁芯,骨架,绕组以及端子;所述骨架包括上骨架和下骨架,所述上骨架和所述下骨架均为前述的电感骨架;所述上骨架和所述下骨架以支架脚相互抵接的方式装配,所述上骨架的支架框和所述下骨架的支架框分别位于装配好的骨架的两端。这样,可以有效隔离线圈与磁芯结合面位置以及其它位置。

9、进一步地,所述电感骨架的所述若干支架脚包括若干个具有第一长度的短脚和若干个具有第二长度的长脚;所述上骨架的短脚抵接所述下骨架的长脚,所述上骨架的长脚抵接所述下骨架的短脚。

10、进一步地,所述端子的侧边预定位置处设有倒刺结构,用于防止所述端子从所述底座上退出。

11、进一步地,所述端子的上部两侧设有一对平衡耳,在所述端子嵌入所述底座后,所述一对平衡耳压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用以保证所述端子的平衡。

12、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边缘设有磁芯定位槽,且槽内表面设有加强筋。

13、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设有定位柱。

1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实用新型的电感骨架采用支架式镂空设计,嵌套在磁芯中柱的外周,同时绕组装配在骨架的外周,这样,骨架的支架脚夹在绕组内侧与磁芯中柱的柱面之间,一方面保证了绕组与磁芯中柱不接触,另一方面直接在绕组内侧与磁芯中柱的柱面之间形成了连通的空间,该空间的存在使得绕组内侧更容易散热;再者由于骨架与磁芯中柱之间有间隙,所述空间经由该间隙与外界连通,这样一来,电感组装好后,用户可以通过该间隙灌胶进入绕组内侧与磁芯中柱间的该空间中,进一步提升散热效果,绕组内侧的热量也可以通过胶(电感封装时灌胶,胶具备一定的热传导系数)传导到外面,从而增加电感散热效果。

15、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中,骨架采用上骨架和下骨架装配的组装结构,长、短脚配合的支架设计,相比与传统的骨架,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

16、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中,支架框上设有与所述绕组进出线位置处的曲面相适配的进出线轮廓部,这样可以保证绕组装配的平整度。

17、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中,端子通过倒刺结构的设计,可以防止端子从底座退出。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感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框和连接于所述支架框的若干支架脚;所述电感骨架被设置为:能嵌套式地装配于电感的磁芯中柱外周,使得所述若干支架脚夹在电感的绕组内侧与所述磁芯中柱的柱面之间,从而在所述绕组内侧与所述磁芯中柱的柱面之间形成空间;所述支架框经设置能与所述磁芯中柱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空间经由所述间隙与外界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框的内侧边缘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使得:当所述电感骨架嵌套式地装配于所述磁芯中柱的外周时,所述支架框与所述磁芯中柱之间形成所述间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框的外侧设有进出线限位凸部,用于限制所述绕组的进出线位置,以防止所述绕组的进出线与电感的外周磁芯接触,实现所述绕组与所述外周磁芯之间的距离防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框上设有与所述绕组的进出线位置处的曲面相适配的进出线轮廓部。

5.一种电感,包括用于承载电感主体的底座,磁芯,骨架,绕组以及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包括上骨架和下骨架,所述上骨架和所述下骨架均为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感骨架;所述上骨架和所述下骨架以支架脚相互抵接的方式装配,所述上骨架的支架框和所述下骨架的支架框分别位于装配好的骨架的两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骨架的所述若干支架脚包括若干个具有第一长度的短脚和若干个具有第二长度的长脚;所述上骨架的短脚抵接所述下骨架的长脚,所述上骨架的长脚抵接所述下骨架的短脚。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的侧边预定位置处设有倒刺结构,用于防止所述端子从所述底座上退出。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的上部两侧设有一对平衡耳,在所述端子嵌入所述底座后,所述一对平衡耳压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用以保证所述端子的平衡。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边缘设有磁芯定位槽,且槽内表面设有加强筋。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定位柱。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感骨架及电感,电感骨架包括支架框和连接于所述支架框的若干支架脚;所述电感骨架被设置为:能嵌套式地装配于电感的磁芯中柱外周,使得所述若干支架脚夹在电感的绕组内侧与所述磁芯中柱的柱面之间,从而在所述绕组内侧与所述磁芯中柱的柱面之间形成空间;所述支架框经设置能与所述磁芯中柱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空间经由所述间隙与外界连通。

技术研发人员:黄寅,周正国,曾海峰,贾希凌,吴远思,肖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市可立克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7
技术公布日:2024/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