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端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91596发布日期:2024-03-22 10:46阅读:9来源:国知局
输出端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尤其是涉及一种输出端组件。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中,动力电池包的模组输出端底座和输出端防护盖,是根据电芯输出极柱的位置而设计的,传统电芯的极柱设置在电芯顶部,虽然具有便于组装,易吸收尺寸公差,降低及消除振动、冲击或电动车行驶过程中存在异响及断裂风险,高防护等优势;但当系统要求过流较大时,输出端汇流排尺寸也需要相应增大,由于输出端汇流排安装在输出端底座上,若电池包空间不足,则现有的模组输出端底座与输出端防护盖配合会出现不易拔取、拔取过程局部断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在于提出一种输出端组件,其能够解决因电池包空间不足,导致输出端底座与输出端防护盖配合不易拆卸的问题。

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出端组件,包括防护盖和底座,输出端组件用于电池模组;防护盖上设置有第一插接部;底座上设置有第二插接部,第一插接部与第二插接部对应配合,以使防护盖盖设在底座上;第二插接部内设置有限位件,以对第一插接部限位。

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出端组件,防护盖与底座之间通过插接的方式进行配合,不仅能够保证防护盖与底座之间的配合紧密牢靠,而且使得防护盖与底座之间的拆卸分离更加方便,拆卸时,只需将防护盖直接拔出即可,防护盖与底座之间不会出现卡死的情况。

4、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输出端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接部包括第一插接件、第二插接件和第三插接件,所述第二插接部包括第一插接孔、第二插接孔和第三插接孔,所述第三插接件位于所述第一插接件和所述第二插接件之间,所述第一插接件、所述第二插接件和所述第三插接件呈三角结构布置。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接件、所述第二插接件和所述第三插接件均为插接柱。

7、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插接件和所述第二插接件均朝向远离所述防护盖的方向倾斜。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接件、所述第二插接件和所述第三插接件的下端均设置有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包括第一导向斜面和第二导向斜面,在上下方向上,所述第一导向斜面朝向靠近所述第二导向斜面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二导向斜面朝向靠近所述第一导向斜面的方向倾斜。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向结构还包括顶面和弧形面,所述顶面和所述弧形面均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斜面和所述第二导向斜面之间,所述弧形面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弧形面分别设置在所述顶面的两端。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接件、所述第二插接件和所述第三插接件与所述防护盖之间均设置有加强筋。

11、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方向上,所述防护盖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第一插接部。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接件和所述第二插接件均与所述防护盖圆弧过渡连接,所述底座包括第一圆形凹槽和第二圆形凹槽,所述第一插接孔位于所述第一圆形凹槽中,所述第二插接孔位于所述第二圆形凹槽中,所述第一圆形凹槽和所述第二圆形凹槽的半径与所述圆弧的半径相等。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盖包括手持部,所述手持部包括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在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分别位于所述防护盖的两侧,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均朝向下方延伸,所述第一夹持板上设置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夹持板上设置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均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14、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输出端组件,用于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部(11)包括第一插接件(111)、第二插接件(112)和第三插接件(113),所述第二插接部(21)包括第一插接孔(211)、第二插接孔(212)和第三插接孔(213),所述第三插接件(113)位于所述第一插接件(111)和所述第二插接件(112)之间,所述第一插接件(111)、所述第二插接件(112)和所述第三插接件(113)呈三角结构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出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件(111)、所述第二插接件(112)和所述第三插接件(113)均为插接柱。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输出端组件,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插接件(111)和所述第二插接件(112)均朝向远离所述防护盖(1)的方向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出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件(111)、所述第二插接件(112)和所述第三插接件(113)的下端均设置有导向结构(4),所述导向结构(4)包括第一导向斜面(41)和第二导向斜面(42),在上下方向上,所述第一导向斜面(41)朝向靠近所述第二导向斜面(42)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二导向斜面(42)朝向靠近所述第一导向斜面(41)的方向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出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4)还包括顶面(43)和弧形面(44),所述顶面(43)和所述弧形面(44)均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斜面(41)和所述第二导向斜面(42)之间,所述弧形面(44)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弧形面(44)分别设置在所述顶面(43)的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出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件(111)、所述第二插接件(112)和所述第三插接件(113)与所述防护盖(1)之间均设置有加强筋(5)。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出端组件,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向上,所述防护盖(1)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第一插接部(11)。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出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件(111)和所述第二插接件(112)均与所述防护盖(1)圆弧过渡连接,所述底座(2)包括第一圆形凹槽(22)和第二圆形凹槽(23),所述第一插接孔(211)位于所述第一圆形凹槽(22)中,所述第二插接孔(212)位于所述第二圆形凹槽(23)中,所述第一圆形凹槽(22)和所述第二圆形凹槽(23)的半径与所述圆弧的半径相等。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出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盖(1)包括手持部(12),所述手持部(12)包括第一夹持板(121)和第二夹持板(122),在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夹持板(121)和所述第二夹持板(122)分别位于所述防护盖(1)的两侧,所述第一夹持板(121)和所述第二夹持板(122)均朝向下方延伸,所述第一夹持板(121)上设置有第一支撑板(123),所述第二夹持板(122)上设置有第二支撑板(124),所述第一支撑板(123)和所述第二支撑板(124)均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输出端组件,包括防护盖和底座,输出端组件用于电池模组;防护盖上设置有第一插接部;底座上设置有第二插接部,第一插接部与第二插接部对应配合,以使防护盖盖设在底座上;第二插接部内设置有限位件,以对第一插接部限位。防护盖与底座之间通过插接的方式进行配合,不仅能够保证防护盖与底座之间的配合紧密牢靠,而且使得防护盖与底座之间的拆卸分离更加方便,拆卸时,只需将防护盖直接拔出即可,防护盖与底座之间不会出现卡死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武识博,安劭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3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