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险丝管体压帽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34494发布日期:2024-04-08 11:28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险丝管体压帽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保险丝加工设备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保险丝管体压帽机构。


背景技术:

1、保险丝用来保护家用电器各种功能部件,当非正常短路或过载大电流来的时候能及时切断电路,保护功能部件不受大电流的伤害。管状保险丝一般包括带有保险丝的管体,设置在管体两端并与保险丝连接的端帽(常见为铜帽),端帽则是与管体过盈配合、经由机械方式组装在一起。

2、现有对于管式熔断器加工厂家,部分还局限于人工手工组装或是半自动生产,由于产品外形小,工艺繁琐,人工生产的方式存在劳动强度很大,对产品的质量无法保证一致(压合不到位),生产效率低等问题,而配合采用的治具更换比较频繁,无法满足现代化生产模式。

3、另外,现有的一些自动压帽机,整体结构繁琐,自动送料后,压帽机构在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压合件对端帽进行压装,压帽过程中存在较大的碰撞冲击,容易导致产品的端帽产生压痕、管损、脱落等现象,压帽效率和稳定性差。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险丝管体压帽机构,其可减小压帽过程中的碰撞影响,压帽动作稳定性好,自动化生产效率高。

2、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3、一种保险丝管体压帽机构,压帽机构上配合有管体上料机构和端帽上料机构,压帽机构包括有送料轮、推压组件以及驱动组件;送料轮的周面上均匀分布有可传送管体和两端端帽的送料槽,管体上料机构中的管体及两个端帽上料机构中的端帽分别落入到送料槽中;推压组件包括顶针转轮和凸轮,顶针转轮与送料轮同轴且同步转动,顶针转轮的两侧面之间沿周向均匀穿设有多个顶针,各顶针两端穿出顶针转轮的两侧面,顶针的内端分别插置在送料槽的两端且位于端帽的外侧,凸轮固定在顶针轮盘外侧,旋转中的顶针的外端在碰到凸轮时沿着凸轮的轨迹线运动,带动顶针逐步内推活动以将端帽推压在管体两端进行固定,且顶针在离开凸轮后复位。

4、进一步,送料轮包括在一管体送料轮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端帽送料轮,管体送料轮和两个端帽送料轮同步转动,管体送料轮的环周面上均匀分布有可传送管体的第一送料槽,端帽送料轮的环周面均匀分布有可传送端帽的第二送料槽,第一送料槽与两侧的第二送料槽平行于同一轴线上。

5、进一步,顶针轴向穿设于顶针转轮中且在顶针转轮的侧面圆周边内侧沿周向分布,顶针中部套设有弹簧,弹簧顶持在顶针转轮的两侧面内,顶针借助弹簧被推压后复位。

6、进一步,顶针转轮包括一转轮主体的两侧面安装有侧面盖,转轮主体形成圆柱状,转轮主体包括在一圆柱主体的外侧形成环周面,圆柱主体中沿周向均匀分布有可供顶针穿过的穿槽,弹簧套设在顶针上且位于穿槽中,侧面盖中分布设有可供顶针两端穿出的穿孔,弹簧限位在两侧面盖内并在顶针被内推时被压缩。

7、进一步,顶针包括在一管状部的一侧形成一推动部,推动部从侧面盖中凸伸出并与凸轮的轮面接触,管状部与推动部之间形成有一限位部,限位部将弹簧限位在推动部及限位部内侧。

8、进一步,管状部形成圆管,推动部形成方形块体,弹簧套设在管状部上,限位部为截面尺寸大于管状部的圆环,推动部的外侧面与凸轮的轮面接触,推动部外侧面的两棱边形成弧形面。

9、进一步,凸轮形成扁形圆柱状轮体,凸轮夹固在两固定块之间,凸轮的弧形轮面突出在固定块外侧形成轨迹线,顶针的外端与轮面接触。

10、进一步,驱动组件包括一中部转轴及可驱动中部转轴转动的驱动件,中部转轴穿过送料轮、顶针转轮的中部并带动送料轮、顶针转轮同步转动。

11、进一步,顶针转轮的外侧分别设有一固定座,凸轮固定在固定座上,固定座的中部设有供中部转轴穿过的轴承。

12、进一步,管体上料机构包括在一第一入料斗下方设有一管体输送通道,管体输送通道底部设有第一落料口位于送料轮的上方,管体从第一落料口横向落入至送料槽的中部处中放置;端帽上料机构分别包括在一第二入料斗下方设有一端帽输送通道,端帽输送通道底部设有第二落料口位于送料轮的上方,端帽从第二落料口横向落入至送料槽的两端中放置,且端帽的开口朝向管体;顶针的内端位于端帽外或者在端帽外形成一推顶间隔,顶针受凸轮内推的最大距离大于放料间距与端帽内长之和,或者等于放料间距与端帽内长以及推顶间隔的长度之和。

13、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在利用顶针进行压帽时,顶针实现把旋转运动改变成直线运动,相比于利用气缸等推压的方式,可避免顶针碰撞冲击,减小碰撞影响,且压帽动作稳定性好,自动化生产效率高。



技术特征:

1.一种保险丝管体压帽机构,压帽机构上配合有管体上料机构和端帽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压帽机构包括有送料轮、推压组件以及驱动组件;送料轮的周面上均匀分布有可传送管体和两端端帽的送料槽,管体上料机构中的管体及两个端帽上料机构中的端帽分别落入到送料槽中;推压组件包括顶针转轮和凸轮,顶针转轮与送料轮同轴且同步转动,顶针转轮的两侧面之间沿周向均匀穿设有多个顶针,各顶针两端穿出顶针转轮的两侧面,顶针的内端分别插置在送料槽的两端且位于端帽的外侧,凸轮固定在顶针轮盘外侧,旋转中的顶针的外端在碰到凸轮时沿着凸轮的轨迹线运动,带动顶针逐步内推活动以将端帽推压在管体两端进行固定,且顶针在离开凸轮后复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险丝管体压帽机构,其特征在于:送料轮包括在一管体送料轮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端帽送料轮,管体送料轮和两个端帽送料轮同步转动,管体送料轮的环周面上均匀分布有可传送管体的第一送料槽,端帽送料轮的环周面均匀分布有可传送端帽的第二送料槽,第一送料槽与两侧的第二送料槽平行于同一轴线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保险丝管体压帽机构,其特征在于:顶针轴向穿设于顶针转轮中且在顶针转轮的侧面圆周边内侧沿周向分布,顶针中部套设有弹簧,弹簧顶持在顶针转轮的两侧面内,顶针借助弹簧被推压后复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保险丝管体压帽机构,其特征在于:顶针转轮包括一转轮主体的两侧面安装有侧面盖,转轮主体形成圆柱状,转轮主体包括在一圆柱主体的外侧形成环周面,圆柱主体中沿周向均匀分布有可供顶针穿过的穿槽,弹簧套设在顶针上且位于穿槽中,侧面盖中分布设有可供顶针两端穿出的穿孔,弹簧限位在两侧面盖内并在顶针被内推时被压缩。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保险丝管体压帽机构,其特征在于:顶针包括在一管状部的一侧形成一推动部,推动部从侧面盖中凸伸出并与凸轮的轮面接触,管状部与推动部之间形成有一限位部,限位部将弹簧限位在推动部及限位部内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保险丝管体压帽机构,其特征在于:管状部形成圆管,推动部形成方形块体,弹簧套设在管状部上,限位部为截面尺寸大于管状部的圆环,推动部的外侧面与凸轮的轮面接触,推动部外侧面的两棱边形成弧形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险丝管体压帽机构,其特征在于:凸轮形成扁形圆柱状轮体,凸轮夹固在两固定块之间,凸轮的弧形轮面突出在固定块外侧形成轨迹线,顶针的外端与轮面接触。

8.如权利要求1、2或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保险丝管体压帽机构,其特征在于:驱动组件包括一中部转轴及可驱动中部转轴转动的驱动件,中部转轴穿过送料轮、顶针转轮的中部并带动送料轮、顶针转轮同步转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保险丝管体压帽机构,其特征在于:顶针转轮的外侧分别设有一固定座,凸轮固定在固定座上,固定座的中部设有供中部转轴穿过的轴承。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险丝管体压帽机构,其特征在于:管体上料机构包括在一第一入料斗下方设有一管体输送通道,管体输送通道底部设有第一落料口位于送料轮的上方,管体从第一落料口横向落入至送料槽的中部处中放置;端帽上料机构分别包括在一第二入料斗下方设有一端帽输送通道,端帽输送通道底部设有第二落料口位于送料轮的上方,端帽从第二落料口横向落入至送料槽的两端中放置,且端帽的开口朝向管体;顶针的内端位于端帽外或者在端帽外形成一推顶间隔,顶针受凸轮内推的最大距离大于放料间距与端帽内长之和,或者等于放料间距与端帽内长以及推顶间隔的长度之和。


技术总结
一种保险丝管体压帽机构,包括有送料轮、推压组件以及驱动组件;送料轮的周面上均匀分布有可传送管体和两端端帽的送料槽;推压组件包括顶针转轮和凸轮,顶针转轮与送料轮同轴且同步转动,顶针转轮的两侧面之间沿周向均匀穿设有多个顶针,各顶针两端穿出顶针转轮的两侧面,顶针的内端分别插置在送料槽的两端且位于端帽的外侧,凸轮固定在顶针轮盘外侧,旋转中的顶针的外端在碰到凸轮时沿着凸轮的轨迹线运动,带动顶针逐步内推活动以将端帽推压在管体两端进行固定,且顶针在离开凸轮后复位。本技术可减小压帽过程中的碰撞影响,压帽动作稳定性好,自动化生产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黄泽恩,苏毅镇,许明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好利来(厦门)电路保护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9
技术公布日:2024/4/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