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键结构及骨传导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74129发布日期:2024-03-22 10:26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按键结构及骨传导耳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电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按键结构及骨传导耳机。


背景技术:

1、中国专利号cn201520005910.9公开了一种骨传导耳机及其按键结构,按键帽2通过弹性部件3安装于壳体1,以防止壳体1的振动传振按键帽2,且弹性部件3代替按键2进行按钮部件4的驱动,使得按压按键2,弹性部件3上的第二导接部32将会朝向按钮部件4进行作用。

2、上述结构存在的问题在于:弹性部件3由弹性材质制成,其受温度(多数材料温度越高越软、温度越低越硬)、材质本身(不同材质软硬度不同)等因素的影响而在不同情况下易出现按压帽2的按压行程差异较大,导致用户操控感较差,如在弹性部件3较硬时,易在较短的行程内完成按钮部件4的按压,而在弹性部件3较软时,需要更大的行程才可完成按钮部件4的按压。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键结构,采用弹性层作为中间件将操控按键安装于机壳上而实现机壳与操控按键之间的非直接接触,以及作用部与受力部呈正对设置,以采用硬质材料直接接触进行电子按键的操控,且各次操控的行程相同操控感更好,且弹性层不但具有自动复位的功能还使连接处密封防水,此外,两者之间存在间距s1以在非按压状态下,作用部与受力部不进行接触而防止误操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按键结构,包括:机壳;操控按键和弹性层,操控按键由硬质材质制成,弹性层由弹性材质制成,操控按键与弹性层嵌入式连接,弹性层与机壳嵌入式连接,操控按键上设置有作用部;电子按键,其固定设置于机壳上,电子按键正对作用部设置有受力部,所述作用部与受力部之间存在间距,且间距为s1;操控按键受按压时,作用部朝受力部运动并按压受力部,且弹性层形变;操控按键非按压时,弹性层复位以使作用部朝远离受力部的方向运动。

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层包括环绕于操控按键外周的形变环部,所述形变环部呈沿受力部朝向作用部方向而沿径向朝内沿伸设置,所述形变环部与其轴向之间的夹角为a,1°≤a≤89°。

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形变环部的内周设置有环绕包覆操控按键的内连接部,所述内连接部的内周设置有呈柱状或台状或锥状的第一贴合面,所述操控按键设置有与第一贴合面配合的第二贴合面;所述第一贴合面上朝内凸出设置有加强凸部,所述第二贴合面上凹陷设置有供加强凸部插接的加强凹槽。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凸部呈环状设置,且加强凸部的内周设置有第一配合弧面,所述加强凹槽的形状、大小与加强凸部的形状、大小相适配,且加强凹槽内对应第一配合弧面设置有第二配合弧面。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壳包括第一半壳、第二半壳和电路板,所述电子按键设置于电路板上,所述电路板受夹持于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之间以限位固定,所述形变环部的外周设置有呈环状的外连接部,所述外连接部的轴向一端相抵于电路板,另一端相抵于第一半壳。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半壳朝向外连接部的一侧设置有卡接凹槽,所述外连接部部分沿伸至卡接凹槽内,所述形变环部朝向外连接部的一侧设置于外连接部的内周朝向电路板的一端。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半壳位于卡接凹槽的径向内侧设置有壳体环部,所述壳体环部朝向形变环部的一端设置有倾斜环面,所述倾斜环面呈沿受力部朝向作用部方向而沿径向朝内倾斜设置,倾斜环面与形变环部之间设置有分隔间隙。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壳表面设置有内置腔,所述操控按键设置于内置腔内,所述操控按键的外周壁和内置腔的内周壁之间的间距为s2,s2≤2mm。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s1≤1.5mm。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1、操控按键受按压而使作用部朝受力部运动s1的行程,再直接作用于受力部,使受力部运动一定的行程实现电子按键的操控,由于作用部和受力部均为硬质材质制成,该操控行程为恒定的,不会出现由于弹性层材质的原因而导致操控行程的变化,从而用户的操控感较好,2、操控按键通过弹性层实现与机壳连接,而在机壳振动时操控按键所受到的影响较小,从而振幅更小、更加稳定而不易与电子按键接触导致电子按键的误启,以及作用部和受力部之间的间距s1可保证电子按键振动时,作用部不与受力部接触而防止误启,3、正对的作用部和受力部使得力的传递更加的直接,操控按键不易发生歪斜,进一步优化操控感。

13、一种骨传导耳机,包括上述的按键结构。



技术特征:

1.一种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层(3)包括环绕于操控按键(2)外周的形变环部(31),所述形变环部(31)呈沿受力部(41)朝向作用部(21)方向而沿径向朝内沿伸设置,所述形变环部(31)与其轴向之间的夹角为a,1°≤a≤8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环部(31)的内周设置有环绕包覆操控按键(2)的内连接部(32),所述内连接部(32)的内周设置有呈柱状或台状或锥状的第一贴合面(321),所述操控按键(2)设置有与第一贴合面(321)配合的第二贴合面(22);所述第一贴合面(321)上朝内凸出设置有加强凸部(322),所述第二贴合面(22)上凹陷设置有供加强凸部(322)插接的加强凹槽(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凸部(322)呈环状设置,且加强凸部(322)的内周设置有第一配合弧面(323),所述加强凹槽(23)的形状、大小与加强凸部(322)的形状、大小相适配,且加强凹槽(23)内对应第一配合弧面(323)设置有第二配合弧面(24)。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包括第一半壳(11)、第二半壳(12)和电路板(13),所述电子按键(4)设置于电路板(13)上,所述电路板(13)受夹持于第一半壳(11)和第二半壳(12)之间以限位固定,所述形变环部(31)的外周设置有呈环状的外连接部(33),所述外连接部(33)的轴向一端相抵于电路板(13),另一端相抵于第一半壳(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壳(11)朝向外连接部(33)的一侧设置有卡接凹槽(111),所述外连接部(33)部分沿伸至卡接凹槽(111)内,所述形变环部(31)朝向外连接部(33)的一侧设置于外连接部(33)的内周朝向电路板(13)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壳(11)位于卡接凹槽(111)的径向内侧设置有壳体环部(112),所述壳体环部(112)朝向形变环部(31)的一端设置有倾斜环面(113),所述倾斜环面(113)呈沿受力部(41)朝向作用部(21)方向而沿径向朝内倾斜设置,倾斜环面(113)与形变环部(31)之间设置有分隔间隙(11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表面设置有内置腔(115),所述操控按键(2)设置于内置腔(115)内,所述操控按键(2)的外周壁和内置腔(115)的内周壁之间存在间距,且间距为s2,s2≤2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s1≤1.5mm。

10.一种骨传导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按键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按键结构及骨传导耳机,采用弹性层作为中间件将操控按键安装于机壳上而实现机壳与操控按键之间的非直接接触,以及作用部与受力部呈正对设置,以采用硬质材料直接接触进行电子按键的操控,且各次操控的行程相同操控感更好,且弹性层不但具有自动复位的功能还使连接处密封防水,此外,两者之间存在间距s1以在非按压状态下,作用部与受力部不进行接触而防止误操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浩,朱荣华,赵卫,潘顺东,陈荻秋,雷雨晴,张天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硕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01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