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耳对齐机构及卷绕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35549发布日期:2024-05-11 00:14阅读:15来源:国知局
极耳对齐机构及卷绕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极耳对齐机构及卷绕设备。


背景技术:

1、卷绕设备是一种用于将带状的极片卷绕在卷针上,以形成电芯的设备。极片上按照一定的规律沿极片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极耳,在理想状态下,当极片卷绕于卷针上时,沿卷针的径向,多个极耳应该正好是对齐的。

2、然而,由于极片的厚度不均匀,导致极片卷绕于卷针上时可能会出现极耳互相错位的情况,使得极耳的错位量较高,影响电芯的性能。相关技术中,通常通过调节卷针的周长的方式来调节极耳的错位量,但该方式调节时间较长,导致电芯的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极耳对齐机构及卷绕设备,其能够使得调节极耳的错位量所花费的时间较短,进而使得电芯的生产效率较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技术公开一种极耳对齐机构,包括:

3、卷针模块,所述卷针模块包括卷针驱动件及卷针,所述卷针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卷针转动以卷绕极片形成电芯,所述极片上沿所述极片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极耳;

4、抵压模块,所述抵压模块包括至少一个抵压组件,所述至少一个抵压组件包括第一抵压组件,所述第一抵压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及第一压头子组件,所述第一压头子组件与所述第一驱动件连接;

5、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压头子组件朝靠近所述卷针的方向运动抵压于所述电芯以限制所述电芯中最外圈的所述极片转动,所述卷针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卷针转动以带动多个所述极耳朝靠近参照极耳的方向转动,所述参照极耳为多个所述极耳中设置于所述电芯中最外圈的所述极片上的极耳。

6、当多个极耳的错位量较高时,由于第一压头子组件与第一驱动件连接,因此,可以通过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一压头子组件朝靠近卷针的方向运动以抵压于电芯以限制电芯中最外圈的极片转动,使得电芯中最外圈的极片被第一压头子组件固定住,然后,可以通过卷针驱动件驱动卷针转动,当卷针驱动件驱动卷针转动时,可以带动电芯中其他圈的极片相对于电芯中最外圈的极片转动,进而可以使得多个所述极耳朝靠近参照极耳的方向转动,从而可以使得多个极耳的错位量发生变化,直至多个极耳的错位量较低时,卷针驱动件才停止驱动卷针转动,这样,可以使得多个极耳的错位量较低,进而可以使得电芯的性能较好。

7、可见,在需要调节多个极耳的错位量时,只需使得第一压头子组件朝靠近卷针的方向运动以抵压于电芯,然后通过卷针驱动件驱动卷针转动,即可实现调节多个极耳的错位量的目的,无需考虑极片被扯断的问题,因此,此种调节错位量的方式花费的时间较短,进而可以提高电芯的生产效率。

8、可选地,所述极耳对齐机构还包括:

9、检测元件,所述检测元件用于检测卷绕后所述极片的多个所述极耳的错位量,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在多个所述极耳的错位量高于预设值时驱动所述第一压头子组件朝靠近所述卷针的方向运动抵压于所述电芯以限制所述电芯中最外圈的所述极片转动,所述卷针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卷针转动以带动多个所述极耳朝靠近参照极耳的方向转动,以将所述错位量调节至低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值。

10、可选地,所述第一压头子组件包括:

11、压辊座,所述压辊座与所述第一驱动件连接;

12、压辊,所述压辊可选择性的转动或固定设置于所述压辊座,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在多个所述极耳的错位量高于预设值时驱动所述压辊朝靠近所述卷针的方向运动以抵压于所述电芯。

13、可选地,所述第一压头子组件还包括:

14、抱闸模块,所述抱闸模块包括抱闸驱动件及压块,所述抱闸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压辊座且与所述压块连接,所述抱闸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压块朝远离或靠近所述压辊的方向移动,以松开或抱紧所述压辊以使所述压辊可选择性的转动或固定设置于所述压辊座。

15、可选地:

16、所述压块的靠近所述压辊的一侧设置有耐磨层;

17、和/或,

18、所述压辊的外表面包覆有耐磨层。

19、可选地,所述耐磨层为聚氨酯层。

20、可选地,所述压辊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电芯的长度,且所述压辊抵压于所述电芯时,所述压辊的两端中的任意一端均凸出于所述电芯或与所述电芯齐平。

21、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压头子组件抵压于所述电芯的抵压力大小可调。

22、可选地,所述抵压模块还包括安装件及抵压驱动件,所述至少一个抵压组件还包括第二抵压组件,所述第一抵压组件及所述第二抵压组件均设置于所述安装件,所述抵压驱动件与所述安装件连接,用于同步驱动所述第一抵压组件及所述第二抵压组件朝靠近或远离所述卷针的方向运动。

23、可选地,所述第二抵压组件包括移动件、第二驱动件及第二压头子组件,所述移动件沿第一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件,所述第二压头子组件设置于所述移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移动件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在多个所述极耳的错位量高于预设值时驱动所述第二压头子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朝靠近所述卷针的方向运动以抵压于所述电芯。

24、可选地,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驱动方向互相垂直。

25、可选地,所述第二驱动件的部分结构及所述移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抵压组件的两侧。

26、可选地,所述第一抵压组件还包括:

27、固定件,所述第一驱动件固设于所述固定件且部分结构沿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驱动方向位于所述固定件的背离所述卷针的一侧,所述第一压头子组件沿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驱动方向位于所述固定件的靠近所述卷针的一侧。

28、第二方面,本技术公开一种卷绕设备,包括:

29、上述第一方面任一种所述的极耳对齐机构。

30、可选地,还包括:

31、放卷机构,所述极耳对齐机构位于所述放卷机构的下游,所述放卷机构用于向所述卷针放卷所述极片,所述卷针位于卷绕工位;

32、切刀组件,所述切刀组件位于所述放卷机构及所述卷绕工位之间,所述切刀组件用于切断所述放卷机构及所述卷绕工位之间的极片以使卷绕于所述卷针的极片形成自由端;

33、所述第一压头子组件包括压辊座及压辊,所述压辊座与所述第一驱动件连接,所述压辊可选择性的转动或固定设置于所述压辊座,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在所述自由端收尾时驱动所述压辊朝靠近所述卷针的方向运动以抵压于所述电芯,所述压辊选择转动设置于所述压辊座以在所述自由端跟随所述卷针转动时对所述自由端收尾;

34、贴尾胶机构,所述贴尾胶机构位于贴尾胶工位,沿所述极片的前进方向,所述贴尾胶工位位于所述第一压头子组件的下游,所述贴尾胶机构用于在所述自由端收尾后在所述电芯的尾端贴胶,所述第一驱动件还用于在所述电芯的尾端贴胶后且多个所述极耳的错位量高于预设值时驱动所述压辊朝靠近所述卷针的方向运动以抵压于所述电芯,所述压辊选择固定设置于所述压辊座以限制所述电芯中最外圈的所述极片转动。

35、可选地,所述卷绕设备还包括导向件,所述导向件设置于所述极耳对齐机构,所述导向件用于在所述自由端跟随所述卷针转动时限制所述自由端摆动。

3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37、当多个极耳的错位量较高时,由于第一压头子组件与第一驱动件连接,因此,可以通过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一压头子组件朝靠近卷针的方向运动以抵压于电芯以限制电芯中最外圈的极片转动,使得电芯中最外圈的极片被第一压头子组件固定住,然后,可以通过卷针驱动件驱动卷针转动,当卷针驱动件驱动卷针转动时,可以带动极片的其他圈相对于最外圈的极片转动,进而可以使得多个所述极耳朝靠近参照极耳的方向转动,从而可以使得多个极耳的错位量发生变化,直至多个极耳的错位量较低时,卷针驱动件才停止驱动卷针转动,这样,可以使得多个极耳的错位量较低,进而可以使得电芯的性能较好。

38、可见,在需要调节多个极耳的错位量时,只需使得第一压头子组件朝靠近卷针的方向运动以抵压于电芯,然后通过卷针驱动件驱动卷针转动,即可实现调节多个极耳的错位量的目的,无需考虑极片被扯断的问题,因此,此种调节错位量的方式花费的时间较短,进而可以提高电芯的生产效率。

39、另外,由于通过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一压头子组件朝靠近卷针的方向运动以抵压于电芯,然后,通过卷针驱动件驱动卷针转动,即可实现调低多个极耳的错位量的目的。也即是,当电芯位于卷针上时,即可实现调低多个极耳的错位量的目的,如此一来,一方面,可以提高电芯的良率及品质,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当电芯从卷针拆卸下来后才对错位量进行调节带来的操作难度高、人力成本高及电芯良率低等多种的问题发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