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座及其配合使用的插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26713发布日期:2024-04-08 11:16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插座及其配合使用的插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插电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插座及其配合使用的插电装置。


背景技术:

1、旅行转换插座是插头转换器的一种,用于国外旅行中电子设备的取电。在相关技术中,旅行转换插座通常只有一个插孔,所以当用户想同时使用多个电子设备时,无法满足取电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插座及其配合使用的插电装置,以此解决相关技术中的转换插座无法满足多种取电需求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出一种与插座配合使用的插电装置,包括: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壳壁和第二壳壁,第一壳壁上设置有第一插脚,第二壳壁上开设有第一插孔;通电组件,设置在壳体内,且与第一插脚电连接;其中,第一插孔供另一插电装置的第一插脚与通电组件电连接。

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插脚与第一壳壁转动连接。

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壁上形成有容纳槽,第一插脚容纳在容纳槽内,第一插脚和容纳槽的槽壁中的其中之一上设置有连接轴,其中之另一上设置有与连接轴匹配的轴孔。

5、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内还设置有与通电组件电连接的插接端口,壳体包括连接第一壳壁和第二壳壁的第三壳壁,第三壳壁上开设有供插接端口外露的连接通孔;和/或壳体内还设置有与通电组件电连接的充电电池。

6、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内还设置有与通电组件电连接的无线充电组件,第二壳壁用于与电子设备接触。

7、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内还设置有与通电组件电连接的扬声器组件,壳体包括连接第一壳壁和第二壳壁的第三壳壁,第三壳壁上开设有传音孔。

8、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内还设置有与通电组件电连接的光照组件,壳体包括连接第一壳壁和第二壳壁的第三壳壁,第三壳壁上开设有透光窗。

9、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出一种插座,与如上的插电装置配合使用,插座包括供第一插脚插入的第二插孔和供外接插脚插入的第三插孔。

10、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插座包括相对设置的第四壳壁和第五壳壁,以及连接第四壳壁和第五壳壁的第六壳壁,第三插孔开设在第四壳壁上,第二插孔开设在第六壳壁上,第五壳壁上设置有第二插脚。

11、在一些实施例中,开设有第二插孔的第六壳壁的形状和尺寸与插电装置配合于插座配合时,在第六壳壁上形成的正投影的形状和尺寸相同。

12、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插座和插电装置之间根据实际需要实现多种不同的搭配,从而向用户提供多种取电方式和功能,以此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插电装置还可以独立使用,以此提高了插电装置的多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与插座配合使用的插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脚与所述第一壳壁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壁上形成有容纳槽,所述第一插脚容纳在所述容纳槽内,所述第一插脚和所述容纳槽的槽壁中的其中之一上设置有连接轴,其中之另一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轴匹配的轴孔。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插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与所述通电组件电连接的插接端口,所述壳体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壳壁和所述第二壳壁的第三壳壁,所述第三壳壁上开设有供所述插接端口外露的连接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插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与所述通电组件电连接的无线充电组件,所述第二壳壁用于与电子设备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插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与所述通电组件电连接的扬声器组件,所述壳体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壳壁和所述第二壳壁的第三壳壁,所述第三壳壁上开设有传音孔。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插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与所述通电组件电连接的光照组件,所述壳体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壳壁和所述第二壳壁的第三壳壁,所述第三壳壁上开设有透光窗。

8.一种插座,其特征在于,与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插电装置配合使用,所述插座包括供所述第一插脚插入的第二插孔和供外接插脚插入的第三插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第四壳壁和第五壳壁,以及连接所述第四壳壁和所述第五壳壁的第六壳壁,所述第三插孔开设在所述第四壳壁上,所述第二插孔开设在所述第六壳壁上,所述第五壳壁上设置有第二插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开设有所述第二插孔的所述第六壳壁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插电装置配合于所述插座配合时,在所述第六壳壁上形成的正投影的形状和尺寸相同。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与插座配合使用的插电装置,包括: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壳壁和第二壳壁,第一壳壁上设置有第一插脚,第二壳壁上开设有第一插孔;通电组件,设置在壳体内,且与第一插脚电连接;其中,第一插孔供另一插电装置的第一插脚与通电组件电连接。本技术还公开一种与上述插电装置配合使用的插座。本技术的插座和插电装置之间根据实际需要实现多种不同的搭配,从而向用户提供多种取电方式和功能,以此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此外,本技术的插电装置还可以独立使用,以此提高了插电装置的多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桂明,许泽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市钛芯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07
技术公布日:2024/4/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