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94584发布日期:2024-01-06 23:06阅读:14来源:国知局
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池,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


背景技术:

1、节能减排是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电动车辆由于其节能环保的优势成为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电动车辆而言,电池技术又是关乎其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

2、在电池技术的发展中,如何提高电池的可靠性,是电池技术中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电池的可靠性。

2、本申请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3、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单体,包括外壳、电极端子、电极组件、转接件和绝缘件。外壳具有第一壁。极端子安装于第一壁。电极组件设置于外壳内部。转接件连接电极端子和电极组件。绝缘件设置于第一壁和电极组件之间,用于绝缘隔离第一壁和电极组件。其中,绝缘件设置有定位部,用于定位转接件。

4、上述方案中,通过在绝缘件上设置定位部,能够有效地定位转接件,使得转接件和电极端子以正确的姿态进行焊接,降低因虚焊(虚焊可以理解为,转接件和电极端子之间焊接质量不高、焊接不到位等)导致转接件和电极端子电连接失效致使电池单体内部断路的风险,使得电池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5、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转接件包括与电极端子连接的端子连接部。定位部包括定位凸起,定位凸起设置于端子连接部的外周。

6、上述方案中,通过将定位部设置为包括定位凸起,且将定位凸起设置为沿端子连接部的外周分布,能够沿端子连接部的外周约束端子连接部,从而有效地定位转接件,有效地提高转接件和电极端子之间的定位精度,从而有效地降低因虚焊导致转接件和电极端子电连接失效的风险,使得电池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7、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沿第一壁的厚度方向,电极端子具有面向电极组件的第一表面,定位凸起凸出于第一表面。

8、上述方案中,通过将定位凸起设置为凸出于第一表面,以便于电极端子的端子连接部的壁面能够与定位凸起凸出于第一表面的部分接触,从而实现精准定位,有效地降低因虚焊导致转接件和电极端子电连接失效的风险,使得电池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9、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绝缘件具有安装孔,电极端子穿设于安装孔。定位凸起沿安装孔的边缘设置。

10、上述方案中,通过将定位凸起限定为沿安装孔的边缘设置,一方面,定位凸起能够起到定位转接件的作用,另一方面,在装配电极端子和绝缘件时,定位凸起能够起到定位约束电极端子的作用,使得定位凸起的功能多样性,提高电池装配的效率。

11、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定位凸起包括多个子凸起,多个子凸起沿端子连接部的外周间隔设置。

12、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多个间隔设置的子凸起,较定位凸起为整体结构而言,能够降低定位部的材料,利于制造成本的控制和电池质量的控制。

13、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沿第一壁的厚度方向,电极端子具有面向电极组件的第一表面,第一表面形成有凹槽。转接件与电极端子焊接形成第一焊印,沿第一壁的厚度方向,第一焊印与凹槽不重叠。

14、在一些实施例,电极端子的第一表面形成有凹槽。为降低在装配电极端子和转接件因定位不准,导致焊接位置和凹槽发生重叠,以使得第一焊印的至少部分落在凹槽中,致使电极端子和转接件发生虚焊导致电极端子和转接件电连接失效的风险,上述方案中,通过在绝缘件上设置定位部,能够有效地定位转接件,使得转接件和电极端子以正确的姿态进行焊接,以降低因虚焊导致转接件和电极端子电连接失效的风险,使得电池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15、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一焊印围绕于凹槽设置。

16、上述方案中,通过将第一焊印设置为围绕于凹槽,能够提高转接件和电极端子之间的连接面积,提高转接件和电极端子的连接稳定性,降低电连接失效的风险,使得电池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17、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沿第一壁的厚度方向,电极端子朝向电极组件的一端设置有翻边部,翻边部压紧在第一壁的内侧面,翻边部围绕于凹槽设置。转接件与翻边部焊接形成第一焊印。

18、上述方案中,通过在电极端子朝向电极组件的一端设置翻边部,能够提高电极端子与第一壁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降低电极端子脱离于第一壁的风险,使得电池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19、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电极端子包括分体设置且相互连接的第一端子部和第二端子部,翻边部和凹槽设置于第一端子部,第一端子部和第二端子部被配置为配合夹持第一壁,以限制电极端子沿第一壁的厚度方向脱离第一壁。

20、上述方案中,通过将电极端子设置为包括分体设置且相互连接的第一端子部和第二端子部,一方面较铆接于第一壁的方案而言,通过分体设置且相互连接第一端子部和第二端子部,能够提高电极端子和第一壁的连接强度,降低电极端子脱离于第一壁的风险,使得电池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地降低电极端子安装于第一壁的难度,提高电池的制造效率。

21、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电极端子包括分体设置的第一端子部和第二端子部,第一端子部和第二端子部沿第一壁的厚度方向排列并相连,第一端子部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壁面向电极组件的一侧,第二端子部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壁背离于电极组件的一侧,第一端子部和第二端子部被配置为配合夹持第一壁,以限制电极端子沿第一壁的厚度方向脱离第一壁。

22、目前电极端子可以通过铆接工艺装配于第一壁,例如,在铆接过程中,铆接顶头可以由第一壁的外侧面朝向内侧面的方向抵顶电极端子远离电极组件的端面,以能够形成压紧于第一壁的外侧面的翻边部。然而,受铆接工艺的限制,该翻边部的面积小,故电极端子与第一壁之间的连接强度弱,电极端子易脱离于第一壁,影响电池的可靠性。

23、为此,上述方案中,将电极端子设置为包括分体设置且相互连接的第一端子部和第二端子部,以使得电极端子能够设计面积较大的且能够压紧于第一壁的部件,以提高电极端子和第一壁的连接强度,降低电极端子脱离于第一壁的风险,使得电池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24、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沿第二方向,第一端子部的投影和第二端子部的投影不重叠,第二方向为垂直于第一壁的厚度方向的任意方向。

25、上述方案中,通过将第一端子部的投影和第二端子部的投影设置为不重叠,能够降低第一端子部和第二端子部装配于第一壁上的难度,提高电池单体的制造效率,进而提高电池的制造效率。

26、第二方面,本申请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电池包括第一方面任一项的电池单体。

27、第三方面,本申请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电装置,包括第一方面任一项的电池单体,电池单体用于提供电能。

28、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

12.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

13.一种用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所述电池单体用于提供电能。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电池单体包括外壳、电极端子、电极组件、转接件和绝缘件。外壳具有第一壁。极端子安装于第一壁。电极组件设置于外壳内部。转接件连接电极端子和电极组件。绝缘件设置于第一壁和电极组件之间,用于绝缘隔离第一壁和电极组件。其中,绝缘件设置有定位部,用于定位转接件。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电池的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华圣,蔡润琛,郑于炼,王鹏,金海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8
技术公布日:2024/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