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810396发布日期:2024-11-01 18:40阅读:26来源:国知局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1、自以往以来,已知有具备将正极板和负极板隔着隔离件卷绕而成的电极体、和容纳有电极体以及电解液的外装罐的锂离子电池等圆筒形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在该二次电池中,焊接于负极板的金属箔制的芯体的极板长边方向一部分的集电接片与成为负极端子的外装罐连接。另一方面,近年来,还已知有去除与负极板连接的集电接片,并将在负极板的极板宽度方向端部沿着极板长边方向形成的芯体露出部和外装罐电连接的构造(参照专利文献1)。根据该构造,能够将电流在极板中流动的最大距离从以往的情况下的极板长边方向的端部与集电接片的距离变更成极板高度,因而能够降低电阻。

2、在先技术文献

3、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20/0144676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思路

1、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结构中,需要在负极芯体涂敷负极混合剂浆料,使得在负极板的极板宽度方向的端部形成芯体露出部。另一方面,为了提高负极混合剂浆料的涂敷性,考虑了在与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结构同样的结构中使负极芯体表面具有亲水性的比较例的二次电池。

2、图5是在比较例的电极体的示意放大剖视图中示出负极混合剂的塌陷的图。通过使负极芯体具有亲水性,在涂敷时,在负极芯体81的表面,负极混合剂浆料容易扩展。由此,在负极板80中,有产生负极混合剂浆料相比于负极混合剂层82的涂敷预计区域a的端部而朝向极板宽度方向的端部e探出的塌陷83的担扰,负极混合剂层82是隔着隔离件(未图示)而与正极板90的正极混合剂层91对置的区域。若产生该塌陷83,则在负极板80的极板宽度方向的端部,变得比标准的负极混合剂层厚度d1小,并且形成隔着隔离件与正极板90对置的薄壁部(由图5的箭头c表示的区域部分)。由此,相对于负极混合剂而正极混合剂变得过剩,从而有li析出的担扰。

3、另一方面,为了防止塌陷83的发生,考虑了使负极芯体81的表面整体的亲水性下降。然而,在该情况下,负极混合剂层82与负极芯体81的密接性下降,有负极混合剂层82相对于负极芯体81的剥离强度下降的担扰。

4、本公开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目的在于,在负极板的极板宽度方向端部沿着极板长边方向形成芯体露出部的结构中,抑制负极混合剂的塌陷,并且提高负极混合剂层相对于负极芯体的剥离强度。

5、本公开涉及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卷绕型的电极体,将带状的正极板和带状的负极板隔着隔离件卷绕而成;和外装罐,容纳电极体以及非水电解液,负极板包括:负极芯体;和负极混合剂层,形成在负极芯体的表面,在负极芯体的极板宽度方向的一侧端部,沿着极板长边方向形成芯体露出部,芯体露出部与外装罐电连接,负极芯体的表面包括作为极板宽度方向的一侧端部以外的区域的第1区域、和作为一侧端部的区域的第2区域,在将第1区域的算术平均粗糙度设为ra1并且将第2区域的算术平均粗糙度设为ra2时,ra1>ra2。

6、根据本公开涉及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在负极板的极板宽度方向端部沿着极板长边方向形成芯体露出部的结构中,能够抑制负极混合剂的塌陷,并且能够提高负极混合剂层相对于负极芯体的剥离强度。



技术特征:

1.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中,


技术总结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包括:卷绕型的电极体,将正极板和负极板(12)隔着隔离件卷绕而成;和外装罐,容纳电极体。负极板(12)包括负极芯体(12a)、和形成在负极芯体的表面的负极混合剂层(12b)。在负极芯体的极板宽度方向的一侧端部,沿着极板长边方向形成芯体露出部,芯体露出部与外装罐电连接。负极芯体的表面包括:作为极板宽度方向的一侧端部以外的区域的第1区域(A1)、和作为一侧端部的区域的第2区域(A2),在将第1区域的算术平均粗糙度设为Ra1且将第2区域的算术平均粗糙度设为Ra2时,Ra1>Ra2。

技术研发人员:中井涌基,桥本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松下新能源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