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79003发布日期:2024-03-12 21:15阅读:12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尤其是涉及一种改善高频的电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0、
背景技术:

1、现有的pci-e连接器组合,包括一电连接器100’、一对接元件200’和一电路板300’,电连接器安装于电路板,电连接器及对接元件相互对接,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1’和固定于绝缘本体内的多个导电端子2’,多个导电端子包括多个差分端子对2s’和多个接地端子2g’,每一差分端子对包括两个信号端子,每一差分端子对沿纵向方向的两侧均相邻一个接地电子,多个信号端子中的每一个均沿其中心线对称设置,且连续排列的信号端子及位于信号端子一侧的接地端子沿纵向方向等间距布置,即每一信号端子包括一接触部23’、与接触部连接的一连接臂22’和位于信号端子一端用于导接电路板的导接部24’,同一差分端子对的两个接触部之间的中心距离等于两个连接臂之间的中心距离,同一差分端子对的两个接触部之间的中心距离等于两个导接部之间的中心距离。

2、随着pci-e协议的更新换代,其所要求的信号传输速率越来越高,而习知的沿其中心线对称且等间距排列的信号端子,相邻两个信号端子的两个接触部之间的中心距离等于两个连接臂之间的中心距离且等于两个导接部之间的中心距离,然而相邻两个信号端子的两个接触部之间的中心距离等于两个连接臂之间的中心距离且等于两个导接部之间的中心距离所形成的远端串扰影响无法进一步优化,进而导致电连接器的信号传输速率无法提升,来满足新一代pci-e协议的要求。

3、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1、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高频的电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2、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电连接器,包括一本体、设于所述本体的多个差分端子对及设于所述本体的至少一接地端子,其中相邻的两个所述差分端子对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接地端子,所述差分端子对包括两个信号端子,所述信号端子包括一第一主体部、一第一接触部、一第一导接部及连接所述第一主体部的一端和所述第一接触部的一第一连接臂,所述第一主体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第一导接部之间,所述接地端子包括一第二主体部、一第二接触部、一第二导接部及连接所述第二主体部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接触部的一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二主体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第二导接部之间,针对同一个所述差分端子对而言,两个所述第一接触部之间的中心距离大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臂之间的中心距离,两个所述第一接触部之间的中心距离大于两个所述第一导接部之间的中心距离。

3、进一步,针对同一个所述差分端子对而言,两个所述第一连接臂之间的中心距离大于两个所述第一导接部之间的中心距离。

4、进一步,所述差分端子对中的两个所述信号端子沿纵向方向排列,针对同一个所述差分端子对而言,两个所述第一接触部在纵向方向远离彼此的一侧均具有一第一接触侧缘,两个所述第一连接臂在纵向方向远离彼此的一侧均具有一第一连接侧缘,同一个所述信号端子的所述第一接触侧缘与所述第一连接侧缘位于垂直于纵向方向的同一平面。

5、进一步,所述差分端子对中的两个所述信号端子沿纵向方向排列,针对同一个所述差分端子对而言,两个所述第一连接臂分别具有在纵向方向远离彼此一侧的一第一连接侧缘及靠近彼此一侧的一第二连接侧缘,所述第一主体部包括在纵向方向上相对所述第一连接侧缘回缩的一第一回缩部和相对所述第二连接侧缘回缩的一第二回缩部,所述第一回缩部的回缩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回缩部的回缩距离。

6、进一步,相邻的两个所述差分端子对之间具有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接地端子,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接地端子的两个所述第二导接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接地端子的两个所述第二接触部之间的距离,且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接地端子的两个所述第二导接部之间的中心距离大于所述接地端子的两个所述第二接触部之间的中心距离。

7、进一步,所述差分端子对的相对两侧各分布有与其相邻设置的所述接地端子,针对同一个所述差分端子对两侧的两个所述接地端子而言,两个所述第二接触部之间的中心距离大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臂之间的中心距离,两个所述第二接触部之间的中心距离大于两个所述第二导接部之间的中心距离。

8、进一步,针对同一个所述差分端子对两侧的两个所述接地端子而言,两个所述第二连接臂之间的中心距离大于两个所述第二导接部之间的中心距离。

9、进一步,所述本体设有一对接面、自所述对接面在插接方向凹设形成一插槽及沿横向方向位于所述插槽两侧的两个侧壁,至少其中一个所述侧壁上设有沿纵向方向排布的多个所述差分端子对和多个所述接地端子,纵向方向、横向方向和插接方向两两相互垂直,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显露于所述插槽,所述侧壁在所述差分端子对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臂之间设有一分隔肋以及在所述第一连接臂和与之相邻的所述第二连接臂之间设有一隔栏,所述分隔肋在纵向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隔栏在纵向方向的宽度。

10、进一步,所述分隔肋具有在插接方向上远离所述对接面的一第一远端,所述隔栏具有在插接方向上远离所述对接面的一第二远端,所述第一远端较所述第二远端靠近所述对接面设置。

11、进一步,所述分隔肋具有在纵向方向相对设置的一第一侧面和一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在横向方向上朝靠近所述插槽的一侧倾斜靠拢延伸。

12、进一步,所述信号端子具有连接所述第一接触部的一第一尾部,所述第一尾部和所述第一连接臂连接于所述第一接触部在插接方向的两端,所述侧壁在所述差分端子对的两个所述第一尾部之间设有一突肋,所述突肋较所述分隔肋靠近所述对接面设置且两者在插接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分隔肋在纵向方向上的宽度以及所述隔栏在纵向方向上的宽度均小于所述突肋在纵向方向的宽度。

13、进一步,所述本体设有一对接面、自所述对接面在插接方向凹设形成一插槽及沿横向方向位于所述插槽两侧的两个侧壁,至少其中一个所述侧壁上设有沿纵向方向排布的多个所述差分端子对和多个所述接地端子,纵向方向、横向方向和插接方向两两相互垂直,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显露于所述插槽,所述侧壁在所述第一连接臂和与之相邻的所述第二连接臂之间设有一隔栏,同一个所述侧壁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差分端子对之间具有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接地端子,所述侧壁还设有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接地端子之间的一分隔壁,所述分隔壁在纵向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隔栏,位于所述插槽同一侧的多个所述差分端子对及所述接地端子均固定于一绝缘块,所述绝缘块在插接方向上面向所述对接面的一侧凹设有至少一缺口部,所述分隔壁卡入所述缺口部。

14、进一步,所述本体设有一对接面、自所述对接面在插接方向凹设形成一插槽及沿横向方向位于所述插槽两侧的两个侧壁,每一个所述侧壁上设有沿纵向方向排布的多个所述差分端子对和多个所述接地端子,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显露于所述插槽,所述插槽同一侧的多个所述差分信号对及多个所述接地端子固定于一绝缘块,所述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一导电塑胶,所述导电塑胶夹设于两个所述绝缘块,与多个所述接地端子导接。

15、进一步,所述本体设有一对接面、自所述对接面在插接方向凹设形成一插槽及沿横向方向位于所述插槽两侧的两个侧壁,每一个所述侧壁上设有沿纵向方向排布的多个所述差分端子对和多个所述接地端子,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显露于所述插槽,所述插槽同一侧的多个所述差分信号对及多个所述接地端子固定于一绝缘块,所述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夹设于两个所述绝缘块的一绝缘塞件,所述绝缘塞件具有多个绝缘凸部,所述绝缘凸部在横向方向上位于所述插槽与对应的所述差分端子对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臂之间。

16、本发明还包括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一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一本体,所述本体设有一对接面、自所述对接面在插接方向凹设形成的一插槽及沿横向方向位于所述插槽相对两侧的两个侧壁,至少其中一个所述侧壁上设有沿纵向方向排布的多个差分端子对和多个接地端子,纵向方向、横向方向和插接方向两两相互垂直,所述差分端子对包括两个信号端子,所述信号端子包括一第一主体部、一第一接触部、连接所述第一主体部的一端和所述第一接触部的一第一连接臂及自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另一端延伸的一第一导接部,所述接地端子具有一第二主体部、一第二接触部、连接所述第二主体部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接触部的一第二连接臂及自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另一端延伸的一第二导接部,针对同一个所述差分端子对而言,两个所述第一接触部之间的中心距离大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臂之间的中心距离,两个所述第一接触部之间的中心距离大于两个所述第一导接部之间的中心距离;一对接元件,所述对接元件包括插接于所述插槽的一对接区域,所述对接区域具有在横向方向上相对设置的一第一表面和一第二表面及位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至少一接地层,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均设置有沿纵向方向排布的多个信号接触指和多个接地接触指,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信号接触指接触,所述第二接触部与所述接地接触指接触。

17、进一步,所述对接区域具有较所述信号接触指邻近所述插槽的槽底的一对接边缘,所述对接边缘与所述信号接触指在插接方向间隔设置,每一接地接触指沿插接方向靠近所述对接边缘的一侧连接有一延伸指,所述延伸指在纵向方向上的宽度宽于所述接地接触指的宽度,所述对接区域还设有连接所述延伸指与所述接地层且在对接方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一导接体和第二导接体。

18、进一步,包括一电路板,所述电连接器安装于所述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多个信号导接垫和多个接地导接垫,所述第一导接部焊接于所述信号导接垫,所述第二导接部焊接于所述接地导接垫,与同一个所述差分端子对接触的两个所述信号接触指之间的中心距离大于与同一个所述差分端子对接触的两个所述信号导接垫之间的中心距离。

19、进一步,所述接地接触指和与之相邻的所述信号接触指之间的中心距离大于所述接地导接垫和与之相邻的所述信号导接垫之间的中心距离。

20、进一步,包括一电路板,所述电连接器安装于所述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多个信号导接垫和多个接地导接垫,所述第一导接部焊接于所述信号导接垫,所述第二导接部焊接于所述接地导接垫,两个相邻的所述差分端子对之间具有两个相邻设置的所述接地端子,就对应相邻的两个所述差分端子对之间的相邻两个所述接地端子而言,相邻的两个所述接地接触指之间的中心距离小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接地导接垫之间的中心距离。

21、进一步,与同一个所述差分端子对接触的两个所述信号接触指之间的中心距离大于对应的所述差分端子对的两个所述第一接触部之间的中心距离。

22、进一步,相邻的两个所述差分端子对之间具有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接地端子,就对应相邻的两个所述差分端子对之间相邻的两个所述接地端子而言,相邻的两个所述接地接触指之间的中心距离小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接触部之间的中心距离。

23、进一步,包括一电路板,所述电连接器安装于所述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包括相邻设置的多个导接垫组,每一所述导接垫组包括一对差分信号垫及位于一对所述差分信号垫两侧的两个接地垫,所述差分端子对和其两侧相邻的两个所述接地端子构成一个端子组,同一个所述导接垫组中的一对所述差分信号垫和两个所述接地垫与同一个所述端子组中的所述差分端子对和两个所述接地端子对应设置,同一所述导接垫组内的一对所述差分信号垫和两个所述接地垫等间距排布,相邻的两个所述导接垫组之间的距离大于同一个所述导接垫组内每相邻两个之间的距离。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5、所述差分端子对的两个所述第一接触部之间的中心距离大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臂之间的中心距离,两个所述第一接触部之间的中心距离大于两个所述第一导接部之间的中心距离,不仅使得所述差分端子对能很好地形成差分耦合,还使得相邻两个所述差分端子对之间的距离增加,改善所述差分端子对之间的远端串扰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