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电能转换器及其制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73752发布日期:2024-03-28 18:56阅读:12来源:国知局
模块化电能转换器及其制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能转换器领域,具体而言是涉及一种模块化电能转换器及其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1、电能转换器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为电池或电子设备充电的设备,这种称为充电器,一种是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如太阳能电池板所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家庭交流电的设备,这种称为逆变器。

2、在市场上,企业生产这两种装置使用的模具和治具大多数都是一样的,区别多在于内部的用于电能转换的电路板不同和外部用于插接外部设备的接口不同,现有技术中,多数充电器和逆变器的接口都是其外壳是一体的,但由于充电器和逆变器的外部接口规制往往不同,同时即使都为充电器或逆变器,其外部接口的规格也不相同,就意味着当企业需要同时生产充电器和逆变器或者同时生产不同接口的充电器或逆变器的时候,需要开设大量接口形状不同的外壳的模具,这大大增加了企业的开模和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为克服上述情况的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一种模块化电能转换器,包括底座和安装在底座上部的壳体,所述壳体由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对拼接而成,所述壳体内部安装有电能转换电路板,在外部的一侧设置有转换槽,在所述转换槽内安装有转换中间件,所述转换中间件与电能转换电路板之间电性连接。

2、进一步而言,转换中间件和转换槽的四周设置有位置对应的第三固定孔,所述转换中间件内设置有向内凹陷的插接槽,在所述转换中间件的背部设置有用于接通导线的电性接口。

3、进一步而言,在所述插接槽的两侧设置有导向板。

4、进一步而言,所述电能转换电路板通过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内侧设置的固定柱竖置固定在壳体内部。

5、进一步而言,所述底座的顶部沿着底座的边沿设置有向上凸起的有阶梯状的安装槽,在所述安装槽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贯穿整个底座,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向下凸起的限位板,在所述限位板的边缘设置有中空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内设置有螺纹孔。

6、进一步而言,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对的内测设置有若干个位置一一对应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贯穿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侧面,并且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外侧形成第二固定孔,在所述连接柱内设置有螺纹孔。

7、进一步而言,所述壳体的顶部还沿伸有握持部,所述握持部与壳体之间一体成型,在所述握持部的两侧设置有卡钩部。

8、进一步而言,在所述壳体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散热板和控制板,所述散热板内侧设置有散热风扇。

9、进一步而言,所述转换槽的数量至少为3个。

10、同时,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模块化电能转换器的制造工艺,包含如下步骤:

11、步骤一:将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一壳体分别固定在所述底座上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一壳体的限位板分别与所述底座的安装槽抵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壳体第一壳体的限位柱插入所述底座的第一固定孔内,然后通过螺杆从底座的底部穿过第一固定孔插入限位柱内旋紧;

12、步骤二:将所述电能转换电路板竖直的安装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一壳体的内侧的固定柱上;

13、步骤三:将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一壳体相对的内侧设置的若干个位置一一对应的连接柱两两相对对齐,然后通过螺杆从在第一壳体和第一壳体的外侧第二固定孔伸入将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一壳体相对固定在一起。

14、步骤四:将转换中间件和转换槽的四周设置的第三固定孔位置对齐,然后通过螺杆将伸入第三固定孔内,从而将转换中间件和转换槽固定在一起。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6、1.当本实施例在实现的是充电器和逆变器功能的时候,所述转换中间件上可以通过插接不同的接口板从而可以实现外部的装置与内部电能转换电路板的之间的电性连接,例如,当本实施例实现的是充电器功能的时候,所述转换中间件上可以通过插接充电接口板从而实现与外部装置与内部的电能转换电路板之间的电性相连,当本实施例实现的是逆变器功能的时候,所述转换中间件上可以通过插接逆变器接口板从而实现与外部装置与内部的电能转换电路板之间的电性相连,从而实现可以针对不同需求进行模块化安装和生产,极大节省了开模和制造成本。

17、2.本方案的外部由底座、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三个部件组成,且三个部件之间从而利用限位结构和螺杆固定结构来进行组装,安装方便,组装简单,便于自动化生产的进行。

18、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模块化电能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0)和安装在底座(100)上部的壳体(200),所述壳体(200)由第一壳体(210)和第一壳体(220)相对拼接而成,所述壳体(200)内部安装有电能转换电路板,在外部的一侧设置有转换槽(270),在所述转换槽(270)内安装有转换中间件(300),所述转换中间件(300)内可拆卸的安装有接口板(310),所述接口板(310)通过转换中间件(300)与电能转换电路板之间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电能转换器,其特征在于,转换中间件(300)和转换槽(270)的四周设置有位置对应的第三固定孔(311),所述转换中间件(300)内设置有向内凹陷的插接槽(312),在所述转换中间件(300)的背部设置有用于接通导线的电性接口(3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电能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插接槽(312)的两侧设置有导向板(3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化电能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转换电路板通过所述第一壳体(210)和第一壳体(220)的内侧设置的固定柱(260)竖置固定在壳体(200)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电能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0)的顶部沿着底座(100)的边沿设置有向上凸起的有阶梯状的安装槽(110),在所述安装槽(110)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固定孔(111),所述第一固定孔(111)贯穿整个底座(100),在所述第一壳体(210)和第一壳体(220)的底部设置有向下凸起的限位板(230),在所述限位板(230)的边缘设置有中空的限位柱(231),所述限位柱(231)内设置有螺纹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块化电能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壳体(210)和第一壳体(220)相对的内测设置有若干个位置一一对应的连接柱(240),所述连接柱(240)贯穿所述第一壳体(210)和第一壳体(220)的侧面,并且在第一壳体(210)和第一壳体(220)的外侧形成第二固定孔(241),在所述连接柱(240)内设置有螺纹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块化电能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00)的顶部还沿伸有握持部(250),所述握持部(250)与壳体(200)之间一体成型,在所述握持部(250)的两侧设置有卡钩部(25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电能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200)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散热板(280)和控制板(290),所述散热板(280)内侧设置有散热风扇(281)。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模块化电能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槽(270)的数量至少为3个。

10.一种生产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块化电能转换器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模块化电能转换器,包括底座和安装在底座上部的壳体,所述壳体由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对拼接而成,所述壳体内部安装有电能转换电路板,在外部的一侧设置有转换槽,在所述转换槽内安装有转换中间件,所述转换中间件与电能转换电路板之间电性连接。当申请在实现充电器或逆变器功能的时候,所述转换中间件上可以通过插接不同的接口板从而可以实现外部的装置与内部电能转换电路板的之间的电性连接,从而实现可以针对不同需求进行模块化安装和生产,极大节省了开模和制造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李彪,苟三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烨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