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圆级封装结构和晶圆级封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150919发布日期:2024-02-26 17:04阅读:16来源:国知局
晶圆级封装结构和晶圆级封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封装,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晶圆级封装结构和晶圆级封装方法。


背景技术:

1、焊点的电子迁移现象表示电流流经导体(如焊点的互连线)时原子的运动,当电流引起原子向焊点阳极一侧迁移时,焊点阴极一侧会出现晶格空隙,晶格空隙不断累积形成空洞,这种空洞缺陷不断增长最终会导致焊点失效。

2、目前封装的趋势是不断小型化,而缩小体积,会使得电子芯片和器件的电流密度增加。当器件电流密度增加时,通过电流产生的电阻性发热也会增加,从而影响器件和互连/封装结构,焊点发生电子迁移现象也更加明显,最终由电子迁移和热迁移引起焊点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晶圆级封装结构和晶圆级封装方法,其能够减少电子迁移现象,提高结构可靠性。

2、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3、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晶圆级封装结构,包括:

4、晶圆,所述晶圆上设有电极;

5、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覆盖在所述晶圆设有所述电极的一侧表面;所述绝缘层上开设有用于露出所述电极的通孔;

6、导电层,所述导电层设于所述通孔中,且所述导电层和所述电极电连接;

7、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覆盖在所述导电层远离所述电极的一侧;

8、焊球,所述焊球与所述保护层电连接。

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层包括主体和头部;

10、所述主体设于所述通孔内,所述主体和所述电极电连接;

11、所述头部连接在所述主体远离所述电极的一端,所述头部高出所述绝缘层远离所述晶圆的一侧表面;

12、所述保护层覆盖所述导电层的头部。

1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头部的截面积大于所述主体的截面积,且所述头部的截面积大于所述通孔的截面积,以使所述头部的边缘搭接于所述绝缘层远离所述晶圆的一侧表面;

14、所述头部具有相互连接的顶面和侧面,所述顶面和所述侧面分别设有所述保护层。

1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层包括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所述晶圆上设有叉指换能器;所述通孔包括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

16、所述第一绝缘层覆盖在所述晶圆的表面,且所述第一绝缘层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电极对应设置;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叉指换能器对应设置;

17、所述第二绝缘层覆盖在所述第一绝缘层表面,所述第二绝缘层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电极对应设置,且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二绝缘层覆盖所述第二通孔,所述叉指换能器位于所述晶圆、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共同围成的密封空腔中;

18、所述导电层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中。

1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层上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用于露出所述晶圆的切割道。

2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布线层,所述保护层包括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所述第一保护层设于所述导电层上;

21、所述布线层与所述第一保护层电连接,所述第二保护层覆盖在所述布线层远离所述导电层的一侧。

2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晶圆级封装结构还包括导电凸块,所述保护层还包括第三保护层,所述导电凸块的一端与所述布线层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焊球电连接;

23、所述第三保护层覆盖在所述导电凸块远离所述布线层的一侧。

2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凸块包括凸设于所述绝缘层表面的头部,所述头部具有相互连接的顶面和侧面,所述第三保护层同时覆盖所述顶面和所述侧面。

2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层的材料包括镍、钯、金、钨和钛中的至少一种或多种。

26、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晶圆级封装方法,包括:

27、提供一晶圆;其中,所述晶圆上设有与电极电连接的导电层;

28、在所述导电层远离所述电极的一侧覆盖保护层,其中,所述保护层与所述导电层电连接;

29、在所述保护层上设布线层或焊球。

30、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3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晶圆级封装结构和晶圆级封装方法,通过在导电层的上方设置保护层,保护层对导电层进行覆盖隔离,可以减少电子迁移现象的发生,从而提高结构的可靠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晶圆级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圆级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108)包括主体(1081)和头部(108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晶圆级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1083)的截面积大于所述主体(1081)的截面积,且所述头部(1083)的截面积大于所述通孔的截面积,以使所述头部(1083)的边缘搭接于所述绝缘层(104)远离所述晶圆(101)的一侧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圆级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104)包括第一绝缘层(105)和第二绝缘层(106),所述晶圆(101)上设有叉指换能器(103);所述通孔包括第一通孔(121)、第二通孔(122)和第三通孔(1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圆级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104)上开设有通槽(124),所述通槽(124)用于露出所述晶圆(101)的切割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圆级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布线层(130),所述保护层(109)包括第一保护层(1091)和第二保护层(1092);所述第一保护层(1091)设于所述导电层(108)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晶圆级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晶圆级封装结构还包括导电凸块(140),所述保护层(109)还包括第三保护层(1093),所述导电凸块(140)的一端与所述布线层(130)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焊球(110)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晶圆级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凸块(140)包括凸设于所述绝缘层(104)表面的头部(1083),所述头部(1083)具有相互连接的顶面(1085)和侧面(1087),所述第三保护层(1093)同时覆盖所述顶面(1085)和所述侧面(1087)。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晶圆级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109)的材料包括镍、钯、金、钨和钛中的至少一种或多种。

10.一种晶圆级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晶圆级封装结构和晶圆级封装方法,涉及半导体封装技术领域。该晶圆级封装结构包括晶圆、绝缘层、导电层、保护层和焊球,晶圆上设有电极,绝缘层覆盖在晶圆设有电极的一侧表面;绝缘层上开设有用于露出电极的通孔。导电层设于通孔中,且导电层和电极电连接。保护层覆盖在导电层远离电极的一侧。焊球与保护层电连接。这样设置,可以减少电迁移现象,提高结构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军,朱其壮,金科,杨佩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科阳半导体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