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极射线管的选色电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882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阴极射线管的选色电极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阴极射线管的选色电极,更详细地说,是涉及这种管子的孔径栅格(aperture grill)。
在本发明的阴极射线管的选色电极,举例来说是孔径栅格中,有一条阻尼线(damper wire)被固定在选色电极支承构件两边的弹簧另件绷紧在栅另件上,各弹簧另件都备有锁定构件,它能暂时固定从一规定位置移过来的阻尼线,以便在形成萤光表面期间,当形成碳条(stripe)、萤光条或类似物时,阻尼线暂时被固定在锁定构件,而在形成萤光表面后,阻尼线回复到规定的非锁定位置,因而能抑制因所谓阻尼阴影(damper shadow)造成的图形质量的劣化。
如图1所示,举例来说,在单枪三束彩色显象管(注册商标为Trinitron)的阴极时线管中,孔径栅格用作选色电极。孔径栅格1有一个由一对悬臂2和一对支承构件5组成的框架13,还有许多绷紧在规定栅距处的悬臂2间的直线栅另件3。一条阻尼线4绷紧在孔径栅格的栅另件3的表面上,以防止栅另件3偏移,同时也尽量减少因外振动引起的共振而劣化彩色质量。阻尼线4是一根由钨或类似物造成的细线,并靠不锈钢薄条7以线焊的方法将它附接到弹簧另件6。另件6的支承端也以焊接相似地固定在孔径栅格1的支承构件5。
如上所述,在使用有阻尼线4绷紧在孔径栅格1的阴极射线管中,基于所谓的阻尼阴影的原因,可能劣化图象的质量。阻尼阴影以下列方式产生。如图6A所示,在形成萤光表面的过程中,当用紫外光7完成曝光而形成碳条和萤光条8时,在碳条或萤光条8上产生一有缺陷的部分或减薄部分10。在完成萤光表面以后,当用电子束11,如图6B所示,重显图象时,阻碍电子束的阻尼线4产生的阴影区9,覆盖在减薄部分10,以致减薄部分10中的萤光带8不光亮,因此产生阻尼阴影。
当阴极射管结果成为高精度时,阻尼阴影的问题就变得很重要。为了解决阻尼阴影的问题,提出了如图7所示的附加一条阻尼线4的方法。此法中的阻尼线4附连到栅另件3的某一位置,同时形成萤光表面,如图7A所示。接下去,将阻尼线4从其原来位置移动一适当的距离,因而确定最终状态时的阻尼线4的位置,如图7B所示。如同先有技术中(参阅图1、6A和6B)那样,由双重因素(形成萤光表面期间的阻尼线4的阴影9和图象重显期间阻尼线4的阴影9)引起的阻尼阴影问题,在本装置中,就减至一半了。
为了改变形成萤光表面前和形成萤光表面后的阻尼线4的附连位置,在先有技术中,将弹簧材料6和阻尼线4分别附连到各自不同的位置。虽然,在这种结构中,可以减少阻尼阴影的问题,但要为暂时固定付出过多的工作,而且需要用令人烦厌的工作来改变附连的位置。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阴极射线管的选色电极,上面提到的这方面的问题可以得到解决。
按本发明的阴极射线管的选色电极中,有许多的栅另件3绷紧在框架13的一对悬臂2之间,而阻尼线4则用固定到框架13的一对支承构件5的弹簧件21绷紧在栅另件3之上,每个弹簧支座21都备有一个锁定或定位的装置,用来暂时固定阻尼线4,以便在形成萤光表面期间将阻尼线4固定到锁定装置,而在形成萤光表面后,回复到规定的间隔的位置。
锁定装置可以是任意这样一种装置,它能将阻尼线4暂时锁到弹簧另件21,同时它又容易移动到规定的位置而不会自动移位。举例来说,弹簧21或可以有一个深度适当的凹槽22,或者一个高度适当的突出部分23,阻尼线4就锁定在此处。
根据本发明的阴极射线管的选色电极,用装在弹簧另件上的暂时锁定装置,在形成萤光表面前和形成后,可以改变阻尼线的位置,也容易完成移动而无需任何过多的构件。
图1是一个用来解释先有技术中附接到孔径栅格的阻尼线的透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孔径栅格的透视图。
图3和4是本发明的弹簧材料透视图,用来解释阻尼线的移动状态。
图5是另一实施例的弹簧材料的透视图。
图6A、6B和7A、7B是解释先有技术中阻尼线附连状态的截面图。
参看图2至5,现要叙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及阴极射线管的制造过程。
图2说明本发明的孔径栅格。图2中,许多栅另件3绷紧在框架13的一对悬臂2之间,而各有一个锁定装置的弹簧另件21(如下文所述)则固定到框架13的一对支承构件5,阻尼线4再绷紧在弹簧21之间。
本发明的各个弹簧21有一个凹槽22作为锁定或定位装置,凹槽22是在离其一规定位置的某处的自内端形成的,阻尼线4最终就锁定在此规定的位置(间隔的距离大于阻尼线4直径的100倍是合适的)。凹槽的深度可以如下规定;阻尼线不会由于在形成萤光表面期间的振动而意外地移动,而在形成萤光表面后,也能容易回复到规定的位置。弹簧另件21对是横向安排的,并且固定在规定的间隔(离栅另件的横向距离),并须经受通过不锈钢薄条7的阻尼线4的线焊,然后用例如点焊的方式,将它们分别固定在框架13的支承构件5,在弹簧21之间的张力下,阻尼线4在此紧绷。在玻璃12上形成碳条、萤光条或其类似物的萤光表面的过程期间,阻尼线4暂时被放进凹槽22,如图3所示。萤光表面的形成完了之后,阻尼线从凹槽22里的暂时位置释放出来,并回复到图2和4中所示的规定位置。其后,经由常规的制造过程完成阴极射线管。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因为阻尼线4的位置在形成萤光表面和完成管子这两时间之中改变,而基于形成萤光表面期间阻尼线4的阴影9和扫描使用中的电子束期间阻尼线4的阴影9所产生的所谓阻尼阴影的问题,可以减少。又因阻尼线4的移动容易完成而无需任一种单独的构件,制造效率得以改进。
图5说明一种修改过的弹簧构件21,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弹簧材料21备有一个形成突出物23时得到的锁定或定位装置,23的长度是从阻尼线4的最终绷在暂时固定位置算起的距离的二倍。提到这弹簧21,阻尼线4被锁在突出物23的表面末端,暂时的固定就是靠突出物23来完成的。形成这样一种突出物23的优点就在于,在两边可以使用相同的弹簧另件21,从而可以使用完全相同的弹簧21。当然,如果想要的话,图2和3所示的各个弹簧21可用一对间隔的凹口22提供,从而,可用单一的冲压构形。
根据本发明,因阻尼线的位置在形成萤光表面的前后是变化的,即使阻尼线的直径并不减小,先有技术中所谓的阻尼阴影问题也可以缩小。结果,即使阴极射线管是属于高精度的,也可防止管子图象质量的劣化。此外,根据本发明,需用以移动阻尼线的构件和过程的数目,比起先有技术来,也可以减少。
权利要求
1.在阴极射线管的选色电极中,具有一个多元的绷紧在一对框架悬臂之间的栅另件,以及一条阻尼线绷紧在栅另件上,依靠调定在弹簧另件的一端,弹簧另件的另一端则固定在所述栅另件的对置的一对框架支承构件上,其特点在于,各弹簧另件备有一个可靠定位的装置,用来暂时固定和弹簧另件有关的阻尼线,以便在形成萤光表面期间暂时固定阻尼线,而在形成萤光表面后回复到规定的最后间隔位置。
2.按权利要求
1规定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可靠定位装置有一支座,位于弹簧另件上其所述一端从其最终规定位置留间隔的一地方。
3.按权利要求
2规定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支座包括一凹口的侧壁。
4.按权利要求
2规定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每个弹簧另件具有一对所述支座,它们在所述最终位置的相对边上间隔基本相等。
专利摘要
在阴极射线管的选色电极里,许多的栅零件绷紧在一对框架悬臂之间,一条阻尼线通过固定到一对框架支承构件的弹簧零件绷紧在栅另件上,各个弹簧零件备有一个锁定装置,用以暂时调定阻尼线的位置,从而,在管子上形成荧光表面期间,将阻尼线暂时固定到锁定装置,而在形成荧光表面后,回复到最后的间隔位置。
文档编号H01J29/02GK86102697SQ86102697
公开日1986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1986年4月17日
发明者桥场厚, 三摩隆英 申请人:索尼公司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