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近视头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99817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近视头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在诸多近视原因中,青少年近距离读写的不良习惯是普遍而又最难纠正的一种。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将读写距离控制在(10±1)寸范围内的视力保健装置。
目前国内外多项防近视装置专利均不够理想。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设计不够合理,性能不够可靠;二是结构复杂,工厂生产困难,成本高,销路不畅,因此难于大量推广。
防近视装置的核心部件是倾斜开关,用以控制头部的前倾角度以达到控制眼睛与书本距离之目的。目前倾斜开关多采用日本神谷贞义先生专利中所述的结构,如

图1。当倾角大于某一角度时,金属球1在接点室2的圆弧形底面3上滚动。金属球做为动电极使两只静电极4、5导通,完成对整个回路的通断控制,达到监控倾角(或距离)之目的。这里静电极4、5之间是靠金属球的表面电导导通的(金属球直接参与导电)。首先,该方案从设计上不尽合理。根据电阻R=ρ (l)/(s) 知,面积S越小则电阻R越大。金属球与二只静电极的接触基本上是点接触,所以R必然较大。另外,从工艺上实施是困难的,必须要考虑到电极的氧化。同时,金属球采用银球虽导电好但成本太高。利用一般钢珠经实测表面电阻很高(R>20KΩ)且很不均匀、虽经镀铜仍无明显改善(R>20KΩ);利用汞滴又极易破碎。理论分析及实测结果表明,利用金属球直接参与导电的倾斜开关,接触不好,性能不可靠,结构复杂,成本高,效果不够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由改进的倾斜开关构成的防近视装置,它能有效地改善接触不良的缺陷,而结构又十分简单。本实用新型根据儿童翘板原理设计制作了一种完全新型的倾斜开关。结构原理如图2所示。6塑料圆管(倾斜开关外壳),7金属片翘板,8金属管做的轴套,焊在翘板上,9下电极片(与电路一极相连),10钢珠,11金属丝做的支轴(与电路+极相连)。当头部处于正常位置时,塑料圆管处于水平位置,钢珠压在翘板右端(B侧),电路断开当头部俯得过低时,塑料圆管(倾斜开关)倾斜,受重力驱使,钢珠由翘板B端滚向A端。钢珠重量将翘板翻转,B端与下电极紧密接触,形成良好的面接触(经实测翘板与下电极间电阻R<0.3Ω)使电路电通。平时本实用新型平放,塑料圆管A端向上,B端向下,翘板自然上翘,电路断开。因此该倾斜开关同时可兼做电源开关,可省去电源开关。本实用新型电气原理如图3。12钮扣电池,13倾斜开关,14集成电路,15压电蜂鸣片。如果能利用音乐贺年片中成套芯板,则本实用新型将具有极简单结构,见图4。即一块芯板16和一只倾斜开关17粘接在圆型塑料外壳的底盖18上,一只压电蜂鸣片19粘接在塑料外壳的上盖20上。塑料外壳粘在漂亮的透笼花边及松紧带上。本实用新型可以很方便地佩带于青少年前额。眼睛与书本距离近于一尺时,压电蜂鸣片发出乐曲声提醒青少年抬头,抬头至正常位置后乐曲声停止,从而达到控制眼睛与书本距离之目的。经实测,本实用新型动作灵敏,性能可靠。控制眼与书本距离精确,重复性好。下列数据是对一位12岁少年佩带本实用新型的实测数据。每次发出乐曲声提醒抬头时,测量眼睛与书本间距离△为△=32.0cm,31.0cm,30.2cm,33,0cm,32.4cm,31.2cm,31.5cm,31.0cm,32.2cm,32.0cm。
平均值为31.7cm(即0.95尺)。
实测值为△=(31.7±0.7)cm即本实用新型能将眼与书本间距离精确控制在(10±1)寸。多次重复使用控制误差小于1cm。
设计时考虑到同一教室内多人使用可能发生互相干扰,因此本实用新型音量很小。同时,在塑料外壳盒盖与盒底的侧面各开有数个透音孔。当盒盖与盒底透音孔相重合时音量大。旋转盒盖,使二者透音孔错开,声音难以顺畅放出,音量小。因此不必加装音量控制电路。
与国内外同类专利相比,性能可靠,控制精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是本实用新型突出特点。因此,本实用新型更有利于推广普及。
本实用新型除可有效预防青少年近视之外,还可用于各行业人员预防瞌睡误事,纠正青少年不正确坐姿,预防脊柱弯曲,纠正青少年不正确走路姿式(前探及左右晃动)等。
权利要求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防近视头带,其特征是做为倾斜开关外壳的塑料圆管6内安装一个用金属片制成的翘板7,翘板中间焊接一金属管做为轴套8,金属丝穿过轴套8和塑料圆管6做为翘板支轴11,支轴11与电路正极相连,翘板上放一自由滚动的钢珠10,下电极片9与电路负极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近视头带,其特征是倾斜开关、钮扣电池、集成电路芯板及压电蜂鸣片装于塑料外壳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能将读写距离控制在(10±1)寸范围内。多次重复使用最大误差<1cm。从而有效预防近视发生。本实用新型还可纠正青少年不良坐姿及不正确走路姿势,预防各类人员瞌睡误事等。其特征是做为倾斜开关外壳的塑料圆管6内安装一个用金属片制成的翘板7,翘板中间焊接一金属管做为轴套8,金属丝穿过轴套8和塑料圆管6做为翘板支轴11,支轴11与电路正极相连,翘板上放一自由滚动的钢珠10,下电极片9与电路负极相连。
文档编号H01H35/02GK2081294SQ8921758
公开日1991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1989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1989年9月25日
发明者谢宜臣 申请人:谢宜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