铠装编织线缆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809439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铠装编织线缆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铠装编织多线缆、使用这种缆的连线线束和制造电连接件线束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改进的铠装编织多线缆,它基本上消除了在缆的松散端处线的交叉和丛生。
铠装多线编织缆用于将不同的电子和电设备连接到一起和将在这种电子和电设备中的部件连接到一起。这些类型的线特别包括一组以分开的对在整个缆的长度上编在一起布置的线。每个线对具有一个与其相关的芯线,它通常由线的绝缘层的特殊颜色来识别。芯线通常可具有许多不同的与其相关的绝缘层颜色,例如为五个线对分配五个不同的颜色。每个芯线还可以使用印在绝缘层上的识别符号,像一个例如黑和红的区别颜色的点图形。对于使用者仅根据在线对中的颜色和点图形来显示芯线对和数目。对于一个连接件任何在缆的端部用用于终端的所需线的布置,必须通过检测所有的编织线对并按照其对和芯号将其分离来完成。
在将一个连接件固定到铠装缆的一个端部时,通过将芯线固定在一个相关的连接件室元件中来将每个线对的芯线连接到电连接件的选择端上,其中室元件以相对于连接件端子的正确定位容纳了所有的缆的芯线。这种正确的芯线的定位,是通过以预选的线对的次序逐个顺序将线缆的芯线放入在室元件中为其分配的位置来完成的。
在所有芯线正确就位后,将连接件与室结合,由此而产生了芯线和连接件端子之间的所需的电连接。最后,将连接件室元件置入一个外壳中以提供一个电连接线束。
在一个现有的铠装、编织线缆中,通过根据对和芯线来可视地识别所有芯线并将识别的线在相应的室中为其正确定位,完成在连接到电连接件的相应端子前所需的芯线的布置。这种通过上述可视的方法按照绝缘层颜色和点标记来识别和布置所有这些芯线是非常困难的。这种困难随着芯线数目的增加而增加,有时在线束之中产生芯线的错误布置,导致其整个或部分无法使用。
在布线过程中芯线也可能不利地相互交叉,由此而使得一些芯线正确就位更加困难。另外,很可能在缆的裸端处的编织线的散开端形成线的丛生。这些线的丛生使得将缆的凸出端插入一个相应的外壳变得困难,有时是不可能的。
本发明致力于一种克服上述缺点的电缆。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铠装多线电缆。它简化所需的芯线的布置并且避免了过多的线交叉和在线缆的裸端的散开处线的丛生现象。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使用这种铠装多线电缆的线束,它可更有效地制造。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通过将电缆的线定位到一个用于准备和可靠固定的位置中来提供一种产生这种电连接件线束的方法。
为了实现这些目的和优点,本发明提供一种铠装编织电缆,它具有一组沿着其外罩的内部长度延伸的线对,每个线对具有两个沿着其长度缠绕在一起的芯线,通过将外绝缘层用两个预选的第一和第二参考色之一来标注,将每个线对的两个芯线之一标记为一个参考线,通过将外绝缘层标注成与参考色不同的预选色,将线对的另一个线标记为一个非参考线。这样,可以容易地将芯线对分成所有线均具有第一参考色的绝缘层的第一线组和均具有第二参考色的绝缘层的第二组,以便通过第一和第二参考色的识别将所有芯线布置成两个区分组。
这样,通过简单的关联线的参考和非参考色,可将芯线任意分成任何特殊的线组和任何顺序的线布置,用于固定。线的分组具有在线布置中的参考和非参考色芯线之间降低过度的交叉的作用,并且防止了在铠装线缆的裸端的发散端的线丛生现象。
由于每个线对的两个芯线之一具有第一和第二的区分参考色的绝缘层而另外的芯线具有一个不同颜色的绝缘层,或者说线对包括第一参考色而线对的另一半具有第二参考色的绝缘层,所以所有的芯线可以按照第一和第二参考色分成两个区分线组。特别是在芯线布置在铠装线缆的两端的情况下,可以向每个芯线的一端提供电流用以确定在铠装线缆的各端处的线的位置和对应性。
这样,通过将参考芯线分成一个与另一个的成对的区分组或子组,而简化和更有效地建立所需的线布置。对参考芯线分组具有简单识别众多的芯线和降低在参考和非参考芯线之间的过度交叉和在铠装缆的裸端的发散端处的线丛生的作用。
一个具有一个连接到一个预定长度的铠装多线电缆的一端或两端的连接件的电子连接件线束,它可以通过使用本发明的多线电缆来形成,这是由于将线对按照其参考色分成了两个线组,由此可将每个线对的参考芯线按照与线对的非参考芯线的相对关系横向布置,而且还将所有参考芯线和非参考芯线以纵向通过整个电缆的平行方式布置,使得第一组的参考芯线和第二组的参考芯线从上到下纵向地平行布置在连接件部分的一边上,而使得第一组的非参考芯线和第二组的非参考芯线从上到下纵向地沿着连接件部分的另一边平行布置。
更进一步,本发明包括一种制造一个电连接件线束的方法,该连接件线束具有一个连接到一个预定长度的铠装线缆的一端的连接件元件,它包括如下步骤准备一个预定长度的铠装线缆,该线缆包括一组线对,每个线对具有两个沿其长度缠绕在一起的芯线;提供每个线对的两个芯线之一带有一个第一或第二参考色的绝缘层并提供每个线对的另一个芯线带有与参考色不同的预选色的绝缘层,包括具有第一参考色外绝缘层的参考芯线的线对的一半构成了第一组线对,而包括具有第二参考色绝缘层的参考芯线的线对的另一半构成了第二区分组线对;解开靠近电缆的端部的每个线对的两个芯线;通过按照其参考和非参考色视觉地区分参考和非参考芯线,来以横向地与非参考芯线的相对关系布置解开的每个线对的参考芯线;在一个布线夹具上将所有参考芯线和所有非参考芯线固定到位,使得第一组的参考芯线和第二组的参考芯线纵向地从上到下平行地布置在夹具的一边上,而使得第一组的非参考芯线和第二组的非参考芯线纵向地从上到下平行地布置在夹具的另一边上,以保证每个线对的参考芯线和非参考芯线以横向的相对关系分开在夹具的一边和另一边上;将这些参考和非参考芯线通过端接到连接件元件上来固定到两个相对的连接件元件上。
根据本发明对芯线的上色,简化了用视觉以适当的顺序对芯线的定位,而不会在参考和非参考芯线之间引起过度的交叉并且减少了在铠装多线电缆的裸端的散开处形成线的丛生,由此而改进了生产电连接件线束的效率并降低了报废电连接件线束的数目。
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将会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其它目的、特性和优点。
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将参考


,其中相同的参考数字表示相同的部分,其中图1为根据本发明原则构造的一个铠装多编织线电缆的裸端的透视图;图2是图1的铠装电缆沿线X-X′的剖面图;图3是图1的铠装编织线电缆的部分放大图;图4是图1的铠装编织电缆的裸端在其线对被分成两个区分线组后的透视图;图5是图1的电缆的裸端置于一个布线夹具中来表示电缆芯线的发散处的透视图;图6是图5的夹具组件的电缆由箭头Y指示的向下观看的平面图;图7是与图6相同的图并进一步表示如何同布线;图8是图5电缆夹具组件的顶视图,它表示如何完成布线;图9是使用本发明的一个电子连接件线束的分解平面图;图10是处于组装完的状态下的电连接件线束的平面图。
如图1-3所见,一个铠装的编织缆C包括一组编织的线对P。每个线对包括两个在其整个长度上基本上拧靠在一起的芯线A和B。通过一个覆盖内层23、一个中间的护层22和外层21将一捆这样的线对P放入缆C中,如图1和图4所示。线对P的每个芯线A、B具有一个适当的外绝缘层25,从图3中可清楚地看到。芯线A具有一个第一或第二参考颜色的绝缘层25A,而另一个芯线B具有一个不同于参考颜色的选择颜色的外绝缘层25B。
这些线对P被分成两个不同的组G和H,如图4所示作为两个相同的各包括九个线对的相同组。第一组G的每个线对包括参考芯线A,它的绝缘层25A是第一参考颜色的,同时第二组H的每个线对包括参考芯线B,它的绝缘层25B是第二参考颜色的。这样,缆线编织线对的所有芯线根据第一和第二参考颜色很容易地视觉判断和处理。
在附图所示编织线缆C的例子中,从图2中可见,线缆具有18个编织线对,为了表示的目的从1编号到18。包括在线缆中的一半数目的编织线对、即编织线对1-9属于第一区分线组G并且参考芯线A具有白色的外绝缘层25A。剩下的编织线对,即线对10-18属于第二区分线组H并如图2所示在其线对编号之上显示有点。
该第二线组包括参考芯线B,其外绝缘层25B为黑色。所有在各组中的非参考芯线用与黑和白的第一和第二参考色不同的颜色上色,例如蓝色、黄色、绿色、红色、紫色、赫色、灰色、橙色和粉红色。根据线对的编号给出绝缘层颜色如表1。
表1
通过该上色表,编织线的线对P在装入两个分别包括线对1-9和10-18的区分线组G和H的过程中可很容易地分开。该线可容易地可视地排成这种布置,并且通过按照其颜色来可视地区别相应的非参考芯线B,来得到所需的用于决定相对于参考芯线A的非参考芯线B的布置。优先将参考芯线A分成两个区分线组G和H。具有防止参考芯线A和非参考芯线B之间的过度交叉的效用。它也基本上阻止了在编织线缆裸端的芯线扩散张开部分处的芯线的丛生,这样,有效地改进了线的布置。
现在将描述一下制造一个电连接件线束26的方法,该线束26具有一个连接到一个预定长度的铠装的编织线缆C的一端或两端的连接件部分27。如图9所见,一个电连接件线束26具有一个电连接元件,图示为一个连接到编织线缆C的一端或两端的连接件端部27,还有一个压合在端部27上的外壳33。端部27具有一个带有一组置于其上的端子29的主体部分,它适于通过与一个连接线室30的配合来导电地与缆的线A和B配合。先于连接到这些端子29上,缆的参考芯线A和非参考芯线B横向相互对直并进一步相对于每个线对布置。通过一个合适的安装夹具41的帮助可将这种所需的线布置完成在线室30上。
如图5和图8所示,该线室30特别地包括两个配合对半30a和30b,它相应地分配给参考芯线A和非参考芯线B。每个室对半30a和30b具有两个梳齿部分,它如图所示以一定间隔在其上置有一些槽31,用于接收线A、B。每个室对半30a和30b还包括在其相对端部形成的导槽32以便以图6和图7的方式将室对半可靠地固定在夹具41上。
通过将参考芯线A放入相应地帮助将参考芯线导引到位的夹具41的槽中,将参考芯线顺序地放入第一室对半30a的槽31中。同样地,也是通过将非参考芯线B调直到相应的夹具41的槽31中,将非参考芯线B顺序地置于第二室对半30b的槽31中。这样,所有参考和非参考芯线A和B平行布置并且相对于每个线对横向地相互对准。当在夹具41上所有的线于室对半30a、30b上布置入位时,室对半30a、30b被组合到一起,然后与连接件端子部分27相配压合,它包括固定编织线缆C的芯线以便建立一个与导线连接的绝缘层可换的端子。最后一步,将连接件端子部分27插入并固定在外壳33中并由此构成了最后并且完整的电连接件线束26,如图10所示。
根据本发明的原则来制造一个电连接件线束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从缆C的一个预定长度的端部去掉外护套21和中间护层22,以便暴露一组线对P(在图中总数为18)。每个线对P包括一个其绝缘层为两个预选参考线颜色之一例如白或黑的参考芯线A,和一个其绝缘层为与白或黑参考色不同的任何颜色的非参考芯线B。
第二步,将这些编织线对1-18分成两个区分线组包括线对1-9的G组和包括线对10-18的H组。这种分离是按照线参考颜色白和黑来可视地完成的,如图4所示,使得两个区分线组在缆C的裸端处暴露。将带有两束参考和非参考芯线的暴露缆端放入一个布线夹具41中,如图5所示。
通过在夹具配合件44之间放入室对半30a、30b,将两个连接件室对半30a和30b就位在夹具41的相对端上。每个室对半30a和30b具有两个纵向的梳齿部分,它包括用于固定参考和非参考芯线A和B的槽31。将每个线对P的参考和非参考芯线A和B从其编结状态解开,并通过将参考芯线A置于右边和将非参考芯线B置于左边来分开。将这些分开的芯线A和B放入相对室对半30a、30b的梳齿的槽31中,如图7所示。具体地,将第一线组G的白色参考芯线A和其相应的非参考芯线B分别地插入在右边和左边上的选定的槽中,顺序地从头向下。
同样,将另外的第二线组H的黑色参考芯线A和其相应的非参考芯线B分别顺序向下插入在右边和左边上的槽中。这样,所有线对的参考和非参考芯线以其线对号码顺序地从上到下以平行和横向相对的关系布置好。
在将两个端子部分27端接到一个预定长度的铠装编织线缆C的两端时,上面描述的布线作用在编织的线缆的一端并与一个电连接元件27端接,然后在其仍然定位在组件夹具41中时将相同的布线作用到编结线缆的另一边上。然后,将芯线连接到靠近夹具的电连接元件上,同时通过先于端接其它电连接件前在选择的一个电连接件端和选择的置于夹具41中的芯线端之间提供电流,来检测编结缆的两端处电连接件之间的端到线(terminal-to-wire)对应关系。然后,将室对半30a、30b装配到一起并合成带有一个相关连接元件27的端子,再将其插入到一个适当的相关外壳33中以便形成一个完整的电连接件线束26。
对于缠绕编织线缆的芯线对P的方法,将如图2所示的18个编织线对按层分开并且以相同间距将相邻层的线对以相对方向缠绕,由此允许在断面中布置的相同线对的状态以每个间距在缆的长度上前进。然后,方便地确定编结线缆的长度以便等于多距长度,由此允许相同芯线布置的状态在编结线缆的两端明显分界为两个组G和H,如图4所示。
上面描述的铠装编织线缆,在每对编织线中具有一个参考芯线和一个非参考芯线,参考芯线具有一个例如白或黑的第一或第二参考颜色,而非参考芯线具有一个不同于参考色的颜色。然而,这样一个编织线缆在每个编织线对中可具有一个第一或第二参考色(即白或黑)的参考芯线和一个也具有第一和第二色(即白或黑)的非参考芯线,这是如果布置完成在编织线缆的相对端以便获得在线缆的两个相对端之间的线对线的位置对应。通过向芯线之间提供电流来检测这种对应,以便检验其位置。
在上述描述本发明的特殊实施例的同时,很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要内容的情况下可对其变化和修改,因此,权利要求的目的是要覆盖所有属于本发明实质精神和范围的变化和修改。
权利要求
1.一种铠装的编织线电缆,包括一组沿电缆的长度延伸的线对,每个线对或线包括两根分开的线,所述线对之一为参考线而所述线对的另一根线为非参考线,其改进包括可视识别装置,用于识别每个所述线对的参考线以便允许将其分成一个预定数的区分线组,所述可视识别装置包括一个提供给所述参考线的具有区分颜色的参考线外绝缘层,一些参考线的参考线外绝缘层为一个第一区分参考色而非参考线具有一个与第一参考色不同的颜色的外绝缘层,由此根据所述线的颜色可将所述电缆的所述线对的所述参考线与所述非参考线分离以确定两个区分线组,用于端接到一个连接件组件。
2.如权利要求1的铠装的编织线电缆,其中其它的所述参考线具有一个与所述第一参考色不同的区分的第二参考色的外绝缘层,所述非参考线的绝缘层颜色为不同于和非所述第二参考色的颜色。
3.一种铠装的线电缆,包括一组基本上在电缆的整个长度上编绕在一起的线对,每个线对包括一个参考线和一个非参考线,一半的参考线具有一个第一参考色的外绝缘层,用以确定一个相对于第一组非参考线的第一组参考线,而剩下的一半所述参考线具有一个第二参考色的外绝缘层,用以确定一个相对于第二组非参考线的第二组参考线,由此而通过视觉检验,根据第一和第二参考色将所有所述参考线布置成两个区分组。
4.如权利要求3的铠装电缆,其中所述参考和非参考线在所述室对半之一的槽内且沿所述电缆的长度方向以相同的间距缠绕在一起。
5.如权利要求3的铠装电缆,它还包括一个固定所述参考和非参考线的连接件线配合室,所述室包括两个相配的对半,它们相互配合并将所述参考和非参考线固定在一个预定的位置中,用于与一个连接件端子件相配合。
6.如权利要求5的铠装电缆,其中所述室对半各包括一组沿所述室的宽度方向以平行方式接收所述参考和非参考线的线接收槽。
7.如权利要求6的铠装电缆,其中所述参考线被接纳在一个所述室对半的槽中,而所述非参考线被接纳于另一个所述室对半的槽中。
8.一种电连接件线束,它具有一个与预定长度的铠装编织线电缆的一端连接的连接件端子件,该电缆具有一组线对,每个线对具有两个沿所述电缆的长度缠绕在一起的芯线;每个线对的两个芯线之一包括可视区分装置,以便在与所述线对中的另一相应芯线相比时能容易地识别出每对中的所述该芯线,所述可视区别装置包括一个第一和第二参考色,每个线对的另一个芯线具有一个非参考色的绝缘层,其颜色不同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参考色;将所述芯线对依照其第一和第二绝缘层参考色分成第一和第二所述电缆的区分线组,所述两组的第一组的每个所述线对的一个芯线具有所述第一参考色作为它的线绝缘层颜色,而所述两组的第二组的每个线对的一个芯线具有所述第二参考色作为它的线绝缘层颜色,线束端子件具有一个由第一和第二室对半构成的室部分,所述第一室对半接收在其上的所述第一和第二组的所述参考线,所述第二室对半接收在其上的所述第一和第二线组的非参考线,使得当所述室对半相互配合时,以一个平行的、一一对应的方式将所述参考和非参考线布置在所述的室部分中。
9.一种制造电连接件线束的方法,该电连接件线束至少具有一个与一个预定长度的铠装编织线电缆的至少一端相连的连接件元件,该电缆包括一组具有两个相互缠绕的芯线的线对,每个线对的两个芯线之一具有一个第一或第二参考色的绝缘层,另一个芯线具有一个与参考色不同的非参考色的绝缘层,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散开每个线对的所述两个芯线;通过将所述散开的线对分成所述两区分线组来将所述散开的线对整理成两个区分线组,使得将所有具有所述第一参考色的参考芯线的所述线对分入所述的第一组,而将所有具有所述第二参考色的参考芯线的所述线对分入所述第二组;将所有所述第一和第二参考色的所述参考芯线和所有非参考芯线固定在一个具有两个线接收边部分的布线夹具上,使得所述第一和第二线组的所述参考芯线沿着夹具的一边平行布置,而使得所述第一和第二组的非参考芯线布置在所述夹具的另一边部分上;确保每个线对的参考芯线和非参考芯线以横向相对的关系分开到所述夹具的相对的边上;将所述参考芯线和非参考芯线固定定位到所述连接件部件上。
全文摘要
铠装编织线电缆,包括一组沿长度延伸的编织线对,每线对含参考芯线和非参考芯线,参考芯线有为区分的预选第一或第二参考色的外绝缘层,非参考芯线有与参与色不同预选色的外绝缘层。该颜色编码将芯线分成两个区分线组,第一组的一半线对含第一参考色的参考芯线,第二组的另一半线对含第二参考色的参考芯线。根据颜色很容易识别和分开每组参考和非参考芯线。这种布置避免了参考和非参考芯线间的过渡交叉和电缆裸端发散处芯线的丛生。
文档编号H01B11/02GK1133477SQ95121510
公开日1996年10月16日 申请日期1995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1994年11月7日
发明者渡边总一, 石渡浪雄 申请人:莫列斯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