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功率安全信号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09920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大功率安全信号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大功率安全信号继电器适用于线圈通过大电流、接点能切断较大功率的电源电路,尤其适于铁路电动转辙机道岔启动电路,属铁路信号设备中的继电器。
目前,在我国铁路信号设备中切换电动转辙机电源采用的安全信号系列继电器,其电磁线圈的两个线圈架为长度、直径、外形相同的对称型,加强接点上安装了永久磁钢用于磁吹熄弧,这种结构的继电器只能适于一般转辙系统的保护电流,由于铁路钢轨向重轨发展,道岔的拉力也增大,上述结构的继电器线圈散热面积小温升高,磁吹弧装置的灭弧能力有限,故接点燃弧时间长,容易造成火灾事故影响行车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上述结构继电器存在的缺点,设计一种灭弧能力强,能有效降低线圈温升,不改变继电器基本结构,适用于通过和切断大电流的大功率继电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保持原安全信号继电器接点系统、磁路系统及外罩等基本结构,改变其两个电磁线圈1、2为非对称型,其线圈架内、外径相同而长度不同,每个线圈的线径、匝数与线圈架长度及承受的电流电压大小相适应,在带磁吹弧装置加强接点的外部罩有灭弧室3,在灭弧室里设有熄弧槽9。
灭弧室3的结构为中间设置隔板6沿竖直方向将灭弧室分成左右两室,每室的后半部为空腔7,加强接点的接点头12位于该空腔中,灭弧室的前半部与隔板同方向设有隔墙10,两隔墙之间及隔墙与隔板、壁板之间有窄缝即为熄弧槽9,灭弧室3的前壁上与熄弧槽9对应的位置有散热孔11,灭弧室3的两外侧面分别设有安装凹槽4,该凹槽与继电器外罩两内侧壁对应位置上设置的凸台筋5相吻合;灭弧室由阻燃性材料构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比较有以下优点1.灭弧室直接套装在磁吹弧装置上,当磁吹弧装置将电弧吹向前,再进入熄弧槽时,达到可靠灭弧;2.线圈为不对称型,其中加长的为电流线圈,增加了散热面积,当通过20A直流电流时其温升不超过容许温度。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安全型信号有极加强继电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灭弧室剖视图,图中2-1为正视图,2-2为俯视图,2-3为侧视图;图3为实施例2(安全型信号无极加强继电器)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1中,灭弧室左右两室各有3个熄弧槽,其空腔7的内壁由薄逐步增厚呈斜面状,当灭弧室的安装凹槽4插装在继电器外罩上的凸台筋5上时,灭弧室正套装在加强接点的磁吹弧装置上,当加强接点切断电流时,先由磁吹弧装置将电弧吹向前,使其进入熄弧槽9中,在拉长过程中达到可靠熄灭电弧,能可靠切断直流20A的电流。
实施例2中的线圈1与2的骨架长度分别为铁芯安装线圈有效长度的1/3和2/3,前圈1的线径为0.21mm,匝数为1800匝,用作电压线圈,后圈2的线径为1.5mm,匝数为67匝,用作电流线圈,该线圈可通过20A直流电流保持6分钟时,线圈温升不超过容许值。
本大功率安全信号继电器也可根据需要,仅具有非对称型电磁线圈结构,而接点组为已有的结构,不设置灭弧室;或者仅有带磁吹弧装置的加强接点上设置灭弧室,而线圈结构为已有的对称型。
权利要求1.一种大功率安全信号继电器由铁心、衔铁、电磁线圈、普通接点及带磁吹弧装置的加强接点、外罩等组成,其特征在于两个电磁线圈(1、2)为非对称型,其线圈架内、外径相同而长度不同,每个线圈的线径、匝数与线圈架长度及承受的电流电压大小相适应,在带磁吹弧装置加强接点的外部罩有灭弧室(3),在灭弧室里设有熄弧槽(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安全信号继电器,其特征在于灭弧室(3)的结构为中间设置隔板(6)沿竖直方向将灭弧室分成左右两室,每室的后半部为空腔(7),加强接点的接点头(12)位于该空腔中,灭弧室的前半部与隔板同方向设有隔墙(10),两隔墙之间及隔墙与隔板、壁板之间有窄缝即为熄弧槽(9),灭弧室(3)的前壁上与熄弧槽(9)对应的位置有散热孔(11),灭弧室(3)的两外侧面分别设有安装凹槽(4),该凹槽与继电器外罩两内侧壁对应位置上设置的凸台筋(5)相吻合;灭弧室由阻燃性材料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安全信号继电器,其特征在于该继电器还可以是仅具有非对称型电磁线圈结构,而接点组为已有的结构,不设置灭弧室;或者是仅具有带磁吹弧装置的加强接点上设置灭弧室,而线圈结构为已有的对称型。
专利摘要本大功率安全信号继电器适用于接点能切断较大功率的电源电路,尤其适于铁路电动转辙机道岔启动电路,属继电器。其主要特征是两电磁线圈为非对称型,两线圈架长度不同,线圈匝数、线径由所承受的电流、电压及骨架长度而定,加强接点外部罩有带熄弧槽的灭弧室。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线圈散热面积小温升高,磁吹弧装置的灭弧能力有限等问题,适应铁路重轨对信号设备的要求,能防止接点电弧及线圈温升引起的火灾。
文档编号H01H50/00GK2241386SQ9520504
公开日1996年11月27日 申请日期1995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1995年3月17日
发明者李毓鼎, 周达三 申请人:中国铁路通信信号总公司西安器材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