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成绝缘子金属端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10068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合成绝缘子金属端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输变电技术中的传力部件,特别是一种牢固可靠的合成绝缘子金属端头。
金属端头装在合成绝缘子的两端,形成上下电极,并进行力的传递,也便于与杆塔和导线上的金具连接。为保证合成绝缘子的安全运行,金属端头与芯棒连接必须可靠。目前国内外合成绝缘子金属端头大致有以下几种1、粘接型,2、压接型,3、机械连接型,4、楔体连接型等,除以上几种还可同时采用以上两种组合派生成多种结构。我国现一般用楔体型,楔体型又分为内楔式和外楔式两大类,内楔式是将芯棒端部劈开,打入楔子,使芯棒形成倒锥形,这种结构简单,较可靠,但不足之处是在较大负荷下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位移,另外芯棒劈开后会产生应力集中;外楔式是在芯棒与套体间加圆形并有一定锥度的楔(可以是整体,也可以是几片组成),用专用设备压装,它的最大特点是不破坏芯棒的完整形,且随着外力(负荷)的增加,“自锁”作用增强,但是需要对芯棒、外楔及端头金具套体的圆度、锥度和尺寸要求较高,否则达不到额定负荷就会产生芯棒从套体中拉脱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内外楔结合,以外楔为主,内楔为辅,既克服芯棒应力集中,又可与芯棒连接可靠的合成绝缘子金属端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合成绝缘子金属端头,其特征是在绝缘体芯棒的端部设有内楔、外楔和套体,与套体螺纹连接的铁帽。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外楔的外表面可以为圆锥面,内表面可以为扁圆锥面。套体和芯棒分别与外楔的外、内表面配合。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芯棒的两端可以沿轴向开有便于内楔压入的槽。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芯棒两端采用内楔、外楔结构,且以外楔为主,以内楔为辅,使外楔与套体之间、芯棒与外楔之间均形成锥面结合,在外力作用下越拉越紧,有效地保证了自锁,防止了其拉脱现象,同时也克服了芯棒应力集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金属端头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随着外力的增大,芯棒与金属端头之间无相对滑移,自锁能力相当强;2、外楔与芯棒结合紧密,防止了拉脱现象,有效地保证了电子设备的安全运行;3、结构受力合理、紧凑,取材、加工制造简便、适合批量生产。
附图
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并作为摘要附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套体4、7分别套在绝缘体5和芯棒8的两端。套体4、7的外端设有螺纹,可分别与球头式铁帽1和球窝式铁帽6连接。芯棒8的两端开有槽,以便内楔2的压入。外楔3的外表面为圆锥面,内表面为扁圆锥面,在其四周沿90°方向开有四槽,其相对面开口方向一致。内楔2加工成扁锥形。球头式铁帽1和球窝式铁帽6依照GB4056制造。装配时,绝缘部分用模压加粘接形式制作,而金属端头的安装,是先在芯棒8两端沿轴向开一槽,在压力机上将外楔3压入套体4、7内,再用压力机将内楔2压入芯棒8两端,使芯棒8与外、内楔3、2表面完全结合,然后旋上球头式铁帽1与球窝式铁帽6,用特制的粘接剂密封两端。利用外楔3与套体4、7之间、芯棒8与外楔3之间的锥面结合,使其在外力作用下越拉越紧,有效地保证了自锁,防止了其拉脱现象。
权利要求1.一种合成绝缘子金属端头,其特征是在绝缘体芯棒(8)的端部设有内楔(2)、外楔(3)和套体(4、7),与套体(4、7)螺纹连接的铁帽(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绝缘子金属端头,其特征是所述的外楔(3)的外表面为圆锥面,内表面扁圆锥面;套体(4、7)和芯棒(8)分别与外楔(3)的外、内表面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合成绝缘子金属端头,其特征是所述的芯棒(8)的两端沿轴向开有便于内楔(2)压入的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高压输变电领域中的传力部件,装配在合成绝缘子的两端,与杆塔、导线连接进行力的传递。它主要由内楔、外楔、套体、铁帽组成,内、外楔分别通过压力机压入芯棒与套体间,使芯棒与外力作用下无相对滑移,自锁能力强,有效地防止了合成绝缘子芯棒位移现象,保证了输电线路安全运行。
文档编号H01B17/00GK2234123SQ9521130
公开日1996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1995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1995年5月12日
发明者包政明, 王志耀, 吴兆峰, 杨骥仁 申请人:襄樊电力设备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