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通路印刷电路板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14079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微通路印刷电路板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电路板连接器,特别是微通路、微小间距印刷电路板连接器。
现有技术的高密度连接器,其导电片有侧面接触型(简称A型)和板面接触型(简称B型)两种。如美国专利第5024609号文献记载的导电片构造为B型并采用附加元件隔离器来定位导电片之间的间距位置,增加了制造成本与难度,若干相邻导电片中心间距一致性较差。子板许多导电条(金手指)均采用等比倍数的中心间距且一致性好,子板插入连接器无法使导电片接触点中心对准子板导电条间距中心。美国专利第506292号采用前述两种导电片同时置于连接器内,在制造和组装时要有两种以上方式及多道工序,同样增加了生产成本和加工难度,且许多相邻导电片中心间距不能与子板导电条中心间距对准吻合。
美国专利第5051099号主要采用与其第5026292号相同的导电片,其缺陷亦与其相似。它的很小间距且体积细小的B型导电片接触范围中间的中空结构会使其支撑强度降低很多,易使导电片接触范围变形损坏,而且接触点支撑力量偏向一边,非理想结构。该专利文献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结构为A型上、下层导电片,其采用压薄偏一边磨光方式,使受力偏在一边,不能实现导电片中心直线受力,仍为不足。该专利的B型电导片实施例中的下层电导片接触范围为旗形,但其子板插入沟上段很难导入子板,易使上、下层导电片变形损坏。
美国专利第4993972号为“多用途印刷电路板连接器”,采用B型导电片达到多种等比倍数间距及长度不同子板使用,但还要其他附件组合,有其不足。至于更微小通路(间距)连接器,因空间许多相隔间因素受限,导电片的排列制造、间距定位及导电片在槽内的固定等均有难以克服的不利之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微通路印刷电路板连接器,各相邻导电片之中心间距均匀一致,有良好的接触弹性,等比倍数不同的微小间距子板及不同长度子板均可不用附件而直接插接,子板定位好,连接有良好的接插导电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连接器有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中部有供子板插入的插入沟,所述插入沟两侧有与对侧一一对应的若干等距排列并由隔墙分隔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经侧壁与所述插入沟连通,插入沟下部有中间肋将所述插入沟两侧的容置槽分隔,其结构特点是,所述容纳槽由带固定沟的外侧容置槽和有两端卡壁的内侧容置槽构成,插入沟中设有用以卡接子板的定位肋,置于所述内侧容置槽中的内侧导电片的结构是,其基部的下端有伸出绝缘本体底部的焊接脚,两侧有突刺的所述基部的上部有侧块,该侧块与由基部顶端上伸的悬臂之间形成一条隙槽,所述悬臂顶端有侧面带凸耳的接触体,置于所述外侧容置槽中的外侧导电片有带凸耳的基部,该基部的底端有伸出所述绝缘本体底部的焊接脚,由所述基部顶端上伸的悬臂之自由端有侧面带凸耳的接触体,在所绝缘本体顶端有用以导入子板的导位墙而在其底端设有脚柱孔,该脚柱孔中置有用以插入母板导位孔中的脚柱。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做出进一步说明。


图1是所述连接器与子板和母板分离时的立体结构(端面为剖视);图2是子板的正视结构;图3是内、外侧导电片与绝缘本体分离情形的立体视图;图4和图5分别是内、外侧导电片的立体结构;图6和图7分别是外、内侧导电片的侧视结构;图8和图9分别是所述导电片制造时连接情形的正视与侧视结构;图10是连接器的俯视结构;图11是连接器的正视结构;图12是连接器一端的仰视结构(未装脚柱);图13是连接器的侧视结构;图14是母板的俯视结构;图15是连接器另一实施例立体结构(带端剖视);图16是图15之带剖视的侧视图;图17是图15之内侧导电片立体结构;图18是又一种实施例的连接器立体结构(一端带剖视);图19是图18之部份俯视结构;图20是图18之所述导电片与绝缘本体分离时的立体结构;图21是图18之纵剖视结构。在所述附图中10-连接器,31-插入沟,20-子板, 312-脚柱孔,
21-定位沟, 313-脚柱,30-绝缘本体,32-容纳槽,321-内侧容置槽, 42-上部,322-外侧容置槽, 43-接触体,323-固定沟, 44-顶端,33-隔墙,45-凸耳,34-侧壁,46-焊接脚,35-中间肋, 47-侧块,36-内侧导电片, 48-突刺,37-外侧导电片, 481-卡壁,38-导位墙,4811-卡壁,39-定位肋, 49-隙槽,401-母板, 50-基部,411-导位孔, 51-悬臂,40-基部,52-接触体,41-悬臂,53-自由端,54-凸耳,73-悬臂,55-凸耳,74-突出部,56-焊接脚, 741-中肋,60-料带,75-接触部,61-连结条, 76-自由端,70-连接器, 77-第一突出部,
71-内侧导电片, 78-焊接脚,711-绝缘本体,79-隙槽,712-第二突出部, 80-连接器,713-突刺,90-绝缘本体,714-内侧容置槽, 91-插入沟,715-中间肋, 92-容纳槽,716-卡壁, 921-内侧容置槽,72-基部,922-外侧容置槽,93-隔墙,966-焊接脚,94-侧壁,967-接触部,95-中间肋, 97-外侧导电片,96-内侧导电片, 971-基部,961-悬臂, 972-斜部,962-弯曲部 973-接触部,963-砥持部, 974-自由端,964-斜状体, 975-焊接脚,965-凸耳,98-导电片定位沟。
由图1到图14可知,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接器(10)有绝缘本体(30),所述绝缘本体(30)中部有供子板(20)插入的插入沟(31),该插入沟(31)两侧有与对侧一一对应的若干等距离排列并由隔墙(33)分隔的容纳槽(32),所述各容纳槽(32)经侧壁(34)与所述插入沟(31)连通,插入沟(31)下部有中间肋(35)将插入沟(31)两侧的容纳槽(32)分隔开,其结构特点是,所述容纳槽(32)由带固定沟(323)的外侧容置槽(322)和有两端卡壁(481)(4811)的内侧容置槽(321)构成,插入沟(31)中设有用以卡接子板(20)的定位肋(39),置于所述内侧容置槽(321)中的内侧导电片(36)的结构是,其基部(40)下部有伸出绝缘本体(30)底部的焊接脚(46),两侧有突刺(48)的所述基部(40)的上部(42)有侧块(47),该侧块(47)与由基部(40)顶端上伸的悬臂(41)之间形成一个隙槽(49),所述悬臂(41)顶端(44)有侧面带凸耳(45)的接触体(43),置于所述外侧容置槽(322)中的外侧导电片(37)有带凸耳(55)的基部(50),该基部(50)的底部有伸出所述绝缘本体(30)底部的焊接脚(56),由所述基部(50)顶端上伸的悬臂(51)之自由端(53)下部有侧面带凸耳(54)的接触体(52),在所述绝缘本体(30)顶端设有用以导入子板(20)的导位墙(38)而在其底端设有脚柱孔(312),该脚柱孔(312)中置有用以插入母板(401)的导位孔(411)中的脚柱(313)。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是,所述导电片(36)依其上的侧块(47)、凸耳(45)、突刺(48)等结构可准确卡持在所述容置槽(321)中,隙槽(49)使悬臂(41)具有良好弹性,所述导电片(37)依其上的凸耳(54)(55)之结构亦可很好地卡持在容置槽(322)中,而所述接触体(43)(52)由插入沟(31)侧壁(34)伸出,并有良好弹性,从而实现与子板(20)的良好接插且导电良好,子板(20)上有如图1所示的定位沟(21)用以同绝缘本体(30)中的定位肋(39)相接插而实现定位;导位墙(38)有利于子板(20)插入,脚柱(313)用以插入母板(401)的导位孔(411)中(参见图13、图14)而起到导位与连接之作用;所述导电片(36)(37)之结构使之具有精确的中心间距C或D(参见图10及图19)和接触弹性。图8提供了制造所述导电片(36)(37)一种加工排列情形,有利于节约材料和进行加工制造。
为了适应不同需要,可将图4所示两只对应排列的内侧导电片(36)的基部(40)做成连体的,即成为图17所示之基部(72)而成为另一种实施例结构。
还可将图4和图5所示导电片(36)(37)的悬臂(41)(51)做成图20所示的曲臂式结构,即为又一种实施例结构。
由以上可知,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微通路印刷电路板连接器,各导电片之间的中心间距均匀一致,有良好的接触弹性而接插子板导电性好,子板定位好,适于不同长度等子板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微通路印刷电路板连接器,有绝缘本体(30),所述绝缘本体(30)中部有供子板(20)插入的插入沟(31),该插入沟(31)两侧有与对侧一一对应的若干等距离排列并由隔墙(33)分隔的容纳槽(32),所述各容纳槽(32)经侧壁(34)与所述插入沟(31)连通,插入沟(31)下部有中间肋(35)将插入沟(31)两侧的容纳槽(32)分隔开,其结构特征是,所述容纳槽(32)由带固定沟(323)的外侧容置槽(322)和有两端卡壁(481)(4811)的内侧容置槽(321)构成,插入沟(31)中设有用以卡接子板(20)的定位肋(39),置于所述内侧容置槽(321)中的内侧导电片(36)的结构是,其基部(40)下部有伸出绝缘本体(30)底部的焊接脚(46),两侧有突刺(48)的所述基部(40)的上部(42)有侧块(47),该侧块(47)与由基部(40)顶端上伸的悬臂(41)之间形成一个隙槽(49),所述悬臂(41)顶端(44)有侧面带凸耳(45)的接触体(43),置于所述外侧容置槽(322)中的外侧导电片(37)有带凸耳(55)的基部(50),该基部(50)的底部有伸出所述绝缘本体(30)底部的焊接脚(56),由所述基部(50)顶端上伸的悬臂(51)之自由端(53)下部有侧面带凸耳(54)的接触体(52),在所述绝缘本体(30)顶端设有用以导入子板(20)的导位墙(38)而在其底端设有脚柱孔(312),该脚柱孔(312)中置有用以插入母板(401)的导位孔(411)中的脚柱(3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路印刷电路板连接器,其特征是,两只对应排列的所述导电片(36)有连体的基部(7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路印刷电路板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导电片为曲臂式的导电片(96)(9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通路印刷电路板连接器,它的主要结构是,绝缘本体(30)的插入沟(31)中有子板(20)、定位肋(39)及导位墙(38)和脚柱(313),内侧容置槽(321)中的内侧导电片(36)的基部(40)有焊接脚(46)和两侧突刺(48)及侧块(47),与侧块(47)形成隙槽(49)的悬臂(41)上端是带凸耳(45)的接触体(43),外侧容置槽(322)中的外侧导电片(37)的基部(50)有焊接脚(56)和凸耳(55),该基部(50)的悬臂(51)有侧面带凸耳(54)的接触体(52)。
文档编号H01R13/631GK2266204SQ9623530
公开日1997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1996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1996年7月19日
发明者林玉娟 申请人:蔡添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