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触点间隙可调的密封触点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点间隙可调的密封触点装置,更具体说涉及一种充填灭弧气体和具有较小可调触点间隙的密封触点装置。
W0专利92/17897公开了一种密封继电器或触点装置,在该装置中,动触点和与其相配合的定触点安置在一真空室中。采用真空室除抑制触点间弧的产生,还能减小动触点和定触点之间的触点间隙。在制造触点装置时,经常提出的要求就是能调节动触点和定触点之间的触点间隙,或装有动触点的挺杆的越程距离量。为此目的,一般要求在装有动触点的挺杆和致动器之间采用螺纹配合,致动器由一外驱动力驱动,并因此带动挺杆沿闭合触点方向运动。当调整上述先有技术螺纹配合时,要求对挺杆和致动器之间相对转动进行限制,以便能将致动器转动转换成挺杆相应的轴向运动。除了加有一种限制挺杆相对于致动器转动的结构,还要求该结构不应该妨碍动触点的运动。所以对于触点装置来说,触点间隙调节并不是很容易就能实现的。另外,在组装触点装置时,挺杆及固定其上的动触点可能会相对于致动器产生微小转动。这种微小转动在上述先有技术中不会产生什么严重问题。这是因为先有技术应用一种碟形动触点,它能与定触点周边上任何部分接触。但是,如果采用杆形或长形动触点,跨接在定触点上时,那么动触点相对于致动器的微小转动就会导致动触点相对于定触点产生对准错位,从而不能在动触点和定触点两者之间保持一种预定的接触关系。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进的密封开关,解决了上述问题。本发明密封开关包含有一容器,该容器中确定出一具有长、宽、高的真空密封空间。该容器包含有一个由电绝缘材料制成的、底面开口的盒体,一个金属桶体和一个盖板。桶体一轴向端部沿着盒体开口底面将盒体密封住,桶体另一轴向端部将盖板密封住。在所述密封空间中安置着一对定触点,它们沿密封空间的长度方向相隔地配置,并且与容器外部所设的一对接线端分别进行电气连接。一个动触点安装在密封空间中沿该空间长度方向伸展,跨接在所述定接点上。动触点是在接通位置与断开位置之间运动,在接通位置时动触点在其两相对端部处同时与定触点接触,而在断开位置时,动触点与定触点保持分离状态。在所述密封空间中充有诸如氢气等之类的气体,以便抑制在动触点和定触点之间产生弧。盖板上固定有一带中孔的套筒,一挺杆通过该中孔沿其轴向相对于套筒作滑动。挺杆一个轴向端部装有动触头,而在另一轴向端部装有致动器。致动器和部分套筒一起固定在一个上开口下封底的圆柱缸筒中,安装方式应使得套筒邻近缸筒上开口而致动器则邻近缸筒的底部。作用在致动器上的驱动力驱动着挺杆作轴向运动,以便使动触头从断开位置移动到接通位置。在套筒和致动器之间安装有一回动弹簧,它回弹挺杆使动触点朝断开位置运动。还设有一越程弹簧,其弹力使动触头能相对于挺杆运动,以便在动触头开始与定接头接触时,挺杆能继续移动,从而增加动触点和定触点之间的接触压力。越程弹簧是由装在挺杆上的弹簧保持件支承着的。本发明的特点在于所述挺杆设有一穿通致动器的螺纹部,以便使挺杆能相对于致动器作轴向运动调节处于断开位置的动触头和定触头之间的触点间隙,特征还在于所述弹簧保持件设有一些止挡凸起部,这些凸起部从密封空间的宽度方向凸起,贴靠在容器内表面上并相对于后者作滑动,以防止动触点与挺杆一起转动。由于采用这种结构,越程弹簧的弹簧保持件就能利用来限制动触点与致动器一起转动,从而使得触点间隙调节成为可能。这就是说,通过让挺杆相对于致动器作转动来调节触点间隙时或之后,长形动触点都能保持正确取向,与定触点进行正确的接触。
所以,本发明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密封触点装置,它能调节动触点和定触点之间的触点间隙,同时还能保持动触点处于正确取向,与定触点进行正确的接触。
所设止挡凸起部有一倒圆顶部,它可以在容器内部滑动,以便基本上不干涉到动触点在接通位置和断开位置之间的运动。
在一最佳实施例中,所设致动器在其一个轴向端部有一狭槽口,可用来安插解锥的尖头,以便使致动器相对于挺杆作转动,带动挺杆作轴向运动,达到调节触点间隙的目的。
另外,圆柱缸筒的底部可以用一单独分开的端板来密封住。采用单独分离的端板,就可在把圆柱缸筒组装到容器之后而密封住缸筒和容器之前容易地接触到致动器,大大方便了在几乎完成装置组装条件下还能进行触点间隙调节。
套筒固定在缸筒的上开口处,并使得容器的密封空间与缸筒的内面通过套筒的中孔而相通。致动器安置在套筒和缸筒封闭底部之间,在其外表面设有一沿其整个轴向长度伸展的槽道,通过该槽道,充满在密封空间中的气体就会流过致动器轴向长度而进入缸筒内。这样,致动器就能平稳运动而不会受到充填气体的阻尼作用,使驱动致动器所需能源减少到最小程度。
容器桶体可以作成其侧壁断面呈阶梯形以增大桶体抗热应力强度,当把桶体焊接到盒体和盖板上时就会在桶体中产生热应力。这样,容器就能保持尺寸稳定性,并保持各工件之间的预定尺寸关系,以便获得稳定的运行。
触点装置应用电磁体来驱动致动器,使动触点从断开位置向接通位置运动。电磁体包含有一绕缸筒四周而设的励磁线圈,一个连接在套筒端部的盖板,和一个从盖板向缸筒底端伸展的轭铁。轭铁与致动器、套筒和盖板共同配合组成一磁路,当励磁线圈充电时,该磁路就对致动器产生作用,使其向套筒运动,从而使动触点进入接通位置。挺杆最好用电绝缘材料制成,这样在动触点和定触点之间可能出现的弧不会作用到挺杆上。由于挺杆不受可能出现的孤的作用,所以也就不会受到孤的破坏作用,保证挺杆在长期使用中有稳定的运动。
在另一最佳实施例中,圆柱缸筒由一磁性材料的下管和一非磁性材料的上管组成。下管连接于轭铁和致动器之间,共同组成一磁路。这样,下管起减少致动器和轭铁之间磁阻作用,并因此而提高磁路效率。为了使相隔而设的套筒和致动器之间保持磁性,以便产生磁力将致动器引向套筒,下管和上管之间的界面在动触点处于断开位置时位于致动器的上端之下。
盖板可以是一个复合板,由两层磁性材料外层和一层夹在该两层之间的内层组成,内层是由其气体渗透性小于所述磁性材料的材料作成。外层材料除应该是能构成磁路的磁性材料外,还应该是一种通过简便激光焊接就容易地焊接到容器其它工件上的材料。内层是由铜制成,铜对氢的渗透性相当小。采用复合材料盖板就能方便地将盖板焊接到容器其它工件上,而又同时在长期使用中防止氢从容器中向外泄漏。另外,桶体没有必要用磁性材料制成,因此可以采用一种对氢渗透性小的材料制成。
在一最佳实施例中,在密封空间中安置了一个电绝缘材料作成的孤防护件,它将桶体和容器盒体之间界面与动触点隔开,防止弧作用到所述界面上。这样,桶体焊接到盒体上的界面部分就可不暴露在弧光之下,并因此不受弧光的损伤,防止了氢的泄漏,否则氢就会通过损伤的焊接部分而泄漏出去。还设置了一个将孤防护件顶靠在容器内面的弹簧,以便能成功地将上述界面和弧光隔开。
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一详细说明,通过说明,本发明这些目的和其它目的以及本发明特点将更加清晰展现出来。
图1为本发明密封触点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垂直剖视图;图2为图1中沿2-2线的横剖面图;图3为图1中沿3-3线的横剖面图;图4为驱动触点装置机理的分解透视图;图5为一个使所述装置的动触点和定触点之间产生接触压力的结构分解透视图;图6为图5所示结构剖面图;图7为一曲线图,表示出本装置挺杆行程和作用在动触点上弹簧弹力的关系;图8为上述装置中应用的弧防护件的分解透视图;图9为上述弧防护件在组装条件下的剖视图;图10为上述实施例改进型中应用的圆柱缸筒的分解透视图;图11为上述缸筒在组装条件下的剖视图;图1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应用的另一种弧防护件的透视图;图13为上述弧防护件在其组装条件下的剖视图;图1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应用的另一种弧防护件的透视图;图15为上述孤防护件在其组装条件下的剖视图;图16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应用的另一种弧防护件的透视图;图17为上述弧防护件在其组装条件下的剖视图;图18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中应用的另一种孤防护件的透视图;图19为上述弧防护件在其组装条件下的剖视图;图20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中应用的另一种弧防护件的透视图;图21为上述弧光防护件在其组装条件下的剖视图。
请参阅图1至图9,这里展示出本发明密封触点装置的第一实施例。触点装置用来,例如作为一种直流电源继电器或诸如此类上,以控制大电流。如图1至图3清楚所示,触点装置包含有一密封容器10,容器中确定出一密封的空间,在该密封空间中安置了一对定触点21和一个与所述定触点21配合的动触点30。容器10包含有一个封顶开底的。由电绝缘氧化铝陶瓷材料制成的盒体11,一金属制成的桶体12,和一金属制成的盖板14。桶体12的上端部与盒体11底部开口整个周边焊接在一起,桶体12的下端部则与盖板14整个周边焊接在一起。桶体12整个周边都焊接上,以使桶体12和盒体11密封,也使桶体12和盖板14密封。盖板14构成磁路的一部分,以便驱动动触点,因此盖板14应当具有铁磁性。盖板14由复合材料作成,复合材料两外层15由具有所要求铁磁性的软铁制成,而其内层则由铜制成,下面会对选择铜作为内层材料的原因进行讨论。桶体12由Fe-42%Ni合金制出,所以选择该合金是因为其热膨胀系数介于构成盒体11的氧化铝热膨胀系数和构成盖板14外层的软铁热膨胀系数之间,这样可以顺利地将桶体12焊接到盒体11和盖板14上。桶体12作成使其侧壁断面呈阶梯形13,通过形成阶梯侧壁,桶体12得到加强,从而有足够机械强度保持桶体尺寸稳定性,尤其在桶体12与盒体11和盖板14连接的界面处的尺寸稳定性。容器10由一壳罩100封盖住,壳罩由上半部和下半部两部分构成。
氢气充注在容器10的密封空间中,以便抑制触点间弧的产生,并使动触点31和定触点21之间的触点间隙减小到很小程度。本说明书中提及的氢气是指以氢为主要组份的气体。将触点间隙减小到最小值对缩小触点装置来说是很有利的,同时对于减少驱动动触点所需电能来说也是很有利的。在本实施例情况下,触点间隙选择约为1毫米。另外,为了尽量减少氢气通过金属桶体12和盖板14而泄漏,分别选择Fe-42%Ni合金和铜来制备桶体12和盖板14的内层,因为这些材料对氢的渗透率都很小。当假设软铁在150℃时的氢渗透率为1,那么Fe-42%Ni合金和铜的相对氢渗透率则分别为0.014和5.8×10-5。三层复合材料板14是通过将软铁外层15包贴在铜内层16上而制备的。
如图2和图3所示,在陶瓷盒体11的结构中给出一个具有长L、宽W和高D的密封空间。正是沿着长度L的方向上配置了一对互相分隔的定触点21,并安置了一动触点30,长度L的尺寸大大地大于宽度W尺寸。定触点21和动触点30均安置在盒体11的高度范围内。定触点21分别设置在金属端头20的下端,金属端头20穿通过盒体11的上壁。密封环23夹持在端头20的顶帽22和盒体11的上表面之间,以便在端头和盒体之间起密封作用。顶帽22中设有一螺丝孔24,以备配线与一个由触点装置充电的电路进行连接。动触点30包含有一对触片31,触片设置在长形杆32上沿长度方向的两相对端部处,与所述定触点21对齐。杆32由挺杆40的上端部支承,并由挺杆带动在接通位置和断开位置之间运动。接通位置指动触点30或触片31与定触点21接触,而断开位置指动触点30与定触点保持着分离状态。挺杆40由套筒42支承,并沿其轴线方向作滑动运动。套筒42从盖板悬伸而下,其上端紧固在盖板14上,套筒上还设有一轴孔43,挺杆就从该轴孔中通过。装在挺杆下端部的是一个致动器或引铁45,后者由于电磁体60的作用被吸向套筒42,以便使动触点30从断开位置进入到接通位置。为此,套筒42和致动器45分别用磁性材料制成,所以它们也可以分别称之谓定磁心和动磁心。套筒42和致动器45安装在由非磁性材料制成的封底的圆柱缸筒50中,缸筒50的上端密封式地焊接在盖板14上,这样容器10中密封空间就通过套筒42的轴孔43而与缸筒50内部连通。回动弹簧安装在套筒42和致动器45之间,它推动挺杆40,使其带动动触点从接通位置移动到断开位置。致动器设有一螺纹孔47,挺杆40下端部上的螺纹41就与该螺纹孔47啮合。由于有这个螺纹配合,所以致动器45的转动就引起挺杆40相对于致动器45作轴向运动,这也就调节了触点间隙。为此,致动器45下端部设有一狭槽口,以供解锥之类工具的顶部插入其中用。下面要说明一种阻止挺杆40随致动器一起转动的结构。调节好触点间隙之后,利用一种粘结剂将致动器45固定在挺杆40上,然后将缸筒50紧固在盖板14上,以便整个地密封住容器10的内部,在上述操作之后,将氢气充注入密封的空间。致动器45外表面上设有一沿其整个轴向长度伸展的槽道46,以便让氢气通过槽道46流过致动器45而进入缸筒50。这样,致动器45就能在充满气体的缸筒50中平稳运动,而不会受氢气阻尼作用的影响。
如图1和图4所示,电磁体60包含有一绕缸筒50设置的励磁线圈61,和一个由磁性材料制成的轭铁62。轭铁总体构形呈"U"形,U形底部63带有一开口64,U形两向上直立支柱部65则设置在底部63的两相对端部处。缸筒50下端部和磁性材料衬套66一起就安装在该轭铁62的开孔64中。轭铁62的各个支柱65的上端部与盖板14的外周边相配合,以便与衬套66、致动器45、套筒42和盖板14组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一磁路。一旦励磁线圈61充电。所产生磁通开始起作用,对致动器45产生引力,该引力克服回动弹簧49弹力作用而将致动器45引向套筒42,从而使动触点移动到接通位置。在动触点30,也就是其触片31开始接触定触点21之后,致动器45和挺杆40还可以继续向上运动,以便通过越程弹簧34的作用,在触点之间产生一个所要求的接触压力。
越程弹簧34安置在动触点30的杆32和固定在挺杆40的上端部上的弹簧保持件70之间。由图5和图6可以清楚看到,弹簧保持件70总体上是一"U"形件,有一上壁71和一对由上壁两相对端悬伸下来的侧壁72。侧壁72的下端部向内凸弯成挡钩边73,用来卡持住越程弹簧34。梃杆40穿过挡钩边73之间,其上末端穿过动触点30的中心孔33,并固定在保持器70的上壁71的孔中。动触点30和挺杆40之间配合为松动配合,这样动触点30就能沿挺杆40的轴向相对于弹簧保持件70和挺杆40作运动。越程弹簧34夹持在挡钩边73和动触点30之间,以便产生推力将动触点推向上方。当挺杆40在动触点30开始接触到定触点21之后,由于致动器45被吸引到套筒42的结果继续向上运动时,保持件70则与挺杆40一起运动,于是就压缩处于挡钩边73和动触点30杆32之间的越程弹簧34,同时在动触点30和定触点之间产生相应的接触压力。图7展示出挺杆运动和积累在回动弹簧49和越程弹簧34中弹簧力总和之间关系。一旦励磁线圈61充电,致动器45被吸向套筒42,带动挺杆和动触点30运动一段距离S1,这段距离就是触点间隙,这期间回动弹簧49被压缩,其弹簧力从P增加到Q。然后,当动触点顶到定触点21而停动时,弹簧力迅速增加至R。即使动触点停动了,可是挺杆40还允许继续向上运动一段越程距离S2,从而对越程弹簧34进行压缩,其结果又将弹簧力从R增加到S。因此,当励磁线圈61断电时,所积累起来的弹簧力就迅速地将动触点推向下方,触点接触就冲击式地断开。
弹簧保持件70在其侧壁72上分别设有止挡凸起部74,从图2,5和6上可以清楚看到该止挡凸起部74是沿容器10宽度方向凸起的,并且顶靠在盒体11的内面上,在其上滑动。止挡凸起部74构成一限制件,限制挺杆40和动触点30随致动器45一起转动,这就有可能方便地调节触点间隙,只要简单地让致动器45绕挺杆40转动就行。止挡凸起部74是在金属弹簧保持件70的侧壁上由里向外进行冲压而形成的,凸起部顶部呈倒圆形,当动触点30随顶靠在盒体11内表面上的止挡凸起部74一起运动时,倒圆顶部能减少凸起部与盒体11内面之间的摩擦。
当触点分离时,在动触点30和定触点21之间有可能产生所不希望有的弧,弧的一端有可能从定触点传递到邻近的金属桶体12上,甚至到金属盖板14上。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孤就能达到桶体12,特别是桶体12与陶瓷盒体11焊接的部分,从而在界面处留下损伤缺陷,氢气就由此而泄漏。为防止弧这种有害作用,在容器10中设置了一个孤防护件80,它把由定触点伸展出来的孤与桶体12和盖板14隔挡开,特别是挡开桶体与盒体11的界面。弧防护件80由电绝缘材料制成,例如陶瓷材料,尼龙一氧化铝复合材料树脂等。弧防护件80最好由尿素树脂或未饱和聚脂树脂制成,这些材料一旦受到弧的作用时会产生出氢,而不会导致大量离析碳的产生。除了弧防护件80外,在容器10的外面还安置了一对永久性磁铁19(图1中只用点线表示出),以便产生一个沿容器10宽度方向分布的磁场,使开始由动触点30和定触点21之间所产生的弧沿容器10长度上向外运动、伸展从而达到灭弧和不使弧到达桶体12的目的。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弧防护件80包括有一长方形底部81和一对由底部纵向相对端部直立向上伸展的防护屏82,底部81和防护屏82作成整体,以覆盖住容器纵向端部处桶体12和盒体11的整个界面,同时也覆盖住界面的邻近部分,这部分位于容器纵向端部靠里处。底部81覆盖住盖板14整个部分以及盖板14与桶体12的界面部分,它设有一让挺杆松动通过的中孔85。防护屏82的厚度随着趋近底部81变得越来越厚,从而使其外表面形成一斜面。一对蹄形弹簧86安装在底部81的底面上,以便向上推压弧保护件80,使防护屏82的倾斜外表面经常顶靠在盒体的底部边缘上,如图9所示,从而成功地将桶体12和其与盒体11的界面这两者与定触点隔挡开。蹄形弹簧86也可用模压法与防护件80作成一体。防护屏82向内凸伸部分83即使在弧沿容器宽度方向扩展一定程度也能保护桶体12与盒体11的界面。底部81的纵向端部84凸伸进阶梯壁13中去,以便覆盖住桶体12与盖板14的界面,从而保护界面或盖板邻近部分不受弧损伤。
在上述实施例中,与致动器45和套筒42配合的整个缸筒50是用非磁性材料制成的。但是也可以用不同材料制成复合材料缸筒。图10展示出这种变化的缸筒50,该缸筒包括有一个磁性材料下管51,一个用同样磁性材料制成的底盖52,以及一个非磁性材料的上管53。磁性材料下管51作成位于致动器45和衬套66之间,直接与两者的磁性材料接触,以增强由轭铁62,衬套66,致动器45,套筒42以及盖板14构成的磁路的磁通密度。非磁性材料上管53要求能避免磁通短路通过致动器45和套筒42的现象产生,所以上管53和下管51的界面在致动器45处于断开位置时应低于致动器45的上端面,如图11所示。上管和下管组合在一起象一整体管那样,该整体管上端部焊接在盖板14上。底盖52可以在管结构焊接到盖板14上之后再紧固上,并封盖住缸筒的底部,这样就可以在致动器45安装在缸筒50A中情况下还能方便地调节触点间隙,也就是说,在把套筒42和致动器45组装到缸筒50A中之后进行触点间隙调节。尽管图示端板作为单独工件是用在由上、下管组成的缸筒50A中,但它也同样可以用在第一实施例中单一的非磁性材料缸筒50中。
图12和13所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应用构形不同的弧防护件80A。弧防护件80A除了底板81A作成具有柔韧性外,基本上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相同的工件用相同的数码标号标示,只是加一后缀"A"。当把防护件组装进容器10A内时,底部81A可以有某种程度的变形,所产生的弹力将防护屏82A顶靠在盒体11A的底部,以便使孤防护件保持在一个要求的位置上,保护桶体12A不受弧的作用。
图14和15所示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应用一种由两个分离的半防护件80-1和80-2组成的弧防护件80B。相同工件用相同数码标号标示,只是加一个后缀"B"。每半防护件包含有一底部81B,带有相同的防护屏82B,这两者组合的构形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半防护件80-1带有一对伸臂87,伸臂的底面为斜面。另一半防护件80-2带有一对凸块88,当组装进容器10B时,凸块88就分别与伸臂87的斜底面接触。半防护件80-2还带有一弹性支脚86B,后者将半防护件80-2向上推压。向上推力在凸块88和伸臂87接触时就转换成侧向推力,将两半防护件沿互相分离的方向推开,从而将防护屏82B顶靠在盒体11B的底部边缘上,保护着桶体12B,尤其是保护桶体和盒体11B的界面,如图15所示。
图16和17所示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应用一种由两半防护件80-1C和80-2C和一个中间件90构成的孤防护件80C。相同工件用相同数码标号标示,只是加一个后缀"C"。中间件90的两相对端部设有楔面91,该楔面与半防护件80-1C,80-2C内向端部处所设的相应斜面配合。在中间件90的底面设有一相同的弹性支脚86C,当组装进容器10C时,该支脚86C将中间件向上推压。所产生推力在楔面91处转换成侧向推力,将两半防护件沿互相分离的方向推开,从而将防护屏82C顶靠在盒体11C的底部边缘上,保护着桶体12C,尤其是保护桶体和盒体11C的界面,如图17所示。
图18和图19所示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应用一种由两半防护件80-1D,80-2D和搭接在两半防护件上的蹄形弹簧86D构成的弧防护件80D。相同工件用相同数码标号标示,只是加一后缀"D"。蹄形弹簧86D设有一对弹性部93,该弹性部由中间部92两相对端部伸展开来,并分别与两半防护件配合。当弧防护件80D装入容器10D内时,弹性部93产生变形,所产生推力将两半防护件80-1D,80-2D沿互相分离的方向侧推开来,从而将防护屏82D顶靠在盒体11D的底部边缘上,保护桶体12D,尤其是保护桶体与盒体11D的界面,如图19所示。
图20和图21所示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应用一种由两半防护件80-1E和80-2E中间连接有螺旋弹簧94构成的弧防护件80E。相同工件用相同数码标号标示,只是加有一个后缀"E"。螺旋弹簧94的弹力将两半防护件80-1E和80-2E沿互相分离的方向侧推开来,从而将防护屏82E顶靠在盒体11E的底部边缘上,保护桶体12E,尤其是保护桶体与盒体11E的界面,如图21所示。在弧防护件80E与桶体12E配合面处设有一缓冲件95,以便消除弧防护件80E的波动。
权利要求
1.一种密封触点装置包括有一容器(10),容器中形成一具有长(L)、宽(W)、高(D)的密封空间,所述容器包含有一电绝缘材料制成的底开口的盒体(11),一金属桶体(12)和一盖板(14),所述桶体的一轴向端部密封住所述盒体底部开口的四周,所述桶体另一轴向端部密封住所述盖板;一对定触点(21),它们安置在所述密封空间内,并沿所述密封空间长度方向相隔配置,所述定触点分别与一对设置在所述容器外面的接线端(20)进行电连接;一动触点(30),它安置在所述密封空间内并沿所述密封空间长度方向伸展,跨接于所述定触点上,所述动触点可以在接通位置与断开位置之间运动,接通位置指动触点两相对端部同时与所述定触点进行接触,断开位置指所述动触点与所述定触点保持分离状态;氢气或富氢气体充注于所述密封空间中;一套筒(42),它固定于盖板上,所述套筒上设有一孔(43);一挺杆(40),它通过所述套筒(42)的孔(43),所述可以在孔中相对于所述套筒作轴向滑动,所述挺杆在一轴向端部装有所述动触点(30),而在其另一轴向端部则装有一致动器(45),所述致动器与部分所述套筒一起安装在一开顶封底的圆柱缸筒中,所述套筒安置得靠近所述缸筒的顶部开口处,所述致动器则安置在靠近所述缸筒的底部处;一驱动装置(60),它作用在所述致动器上使后者驱动所述挺杆沿轴向运动,以便让所述动触点从所述断开位置运动到所述接通位置;一回动弹簧(49),它推动所述挺杆,使所述动触点朝所述断开位置运动;一越程弹簧(34),它推动所述动触点相对于所述挺杆运动,以便在所述动触点和所述定触点之间产生一定接触压力,所述越程弹簧支承在一弹簧保持体(70)上,而后者则装在所述挺杆上;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挺杆(40)设有一螺纹部分(41),通过螺纹配合,该螺纹部分穿入所述致动器(45)中,以便使所述挺杆能相对于所述致动器作轴向运动,从而来调节处于断开位置的所述动触点与所述定触点之间的触点间隙;本发明特征还在于,所述弹簧保持体(70)设有止档凸起部(74),该凸起部在所述密封空间的宽度方向上凸伸出来,并顶靠在所述容器(10)的内表面上作滑动,以便防止所述动触点与所述挺杆一起相对于所述致动作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密封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凸起部(74)作成具有一倒圆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密封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45)在其相对所述套筒(42)的另一端上设有一供插解锥头用的槽口(4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密封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42)固定在所述缸筒(50)的顶部开口处,应使得所述容器(10)的密封空间通过所述套筒(42)的孔(43)与所述缸筒的里面连通,所述致动器(45)安置在所述套筒和所述缸筒盖底之间,在其外表面上设有一沿其整个轴向长度伸展的槽道(46),以便使充满所述密封空间的气体通过所述槽道流过所述致动器的轴向长度而进入所述缸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密封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筒底部是用一个与所述缸筒分开制造的盖板密封住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密封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2)作成其侧壁断面呈阶梯形(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密封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60)是由一电磁体形成的,该电磁体包括有一绕所述缸筒(50)四周而设的励磁线圈(61),连接于所述套筒(42)顶端的所述盖板(14)以及一个从所述盖板(14)伸展到所述缸筒(50)底部的轭铁(62),所述轭铁(62)与所述致动器,所述套筒以及所述盖板共同组合一起形成一磁路,当励磁线圈充电时,该磁路对致动器产生吸力将其吸向所述套筒,以便使所述动触点运动到所述接通位置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密封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挺杆(40)是由电绝缘材料制成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密封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筒(50A)由一电磁材料的下管(51)和一非电磁材料的上管(52)构成,所述下管连接于所述轭铁(62)和所述致动器(45)之间以形成所述磁路,当所述动触点位于所述断开位置时,所述上、下管之间的界面位于所述致动器上端部的下面。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密封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4)为一复合材料制成的板,由两层磁性材料的外层(15)和一层夹持在所述两外层之间的内层(16)构成,所述内层是由一种其氢渗透率比所述磁性材料小的材料制成的。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密封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空间中设有一由电绝缘材料制成的弧防护件,以便将所述桶体和所述盒体两者之间界面与所述定触点隔挡开,防止孤到达所述界面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密封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弹簧器件(86)将所述弧防护件(80)顶靠在所述容器的内面。
全文摘要
一种密封开关设有一容器,其中形成的充注氢气以抑制定动触点间产生弧的密封空间中装有一对定触点和一动触点。挺杆一端装有动触点,另一端连接致动器,后者轴向驱动挺杆使动触点从断开到接通。由一紧固在挺杆上的弹簧保持件支承着的越程弹簧推动动触点相对于挺杆动作。挺杆设有螺纹部与致动器配合以相对其作轴向运动,从而调节触点间隙。弹簧保持件可限制动触点随致动器一起转并设有止挡凸起部以防止动触点与挺杆一起转。
文档编号H01H1/34GK1161556SQ9710367
公开日1997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1997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1996年3月26日
发明者鱼留利一, 忠泽孝明, 户口武彦, 铃木俊行, 后藤洁, 山本律, 伊东督裕 申请人:松下电工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