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卡连接器的推杆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21715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卡连接器的推杆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推杆机构,特别是指一种设置于具有退卡装置的电子卡连接器上的推杆机构,通过推杆机构的杆件的设计,使推杆机构与退卡装置间的装配效率更佳,而不会损坏电路板之电子卡连接器的推杆机构。
为便于将电子卡退出,电子卡连接器上设有退卡装置,并以一推杆与该退卡装置相连结,通过操控该推杆,可将插置于电子卡连接器上的电子卡退出。如

图1A所示,现有的电子卡连接器2主要包括连接器本体20、退卡装置、导座21及推杆22等结构,其中退卡装置系由摇杆23及顶出板24组成。前述导座21分设于连接器本体20两侧,推杆22则设于导座21内,可作轴向移动,其一端为按压端221,以利于使用者按压操控以退卡,另端则为接合端222,该接合端222还开设有一方孔2221,以与退卡装置相连结。顶出板24是与连接器本体20平行设置,而摇杆23一端枢接于顶出板24的中央处,另端则水平延伸与推杆22接合端222的方孔2221相穿合。当退卡时,由推杆22的按压端221往连接器本体20按压,此时摇杆23以枢接处为支点,一端被推杆22连动往连接器本体20一侧移位,另一端则将顶出板24往连接器本体20的反方向移位,因而可将插置于连接器本体20的电子卡(图中未示出)推出。
然而上述电子卡连接器的推杆22与退卡装置的摇杆23间的结合(请参照图1B),为使摇杆23能稳固地结合于推杆22的接合端222,故方孔2221的大小只能略大于摇杆23的嵌入端,以使在退卡的连动过程中,摇杆23不会滑落脱出方孔2221,而丧失退卡功能。但由于摇杆23与方孔2221间的结合间隙小,故组装时极为不易,因而造成工时的增加,并使装配效率降低。再者,请参照图2所示,当该连接器2组装于一主电路板3上而无任合垫高时,推杆22于操作过程中易与主电路板3上的线路磨擦,而造成讯号传输不良,甚至断路。在台湾第84,210,016号专利所揭示的电子卡连接器里,为使摇杆与推杆易于组装,故于推杆的前端底部开设有一缺口,而摇杆在与推杆的连结端则制成一呈向下向外二段式弯折的连接板,抵接于推杆的缺口,但这种结合方式,当推杆驱动摇杆时,极不稳固而且会产生脱落。针对前述现有缺陷,虽然美国专利第5,421,737号、第5,456,610号、第5,324,204号及第5,443,395号等专利分别揭示的所作出各种改进,但这些专利案整体构造较为复杂且成本高,因此仍不很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有与退卡装置连结以使退卡装置摇杆易于嵌入结合且退卡过程中不会产生脱落的连接部的推杆机构,它能方便地与退卡装置稳固结合;且当电子卡连接器组装于主电路板上而无任何垫高设置时,推杆机构在操作过程中其组件不会与主电路板磨擦,因而不会刮损主电路板线路。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推杆机构与电子卡连接器的退卡装置相连接的杆件一端,设有一连接部,该连接部适当地侧向弯折延伸;在该杆件接近连接部处开设有一缺口,以利于形成弯折。摇杆嵌入杆件连接部的一端向上弯折延伸,以与杆件的连接部的弯折交错结合,既利于装配,又可使摇杆不易脱落。
图1A是现有的电子卡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1B是图1A摇杆与推杆结合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2是如图1A所示的现有的电子卡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4A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4B是图4A的摇杆与杆件结合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侧视图。
请参阅图3,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连接器1包括连接器本体10、退卡装置11、推杆机构12等结构,其中该连接器本体10内设有若干导电端子101,以与电子卡(未图示)上的连接器插接连通,而导电端子101另端与电路板14相连通。该连接器本体10上装置有一接地构件13,该接地构件13的插脚131与电路板14的接地讯号相连通,便具有较佳的遮蔽效果,以抑制杂讯的干扰,并可通过电路板14与主电路板3(请参照图5)上母连接器31连结。连接器本体10两侧还设有衔接臂102,用于衔接一U型固定板15,而U型固定板15则用作推杆机构12与连接器本体10串接装置,其中央设有一枢接柱151。
该退卡装置11,包括一顶出板111及一摇杆112,顶出板111平置于连接器本体10上,该顶出板111中央位置设有槽形扣接部1111,两侧则凸设有抵边1112,用于供电子卡(未图示)抵靠。而摇杆112一端为8字槽型的枢接部1122,是与顶出板111的扣接部1111相对应,而与顶出板111共同串接于U型固定板15的枢接柱151上。摇杆112另端则具一向上弯折的卡垣1121,用于串接于推杆机构12来连动顶出板111。
该推杆机构12,主要包括有座体123、123′、第一杆件121及第二杆件122,其中座体123、123′含设于U型固定板15上,其内侧相对的导槽1231用于导引电子卡(图中未示)插置。而第一杆件121及第二杆件122则设于座体123的容室1233内,其中第二杆件122的腹部设有一可沿容室1233内偏心导槽(未图示)滑移的推板1222,用于推引第一杆件121作轴向移位。容室1233内还设置一弹簧125,以提供第二杆件122退卡动作的弹性回复力,容室1233上结合一固定片124,使其内的第一杆件121及第二杆件122不致外落,并可稳固地进行轴向移动。第一杆件121一端设有连接部1211与退卡装置11的摇杆112相连接,其中该连接部1211呈侧向弯折延伸,而可开的较大的孔洞1212,为使摇杆112的卡垣1121易于穿引而过所设置。值得一提的是该第一杆件121于近连接部1211处开设有一缺口1213,以利连接部1211弯折成型。请参阅图4B,该摇杆112的卡垣1121穿引过孔洞1212后,卡垣1121向上弯折而具有防止摇杆112往组装方向脱出的作用,因此可稳固地卡掣而不易脱落。并使第一杆件121可顺利推动摇杆112,完成退卡动作。另外,第二杆件122如前述可通过推板1222推引第一杆件121另端使其连动摇杆112,而该第二杆件122具有一按压端1221,以便利使用者按压退卡。
组装时,则如前述图3所示,将U型固定板15串接连接器本体10与推杆机构12,再依序将退卡装置11与推杆机构12相衔接,即可完成组合(如图4A)。
请参阅图5所示,当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卡连接器1组装于一无垫高的主电路板3上时,第一杆件121的弯折的连接部1211是向上弯折,故沿轴向移动的操作过程中不会与主电路板3上的线路磨擦,而不会刮损主电路板3线路。
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卡连接器的推杆机构,即一种设置于具有退卡装置的电子卡连接器上,以驱动该退卡装置,将插接于电子卡连接器上的电子卡退出的推杆机构,包括有座体、至少一杆件,其特征为座体,与电子卡连接器相衔接;至少一杆件,设于座体上,其一端设有可与电子卡连接器的退卡装置相连接的连接部,而该连接部适当地侧向弯折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的推杆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杆件于近连接部处开设有一缺口,以利于形成弯折。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的推杆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杆件的连接部开设有一可以与电子卡连接器的退卡装置相结合的孔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的推杆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电子卡连接器的退卡装置设有一摇杆,该摇杆一端为嵌接端,并嵌入前述杆件的孔洞,另端则可通过杆件连动,将插接于电子卡连接器的电子卡退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的推杆机构,其特征在于该退卡装置摇杆于嵌接端作适当的侧向弯折延伸,并卡掣于推杆机构杆件的孔洞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的推杆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杆件连接部的弯折与退卡装置的摇杆嵌接端的弯折呈一交错型结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的推杆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杆件另端系可连结第二杆件,该第二杆件另端具有按压端。
专利摘要一种电子卡连接器的推杆机构,尤指一种设置于具有退卡装置的电子卡连接器上,以驱动该退卡装置将插接于电子卡连接器上的电子卡顶出的推杆机构,该推杆机构包括有:设于电子卡连接器上的座体及至少一设于座体上的杆件,该杆件一端设有连接部,该连接部呈适当的侧向弯折延伸,以改良其与连接器退卡装置间的结合方式,从而达到改进装配效率的目的。
文档编号H01R13/633GK2360971SQ9822534
公开日2000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1998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1998年10月14日
发明者何有明, 余宏基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