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无线电干扰组合式抑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21809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抗无线电干扰组合式抑制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抗无线电干扰装置技术领域。
随着无线电通信事业的发展,无线电干扰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例如,寻呼机台对航空的干扰,常常影响机上的通信,严重时会导致飞机停飞甚至造成事故。减小无线电干扰,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无线电干扰主要有互调干扰、阻塞干扰和接收机干扰。其中最严重的是互调干扰,尤以频谱密集型干扰为甚。为了减小互调干扰,在已有技术中采用了单独的隔离器或单独的滤波器,但效果均不理想,干扰仍然较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环行器、负载和螺旋滤波器组合的抗干扰效果更好的组合式抑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抗无线电干扰组合式抑制器,包含环行器、连接器、螺旋滤波器和吸收负载。环行器为铁氧体集中参数三端环行器,有A、B、C三个端口,其环行方向为由A端→B端→C端。螺旋滤波器可以为单谐振腔螺旋滤波器也可为多谐振腔螺旋滤波器,频段范围为100-500兆赫,谐振腔圆腔直径为Φ=30-70mm,方腔边长S=Φ/1.2,连接器为电阻值很小的良导体。吸收负载连接在环行器的C端上组成隔离器,发射机输出端连接在环行器的A端,连接器一端连接在环行器的B端上,另一端连接在螺旋滤波器的输入端上,使环行器B端上的信号可以直接经连接器输出,螺旋滤波器的输出端与天线连接。
工作中,正向信号的流向为,由发射机输出端→环行器A端→B端→连接器→螺旋滤波器→天线,正向损耗很小且可对发射机输出信号中的谐波进行抑制。反向信号一路流向为,天线→螺旋滤波器→连接器→环行器B端→C端→吸收负载,另一路流向发射机。流向发射机的反向信号的隔离度因螺旋滤波器的幅频特性与隔离器反向特性的综合而提高,因而能有效地抑制到发射机的干扰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既可以增大对发射机的正向传输信号中谐波的抑制,还可增大发射功率,提高对外来干扰的反向传输信号的隔离度,有效地吸收和抑制干扰,体积小,成本低,适用于无线电通信、雷达、电子对抗等领域。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对图1说明如下,图1中,1为环行器,2为连接器,4为吸收负载,3为螺旋滤波器。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下环行器采用铁氧体集中参数三端环行器,连接器为直径Φ=2mm,长20mm的镀银铜线,焊接到环行器的B端和螺旋滤波器输入端。及收负载为50欧电阻负载。螺旋滤波器为双谐振腔螺旋滤波器,其中心频率为150兆赫,三分贝带宽为2.5兆赫,谐振腔直径Φ=38mm。
权利要求1.一种抗无线电干扰组合式抑制器,其特征在于包含环行器(1)、连接器(2)、吸收负载(4)和螺旋滤波器(3);环行器(1)为铁氧体集中参数三端环行器,具有A、B、C三端口,其环行方向为由A端→B端→C端;连接器(2)为电阻值很小的良导体;螺旋滤波器(3)可以用单谐振腔螺旋滤波器也可以用多谐振腔螺旋滤波器,其频段范围为100-500兆赫;吸收负载(4)连接在环行器(1)的C端,发射机输出端连接在环行器的A端,连接器(2)一端连接在环行器(1)的B端上,另一端连接在螺旋滤波器(3)的输入端上,使环行器(1)的B端上的信号可以直接经连接器(2)输出,天线接在螺旋滤波器(3)的输出端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包含环行器、连接器、吸收负载和螺旋滤波器。环行器有A、B、C三个端口,其环行方向为A→B→C。发射机输出端连接在环行器A端,吸收负载连接在环行器C端,连接器连接在环行器的B端与螺旋滤波器的输入端之间,天线连接在螺旋滤波器的输出端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以有效抑制、吸收外来干扰,体积小,还可节约制造成本。适用于无线通信、雷达、电子对抗领域。
文档编号H01Q17/00GK2338882SQ98228388
公开日1999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1998年3月3日 优先权日1998年3月3日
发明者哈瀛碧 申请人:哈瀛碧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