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开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22274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按键开关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键开关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在基板的承座外侧顶面上形成有相对的斜倾面,藉由斜倾面的作用以达到快速将键帽支承机构的轴部结合于各承座的按键开关装置。


图1为表示台湾专利公报第86200053号之“具有剪刀式支臂元件之按键开关”的图示,该专利案的美国专利号为5,746,308之“PUSH BUTTONSWITCH HAVING SCISSORS-TYPE ARM MEMBERS”。
参阅图1所示的上述现有按键开关的分解立体图,图中的第一支臂元件17的第一、二侧架171、171的自由端部上具有两凸销174、174,其中,凸销174、174凸出设置于第一、二侧架171、171的外侧表面上,并且凸销174、174分别枢接于基板18的平坦表面185上的容置槽道183、183。
在将凸销174、174组装于容置槽道183、183时,必须施力将第一、二侧架171、171以相互接近的方式压紧后,再将凸销174、174放入于容置槽道183、183之间,并且将凸销174、174对准容置槽道183、183的孔洞后,释放施加于第一、二侧架171、171的力量便完成组装。
然而,将凸销174、174定位于容置槽道183、183的程序需要数道步骤才可以完成,因此对于按键开关的整体组装过程是相当耗费工时的。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键开关装置,其针对于上述现有技术的各项缺点提出改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按键开关装置,它包括一基板,具有至少一第一导座与一第一承座、一第二承座,所述第一、二承座的顶面上形成有一第一斜倾面及一第二斜倾面;一键帽,具有至少一第二导座与至少一第三承座,所述键帽于离开所述基板的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一第一连结构件,具有二第一支臂及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支臂两端的第一导杆和第一轴杆,且所述第一导杆和第一轴杆分别以可滑动方式及可转动方式连接于所述第一导座及第三承座;一第二连结构件,具有二第二支臂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支臂一端的第二导杆,所述第二支臂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一第二轴杆,所述第二导杆以可滑动方式连接于所述第二导座,所述第二轴杆藉由所述第一、二斜倾面而滑动导入并分别枢接于所述第一、二承座,同时所述第二连结构件枢接于第一连结构件;以及一弹性构件,设置于所述基板与键帽之间,藉由弹性而使所述键帽由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按键开关装置,它包括一基板,具有至少一第一导座与一第一承座、一第二承座;一键帽,具有至少一第二导座与至少一第三承座,所述键帽于离开所述基板的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一第一连结构件,具有二第一支臂及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支臂两端的第一导杆和第一轴杆,且所述第一导杆和第一轴杆分别以可滑动方式及可转动方式连接于所述第一导座及第三承座;一第二连结构件,具有二第二支臂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支臂一端的第二导杆,所述第二支臂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一第二轴杆,所述第二轴杆的之一侧分别形成有一第三斜倾面及一第四斜倾面,所述第二导杆以可滑动方式连接于所述第二导座,所述第二轴杆藉由所述斜倾面而导入并分别枢接于所述第一、二承座,同时所述第二连结构件枢接于所述第一连结构件;以及一弹性构件,设置于所述基板与键帽之间,藉由弹性而使所述键帽由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优点在于,在基板的两承座(第一承座、第二承座)的外侧顶面上形成有相对的第一、二斜倾面,其中,第一斜倾面以递减倾斜朝向于第二承座,而第二斜倾面以递减倾斜朝向于第一承座,在将键帽支承机构的连结构件上的轴部组装于两承座时,轴部经由第一、二斜倾面而滑移定位于两承座之中,以有效缩短按键开关装置各零件的组装时间。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图1为台湾专利公报第86200053号之“具有剪刀式支臂元件之按键开关”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按键开关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按键开关装置中的键帽底部结构的立体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二连结构件与基板结合前的放大立体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二连结构件与基板结合后的立体图;图6A为本实用新型的键帽于离开基板的一第一位置的剖面图;图6B为本实用新型的键帽于离开基板的一第二位置的剖面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的第一、二连结构件与基板结合后的放大立体图;图8为图7中的放大立体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完整组合侧视图。
参阅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按键开关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该按键开关装置2的底部位置具有一底板20,底板20的上方所设置的元件分别为一键帽21、一键帽支承机构22、一胶质碗状弹性构件23、一基板24及一切换装置25,其中,该键帽支承机构22设置于键帽21与基板24之间,并且该切换装置25为一电路薄膜装置。
参阅图3所示键帽21的底部结构,该键帽21的底面211上形成有相互间隔的一对第二导座213、213′与一对第三承座215、215′,其中,第二导座213、213′为具有U型状卡钩的承座结构,而第三承座215、215′分别为具有相互间隔的两卡块215a、215b与215a′、215b′所构成之承座结构,并且于两卡块215a与215b、215a′与215b′的相对面上形成有两凹槽215c与215c′。
如图2所示,基板24的上表面240具有一第一导座241与相互间隔的第一、二承座243-1、243-2,并且于第一导座241与第一、二承座243-1、243-2之间具有一穿孔242,该穿孔242贯穿基板24,藉由穿孔242以容纳碗状弹性构件23。
由图4可清楚地看出键帽支承机构22(第一、二连结构件27、29)与基板24于结合前的相关位置图。
该第一导座241由一钩状物所构成,第一、二承座243-1、243-2的主要构件为分别由基板24的上表面240凸出的两凸块所构成,并且分别于第一、二承座243-1、243-2的顶面243a1、243a2上分别形成有二槽沟,且于槽沟中分别设置有一第一斜倾面243b1及一第二斜倾面243b2,其中,第一斜倾面243b1以递减方式朝向于第二承座243-2倾斜,而第二斜倾面243b2则以递减方式朝向于第一承座243-1倾斜,而于第一、二承座243-1、243-2的两凸块之间分别形成有开缝243c1、243c2,该开缝243c1、243c2位于第一、二承座243-1、243-2的底部位置。
该键帽支承机构22由一第一连结构件27与一第二连结构件29枢接而组成一剪刀式连杆组。键帽21连接至该键帽支承机构22之上,藉由键帽支承机构22而于基板24之上进行有限位移的往复运动。图6A、6B分别表示键帽21于离开基板24的一第一位置(图6A)与一第二位置(图6B)之间进行有限位移的移动的剖面图。
以下将对键帽支承机构22之第一连结构件27与第二连结构件29之间的枢接关系加以说明。
如图2所示,该第一连结构件27为一环形构件,其由两第一支臂271、271′与一第一轴杆273、一第一导杆275所组成,其中,第一轴杆273与第一导杆275之间藉由两第一支臂271、271′所连接。且于两第一支臂271、271′的中点具有两圆柱轴部272a、272a′,两轴部272a、272a′以对称且相反的延伸方向凸出形成于第一支臂271、271′的外侧侧边上。
该第二连结构件29为一近似U型状的构件,其具有间隔且相互对称的两第二支臂291、291′,并且于两第二支臂291、291′之间藉由一第二导杆293所连接。于第二支臂291、291′的自由端部291E、291E′的侧边上分别凸出有圆柱状第二轴杆294a、294b,其中,第二轴杆294a、294b以相反方向朝外延伸于第二支臂291、291′的外侧,该第二轴杆294a、294b具有相同的轴心。两第二支臂291、291′的中间位置上分别形成有穿孔292a、292a′,并且于第二导杆293的纵长方向的两端部上形成有两第二导杆293a、293b。
该第一支臂271、271′的第二轴部272a、272a′分别用以枢接于第二连结构件29的第二支臂291、291′的穿孔292a、292a′内。如此,第一连结构件27便藉由轴部272a(272a′)、穿孔292a(292a′)之间的配合而枢接于第二连结构件29的第二支臂291、291′之间,因而组合成如图4所示的剪刀式连杆组组合后的剪刀式连杆组22具有四个连接部分,亦即,第一连结构件27的第一轴杆273、第一导杆275与第二连结构件29的第二轴杆294a(294b)、第二导杆293a(293b)。第一连结构件27的第一轴杆273定位于键帽21的第三承座215(215′)的两卡块215a、215b(215a′、215b′)之间,利用卡块215a、215b(215a′、215b′)之间的凹槽215c(215c′)将该第一轴杆273进行枢接;第一连结构件27的第一导杆275以可滑动方式扣接于具有钩状物形状的第一导座241(如图2所示);第二连结构件29的两第二导杆293a、293b用以滑动连接于键帽21的第二导座213、213′上(如图3所示),而第二连结构件29的第二轴部294a、294b枢接于基板24的第三承座243-1、243-2上。
如图4所示,当第二连结构件29欲组装于基板24上时,首先将第二连结构件29的第二轴部294a、294b置于第三承座243-1、243-2顶面的槽沟上并以垂直于基板24的方向施压。由于第二轴部294a、294b分别接触于第一、二斜倾面243b1、243b2之上而受力,于是二轴部便在下压的过程中同时受到第一、二斜倾面243b1、24362的拘束而产生相对靠近的滑移,进而造成二第二支臂291、291′产生弯曲变形,使得第二轴部294a、294b得以滑移导入的方式装设于两第三承座243-1、243-2之间的间距之中,进而枢合于两开缝243c1、243c2之中。而第一连结构件27的第一导杆275采用可滑动的方式扣接于基板24的第一导座241上,藉由钩状的第一导座241以限制第一导杆275之移动。且为更加便于组装,位于该槽沟两侧的二顶面亦可做成向槽沟倾斜的斜面,以利组装时第二轴部294a、294b易于滑入对位于槽沟上。
图5显示了图4中的剪刀式连杆组22(第一连结构件27、第二连结构件29)组装于基板24之后的情况。
如图7、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于第五承座243′-1、2433'- 2上分别具有顶面243a3、243a4,于各顶面243a3、243a4上形成有槽沟24363、243b4,于各顶面243a3、243a4的下方形成有开缝243c3、243c4。此时的槽沟中并不设置倾斜面,本实施例的特征在于第二连结构件29′的圆柱状第二轴部294a′、294b′上分别形成有一第三斜倾面294s1及一第四斜倾面294s2。详言之,该第三、四斜倾面294s1、294s2以相反的倾斜方向于第二轴部294a′、294b′上进行截角(chamfer)。
当第二连结构件29′欲组装于基板24′时,将第二连结构件29′的第二轴部294a′、294b′置于第五承座243′-1、243'- 2上并向下施压,第二轴部294a′、294b′的第三、四斜倾面294s1、294s2便沿着顶面243a3、243a4上的槽沟24363、243b4而向下滑移并造成第二连结构件29′的弯曲变形,进而使得第二轴部294a′、294b′导入并枢合于两开缝243c3、243c4之中达成组装。因此,在藉由第三、四斜倾面294s1、294s2的作用下,第二轴部294a′、294b′更可容易地滑移导入于开缝243c3、243c4之中。且为更加便于组装,位于该槽沟两侧的二顶面亦可做成向槽沟倾斜的斜面,以利于组装时第二轴部294a′、294b′易于滑入对位于槽沟上。
图9为表示第二轴部294a′、294b′滑移进入开缝243c3、243c4后的完整组合侧视图。此时的第三、四斜倾面294s1、294s2(未图示)并不会影响第二轴部294a′、294b′在开缝243c3、243c4中的转动。
权利要求1. 一种按键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基板,具有至少一第一导座与一第一承座、一第二承座,所述第一、二承座的顶面上形成有一第一斜倾面及一第二斜倾面;一键帽,具有至少一第二导座与至少一第三承座,所述键帽于离开所述基板的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一第一连结构件,具有二第一支臂及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支臂两端的第一导杆和第一轴杆,且所述第一导杆和第一轴杆分别以可滑动方式及可转动方式连接于所述第一导座及第三承座;一第二连结构件,具有二第二支臂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支臂一端的第二导杆,所述第二支臂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一第二轴杆,所述第二导杆以可滑动方式连接于所述第二导座,所述第二轴杆藉由所述第一、二斜倾面而滑动导入并分别枢接于所述第一、二承座,同时所述第二连结构件枢接于第一连结构件;以及一弹性构件,设置于所述基板与键帽之间,藉由弹性而使所述键帽由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承座的顶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二槽沟,所述第一斜倾面及第二斜倾面分别设置于所述二槽沟的底面。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槽沟两侧的第一、二承座的顶面为向所述槽沟倾斜的斜面。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具有一切换装置,所述切换装置藉由所述弹性构件而进行切换。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键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装置为一电路薄膜。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具有可以容纳所述弹性构件的一开孔。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键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构件由胶质材料所制成。
8. 一种按键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基板,具有至少一第一导座与一第一承座、一第二承座;一键帽,具有至少一第二导座与至少一第三承座,所述键帽于离开所述基板的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一第一连结构件,具有二第一支臂及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支臂两端的第一导杆和第一轴杆,且所述第一导杆和第一轴杆分别以可滑动方式及可转动方式连接于所述第一导座及第三承座;一第二连结构件,具有二第二支臂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支臂一端的第二导杆,所述第二支臂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一第二轴杆,所述第二轴杆的之一侧分别形成有一第三斜倾面及一第四斜倾面,所述第二导杆以可滑动方式连接于所述第二导座,所述第二轴杆藉由所述斜倾面而导入并分别枢接于所述第一、二承座,同时所述第二连结构件枢接于所述第一连结构件;以及一弹性构件,设置于所述基板与键帽之间,藉由弹性而使所述键帽由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按键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承座的顶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二槽沟。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按键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槽沟两侧的第一、二承座的顶面为向所述槽沟倾斜的斜面。
11.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按键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具有一切换装置,所述切换装置藉由所述弹性构件而进行切换。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按键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装置为一电路薄膜。
13.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按键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具有可以容纳所述弹性构件的一开孔。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按键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构件由胶质材料所制成。
专利摘要一种按键开关装置,在基板的第一承座、第二承座的外侧顶面上形成有相对的第一、二斜倾面,其中,第一斜倾面以递减倾斜朝向于第二承座,而第二斜倾面以递减倾斜朝向于第一承座,在将键帽支承机构的连结构件上的轴部组装于两承座时,轴部经由第一、二斜倾面而滑移定位于两承座之中,以有效缩短按键开关装置各零件的组装时间。
文档编号H01H13/12GK2356417SQ9824570
公开日1999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1998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1998年11月3日
发明者江治湘 申请人:明碁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