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流监控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26354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油流监控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监控仪器,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电力变压器上的专用油流监控显示器。
为了避免油冷却式电力变压器因冷却循环故障而引起的变压器损坏,现有技术中普遍采用了油流继电器来检测或监视变压器的油循环系统或冷却系统,观察系统中的管路或阀门的工作情况。但是现有技术的油流继电器在使用中所存在的不足是1、油循环泵发生反转时不能做出明显的显示,因而只能单向使用;2、叶轮轴为悬臂式结构,长期使用容易折断而进入变压器本体;3、油流指示针工作不稳定,经常造成继电器误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寿命长、工作显示稳定准确的变压器专用油流监控显示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为了克服叶轮折断的问题,将叶轮轴的悬臂式结构改成双轴式结构,将叶轮轴的下端设置在管壳的底部,将叶轮轴的中部通过阻尼轴承与表壳的底部相固定,通过阻尼轴承对叶轮轴的阻尼作用,使叶轮轴的转动变得较为平稳,因为表针的转动是通过叶轮轴带动磁力偶合器的转动而传动的,因而叶轮轴的平稳转动使表针轴的转动变得平稳,表针轴的转动平稳进一部使继电器微动开关的误动作减少。
附图
为油流监控显示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油流监控显示器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油流监控显示器,其结构是由表壳13、管壳7、阻尼轴承10、叶轮8、磁力偶合器11及微动开关6构成,管壳7通过法兰盘与表壳13固定在一起,叶轮8由叶轮轴9固定在管壳7的中间,磁力偶合器11、阻尼轴承10及微动开关6设置在表壳13之中。
阻尼轴承10设置在表壳13下部的法兰盘处,叶轮轴9的下端与管壳7底部相接,叶轮轴9的上端穿过阻尼轴承10与磁力偶合器11的下半部相接,磁力偶合器11的上半部与表针轴1的下端相接,磁力偶合器11的上半部与下半部之间设置有一间隔15将表壳13分成上下两个空腔,表针轴1由轴承12固定在表壳13的上部空腔之中,表针轴1的上端穿过表盘14与表蒙玻璃2下方的表针4相接,表蒙玻璃2通过压环3固定在表壳13的上端,在表针轴1上还设置有一拨叉5与设置在表针轴1周边上的微动开关6相接。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油流监控显示器其加工制作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加工制作即可,使用与现有技术的油流继电器大致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油流监控显示器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使用方便、稳定性好及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权利要求1.油流监控显示器,包括表壳、管壳、阻尼轴承、叶轮、磁力偶合器及微动开关,其特征在于管壳通过法兰盘与表壳固定在一起,叶轮由叶轮轴固定在管壳的中间,磁力偶合器、阻尼轴承及微动开关设置在表壳之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流监控显示器,其特征在于阻尼轴承设置在表壳下部的法兰盘处,叶轮轴的下端与管壳底部相接,叶轮轴的上端穿过阻尼轴承与磁力偶合器的下半部相接,磁力偶合器的上半部与表针轴的下端相接,磁力偶合器的上半部与下半部之间设置有一间隔将表壳分成上下两个空腔,表针轴由轴承固定在表壳的上部空腔之中,表针轴的上端穿过表盘与表蒙玻璃下方的表针相接,表蒙玻璃通过压环固定在表壳的上端,在表针轴上还设置有一拨叉与设置在表针轴周边上的微动开关相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流监控显示器,其结构是由表壳、管壳、阻尼轴承、叶轮、磁力偶合器及微动开关构成,管壳通过法兰盘与表壳固定在一起,叶轮由叶轮轴固定在管壳的中间,磁力偶合器、阻尼轴承及微动开关设置在表壳之中。该油流监控显示器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使用方便、稳定性好及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文档编号H01F27/12GK2391176SQ9922230
公开日2000年8月9日 申请日期1999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1999年9月14日
发明者刁俊起 申请人:刁俊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