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式合成套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27239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容式合成套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高压导体穿过变压器外壳或变电所墙壁时的绝缘装置。
近年来,随着电网建设的加快和超高压线路的扩大,对系统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重污染地区的防污措施在不断地加强,而目前在我国电力系统中使用的合成套管均为电瓷制品,容易发生污闪,且过热时还会造成爆炸事故,不仅使该装置自身遭受破坏,且产生的瓷碎片将会危及人身及其它电气设备的安全。在运行过程中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维护和清扫。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体积小、重量轻、防爆性能好、安装角度不受限制、能有效地防止污闪事故的发生的电容式合成套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电容式合成套管由支撑骨架、绝缘层和金属支撑件组成;在支撑骨架上套固有绝缘层,绝缘层外表面上固定有金属支撑件。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支撑骨架,可以是在芯中穿入由铜或铝制成的金属导电杆或导线,也可取消芯层直接使用金属导电杆,即将金属导电杆作为支撑骨架。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绝缘层分为三层,内层为绝缘体,中间一层是半导体环,最外层是由伞裙组成,它是由以硅橡胶为基体的高分子聚合物高温硫化而成,用特制的粘结剂紧密地粘接在半导体外表面,绝缘层的三层,每层界面都用特殊的粘结剂紧密地粘结在一起,使其无间隙。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瓷套管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体积小、重量轻,安装角度不受限制;2、具有优异的防污性能,能有效地防止污闪事故的发生;3、运行中不易发生爆炸,避免事故扩大化;4、产品制作尺寸准确,公差范围小;5、能有效地改善接地端的电场场强分布。
附图
是电容式合成套管的结构图。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由支撑骨架、绝缘层和金属支撑件5构成,芯层6用环氧管或金属管制成,是套管的支撑骨架,其间穿入铜或铝制的导电杆1并引出管外,也可以取消中空的芯层6,直接使用金属导电杆1,即将金属导电杆1作为支撑骨架;绝缘层由绝缘体4、半导体环2和伞裙3构成,芯层6外表面经处理后均匀涂上一层特制粘接剂,将以硅橡胶为基体的高分子聚合物绝缘体4套固在芯层6外表面,然后将半导体环2套固在绝缘体4外表面,半层体环2由一种半导体材料组成,这种半导体材料对地电容较大,主要用于改善金属支撑件接地端电场场强,使电压分布较为均匀,伞裙3用特制的粘结剂紧密地套固在半导体环2外表面,其间无气隙;金属支撑件5固定在合成套管的中部绝缘体4的外表面上,金属支撑件5用以接地时的支撑。
权利要求1.一种电容式合成套管,包括支撑骨架、绝缘层和金属支撑件(5),其特征是在支撑骨架上套固有绝缘层,绝缘层外表面上固定有金属支撑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容式合成套管,其特征是所说的支撑骨架由芯层(6)穿入导电杆(1),或者直接使用金属导电杆(1)作为支撑骨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容式合成套管,其特征是所说的绝缘层包括绝缘体(4)、半导体环(2)和伞裙(3),绝缘体(4)用粘接剂套固在支撑骨架表面,半导体环(2)、伞裙(3)依次用粘接剂套固在绝缘体(4)外表面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容式合成套管,适用于高压导体穿过变压器外壳或变电所墙壁时的绝缘装置。由支撑骨架、绝缘层和金属支撑件组成,支撑骨架上套固绝缘层,绝缘层外表面上固定有金属支撑件。本实用新型体积小、重量轻、防污性能好、不易产生爆炸,能有效地防止污闪事故的发生,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文档编号H01B17/26GK2394299SQ9923816
公开日2000年8月30日 申请日期1999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1999年7月24日
发明者包政明, 杨骥仁, 王晓楠, 王智耀, 吴兆峰, 彭绍犁, 杨红军, 史可芳 申请人:襄樊国网合成绝缘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