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220kV交流输电线路的雷击闪络限制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640932阅读:来源:国知局
性能量吸收组件与并联间隙和异型连接装置组合配连。其中,非 线性能量吸收组件通过电极与并联间隙相连,非线性能量吸收组件通过异型连接装置与绝 缘子配接,异型连接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件和异型连接板,非线性能量吸收组件由外壳和非 线性电阻元件构成,非线性电阻元件封装在外壳内部;外壳采用硅橡胶整体注射成型的硅 橡胶伞套。
[0028]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一如图1、图4所示,其是针对220kV交流输电线路而设 计的,其采用防止雷击闪络的限制器,该防止雷击闪络的限制器采用单串绝缘子雷击闪络 限制器。单串绝缘子雷击闪络限制器包括异型连接装置和二组非线性能量吸收组件,二组 非线性能量吸收组件的结构相同,分别是非线性能量吸收组件11和非线性能量吸收组件 14。固定绝缘子5的固定件采用二块挂板,按各自安装位置不同,分别为上端挂板4和下端 挂板6。异型连接装置采用二个异型连接板,分别为下异型连接板10和上异型连接板15。 其中,非线性能量吸收组件14上端与上异型连接板15相连,并连接到铁塔1上。异型连接 板15安装于绝缘子5上端的U型挂环2和上端挂板4之间;其非线性能量吸收组件14的 下端与并联间隙上端的电极13相连,并联间隙下端的电极12与另一非线性能量吸收组件 11的上端相连,非线性能量吸收组件11的下端与下异型连接板10相连,下异型连接板10 安装于绝缘子5下端的下端挂板6和悬垂线夹8之间;并连接到导线9上。绝缘子5采用 单串绝缘子。非线性能量吸收组件11、14由外壳和非线性电阻元件构成,非线性电阻元件 封装在外壳内部;外壳用硅橡胶整体注射成型。
[0029] 实施例二:如图2、图4所示,其是针对220kV交流输电线路而设计的,其采用防止 雷击闪络的限制器,该防止雷击闪络的限制器采用双串绝缘子雷击闪络限制器。双串绝缘 子雷击闪络限制器包括异型连接装置和二组非线性能量吸收组件,采用的二组非线性能量 吸收组件分别是非线性能量吸收组件11和非线性能量吸收组件14。固定绝缘子5的固定 件采用了二块联板,按各自安装位置不同,分别为上端联板3和下端联板7。异型连接装置 采用二个异型连接板,分别为下异型连接板10和上异型连接板15。其中,非线性能量吸收 组件14上端与上异型连接板15相连,上异型连接板15安装于固定绝缘子5上端的上联板 3上;非线性能量吸收组件14的下端与并联间隙上端的电极13相连,并联间隙下端的电极 12与非线性能量吸收组件11的上端相连,非线性能量吸收组件11的下端与下异型连接板 10相连,其中异型连接板10安装于绝缘子5下端的下端联板7上,并连接到导线9上。绝 缘子5为双串绝缘子。非线性能量吸收组件11、14由外壳和非线性电阻元件构成,非线性 电阻兀件20封装在外壳内部。外壳用娃橡胶整体注射成型。
[0030] 值得注意的是,并联间隙的距离既要满足雷电冲击放电特性与绝缘子的配合要 求,又要满足操作冲击耐受能力、工频耐受能力和熄弧能力。所以,应用于220kV交流输电 线路的防止雷击闪络的限制器的并联间隙的间距的取值范围为950±100mm,考虑上述的间 隙在杆塔上的可调节余量,所以要求±l〇〇mm的调节范围最为适宜。为了达到上述要求,采 用在下异型连接板10和上异型连接板15设置扇形调节孔16和固定孔17。如图5所示的 异型连接板,其与非线性能量吸收组件11、非线性能量吸收组件14或并联间隙下电极12相 连的一端设置扇形调节孔16和固定孔17,在固定孔17上方有7个间距15°的扇形调节孔 16。其中,下异型连接板10和上异型连接板15与固定绝缘子5的固定件相连时,可采用螺 栓或者抱箍两种形式。
[0031] 如图4所示,非线性能量吸收组件11和非线性能量吸收组件14采用了非线性电 阻元件20,非线性电阻元件20由电位梯度200-300V/mm、电流密度大于30-40A/cm 2的非线 性电阻片元件组成,较传统雷击闪络限制装置体积减小的同时,重量减少约20-30%;非线 性能量吸收组件11和非线性能量吸收组件14的非线性电阻元件20装在外壳里,外壳采用 硅橡胶整体注射成型的硅橡胶伞套19,能够达到较高的密封性能和外绝缘性能。非线性电 阻元件20装在硅橡胶伞套19中。
[0032] 如图5所示,传统防雷装置18与绝缘子5并联,安装于铁塔1与导线9间,需要在 铁塔1上安装连接装置来固定传统防雷装置18,连接装置的重量重,对铁塔1的结构和机械 强度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安装之前需要专业设计机构进行安装设计。相对于传统防雷 装置18而言,本实用新型则避免了此问题。这是因为,本实用新型采用大容量、高电位梯度 非线性能量吸收组件。本发明的装置结构合理,体积小、重量轻,因此,能够直接安装于固定 绝缘子5的固定件上,此种连接方式容易实现。其优点是:可以避免传统防雷设备安装于铁 塔1上对其造成影响,甚至破坏原有结构。同时可实现与绝缘子配套的标准一体化化安装, 减少现场安装工作量。
[0033]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解决了图5所示的传统防雷设备18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 采用的防止雷击闪络的限制器性能的技术参数如表1 :
[0034]表1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防止雷击闪络的限制器性能的技术参数[0035]
【主权项】
1. 一种用于220kV交流输电线路的雷击闪络限制装置,采用防止雷击闪络的限制器, 防止雷击闪络的限制器采用非线性能量吸收组件,其特征在于,非线性能量吸收组件与并 联间隙和异型连接装置组合,并联间隙两端与电极配接,非线性能量吸收组件通过电极与 并联间隙相连,非线性能量吸收组件通过异型连接装置与固定绝缘子(5)的固定件配接,异 型连接装置采用异型连接板,非线性能量吸收组件由外壳和非线性电阻元件(20)构成,非 线性电阻元件(20)封装在外壳内部;外壳采用硅橡胶整体注射成型的硅橡胶伞套(19)。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220kV交流输电线路的雷击闪络限制装置,其特征 在于,非线性能量吸收组件与并联间隙电极相连构成防雷电的泄流通道,由非线性能量吸 收组件与并联间隙电极相连构成的防雷电的泄流通道采用了二组非线性能量吸收组件,其 中的一组非线性能量吸收组件的一端通过异型连接板联接在绝缘子(5)上端的固定件上, 该组非线性能量吸收组件的另一端与并联间隙的一端电极串联,另外一组非线性能量吸收 组件的一端与并联间隙的另一电极串联,另外一组非线性能量吸收组件的另一端通过另一 异型连接板连接绝缘子(5)下端的固定件上,所述的防止雷击闪络的限制器用于220kV交 流输电线路。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220kV交流输电线路的雷击闪络限制装置,其特征 在于,固定件采用挂板或者联板。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220kV交流输电线路的雷击闪络限制装置,其特征 在于,挂板包括上端挂板(4)和下端挂板(6)。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220kV交流输电线路的雷击闪络限制装置,其特征 在于,联板包括上端联板(3)和下端联板(7)。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220kV交流输电线路的雷击闪络限制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非线性能量吸收组件采用电压梯度200~300V/mm、电流密度30~40A/cm 2的 非线性电阻片元件。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220kV交流输电线路的雷击闪络限制装置,其特征 在于,非线性能量吸收组件通过异型连接板并联安装于绝缘子(5)上,可实现与绝缘子(5) 的标准一体化安装。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220kV交流输电线路的雷击闪络限制装置,其特征 在于,异型连接板连接非线性能量吸收组件的端部设有一组扇形调节孔(16),扇形调节孔 (16)用于调节并联间隙的间隙距离。
9. 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一种用于220kV交流输电线路的雷击闪络限制装置,其 特征在于,并联间隙的间隙距离的取值范围为950 ± 10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220kV交流输电线路的雷击闪络限制装置,其采用防止雷击闪络的限制器,防止雷击闪络的限制器采用非线性能量吸收组件,非线性能量吸收组件与并联间隙和异型连接装置组合,并联间隙两端与电极配接,非线性能量吸收组件通过电极与并联间隙相连,非线性能量吸收组件通过异型连接装置与固定绝缘子的固定件配接,异型连接装置采用异型连接板,非线性能量吸收组件由外壳和非线性电阻元件构成,非线性电阻元件封装在外壳内部;外壳是用硅橡胶整体注射成型的硅橡胶伞套。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构思新颖、结构简单,性能优良,安装方便,便于实施,对雷击线路造成的闪络具有较好的引流、限压和熄弧作用,防雷效果显著。
【IPC分类】H01T4-10, H01T1-16, H02G13-00
【公开号】CN204349213
【申请号】CN201520071804
【发明人】万帅, 陈家宏, 谷山强, 谭进, 刘熙, 刘刚
【申请人】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2月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