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对称振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67649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非对称振子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对称振子结构【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通信网络建设和维护工作中,如何解决网络高话务量密度区的容量和干扰问题,提高全网的接通率,降低掉话率和提高通话质量,已经成为近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采用合适的天线技术将是能够有效地控制覆盖范围,降低同频干扰。在传统天线设计中当遇到天线使用空间小、工作频率低、工作在多模等问题时,天线的性能将极大的受制于天线体积大小。天线体积的减小对应的天线的电长度也将受到影响,天线辐射效率及工作频率将改变,传统的对称式天线振子,因为振子馈电的不平衡,由这些对称振子组成的阵列的水平方向图将不对称,进而造成天线系统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具有宽频带、低驻波比、高增益、高隔离度的优点,能够产生多个谐振点实现多模谐振的技术方案:
[0004]一种非对称振子结构,主要涉及一种非对称振子结构的天线,主要包括外罩、底板、天线振子单元、通信电缆,天线振子单元通过采用螺钉或压制方式安装于外罩上,天线振子单元周围设置四个两两相对的振子片,振子片设置在外罩内,外罩与底板通过若干个支柱连接。
[0005]作为优选,天线振子单元包括PCB板、第一振子臂、第二振子臂、第三振子臂、第四振子臂,第一振子臂、第二振子臂、第三振子臂、第四振子臂制于PCB板上,第一振子臂、第二振子臂相对设置,并且在第一振子臂、第二振子臂刻有第一微槽结构,第三振子臂、第四振子臂相对设置,第三振子臂、第四振子臂刻有第二微槽结构,第一微槽结构与第二微槽结构形状非对称。
[0006]作为优选,第一振子臂上设有第一馈电点,第三振子臂上设有第二馈电点,第一馈电点、第二馈电点分别连接通信电缆。
[0007]作为优选,天线振子单元与外罩间的间距为15mm-25mm。
[0008]作为优选,四个两两相对的振子片上各设有两个孔位。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0]本实用新型在传统的振子臂上刻有不对称的第一微槽结构及第二微槽结构,能够很容易地产生多个谐振点且谐振点不易抵消,能够实现多模谐振。具有高隔离度、宽频带、低驻波比、高增益的特点。
【附图说明】
: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连接结构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天线振子单元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14]如图1-2所示,一种非对称振子结构,主要涉及一种非对称振子结构的天线,主要包括外罩1、底板2、天线振子单元3、通信电缆4,天线振子单元3通过采用螺钉31或压制方式安装于外罩I上,天线振子单元3周围设置四个两两相对的振子片5,四个两两相对的振子片5上各设有两个孔位50,振子片5设置在外罩I内,外罩I与底板2通过若干个支柱6连接,天线振子单元3与所述外罩I间的间距为15mm-25mm。
[0015]天线振子单元3包括PCB板7、第一振子臂8、第二振子臂9、第三振子臂10、第四振子臂11,第一振子臂8、第二振子臂9、第三振子臂10、第四振子臂11制于PCB板7上,第一振子臂8、第二振子臂9相对设置,并且在第一振子臂8、第二振子臂9刻有第一微槽结构12,第三振子臂10、第四振子臂11相对设置,第三振子臂10、第四振子臂11刻有第二微槽结构13,第一微槽结构12与第二微槽结构13形状非对称,第一振子臂8上设有第一馈电点81,第三振子臂10上设有第二馈电点100,第一馈电点81、第二馈电点100分别连接通信电缆4。若在振子臂上采用对称的第一微槽结构和第二微槽结构,即第一微槽结构和第二微槽结构的谐振频率相同,在二者相互耦合之后将会导致天线Q值增大,相应的带宽BW变小,不利于多模谐振的实现而若采用非对称的第一微槽结构和第二微槽结构,图案的不同导致其结构的不对称,使得第一微槽结构12与第二微槽结构13各自区域的谐振频率不同,由于二者响应电磁波所产生的电容值和电感值会有所不同,从而产生多个不同的谐振点,且该多个不同的谐振点不易抵消,有利于实现天线丰富的多模化。本实用新型在传统的振子臂上刻有不对称的第一微槽结构及第二微槽结构,能够很容易地产生多个谐振点且谐振点不易抵消,能够实现多模谐振并且具有高隔离度、宽频带、低驻波比、高增益的特点。
[0016]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只要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实现的技术方案,均应视为落入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非对称振子结构,主要涉及一种非对称振子结构的天线,主要包括外罩(I)、底板(2)、天线振子单元(3)、通信电缆(4),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振子单元(3)通过采用螺钉(31)或压制方式安装于所述外罩(I)上,所述天线振子单元(3)周围设置四个两两相对的振子片(5),所述振子片(5)设置在所述外罩⑴内,所述外罩⑴与所述底板(2)通过若干个支柱(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对称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振子单元(3)包括PCB板(7)、第一振子臂(8)、第二振子臂(9)、第三振子臂(10)、第四振子臂(11),所述第一振子臂(8)、所述第二振子臂(9)、所述第三振子臂(10)、所述第四振子臂(11)制于所述PCB板(7)上,所述第一振子臂(8)、所述第二振子臂(9)相对设置,并且在所述第一振子臂(8)、所述第二振子臂(9)刻有第一微槽结构(12),所述第三振子臂(10)、所述第四振子臂(11)相对设置,所述第三振子臂(10)、所述第四振子臂(11)刻有第二微槽结构(13),所述第一微槽结构(12)与所述第二微槽结构(13)形状非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非对称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子臂(8)上设有第一馈电点(81),所述第三振子臂(10)上设有第二馈电点(100),所述第一馈电点(81)、所述第二馈电点(100)分别连接所述通信电缆(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对称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振子单元(3)与所述外罩(I)间的间距为15mm-25mm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对称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四个两两相对的所述振子片(5)上各设有两个孔位(5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非对称振子结构,主要涉及一种非对称振子结构的天线,主要包括外罩、底板、天线振子单元、通信电缆,天线振子单元固定在外罩上,天线振子单元周围设置四个两两相对的振子片,振子片设置在外罩内,外罩与底板通过若干个支柱连接,天线振子单元包括PCB板、第一振子臂、第二振子臂、第三振子臂、第四振子臂,还包括在振子臂上刻有的微槽结构,天线振子单元连接通信电缆,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具有宽频带、低驻波比、高增益、高隔离度的优点,在振子臂上设置微槽,能够产生多个谐振点实现多模谐振。
【IPC分类】H01Q1-36
【公开号】CN204577581
【申请号】CN201520308385
【发明人】廖娅玲, 廖端
【申请人】深圳市浩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