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电缆用开启式架空套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21009阅读:9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通信电缆用开启式架空套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信电缆、数据缆接头保护用的连接件,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各种电缆、数据缆接续连接以及维护因意外损坏或有目的进入的通信电缆用开启式架空套管。
背景技术
目前通信电缆接续普遍采用热缩式接头技术和机械式接头技术,都是通过建立一个完全密封的接头环境来保护电缆接头不进水(潮)气的。对于埋地和管道电缆线路,可以通过充入干燥压缩空气,并保持稳定气压来防止水(潮)气进入接头,从而保证接头质量。但对于绝大多数架空电缆线路(尤其是中小对数电缆)而言,由于技术和经济的原因,是不作充气维护的,这时完全密封的接头就暴露出一个固有的问题一旦有水气渗入,就无法自然排出,当水气浓度达到一定的量之后,就会造成通话质量下降,接线模块(或接线子)受潮、霉变,直至失效。通常的处理办法是破坏原有接头,再重新另做。进水严重时,则需更换受潮电缆,直接、间接损失都很大。另有一种通信电缆用接续套管,在安装套管时,先要用测量尺测量电缆外径,再根据外径所处的档次,用专用修刀在套管端封上修剪,才能适应不同电缆外径。但其套管内没有配备电缆拉条,从而电缆受到的所有拉力和扭矩都由接头芯线承受,一旦有超过100N的轴向力或30N·m的扭矩,就会造成通话质量下降或数据传输失败。并且没有做到所有零部件的重复使用(因为修剪后的端封不能再次用于直径小于修剪尺寸的电缆)。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接头保护性能良好,并且可以完全重复使用的通信电缆用开启式架空套管。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外壳(6)、位于外壳上的吊线夹(1)或壁钩(4),外壳(6)通过两个由铰链(3)连接的半圆壳组成,其外表面上设置有沿圆周方向的加强筋(2),外壳(6)两端部内表面上设置有可与端封(18)卡合连接的端封限位槽(19),外壳(6)的两个半圆壳的下部分别设置有透气槽(22),透气槽(22)的周围设置有塑料垫(17),透气槽(22)的下部分别设置有可用卡条(5)卡合连接的两个导轨(8),外壳(6)的内部设置有拉条(12),拉条(1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拉条直通卡箍(16)和拉条分歧卡箍(11)。端封(18)通过两个由铰链(28)连接的半圆壳组成,端封(18)的外部设置有支承架(20),端封(18)的内部沿轴向设置有至少三层不同直径的半圆环和至少一层半圆组成的阻水圈(23),在端封(18)两个半圆壳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有可相互锁紧配合的端封锁紧钩(24)和端封锁紧槽(25),在端封的下部设置有落水孔(26)和端封定位(27)。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采用完全开启式,接续芯线时十分方便,同时维护或需对接头芯线有所调整时,再进入也非常方便、快捷。
2、套管下方设有透气槽,可将电缆中其它地方的潮气及时从接头排出,防止接头芯线受潮失效。
3、壳体材料采用PE,经高能电子加速器辐照加工,抗压、抗拉强度高,介电性能好,耐蚀、耐老化能力强。
4、端封采用了多层组合式自适应电缆直径的阻水环,可不做任何修剪或开孔,5、套管内特别设计了一根金属拉条,可以承受50N·m的扭矩和200N的轴向拉(压)力,可有效地保护接头芯线不遭破坏。
6、采用了吊线夹和壁钩的多功能设计,使产品既可用于有电缆吊线的场合,也可直接固定于建筑物外墙。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内部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外观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零件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重要零件(端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通信电缆用开启式架空套管,包括外壳(6)、位于外壳上的吊线夹1或壁钩4,外壳6通过两个由铰链3连接的半圆壳组成,其外表面上设置有沿圆周方向的加强筋2,外壳6两端部内表面上设置有可与端封18卡合连接的端封限位槽19,外壳6的两个半圆壳的下部分别设置有透气槽22,透气槽22的周围设置有塑料垫17,透气槽22的下部分别设置有可用卡条5卡合连接的两个导轨8,外壳6的内部设置有拉条12,拉条1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拉条直通卡箍16和拉条分歧卡箍11,端封18通过两个由铰链28连接的半圆壳组成,端封18的外部设置有支承架20,端封18的内部沿轴向设置有至少三层不同直径的半圆环和至少一层半圆组成的阻水圈23,在端封18两个半圆壳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有可相互锁紧配合的端封锁紧钩24和端封锁紧槽25,在端封的下部设置有落水孔26和端封定位27。
吊线夹1由镀锌薄钢板制造。将接头套管固定在金属吊线7上。壁钩4由镀锌薄钢板制造。在没有金属吊线的场合,将接头套管固定在建筑物外墙。
卡条5由不锈钢薄板制造。卡在外壳6的两个半圆壳的导轨8上,形成一个圆筒。
外壳6由铰链连接的两个半圆壳组成,半圆壳外表面带有加强筋2,壳体下部设有透气槽22和导轨8。为接头提供一个保护壳,防止雨水进入。
导轨8与卡条5配合锁紧外壳。
丁基胶条10由丁基胶构成。在套管内的电缆上缠绕一圈,形成内部阻水环21。
拉条分歧卡箍11、拉条12、拉条直通卡箍16由铝合金和不锈钢薄板制造。固定并拉紧接头电缆。
尼龙自锁带13固定接头芯线于拉条12。
胶带14用于收紧接头芯线。
屏蔽连接夹15由屏蔽夹头和连接导线构成。连通电缆的屏蔽层。塑料垫17在外壳导轨卡上卡条锁紧时形成均匀的透气槽,透气排水。
端封18通过两个由铰链连接的半圆壳组成,端封18的外部设置有支承架20,端封18的内部沿轴向设置有至少三层不同直径的半圆环和至少一层半圆组成的阻水圈23,在端封18两个半圆壳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有可相互锁紧配合的端封锁紧钩24和端封锁紧槽25,在端封的下部设置有落水孔26和端封定位27。端封限位槽19将端封18限制在该槽内,防止轴向窜动和周向转动。端封骨架20为阻水圈23提供支架。阻水圈23阻挡水从端头进入。
在使用时,电缆芯线接续完成后,用屏蔽连接夹15将两端电缆9的屏蔽层连接起来后,用所配塑料膜包裹接续芯线,并用PVC胶带14将其缠紧,再用拉条分歧卡箍11、拉条12、拉条直通卡箍16将所接续的电缆9固定,用尼龙自锁带13将接头固定在拉条12上,用丁基胶条10在拉条外侧的电缆上缠绕成一圈阻水环21,然后将端封18开口向下,卡在电缆9上,闭合外壳6,并用卡条5沿导轨8卡住外壳6,最后用吊线夹1将套管固定于电缆吊线7上,或用壁钩4将套管固定于建筑物的外墙,即完成了电缆的接续工作。具体施工时,可一进一出,一进二出,二进二出等多种方式。
权利要求1.一种通信电缆用开启式架空套管,包括外壳(6)、位于外壳上的吊线夹(1)或壁钩(4),其特征在于外壳(6)通过两个由铰链(3)连接的半圆壳组成,其外表面上设置有沿圆周方向的加强筋(2),外壳(6)两端部内表面上设置有可与端封(18)卡合连接的端封限位槽(19),外壳(6)的两个半圆壳的下部分别设置有透气槽(22),透气槽(22)的周围设置有塑料垫(17),透气槽(22)的下部分别设置有可用卡条(5)卡合连接的两个导轨(8),外壳(6)的内部设置有拉条(12),拉条(1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拉条直通卡箍(16)和拉条分歧卡箍(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电缆用开启式架空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封(18)通过两个由铰链(28)连接的半圆壳组成,端封(18)的外部设置有支承架(20),端封(18)的内部沿轴向设置有至少三层不同直径的半圆环和至少一层半圆组成的阻水圈(23),在端封(18)两个半圆壳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有可相互锁紧配合的端封锁紧钩(24)和端封锁紧槽(25),在端封的下部设置有落水孔(26)和端封定位(27)。
专利摘要一种通信电缆用开启式架空套管,包括外壳(6)、位于外壳上的吊线夹(1)或壁钩(4),其特征是外壳(6)通过两个由铰链(3)连接的半圆壳组成,其外表面上设置有沿圆周方向的加强筋(2),外壳(6)两端部内表面上设置有可与端封(18)卡合连接的端封限位槽(19),外壳(6)的两个半圆壳的下部分别设置有透气槽(22),透气槽(22)的周围设置有塑料垫(17),透气槽(22)的下部分别设置有可用卡条(5)卡合连接的两个导轨(8),外壳(6)的内部设置有拉条(12),拉条(1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拉条直通卡箍(16)和拉条分歧卡箍(11)。用于各种电缆、数据缆接续连接以及维护因意外损坏或有目的进入的通信电缆用开启式架空套管。
文档编号H02G15/18GK2530375SQ0125698
公开日2003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01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01年12月21日
发明者赵映广, 陈学斌, 茹懿 申请人:成都电缆双流热缩制品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