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信息设备及电池管理服务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17908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信息设备及电池管理服务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笔记本个人电脑、便携式信息终端(PDA)、便携式电话、数码照相机(DSC)、数字视频摄像机(DVC)、或者便携式AV设备等便携式信息设备。本发明特别涉及用来使内藏于该便携式信息设备的二次电池的充电状态(也称SOC)最佳化的方法。
本发明还涉及与网络上的电池式电气设备之间可数字通信的服务器。本发明特别涉及利用该服务器使内藏于网络上的各电池式电气设备的二次电池的充电状态最佳化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这里,电池式电气设备除上述的便携式信息设备之外,还包含电钻、电锯、电动割草机等电动工具;手电筒、无绳吸尘器、无绳熨斗、电剃须刀、以及电动牙刷等家电制品;火灾报警器、警急灯、防盗铃、以及不间断电源(UPS)等的防灾设备。
多数电池式电气设备具备充电器。不使用时用户将这些电池式电气设备接到商用交流电源。因此并不取出内藏的二次电池而照样充电。这样,用户无插拔二次电池之烦,方便地使用这些电池式电气设备。
现有的电池式电气设备通常充电二次电池达到满充电为止。这里,所谓满充电(也称完全充电)是指被充电至实质上的最大容量的二次电池的状态。现有的电池式电气设备还用连续充电来补充二次电池的自身放电,以维持满充电。这样,实质上总是最长地设定下一次电池驱动的可能动作时间,或者实质上总是最大地设定可能供给的电力。
然而,在用连续充电来长时间维持满充电时,二次电池一般被劣化。即减小了电池容量的上限。其劣化的程度,即电池容量上限的减小倾向(以下称连续充电特性)随二次电池的种类而异。例如,镍镉蓄电池在连续充电状态下保持长寿命。而锂离子二次电池在维持满充电时,多数的锂原子持续集中于负极的石墨层,从而损坏该石墨层。结果,锂离子二次电池由于连续充电而劣化。特别在高温下,劣化激烈。例如,笔记本电脑用商用交流电源驱动时,CPU等处于发高热情况下,内藏的二次电池受到连续充电。该二次电池是锂二次电池时,其寿命将显著缩短。因而,不问二次电池种类和电池式电气设备的使用状况,一律将二次电池维持满充电,一般并不理想。
现有的电池式电气设备中,对二次电池的充电状态有满充电维持和低于满充电维持。特开2001-327092号公报中公开了其一例。该公报公开的笔记本电脑监视内藏的二次电池的残余容量。当该残余容量低于规定的下限时,开始充电。另一方面,当该残余容量超过规定的上限时,结束充电或开始放电。由此,二次电池的充电状态维持在该上限与下限之间的范围内。这里,残余容量的上限与下限随用户所选的充电状态而变更。例如选择通常充电(正常模式)时,残余容量的上限当作满充电时的电池容量,下限被设定为满充电的电池容量的95%。另一方面,当选择长时期非使用状态下保存二次电池为目的充电(保存模式)时设定残余容量的上限与下限分别为满充电的电池容量的80%与50%。
特开2002-51478号公报或特开2002-78222号公报公开另一例子。这些公报中的电池式电气设备都使用锂离子二次电池,对其进行恒流恒压充电。恒流恒压充电中,首先利用恒流控制维持充电电流为规定值。在该恒流控制的期间电池电压上升。充电进行到电池电压达到规定值(以下称控制切换电压)时,将恒流控制切换为恒压控制,维持充电电压。恒压控制期间中充电电流慢慢减小。当充电电流降到规定的阈值(以下称充电结束电流)时,结束充电。上述两个公报中公开的电池式电气设备能控制切换电压减小或使充电结束电流增大。由此,能使二次电池的充电的补充百分率即充电结束时的充电状态从满充电下降。
对于用上例的电池式电气设备,用户根据其使用状况选择充电的状态或补充百分率。例如用商用交流电源驱动时,平常选择保存模式,或补充百分率从最大值下降。由此,低于满充电地维持二次电池的充电状态,抑制二次电池的劣化。另一方面,当接近预定电池驱动的时间,用户选择正常模式或者补充百分率上升到最大值。由此,由于二次电池充电到满充电,实质上最长地设定接下来的电池驱动的可能动作时间,或者实质上最大地设定可供给电力。这样,用上例的电池式电气设备可充分长地维持二池电池的寿命,并最大限度地运用该电池容量。
在用上例的现有的电池式电气设备中,用户必须判断充电状态的切换时期或补充百分率的变更时间与设定值。特别是为了同时实现二次电池的长寿命维持与电池容量的最大限度的运用,用户必须使二次电池的充电状态最佳化。然而,二次电池的最佳充电状态依存于二次电池的种类、其劣化状态、电池式电气设备的种类,或者其用电池驱动的使用频度等诸多因素。因而,用户适当地判断保存模式与正常模式之间的切换时期或补充百分率的变更时期与设定值存在着困难。特别是同一用户使用多种电池式电气设备时,必须按各种设备设定充电的状态或补充百分率,这对用户是一大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减轻有关二次电池的充电状态最佳化的用户的负担、可靠地兼顾二次电池的长寿命维持与电池容量最大限度的运用的电池式电气设备以及其它电状态最佳化方法。
本发明的便携式信息设备,具备(A)含有二次电池的电池收纳部;(B)将来自外部电源或所述二次电池的电力变换为规定的直流电力,并用所述外部电源的电力充电所述二次电池的电源部;(C)记录用户的日程用的日程记录部;(D)按照所述日程决定有关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状态的最佳化计划的充电状态最佳化计划部;以及(E)根据所述最佳化计划设定充放电条件,按照该充放电条件控制所述电源部对所述二次电池的充放电的电源控制部。
这里,便携式信息设备包括例如笔记本个人电脑、PDA、便携电话、DSC、DVC,或便携式AV设备。二次电池的充电状态(也称SOC)是指残余容量相对于满充电时电池容量的比例。有关二次电池的充电状态的最佳化计划是指对控制目标的充电状态的设定的计划,例如其设定预定期间与内容的对应表。控制目标的充电状态是指上述的便携式信息设备应维持向外部电源连接时的二次电池的充电状态,如用单独的值或者范围来表示。此外,也可用达到满充电的充电、或达到低于满充电的充电状态的充电这样的状态差别来表示。
上述的最佳化计划按下述来决定。便携式信息设备一般装载用于记录用户的日程的应用程序(以下称调度程序)。上述的便携式信息设备中日程记录部利用调度程序发挥作用。日程记录部以规定的文件形式记录有关用户的日程的数据。充电状态最佳化计划部首先参照所记录的有关用户的日程的文件,推定该用户的上述的便携信息设备的使用预定。该使用预定例如包括有无对外部电源的连接、电池驱动的频度、动作/待机时间、使用目的、或者耗费电力。例如当用户长时间留在工作场所或自己家里时,充电状态最佳化计划部也可推定“该期间中所述的便携式信息设备连接到外部电源(如商用交流电源)”。另一方面,当用户频繁外出或出差等原因长时间移动时,充电状态最佳化计划部也可推定“该期间中电池驱动的频度高,或用电池驱动的动作/待机时间长”。充电状态最佳化计划部进一步从用户的滞留预定场所或行动预定也可推定上述便携式信息设备的使用目的(如启动目的应用程序或功能部),估算其耗费电力。接着,充电状态最佳化计划部按照所推定的便携式信息设备的使用预定,对于被推定连接到外部电源的期间的各段期间决定控制目标的充电状态。这里,控制目标的充电状态例如比较考虑下述两项使之最佳化其一是在连续充电下保存的电池容量的减小倾向(以下称连续充电特性);其另一是应确保下一次电池驱动时的可动作时间或电力。例如推定下一次电池驱动为长的动作时间或大的耗费电力时,也可设定控制目标的充电状态为满充电。另一方面当推定对外部电源的长的连接时间时,也可以抑制连续充电引起劣化的目的,设定控制目标的充电状态为低于满充电。这样,决定了上述的最佳化计划。
电源控制部根据上述的最佳化计划决定充放电条件。这里,充放电条件是指对二次电池的充放电控制必要的参数的设定条件。电源控制部对二次电池比较控制目标的充电状态与实际的充电状态。电源控制部在要放电时设定放电条件,在要充电时设定充电条件。
通常以恒流控制进行二次电池的放电。恒流控制中监视放电电流或电池电压。放电电流的累计值(放电电量)增大至目标值或电池电压下降至目标值(放电结束电压)时,实现控制目标的充电状态。因此放电条件规定例如放电电流的设定值、放电时间、放电开始/结束时刻、放电电量的目标值、或者放电结束电压。
二次电池的充电控制一般按二次电池种类而异的方式实行。例如对镍镉蓄电池或镍氢蓄电池进行恒流充电。这时监视充电电流、电池电压或电池温度。充电电流的累计值(充电电量)增大至目标值或者电池电压或温度上升至目标值(充电结束电压或温度)时,实现控制目标的充电状态。因此充电条件规定例如充电电流的设定值、充电时间、充电开始/结束时刻、光电电量的目标值、或者充电结束电压或温度。
对于锂离子二次电池,进行恒流恒压充电。恒流恒压充电中首先维持充电电流为一定并监视电池电压。当电池电压到达控制切换电压时,维持充电电压为一定并监视充电电流。当充电电流衰减至充电结束电流时,实现控制目标的充电状态。因此,充电条件规定例如充电电流的设定值、充电时间、充电开始/结束时刻、充电电量的目标值、控制切换电压、或者充电结束电流。
电源控制部按照上述的充放电条件控制电源部对二次电池的充放电,实现控制目标的充电状态。这样,使二次电池的充电状态最佳化,兼顾了二次电池的长寿命维持与电池容量的最大限度的运用。用户在这时也可利用调度程序只记录自身的日程。从而对二次电池的充电状态的管理负担得以减轻。
本发明的便携式信息设备的充电状态最佳化程序使位于上述本发明的便携式信息设备内的CPU作为上述的日程记录部、充电状态最佳化计划部以及电源控制部发挥作用。由此,能使一般的便携式信息设备作为本发明的设备发挥作用。
本发明的便携式信息设备的充电状态最佳化方法,具有下列步骤(A)记录用户的日程的步骤;(B)根据所述日程决定有关电池收纳部内的二次电池的充电状态的最佳化计划的步骤;(C)根据所述最佳化计划设定充放电条件的步骤;以及(D)按照所述充放电条件控制电源部对所述二次电池的充放电的步骤。
这里,“二次电池的充电状态”、与之有关的“最佳化计划”以及“充放电条件”的定义与在本发明的便携式信息设备的上述说明中的定义相同。
记录用户的日程的步骤也可以例如利用装载于一般的便携式信息设备中的调度程序加以实行。
在决定上述的最佳化计划的步骤中,首先根据所记录的用户的日程推定该用户的便携式信息设备的使用预定。该使用预定中包括例如有无对外部电源的连接、电池驱动的频度、动作/待机时间、使用目的、或者耗费电力。其次按照所推定的便携式信息设备的使用预定,对于推定向外部电源连接的期间的各段时间决定控制目标的充电状态。这里,“控制目标的充电状态”的定义与本发明的便携式信息设备的上述说明中的定义相同。控制目标的充电状态比较考虑例如二次电池的连续充电特性与下一次电池驱动时应确保可能动作时间或电力,使之最佳化。
在决定充放电条件的步骤中,对二次电池比较控制目标的充电状态与实际的充电状态。通过这一比较,设定要放电时的放电条件,并设定要充电时的充电条件。放电条件规定例如放电电流的设定值、放电时间、放电开始/结束时刻、放电电量的目标值、或者放电结束电压。充电条件规定例如充电电流的设定值、充电时间、充电开始/结束时刻、充电电量的目标值、充电结束电压/温度、控制切换电压、或者充电结束电流。
在控制二次电池的充放电的步骤中,控照上述的充放电条件实行控制,实现控制目标的充电状态。
这样,使二次电池的充电状态最佳,并兼顾了二次电池的长寿命维持与电池容量的最大限度的运用。用户在这时也可利用调度程度只记录自身的日程。因此对二次电池的充电状态的管理负担得以减轻。
本发明的电池管理服务器,用于对电池式电气设备提供所述最佳化计划,所述电池式电气设备具有(a)用于与外部网络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部;(b)含有二次电池的电池收纳部;(c)用于来自外部电源或所述二次电池的电力变换成规定的直流电力,并用所述外部电力充电所述二次电池的电源部;以及(d)用于根据有关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状态的最佳化计划设定充放电条件,按照该充放电条件控制所述电源部对所述二次电池的充放电的电源控制部;其特征在于,提供所述最佳化计划用的电池管理服务器具备(A)用于与所述网络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的网络接口;(B)用于记录用户的日程的日程记录部;(C)用于监视由所述电池式电气设备对所述网络的连接,并生成或更新对所述网络连接的所述电池式电气设备的清单的设备清单管理部;以及(D)按照所述日程对所述清单所包含的每一个所述电池式电气设备决定所述最佳化计划,并对所述每个电池式电气设备通知这些最佳化计划的充电状态最佳化计划部。
这里,“二次电池的充电状态”、与之有关的“最佳化计划”、以及“充放电条件”的定义与本发明的便携式信息设备的上述说明中的定义相同。
上述网络是例如IP网络,最好是根据IEEE802.3的网络。此外,该网络也可以是以无线LAN(IEEE802.11)、USB、或IEEE1394为标准的网络。该网络也可以是借助于电力线通信技术(PLC),利用电力线的网络。那时,所述电池式电气设备内部的通信通过电源部,进行与网络之间的数据通信。
上述的电池式电气设备除便携式信息设备之外还包括电钻、电锯以及电动割草机等的电动工具;手电筒、无绳除尘机、无绳熨斗、无绳电话、电剃须刀以及电动牙刷等家电制品;火灾报警器、警急灯、防盗铃以及UPS等防灾设备。
上述电池管理服务器例如利用即插即用(plug&play,PnP)自动识别网络上的电池式电气设备。这时设备清单管理部生成或更新网络上的电池式电气设备的清单(以下称设备清单)。
上述的电池管理服务器较好为个人计算机(PC)。此外,上述的电池管理服务器本身也可以是设备清单中所含的电池式电气设备之一。这时最好该电池管理服务器是便携式信息设备。
上述的电池管理服务器对于设备清单中所含的各电池式电气设备按下述决定最佳化计划。
PC及便携式信息设备一般装有调度程序。上述的电池管理服务器中,日程记录部利用调度程序发挥作用。日程记录部以文件规定的文件形式记录有关用户日程的数据。这里,上述的电池管理服务器中,日程记录部对多个用户也可记录各自的日程。特别是日程记录部也可通过上述网络输入利用与电池管理服务器不同的PC及便携式信息设备的各调度程序记录的用户的日程有关的文件。
充电状态最佳化计划部首先参照所记录的(一般多个的)用户的日程有关的文件与设备清单,推定这些用户的设备清单中的电池式电气设备的各自的使用预定。该使用预定包括例如有无向外部电源的连接,电池驱动的频度、动作/待机时间、使用目的、或耗费电力。例如当用户长时间停留在工作场所或自己家里时,充电状态最佳化计划部也可推定“该期间中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信息设备接到外部电源(如商用交流电源),而电动剃须刀等的电池式家电制品频繁地或长时间地用电池驱动”。当用户频繁地外出或出差等长时间移动时,充电状态最佳化计划部也可推定“该期间中,电动剃须刀等电池式家电制品接到外部电源,而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信息设备频繁地或长时间地用电池驱动”。此外,充电状态最佳化计划部也可推定“如电钻等电池式电动工具在周日以木工等兴趣利用为目的时,平日以接到外部电源的状态待机,周末或用户休假中频繁地或长时间地用电池驱动”。
充电状态最佳化计划部其次对于各电池式电气设备按照所推定的使用预定,对所推定连接到外部电源的期间的各段时间决定控制目标的充电状态。这里,“控制目标的充电状态”的定义与本发明的便携式信息设备的上述说明中定义相同。控制目标的充电状态比较考虑例如各电池式电气设备内的二次电池的连续充电特性与下一次的电池驱动时应确保可能动作时间或电力,使之最佳化。
这样,充电状态最佳化计划部对网络上的各电池式电气设备决定上述的最佳化计划并通知各电池式电气设备。
在电池管理服务器通知上述最佳化计划的各电池式电气设备中,电源控制部根据该最佳化计划决定充放电条件。即电源控制部对二次电池比较控制目标的充电状态与实际的充电状态设定要放电时的放电条件并设定要充电时的充电条件。放电条件规定例如放电电流的设定值、放电时间、放电开始/结束时刻、放电电量的目标值、或放电结束电压。充电条件规定例如充电电流的设定值、充电时间、充电开始/结束时刻、充电电量的目标值、充电结束电压/温度、控制切换电压、或充电结束电流。电源控制部按照这些充放电条件,控制电源部对二次电池的充放电,实现控制目标的充电状态。
这样,网络上的各电池式电气设备中二次电池的充电状态被最佳化,兼顾了二次电池的长寿命维持与电池容量的最大限度的运用。用户只通过利用上述电池管理服务器的调度程序记录自身的日程,就可汇总管理网络上的各电池式电气设备的充电状态。从而减轻了用户的负担。
根据本发明的电池管理服务器的充电状态最佳化程序,使位于上述本发明的电池管理服务器内的CPU作为上述的日程记录部、设备清单管理部以及充电状态最佳化计划部发挥作用。由此,能使一般的服务器作为本发明的服务器发挥作用。
本发明的电池管理服务器的电池式电气设备的充电状态最佳化方法,具有如下步骤(A)记录用户的日程的步骤;(B)监视电池式电气设备对网络的连接的步骤;(C)生成或更新连接所述网络的所述电池式电气设备的清单的步骤;(D)利用所述电池管理服务器按照所述日程对所述清单中所含的每个电池式电气设备,决定有关该电池收纳部内的二次电池的充电状态的最佳化计划的步骤。
(E)从所述电池管理服务器通过网络向所述每个电池式电气设备通知所述最佳化计划的步骤;(F)根据所述最佳化计划设定每个所述电池式电气设备的充放电条件的步骤;以及(G)各电池式电气设备按照所述充放电条件控制各自的电源部对所述二次电池的充放电的步骤。
在这里,“二次电池的充电状态”、与之有关的“最佳化计划“以及“充放电条件”的定义与本发明的便携式信息设备的上述说明中的定义相同。又,“网络”、“电池式电气设备”以及“电池管理服务器”与上述的本发明的电池管理服务器中的相同。
在记录用户的日程的步骤中,例如利用电池管理服务器一般装载的调度程序一般记录多个用户的日程。此外,也可利用网络上的电池管理服务器以外的PC或便携式信息设备装载的调度程序。这时,用户的日程有关的文件通过网络上载到电池管理服务器。
在生成/更新网络上的电池式电气设备清单的步骤中,上述电池管理服务器例如利用PnP自动识别网络上的电池式电气设备,生成或更新该清单即设备清单。
在决定上述的最佳化计划的步骤中,上述的电池管理服务器按下述决定上述的最佳化计划。电池管理服务器中首先根据所记录的(一般多个的)用户日程与设备清单,推定这些用户的设备清单中各电池或电气设备的使用预定。该使用预定中包括例如有无对外部电源的连接、电池驱动的频度、动作/待机时间、使用目的、或耗费电力。这些使用预定的推定与上述的本发明的电池管理服务器中的推定相同地实行。其次,对网络上的各电池式电气设备,按照所推定的使用预定,对推定连接到外部电源的期间的各段期间决定控制目标的充电状态。这里,“控制目标的充电状态”的定义与本发明的便携式信息设备的上述说明中的定义相同。控制目标的充电状态比较考虑例如各电池式电气设备内的二次电池的连续充电特性与应确保下一次电池驱动时的可能动作时间或电力,使之最佳化。这样,对网络上的各电池式电气设备决定了上述的最佳化计划,并由电池管理服务器通知各电池式电气设备。
由上述的电池管理服务器通知最佳化计划的各电池式电气设备中,电源控制部根据该最佳化计划决定充放电条件。即电源控制部对二次电池比较控制目标的充电状态与实际的充电状态,设定要放电时的放电条件,设定要充电时的充电条件。放电条件规定例如放电电流的设定值、放电时间、放电开始/结束时刻、放电电量的目标值、或放电结束电压。充电条件规定例如充电电流设定值、充电时间、充电开始/结束时刻、充电电量的目标值、充电结束电压/温度、控制切换电压、或充电结束电流、电源控制部按照这些充放电条件控制电源部对二次电池的充放电,实现控制目标的充电状态。这样,网络上的各电池式电气设备,二次电池的充电状态被最佳化,兼顾了二次电池的长寿命维持与电池容量的最大限度的运用。用户只通过利用上述电池管理服务器的调度程序记录自身的日程,就可汇总管理网络上的各电池式电气设备的充电状态。从而减轻了用户的管理负担。
发明的新颖特征已记载在所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通过与附图一起阅读以下的详细说明将更好地理解并评价本发明的构成和内容以及其他的目的和特征。


图1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笔记本电脑10的电池管理的框图。
图2为一流程图,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笔记本电脑10中由其SOC最佳化计划部5决定的有关二次电池21的SOC的最佳化计划,以及根据该最佳化计划的电源控制部3对二次电池21的SOC管理。
图3为一表,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笔记本电脑中其日程记录部4记录的用户的日程的一例,根据该日程由SOC最佳化计划部5推定的笔记本电脑10的使用预定,以及根据该使用预定由SOC最佳化计划部5计划的控制目标SOC。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2的电池管理服务器30对网络6上的电池式电气设备31、32、33、34进行电池管理有关的框图。
图5为一流程图,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电池管理服务器中由其SOC最佳化计划部5A决定的有关二次电池的SOC的最佳化计划,以及根据该最佳化计划的网络6上的各电池式电气设备的二次电池的SOC管理。
图6为一表,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2的电池管理服务器30中其日程记录部4记录的用户的日程的一例。根据该日程由SOC最佳化计划部5A推定的DVC31的使用预定,以及根据该使用预定由SOC最佳化计划部5A计划的控制目标SOC。
希望考虑到这样的情况,即附图的一部分或全部,是利用以图示为目的的概要表现描绘的,未必一定忠于其所示要素的实际相对大小和位置。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形态。
实施例1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笔记本电脑10中的电池管理有关框图。
电源部1将来自外部电源A或电池收纳部2内的二次电池21的电力变换为规定的直流电,供给笔记本电脑10内的各部。电源部1包含AC适配器11、DC/DC转换器12、以及充电部13。AC适配器11接交流的外部电源A时将电源A供给的交流电变换为直流电,送至DC/DC转换器12及充电部13。DC/DC转换器12从AC适配器11或二次电池21输入直流电,以规定的直流电压输出至笔记本电脑10内的各部。充电部13利用来自AC适配器11的直流电充电二次电池21。
电池收纳部即电池组件2包含二次电池21与电池管理系统(BMU)22,是可从笔记本电脑10的外壳中卸下的。二次电池21较好的是锂离子二次电池,也可以是镍-镉蓄电池或镍-氢蓄电池。BMU22监视二次电池21的电压、电流、以及温度。BMU22还用内藏的CPU处理二次电池21有关的信息,或与电源控制部3之间进行数据通信。这是二次电池21有关的信息包括二次电池21的电压、电流、及温度的测定值,残余容量,以及识别信息(如电池的种类、额定容量、及额定电压)。二次电池21的残余容量根据电池电流的累计或电池电压/温度与电池容量的关系(充放电特性)由BMU22算出。这些有关二次电池21的信息还通知给电源控制部3。
笔记本电脑10的CPU(未图示)运行记录于笔记本电脑10内藏的HDD(未图示)的规定的程序,作为电源控制部3起作用。电源控制部3特别在适配器11连接外部电源A时分别控制通过电源部1内的DC/DC转换器12的二次电池的放电与通过充电部13的二次电池21的充电。由此,电源控制部3将二次电池21的充电状态(以下称SOC)维持在规定的控制目标值或范围内。具体地说,电源控制部3首先将BMU22通知的SOC与控制目标值或范围作比较,当该SOC超过控制目标值或范围时,电源控制部3设定放电条件使二次电池21放电适当的电量。另一方面,当SOC低于控制目标值或范围时,电源控制部3设定充电条件对二次电池21充电适当的电量。
电源控制部3对二次电池21的放电进行恒流控制。这时,作为放电条件,电源控制部3规定如放电电流的设定值、放电时间、放电开始/结束时刻、放电电量(放电电流的累计值)的目标值、或放电结束电压、在二次电池21的放电期间,BMU22监视放电电流与电池电压。当BMU22通知放电电量到达目标值或电池电压下降到放电结束电压时,电源控制部3停止DC/DC转换器12,结束二次电池12的放电。这样,从二次电池21放电规定的电量。
当二次电池21为锂离子二次电池时,电源控制部3对二次电池21进行恒流恒压充电。这时作为充电条件,电源控制部3规定例如充电电流的设定值、充电时间、充电开始/结束时刻、充电电量的目标值、控制切换电压、或充电结束电流。恒流恒压充电中,电源控制器3首先维持充电电流一定,BMU22监视电池电压。当BMU22通知电池电压到达控制切换电压时,电源控制部3维持充电电压一定,BMU22监视充电电流。当BMU22通知充电电流衰减到充电结束电流时,电源控制部3停止充电部13的工作,结束二次电池21的充电。这样,对二次电池21充电规定的电量。这里,充电电量利用控制切换电压或充电结束电流来调节。例如,为了减低充电电量,只要降低控制切换电压或加大充电结束电流就可。
笔记本电脑10的CPU(未图示)运行记录于例如笔记本电脑10内藏的HDD(未图示)的调度程序作为日程记录部4起作用。这里,调度程序是用来记录并管理用户的日程的应用程序,可装载于一般的便携信息设备中。日程记录部4将用户通过键盘或鼠标(未图示)输入的用户的日程有关的数据记录到例如上述的HDD或存储卡等非易失的存储器中。这里,当笔记本电脑10由多个用户共用时,日程记录部4记录各用户的日程有关的数据。
笔记本电脑10的CPU(未图示)运行记录于例如笔记本电脑10内藏的HDD(未图示)的规定的程序作为充电状态(SOC)最佳化计划部5起作用。SOC最佳化计划部5根据用户的日程决定二次电池21的SOC有关的最佳化计划,并通知电源控制部3。这里,该最佳化计划是指对二次电池21的控制目标SOC的设定的计划,例如用每个SOC的设定预定期间的控制目标值或范围(以下称控制目标SOC)来表示。
该最佳化计划设定的二次电池21的控制目标SOC比较考虑例如二次电池21的连接充电特性与下一次电池驱动时应确保可能动作时间或电力,使之最佳化。例如在推定下一次电池驱动中动作时间长或耗费电力大时,可设定控制目标SOC为满充电。另一方面,当AC适配器11长时期连续接到外部电源A时,可设定控制目标SOC比满充电充分地低,以抑制连续充电引起二次电池的劣化。
由SOC最佳化计划部5作出的有关二次电池21的SOC的最佳化计划的决定以及基于该最佳化计划的电源控制部3进行的二次电池21的SOC管理具体如下述进行。图2示出上述最佳化计划的决定以及基于该最佳化计划的上述的SOC的流程图。
步骤S1用户利用调度程序向笔记本电脑10的输入自身的日程。日程记录部4以规定的文件形式记录所输入的用户的日程有关的数据。
步骤S2SOC最佳化计划部5参照日程记录部4记录的用户的日程有关的文件。SOC最佳化计划部5还根据该用户日程推定用户的笔记本电脑10的使用预定。该使用预定中例如包括有无通过AC适配器11接到外部电源A、电池驱动的频度、动作/待机时间、使用目的、或耗费电力。
图3的表中表示出日程记录部4记录的用户的日程的一例、根据该日程由SOC最佳化计划部5推定的笔记本电脑10的使用预定、以及根据该使用预定由SOC最佳化计划部5计划的控制目标SOC。图3中第一行与第二行表示8月5~22日的用户日程。第三行与第四行表示推定的笔记本电脑10的使用预定。第五行表示控制目标SOC的计划。
根据8月5~22的用户日程,7~8日与21日预定为出差,12~16日预定为休假。又10日、11日、17日以及18日为休息日、SOC最佳化计划部5根据这一日程推定该用户的笔记本电脑10的使用预定如下。图3的例中,笔记本电脑10的使用预定由电池驱动的频率与其动作时间组成。这里,电池驱动的频度分高/低二级,电池驱动的动作时间分长/短二级。此外,各自也可细分为三级以下。
在预定像出差那样,用户携带笔记本电脑10到工作场所或自己家里以外的地方并长时间滞留时,SOC最佳化计划部5推定“该期间中高频度且长时间地用电池驱动笔记本电脑10”。平时,在工作场所用户将笔记本电脑接入外部电源使用的可能性较高,在上下班或回家途中用电池驱动的可能性较高。因而,SOC最佳计划部5推定“平时,笔记本电脑10高频度但短时间地用电池驱动”。在休息日或休假中,用户将笔记本电脑10放在自己家中的可能性较高。因而SOC最佳化计划部5推定“这些期间中笔记本电脑10仅低频度且短时间地用电池驱动”。
当多个用户共用笔记本电脑10时,SOC最佳化计划部5首先推定按照各用户的笔记本电脑10的使用预定。接着SOC最佳化计划部分5就这些使用预定之间的重复期间从这些使用预定中选择电池驱动的最高频度及最长动作时间。由此,统一了笔记本电脑10的使用预定。
步骤3SOC最佳化计划部5按照所推定的笔记本电脑10的使用预定按如下计划二次电池21的SOC。图3的例中,二次电池21的控制目标SOC分为三类满充电(100%)、满充电的电池容量的50~80%、以及20~80%。当电池驱动的频度高且动作时间长时,设定控制目标SOC为满充电(100%)。由此最大限度地确保电池驱动用的电池容量。当电池驱动频率高而动作时间短时,设定控制目标SOC为满充电的电池容量的50~80%。由此,为了电池驱动,确保满充电的电池容量的至少50%,而且在接到外部电源时的SOC降低为满充电的20%以上。当电池驱动频度低且动作时间短时,设定控制目标SOC为满充电的电池容量的20~80%。这样,SOC下降到控制目标的下限(20%)左右,二次电池21达到深度放电,才开始二次电池21的充电。而且,实行这一充电充其量只达到满充电的电池容量的80%。这样,在连接到外部电源时的SCO维持比满充电充分低。
步骤S4SOC最佳化计划部5将所计划的SOC作为控制目标通知电源控制部3。SOC最佳化计划部5这时将控制目标SOC与关于应实现各控制目标SOC的期间的信息的组合作为与SOC有关的最佳化计划进行通知。这里,定期地进行该通知也可以。此外,在控制目标SOC变更预定时刻的一定时间前进行通知也可以。
步骤5电源控制部3按照SOC最佳化计划部5通知的SOC有关的最佳化计划设定对二次电池2 1的充放电条件,控制由电源部1对二次电池21的充放电。由此,电源控制部3按最佳化计划那样实现控制目标SOC。例如按照图3所示的最佳化计划,按如下进行对二次电池21的SOC管理。
(8月5~6日)
设定控制目标SOC为满充电的电池容量的50~80%。电源控制部3利用电池收纳部内的BMU 22监视二次电池21的SOC,例如,由于电池驱动或自己放电SOC低于满充电的电池容量的50%时,通过BMU22将这一下降通知电源控制部3。这时,电源控制部3设定充电条件,通过电源部1内的充电部11充电二次电池21。这里设定充电条件使SOC不超过满充电的电池容量的80%。这样维持SOC在控制目标的范围内。
(8月7~8日)设定控制目标SOC为满充电(100%)。电源控制部3在该期间之前预测将SOC从满充电的电池容量的50~80%上升到满充电所需的时间,电源控制部3进而根据这一预测的时间设定包含充电开始时刻的充电条件。这样,在该时期的开始时刻已经维持SOC为满充电。
(8月9日)设定控制目标SOC为满充电的电池容量的50~80%。电源控制部3在这一期间之初通过BMU22测定二次电池21的SOC。电源控制器3进行根据所测定的SOC与控制目标SOC之间的差异设定充放电条件,将SOC收纳到控制目标的范围内。
(8月10~18日)设定控制目标SOC为满充电的电池容量的20~80%。电源控制部3在这一期间之初通过BMU22测定二次电池21的SOC。电源控制部3进而根据所测定的SOC与控制目标SOC之间的差异设定充放电条件,将SOC收纳到控制目标的范围内。由于这一期间中控制目标SOC的下限特别低,故SOC被维持比满充电充分低。
8月19日以后也同样按照SOC最佳化计划控制SOC。
如上所述,实施例1的笔记本电脑10根据用户的日程决定二次电池21的SOC有关的最佳化计划、这一最佳化计划中特别只在预定笔记本电脑10的长时间的电池驱动的期间附近,SOC被维持为满充电。另一方面,在长时期连续地连接外部电源期间,SOC被维持低于满充电,以抑制连续充电引起的劣化。这样,兼顾了二次电池的长寿命维持与电池容量的最大限度的运用。
在实施例1的笔记本电脑10的SOC管理中,用户利用调度程序只要输入自身的日程就行。因此对SOC管理的用户的负担要比现有的设备轻。
实施例2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电池管理服务器30对网络6上的电池式电气设备31、32、33、34、…进行电池管理有关的框图。图4中对与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笔记本电脑10的构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以与图1相同的符号。而且对于这些相同的构成要素引用实施例1中的说明。
网络6较好的是IP网络,特别是根据IEEE802.3的网络。网络6也可以是无线LAN(IEEE 802.11)、USB、或根据IEEE 1934的网络。网络6还可以利用通过PLC电力线的网络。
作为用户接到网络6的除了电池管理服务器30以外,例如有DVC31、笔记本电脑32、无绳电脑33、以及电钻34。这些都是电池式电气设备,对接到网络的连接系统及电源系统都包含相同的构成要素。例如DVC31具有电源部1、电池收纳部2、以及电源控制部3。这些中任一个都与实施1的笔记本电脑10的相同,故有关它们的细节引用实施例1中的说明。DVC31还有通信部7,借此与网络6之间实行数据通信。通信部7接到网络6时与电池管理服务器30之间实现PnP。电源控制部3通过通信部7将有关BMU22通知的二次电池21的信息(如二次电源21的电压、电流、及温度的测定值、残余容量、以及识别信息)送到电池管理服务器30。另一方面,电源控制部3接收来自电池管理服务器30的表示有关二次电池21的SOC的最佳化计划的数据。
实施例2的电池管理服务器30最好是PC。特别是笔记本电脑或PDA。网络接口8与网络6之间实行数据通信。
电池管理服务器30的CPU(未图示)执行记录于电池管理服务器30内藏的HDD(未图示)的调度程序,作为日程记录部4起作用。这里调度程度是记录、管理用户的日程用的应用程序,例如可以是一般PC中所装载的程序。日程记录部4将用户通过键盘或鼠标(未图示)输入的有关用户的日程的数据以规定的文件形式记录到如上述HDD或存储卡等非易失存储器。日程记录部4也可从网络6上的其他便携信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32通过网络6输入有关用户日程的文件。这时用户也可以有多个。也就是说日程记录部4一般记录有关多个用户日程的文件。
电池管理服务器30的CPU(未图示)执行记录于如电池管理服务器30内藏HDD(未图示)的规定程序,作为设备清单管理部9起作用。设备清单管理部9通过网络接口8监视电池式电气设备对网络6的连接。电池管理服务器30利用PnP自动识别新接入网络6的电池式电气设备。这时,设备清单管理部9确定该电池式电气设备并更新网络6上的电池式电气设备的清单(设备清单)。
电池管理服务器30的CPU(未图示)执行记录于如电池管理服务器30内藏的HDD(未图示)的规定程序,作为SOC最佳化计划部5A起作用。SOC最佳化计划部5A对于包含于设备清单中的各电池式电气设备,根据用户的日程决定有关二次电池的SOC的最佳化计划。SOC最佳化计划部5A还将表示所决定的最佳化计划的数据通过网络6通知位于对应的电池式电气设备内的电源控制部。
由位于电池管理服务器30内的SOC最佳化计划部5A对有关二次电池的SOC有关的最佳化计划的决定,以及基于该最佳化计划的在网络6上的各电池式电气设备的二次电池的SOC管理,具体地如下述那样进行。图5为示出上述最佳化的决定以及基于该最佳化的上述的SOC管理的流程图。
步骤S10用户例如利用电池管理服务器30的调度程序直接向电池管理服务器30输入自身的日程。日程记录部4以规定的文件形式记录有关输入的用户的日程的数据。此外,用户也可利用网络6上的另一PC或便携式信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32的调度程序输入自身的日程。这时,有关该日程的文件通过网络6上载到电池管理服务器30。
步骤S11设备清单管理部9生成或更新设备清单。
在图4所示的例中,设备清单中包含DVC31、笔记本电脑32、无绳电话33、以及电钻34。
步骤S12SOC最佳化计划部5A参照日程记录部4记录的(一般多个)用户的日程有关的文件及设备清单。SOC最佳化计划部5A还根据这些用户的日程对设备清单所包含的各电池式电气设备推定这些用户的使用预定。使用预定中包含有无通过AC适配器11对外部电源A的连接、电池驱动的频度、动作/待机时间、使用目的、或耗费电力。
图6的表中示出日程记录部4记录的用户的日程的一例,根据该日程由SOC最佳化计划部5A推定的DVC31的使用预定,以及根据该使用预定由SOC最佳化计划部5A计划的控制目标SOC。图6中第一行与第二行表示在8月5~22日的用户的日程。第三行与第四行表示推定的DVC31的使用预定。第五行表示控制目标SOC的计划。根据8月5~22日用户的日程,预定7日为焰火大会观光,12~16日旅行。又,10日、11日、17日及18日为休息日。SOC最佳化计划部5A根据该日程推定该用户的DVC31的使用预定。这里,设想“该用户的DVC的使用是个人享用,并非业务目的”。图6的例中,DVC31的使用预定由电池驱动的频率与其动作时间组成。其中电池驱动的频度分高/低二级,电池驱动的动作时间分长/短二级。此外,也可各自细分为三级以上。
平时,用户由于上班,故DVC31放置于自己家里的可能性高。因此,SOC最佳化计划部5A推定“在平时DVC31只以低频度且短时间地用电池驱动”。SOC最佳化计划部5A推定“在预定旅行等假日期间,DVC31以高频度且长时间用电池驱动”。SOC最佳化计划部5A推定“在预定焰火大会等的几小时左右的事件期间,DVD31以低频度、长时间地用电池驱动”。SOC最佳化计划部5A推定“在未预定的特别假日之类的休息日等闲假期间,DVC31以高频度但短时间地用电池驱动”。
当电池管理服务器30记录多个用户的日程时,SOC最佳化计划部5A首先推定各个用户的DVC31的使用预定。接着SOC最佳化计划部5A对在这些使用预定之间的重复期间,从这些使用预定之中例如选择电池驱动的最高频度与最长的动作时间。由此,DVC31的使用预定得以统一。
SOC最佳化计划部5A对设备清单中所含的其他的电池或电气设备即笔记本电脑32、无绳电话33、及电钻34的各自的使用预定实行与对DVC31的使用预定的上述推定相同的推定。这时,对电池驱动的频度或其动作时间的级数或推定基准等使用预定的内容也可依每种电池式电气设备而有不同。
步骤S13SOC最佳化计划部5A对设备清单中所含的各电池式电气设备,根据所推定的使用预定来计划其二次电池的SOC。例如对DVC31而言,SOC最佳化计划部5A根据上述推定的使用预定如下述那样计划二次电池21的SOC。图6的例中,二次电池21的控制目标SOC被分为三类满充电(100%)、满充电的电池容量的50~80%、以及20~80%。当电池驱动的动作时间长时,与其频度无关地设定控制目标SOC为满充电(100%)。由此,最大限度地确保电池驱动用的电池容量。当电池驱动的频度高而动作时间短时,设定控制目标SOC为满充电的电池容量的50~80%。由此,为电池驱动确保满充电的电池容量的至少50%,而且在接到外部电源时的SOC比满充电减低20%以上。当电池驱动的频度低且动作时间短时,设定控制目标SOC为满充电的电池容量的20~80%。由此,在低于SOC控制目标的下限(20%)左右二次电池21深度放电时二次电池21的充电开始。而且,该充电只执行到满充电的电池容量的80%为止。这样,接到外部电源时的SOC维持比满充电充分低。
SOC最佳化计划部5A对于设备清单中所含的其他各电池式电气设备(笔记本电脑32、无绳电话33以及电钻34)与对DVC31相同地来计划二次电池的SOC。这时,如控制目标SOC的种类等的计划内容可因每种电池式电气设备而异。
步骤S14SOC最佳化计划部5A以计划的SOC作为控制目标,通知设备清单中所含的电池式电气设备的各自的电源控制部。这时,SOC最佳化计划部5A将控制目标SOC与有关应实现各自的控制目标SOC的期间的信息相组合作为有关SOC的最佳化计划来通知。这个通知可以定期进行,也可在控制目标SOC的变更预定的一定时间之前进行。
步骤S15在设备清单所含的各电池式电气设备中,电源控制部按照SOC最佳化计划部5A通知的最佳化计划,设定对二次电池的充放电条件,控制由电源部对二次电池的充放电。由此,电源控制部按照最佳化计划实现控制目标SOC。例如按照对图6所示的DVC31的最佳化计划,如下述地进行对二次电池21的SOC管理。
(8月5~6日)设定控制目标SOC为满充电的电池容量的20~80%。电源控制部3利用电池收纳部2内的BMU22监视二次电池21的SOC。例如当由于电池驱动或自己放电,SOC低于满充电的电池容量的20%时,通过BMU22将这一下降通知电源控制部3。这时,电源控制部3设定充电条件,通过电源部1内的充电部11充电二次电池21。这里,充电条件被设定得使SOC不超过满充电的电池容量的80%。这样,SOC维持在控制目标范围内。
(8月7日)设定控制目标SOC为满充电(100%)。电源控制部3在该期间之前预测得SOC从满充电的电池容量的20~80%上升到满充电为止所需要的时间。电源控制部3进而根据该预测的时间设定包含充电开始时刻的充电条件。由此,在该时期的开始时刻SOC已经得到满充电地维持。
(8月8~9日)设定控制目标SOC为满充电的电池容量的20~80%。电源控制部3在该期间之初通过BMU 22测定二次电池21的SOC。电源控制部3还根据该测定的SOC与控制目标SOC之间的差异设定充放电条件,将SOC收纳到控制目标的范围内,这一期间由于控制目标SOC的下限特别低,故SOC得以充分低于满充电地维持。
(8月10~11日)设定控制目标SOC为满充电的电池容量的50~80%,电源控制部3在该期间之初通过BMU 22测定二次电池21的SOC。电源控制部3还根据该测定的SOC与控制目标SOC之间的差异设定充放电条件,将SOC收纳到控制目标的范围内。
(8月12~16日)设定控制目标SOC为满充电(100%)。电源控制部3在该期间之前预测将SOC从满充电的电池容量的50~80%上升到满充电为止所需要的时间。电源控制部3还根据该预测的时间设定包含充电开始时刻的充电条件。由此,在该时期的开始时刻SOC已经得到满充电地维持。
8月17日以后也同样按照最佳化计划控制SOC。
步骤S16设备清单管理部9通过网络接口8监视向网络6的电池式电气设备的连接。在新的电池式电气设备连接到网络6之前,反复进行步骤S14与S15管理。电池管理服务器30利用PnP自动识别新连接到网络6的电池式电气设备时,处理回到步骤S11。设备清单管理部9确定新识别的电池式电气设备,更新设备清单。进而根据更新的设备清单再设定有关SOC的最佳化计划。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例2的电池管理服务器30对于包含于设备清单的各电池式电气设备,根据(一般多个)用户的日程决定有关二次电池的SOC的最佳化计划。该最佳化计划中特别仅在预定该电池式电气设备的长时间电池驱动的期间附近,SOC被控制为满充电。另一方面在维持与外部电源的连接期间,SOC低于满充电地加以维持,以抑制连续充电引起的劣化。这样,在各电池式电气设备中,既实现二次电池的长寿命维持,又实现电池容量的最大限度的运用。
在实施例2的网络6上,作为客户连接有DVC31、笔记本电脑32、无绳电话33、以及电钻34。网络6上此外也可连接例如PDA、便携式电话、以及便携式AV播放机等便携式信息设备;电锯和电动割草机等电动工具;手电筒、无绳吸尘器、无绳熨斗、电动剃须刀以及电动牙刷等家电制品;火灾报警器、紧急灯、防盗铃以及UPS等防灾设施。
实施例2的电池管理服务器30对网络6上的多个电池式电气设备一元化地管理各自的二次电池的SOC。而且在该SOC管理中,用户利用调度程序只需向电池管理服务器30输入自身的日程。从而,用户的管理负担得以显著减轻。
本发明的便携式信息设备根据用户的日程决定有关二次电池的充电状态的最佳化计划。在该最佳化计划中特别只在预定长时间的电池驱动的期间的附近,二次电池的充电状态被满充电地维持。另一方面,在长时间连续接到外部电源的期间中充电状态被低于满充电地维持,以抑制连续充电引起的劣化。这样,既实现二次电池的长寿命维持,又实现电池容量的最大限度的运用。
本发明的便携式信息设备中,对二次电池的充电状态的管理,用户利用调度程序只需输入自身的日程。从而对该管理的用户负担要比现有的设备轻。
本发明的电池管理器自动识别连接到网络上的多个电池式电气设备,并列入清单。电池管理服务器进而对该清单中包含的各电池式电气设备,根据一般为多个的用户的日程决定有关二次电池的充电状态的最佳化计划。该最佳化计划中特别只在预定各电池式电气设备的长时间的电池驱动的期间附近,二次电池的充电状态被满充电地控制。另一方面,在维持接到外部电源的期间,充电状态被低于满充电地维持,以抑制连续充电引起的劣化。这样,各自的电池式电气设备中既实现二次电池的长寿命的维持,也实现电池容量的最大限度的运用。
本发明的电池管理服务器对网络上的多个电池式电气设备一元化地管理各二次电池的充电状态。而且该管理中用户利用调度程序只需向电池管理服务器输入自身的日程。因而对这种管理的用户的负担得以显著减轻。
尽管就具有一定详细程度且较佳的形态的发明作了说明,但在构成的细节方面可以适当改变这种较佳形态的现所公开的内容,各要素的组合和顺序的变化可以不脱离所要求的发明的范围和思想地加以实现。
权利要求
1.一种便携式信息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A)含有二次电池的电池收纳部;(B)将来自外部电源或所述二次电池的电力变换为规定的直流电力,并用所述外部电源的电力充电所述二次电池的电源部;(C)记录用户的日程用的日程记录部;(D)按照所述日程决定有关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状态的最佳化计划的充电状态最佳化计划部;以及(E)根据所述最佳化计划设定充放电条件,按照该充放电条件控制所述电源部对所述二次电池的充放电的电源控制部。
2.一种便携式信息设备的充电状态最佳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下列步骤(A)记录用户的日程的步骤;(B)根据所述日程决定有关电池收纳部内的二次电池的充电状态的最佳化计划的步骤;(C)根据所述最佳化计划设定充放电条件的步骤;以及(D)按照所述充放电条件控制电源部对所述二次电池的充放电的步骤。
3.一种充电状态最佳化程序,其特征在于,它使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信息设备内的CPU作为所述日程记录部、所述充电状态最佳化计划部、以及所述电源控制部发挥作用。
4.一种电池管理服务器,用于对电池式电气设备提供所述最佳化计划,所述电池式电气设备具有(a)用于与外部网络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部;(b)含有二次电池的电池收纳部;(c)用于来自外部电源或所述二次电池的电力变换成规定的直流电力,并用所述外部电力充电所述二次电池的电源部;以及(d)用于根据有关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状态的最佳化计划设定充放电条件,按照该充放电条件控制所述电源部对所述二次电池的充放电的电源控制部;其特征在于,提供所述最佳化计划用的电池管理服务器具备(A)用于与所述网络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的网络接口;(B)用于记录用户的日程的日程记录部;(C)用于监视由所述电池式电气设备对所述网络的连接,并生成或更新对所述网络连接的所述电池式电气设备的清单的设备清单管理部;以及(D)按照所述日程对所述清单所包含的每一个所述电池式电气设备决定所述最佳化计划,并对所述每个电池式电气设备通知这些最佳化计划的充电状态最佳化计划部。
5.一种用电池管理服务器的电池式电气设备的充电状态最佳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步骤(A)记录用户的日程的步骤;(B)监视电池式电气设备对网络的连接的步骤;(C)生成或更新连接所述网络的所述电池式电气设备的清单的步骤;(D)利用所述电池管理服务器按照所述日程对所述清单中所含的每个电池式电气设备,决定有关该电池收纳部内的二次电池的充电状态的最佳化计划的步骤。(E)从所述电池管理服务器通过网络向所述每个电池式电气设备通知所述最佳化计划的步骤;(F)根据所述最佳化计划设定每个所述电池式电气设备的充放电条件的步骤;以及(G)各电池式电气设备按照所述充放电条件控制各自的电源部对所述二次电池的充放电的步骤。
6.一种充电状态最佳化程序,其特征在于它使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管理服务器内的CPU作为所述日程记录部、所述设备清单管理部、以及所述充电状态最佳化计划部发挥作用。
全文摘要
日程记录部(4)记录用户的日程。SOC(充电状态)最佳化计划部(5)根据用户的日程计划二次电池(21)的SOC。比较考虑二次电池(21)的连续充电特性与电池驱动时应该确保可能动作时间或电力,使计划的控制目标SOC最佳化。例如在推定电池驱动较长动作时间的期间附近设定控制目标SOC为满充电,在推定由AC适配器(11)向外部电源(A)的长时期连接的期间设定控制目标SOC为充分低于满充电。电源控制部(3)按照有关SOC的最佳化计划,控制二次电池(21)的充放电。
文档编号H02J7/00GK1494192SQ0315796
公开日2004年5月5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30日
发明者森猪一郎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