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64916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装置,尤其涉及适用于通过对二次电池供给常用电流作为充电电流来主充电上述二次电池,同时通过对上述二次电池供给微弱电流作为充电电流来涓流充电上述二次电池的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充电二次电池的充电装置中,采用了除通过对二次电池供给常用电流(大电流)作为充电电流来主充电二次电流的功能之外,还具有通过对二次电池供给微弱电流作为充电电流来涓流充电二次电池的功能的结构。
通常,涓流充电是在二次电池性能上产生劣化,从而不能产生原来的电动势的情况下,为恢复原来的功能而进行的。
图2表示具有这种涓流充电功能的充电装置1的电路结构的现有例,该充电装置1具有对二次电池2进行主充电的主充电电路3和对上述二次电池2进行涓流充电的涓流充电电路4。
上述主充电电路3在电源5的端子6的下游侧具有充电电流检测电阻7,在该充电电流检测电阻7的输出侧经电阻r1连接着运算放大器8的反相输入端子。该运算放大器8边检测充电电流检测电阻7中流过的电流,边控制充电电流的值。
另一方面,上述运算放大器8的非反相输入端子经电阻r2而被接地。另外,在上述运算放大器8的非反相输入端子和上述充电电流检测电阻7的输入侧之间配置有电阻r3。
在上述充电电流检测电阻7的输出侧经其发射极连接着对二次电池2限制常用电流的供给的作为功率用元件的功率晶体管Tr1,将该功率晶体管Tr1的集电极连接到二次电池2的正极。另外,在上述功率晶体管Tr1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配置有电阻r4。
进一步,将功率晶体管Tr1的基极连接到控制该功率晶体管Tr1的基极电流的晶体管Tr2的发射极,该晶体管Tr2的集电极经电阻r5而连接到运算放大器8的输出端子。另外,在上述晶体管Tr2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配置有电阻r6。
进一步,在上述晶体管Tr2的基极上连接着电阻r7的一个端部,将该电阻r7的另一个端部连接到控制晶体管Tr2的基极电流的晶体管Tr3的集电极。
上述晶体管Tr3的发射极被接地,基极经电阻r8连接到基极电流输入用的电源端子10上。另外,在晶体管Tr3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配置有电阻r9。
接着,上述涓流充电电路4在电源5的端子6的下游侧具有电阻r10,在该电阻r10的输出侧,经其发射极连接对二次电池2限制微弱电流的供给的作为功率用元件的功率晶体管Tr4。
将上述功率晶体管Tr4的集电极连接到上述二次电池2的正极,另外,在上述功率晶体管Tr4的基极和电源5的端子6的下游侧之间配置有二极管11。另外,将电阻r11的一个端部连接到上述功率晶体管Tr4的基极上,将该电阻r11的另一个端部连接到控制功率晶体管Tr4的基极电流的晶体管Tr5的集电极上。
将晶体管Tr5的基极经电阻r12连接到基极电流输入用的端子12。另外,在电阻r12的基极侧的端部和晶体管Tr5的发射极之间连接着电阻r13。进一步,晶体管Tr5的集电极被接地。
根据这样构成的充电装置,首先,在对二次电池2进行主充电的情况下,对晶体管Tr3供给基极电流,成为打开晶体管Tr3、Tr2和功率晶体管Tr1的状态。
由此,从电源5经功率晶体管Tr1的发射极-集电极之间向二次电池2供给700mA左右的常用电流来作为充电电流,对二次电池2进行主充电。
另外,这时,不向晶体管Tr5的基极供给基极电流,晶体管Tr5、功率晶体管Tr4为关闭的状态。
接着,在对二次电流2进行涓流充电的情况下,在关闭功率晶体管Tr1、晶体管Tr2、Tr3的状态下,向晶体管Tr5的基极供给基极电流,从而成为打开晶体管Tr5、功率晶体管Tr4的状态。
由此,从电源5经功率晶体管Tr4的发射极-集电极之间向二次电池2供给50mA左右的微弱电流来作为充电电流,对二次电池2进行涓流充电。
专利文献1特开平5-284664号公报但是,现有的充电装置1由于分别独立设置主充电电路3和涓流充电电路4,所以各电路中,分别需要独立控制充电电流(常用电流或微弱电流)用的价格昂贵的功率晶体管Tr1、Tr4,所以引起了充电装置的制造成本的升高。
另外,由于充电电流通过的各电路的功率晶体管Tr1、Tr4发热量都很大,所以需要对每个功率晶体管Tr1、Tr4分别设置放热这些功率晶体管Tr1、Tr4所发出的热的散热器(图中未示),故部件数增加,进而成为成本提高的主要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这些问题而作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减少充电电流的设定所需的功率用元件的个数,由此可实现装置的小型化和成本的低廉化的充电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充电装置,包括电源,其向二次电池供给充电电流;运算放大器,其控制由该电源供给的充电电流;功率用元件,其限制向所述二次电池供给所述充电电流;通过对上述二次电池供给常用电流作为充电电流而可主充电所述二次电池,并且通过对上述二次电池供给微弱电流作为充电电流而可涓流充电所述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主要的电路结构为主充电用的电路结构,在该电路结构内插入设定所述微弱电流的设定部。
并且,根据这种结构,由于实质上可以由主充电用的电路补充控制微弱电流的供给用的功能,所以可以减少充电电流的控制所需要的控制元件的个数。
另外,本发明的充电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设定部通过调整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偏移量,进行所述微弱电流的设定。
并且,根据这种结构,可以进一步简便地进行微弱电流的设定。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充电装置的实施方式的电路图;图2是表示现有充电装置的一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图1,说明本发明的充电装置的实施方式。
对与现有技术基本结构相同或与其类似的部分使用同一附图标记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形态的充电装置15具有向二次电池2供给充电电流的电源5、控制由该电源5的充电电流的供给的运算放大器8、限制向所述二次电池2供给上述充电电流的作为功率用元件的功率晶体管Tr1,在这些方面与现有技术基本相同。
但是,本实施方式的充电装置15的电路结构与现有技术的兼有对二次电池2进行主充电的主充电电路3、对上述二次电池2进行涓流充电的涓流充电电路4的结构不同,主要的电路结构为主充电用的电路结构。
即,本实施形态的充电装置15不具有构成现有的涓流充电电路4的功率晶体管Tr4、晶体管Tr5、二极管11、电阻r10、r11、r12、r13各元件。
代替这些,在上述电源5的端子6和运算放大器8的反相输入端子之间具有设定对二次电池2进行涓流充电时的微弱电流的设定部16。
该设定部16通过调整上述运算放大器8的偏移量(offset),即运算放大器8的输入端子间的输入偏移电压(误差电压),来进行上述微弱电流的设定。另外,上述设定部16若是电位器(volume)等的简单结构,则可进一步低价组装充电装置15。
另外,在上述设定部16和上述运算放大器8的反相输入端子之间配置着电阻r14。
进一步,在上述运算放大器8的非反相输入端子上连接的上述电阻r2的输入侧连接着进行主充电和涓流充电的切换的晶体管Tr6的集电极。并且,在上述晶体管Tr6的基极上配置有电阻r15,在发射极和基极之间配置有电阻r16。
这样,通过对主充电用的电路结构添加设定部16等的微小改变,实质上可以由主充电用的电路充分满足控制微弱电流的供给用的功能,所以可以减少充电电流的控制所需要的控制元件的数目。
另外,通过调整上述运算放大器的偏移量,可以简单进行上述微弱电流的设定。
下面,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作用。
根据这样构成的充电装置15,首先,在对二次电池进行主充电的情况下,向晶体管Tr3供给基极电流,从而成为打开晶体管Tr3、Tr2和功率晶体管Tr1的状态。
另外,向晶体管Tr6的基极供给基极电流从而打开晶体管Tr6。
由此,从电源5经功率晶体管Tr1的发射极-集电极之间向二次电池2供给700mA左右的常用电流作为充电电流,对二次电池2进行主充电。
接着,在对二次电池2进行涓流充电的情况下,关闭晶体管Tr6,同时通过设定部16调整运算放大器8的偏移量。
由此,从电源5经功率晶体管Tr1的发射极-集电极之间向二次电池2供给50mA左右的微弱电流作为充电电流,对二次电池2进行涓流充电。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可以减少价格昂贵且发热量大的作为功率用元件的功率晶体管的个数,所以可以低价得到充电装置15,另外,可以实现装置的小型化。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形态,可根据需要进行各种变更。
权利要求
1.一种充电装置,包括电源,其向二次电池供给充电电流;运算放大器,其控制由该电源供给的充电电流;功率用元件,其限制向所述二次电池供给所述充电电流;通过对上述二次电池供给常用电流作为充电电流而可主充电所述二次电池,并且通过对上述二次电池供给微弱电流作为充电电流而可涓流充电所述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主要的电路结构为主充电用的电路结构,在该电路结构内插入设定所述微弱电流的设定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部通过调整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偏移量,进行所述微弱电流的设定。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减少充电电流的设定所需的功率用元件的个数,可实现装置的小型化和成本的低廉化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的电路结构为主充电用的电路结构,在该电路结构内插入设定所述微弱电流的设定部(16)。
文档编号H02J7/10GK1614853SQ20041009231
公开日2005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6日
发明者松田省二 申请人: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