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阻力配置的低压电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77907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低阻力配置的低压电动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机,特别是一种低阻力配置的低压电动机。
背景技术
习知的有刷电动机主要是在转子一端组设有碳刷,而定子相对应处环列有不同相位的铜片,借由碳刷触接不同相位的铜片以达到驱动转子的目的。惟,此种习知的有刷电动机结构由于一般皆有足够电压的外接式供电源加以驱动,因此碳刷与铜片触接所造成的磨擦阻力对于整体电动机运作而言并无太大影响,且磁极换相时所产生的顿挫感亦不明显。但,目前已有业者尝试将此种有刷电动机运用于一些自然力,如太阳能发电的产品结构上,由于自然力发电方式所产生的电流量及电压相当微弱,因此习知的有刷电动机的电刷结构型态将因为磨擦阻力过大而存在运转不顺甚至难以运转之虞。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磨擦阻力低、低压运转平稳顺畅的低阻力配置的低压电动机。
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具有数组磁铁的定子、转子及电刷组;壳体包括顶及设有两个固定点的底壁;转子包括轴杆、转座及与定子的磁铁之间呈面状相对间隔状的数组线圈;电刷组设置于转子与定子之间;电刷组包括正、负极刷片及正、负刷杆;电刷组的负极、正极刷片设置于转子转座底面中心且呈内、外环分隔状态,位于外环的正极刷片具有数个呈放射状断开部型态间隔的区块;电刷组的正、负极刷杆的相对外端则分别固定组设于壳体底壁的两个固定点上,正、负极刷杆的相对内端横向往壳体中心方向悬空延伸,最终形成向上突伸且分别恰可触靠于电刷组的正、负极刷片的触接部。
其中
转子与定子呈上、下配置型态,转子的线圈与定子的磁铁为不等数错位相对状态;转子的轴杆呈立轴向,其顶、底端分别枢组于壳体的顶、底壁上。
转子的数组线圈与定子的数组磁铁为三相四极、三相多极的配置型态。
电刷组正极刷杆内端临近触接部一侧叉伸出触靠于电刷组正极片另侧面的副触接部;副触接部与正极刷件的长度呈不等长状态。
电刷组的正、负极刷杆触接部呈倒U形。
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具有数组磁铁的定子、转子及电刷组;壳体包括顶及设有两个固定点的底壁;转子包括轴杆、转座及与定子的磁铁之间呈面状相对间隔状的数组线圈;电刷组设置于转子与定子之间;电刷组包括正、负极刷片及正、负刷杆;电刷组的负极、正极刷片设置于转子转座底面中心且呈内、外环分隔状态,位于外环的正极刷片具有数个呈放射状断开部型态间隔的区块;电刷组的正、负极刷杆的相对外端则分别固定组设于壳体底壁的两个固定点上,正、负极刷杆的相对内端横向往壳体中心方向悬空延伸,最终形成向上突伸且分别恰可触靠于电刷组的正、负极刷片的触接部。借由电刷组的正、负极刷杆呈悬伸横杆形状的结构特色,使得触接部能以相当轻微的弹性力度靠触于正、负极刷片,进而使电刷组作动时能达到最低的磨擦阻力,使转子能够在低压运转情况下仍保持最佳的平稳顺畅性;不仅磨擦阻力低,而且低压运转平稳顺畅,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部件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剖视图。
图4、为图3中A部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正负极刷片部位结构示意仰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剖视图(叉伸设有副触接部)。
图7、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俯视图(叉伸设有副触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10、定子20、转子30、电刷组及供电装置40。
壳体10包括设有承靠部13的底壁11及设有轴孔14的顶壁12;底壁11上设有两个固定点15。壳体10底壁11承靠部13为呈锥尖状的凹穴。
定子20具有数组磁铁21。
转子30包括轴杆31、转座32及数组线圈33。
电刷组包括正、负极刷片51、52及与预设的供电装置40相连接的正、负极刷杆61、62。
转子30位于定子20的上方呈上、下配置型态;转子30的线圈33与定子20的磁铁21之间呈面状相对间隔状,且转子30的线圈33与定子20的磁铁21为不等数错位相对状态;转子30的轴杆31呈立轴向配置,其底端枢靠于壳体10底壁11上预设的承靠部13上,轴杆31的顶端枢穿过壳体10顶壁12上所预设的轴孔14,以构成轴杆31以承靠部13为旋转支点并配合轴孔14的限位作立轴向的旋转运动。
如图2所示,转子30的数组线圈33与定子20的数组磁铁21可为三相四极、三相多极的配置型态。
电刷组的负极、正极刷片51、52可设置于转子30转座32底面中心且呈内、外环分隔状态,位于外环的正极刷片51具有数个呈放射状断开部型态间隔的区块。电刷组的正、负极刷杆61、62的相对外端则分别固定组设于壳体10底壁11的两个固定点15上,正、负极刷杆61、62的相对内端则横向往壳体10中心方向悬空延伸,最终形成向上突伸的触接部63、64。触接部63、64呈倒U形。正极刷杆61的触接部63恰可触靠于电刷组的正极刷片51;负极刷杆62的触接部64则恰可触靠于电刷组的负极刷片52。
如图6、图7所示,电刷组正极刷杆61内端临近触接部63一侧叉伸出与其长度差距为A的不等长副触接部65,触接部65触靠于电刷组正极片51另侧面,借此设计,正极刷杆61的触接部63于转子30旋转时可缩短其与正极刷片51各区块断开部位触接时间,俾可缓和电极换向时的顿锉感,令转子30的旋转更顺畅。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功效1、借由正、负极刷杆61、62呈悬伸横杆形状的结构特色,使得触接部63、64能以相当轻微的弹性力度靠触于正、负极刷片51、52,进而使电刷组作动时能达到最低的磨擦阻力,使转子能够在低压运转情况下仍保持最佳的平稳顺畅性。
2、电刷组正极刷杆61内端临近触接部63一侧叉伸出不等长副触接部65的结构设计,借以使正极刷杆61的触接部63于转子30旋转时可缩短其与正极刷片51各区块断开部位触接时间,俾可缓合电极换向时的顿锉感,令转子的旋转更顺畅。
权利要求1.一种低阻力配置的低压电动机,它包括壳体、具有数组磁铁的定子、转子及电刷组;壳体包括顶、底壁;转子包括轴杆、转座及与定子的磁铁之间呈面状相对间隔状的数组线圈;电刷组设置于转子与定子之间;电刷组包括正、负极刷片及正、负刷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底壁上设有两个固定点;电刷组的负极、正极刷片设置于转子转座底面中心且呈内、外环分隔状态,位于外环的正极刷片具有数个呈放射状断开部型态间隔的区块;电刷组的正、负极刷杆的相对外端则分别固定组设于壳体底壁的两个固定点上,正、负极刷杆的相对内端横向往壳体中心方向悬空延伸,最终形成向上突伸且分别恰可触靠于电刷组的正、负极刷片的触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阻力配置的低压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子与定子呈上、下配置型态,转子的线圈与定子的磁铁为不等数错位相对状态;转子的轴杆呈立轴向,其顶、底端分别枢组于壳体的顶、底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阻力配置的低压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子的数组线圈与定子的数组磁铁为三相四极、三相多极的配置型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阻力配置的低压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刷组正极刷杆内端临近触接部一侧叉伸出触靠于电刷组正极片另侧面的副触接部;副触接部与正极刷件的长度呈不等长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阻力配置的低压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刷组的正、负极刷杆触接部呈倒U形。
专利摘要一种低阻力配置的低压电动机。为提供一种摩擦阻力低、低压运转平稳顺畅的电动机,提出本实用新型,它包括壳体、具有数组磁铁的定子、转子及电刷组;壳体包括顶及设有两个固定点的底壁;转子包括轴杆、转座及与定子的磁铁之间呈面状相对间隔状的数组线圈;电刷组设置于转子与定子之间;电刷组包括正、负极刷片及正、负刷杆;电刷组的负极、正极刷片设置于转子转座底面中心且呈内、外环分隔状态,位于外环的正极刷片具有数个呈放射状断开部型态间隔的区块;电刷组的正、负极刷杆的相对外端则分别固定组设于壳体底壁的两个固定点上,正、负极刷杆的相对内端横向往壳体中心方向悬空延伸,最终形成向上突伸且分别恰可触靠于电刷组的正、负极刷片的触接部。
文档编号H02K13/00GK2706948SQ200420048368
公开日2005年6月29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20日
发明者尹佐国 申请人:尹佐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