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动车辆的电接线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43172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机动车辆的电接线盒的制作方法
用于机动车辆的电接线盒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在2007年7月10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 No.2007-180886的优先权,该专利申请的全部公开通过参考包括于此。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用于机动车辆的电接线盒。
如JP-A-1997-103018所示,存在用于将电接线盒连接至车辆主体 的结构,如附图8所示。用于将电接线盒2紧固到车辆主体面板(未 示出)的连接结构是L形金属支架1。特别地,金属支架1的端部la 利用螺钉被固定到车辆主体面板,同时,设置在电接线盒2的外壳组 件的外部上的接合棘爪3则与形成在金属支架1的另一端部lb中的接 合孔lc相接合。

发明内容
然而,JP-A-1997-103018的金属支架必须从车辆主体上的固定位 置延伸到与电接线盒接合的位置处。因此,金属支架1是细长的。由 此,具有用于改进成本的余地。
此外,金属支架1是细长的。因此,在车辆主体面板与电接线盒 之间的尺寸变得不稳定。由此,具有改进的余地。
并且,在电接线盒2的侧部上的接合棘爪3与金属支架1中的接 合孔lc之间具有空间。因此,该空间将导致松动。由此,具有改进的 余地。
考虑到上面的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目的是以较小尺寸制造用 于将电接线盒固定到车辆主体的连接结构,从而降低成本,并且防止 电接线盒松动。
为了克服以上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用于机动车辆的电接线 盒,该电接线盒包括外壳组件、支架部以及支架。
支架部与外壳组件成为一体,且从该外壳组件的外部突出。支架 部包括设有扣钩接合孔的顶壁;以及从顶壁向下延伸的相对侧壁, 且在相对侧壁的远端处具有彼此相对的夹件部分。
支架装配并紧固到支架部的外部上。支架包括设有扣钩接合孔 的顶板部分;以及从顶板部分向下延伸且具有接合件部分的外板部分。
支架的接合件部分夹紧到支架部的相对夹件部分,并将支架紧固 到支架部,从而支架部的扣钩接合孔与支架的扣钩接合孔彼此对准。
接合扣钩插入到支架部和支架中的彼此对准的扣钩接合孔中,且 与该支架部和支架中的彼此对准的扣钩接合孔接合。
根据电接线盒的以上结构,支架被装配并紧固到从电接线盒的下 部外壳突出的支架部的外部上,并且扣钩与支架部和支架接合以将电 接线盒紧固到车辆主体。由此,无需将支架从车辆主体的装饰盖上的 固定位置延伸到电接线盒上的接合位置,从而减小支架尺寸并且减少 了成本。此外,因为支架不长,所以在车辆主体的装饰盖与电接线盒 之间的尺寸变得稳定。
虽然现有技术示出,在电接线盒上设置的接合棘爪与金属支架中 的接合孔接合,在本发明中,支架被配合在支架部的外部上,并且通 过车辆主体的装置盖上的扣钩来固定电接线盒,而没有将电接线盒锁定并固定到连接于车辆主体的支架上。因此,可以不松动地将电接线 盒紧固到车辆主体的装饰盖上。
此外,因为支架被装配并紧固到支架部的外部,可以增加支架部 的强度,并防止电接线盒由于支架部的断裂而下落及掉到车辆主体之 外。
优选地,在支架的接合件部分的相对侧端表面上设置推动突出部 分,以按压支架部的夹件部分。支架部的相对侧壁包括第一和第二突 出,并且第一突出长于第二突出。支架的相对侧板部分包括定位凹槽, 以及支架的定位凹槽引导支架部的第一和第二定位突出部分来协助将 支架对准并紧固固定到支架部。
根据上面的结构,可以防止支架相对于支架部移动或从支架部掉 下。由此,当扣钩与支架和支架部接合时,在支架和支架部中的扣钩 接合孔彼此连通,并且它们不从彼此移动,从而便于扣钩插入和工作 接合。
优选地,在电接线盒的外壳组件的上部外壳或下部外壳上设置支 架部;以及将印刷板连接到上部外壳或下部外壳,任一个都不提供给 支架部。
根据上面的结构,因为印刷板并不固定在包括将要紧固到车辆主 体的支架部的外壳上,从而施加至支架部的负载不直接作用于印刷板, 因此可以防止在印刷板上的应力。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支架被装配并紧固到从电接线盒的下部 外壳突出的支架部的外部上,并且连接到车辆主体的装饰盖的扣钩与 支架部和支架接合以将电接线盒紧固到车辆主体。由此,可以减小支 架的尺寸并减少成本。此外,因为支架没有变成细长,所以在车辆主
体的装饰盖与电接线盒之间的尺寸变得稳定。
此外,因为支架被装配在支架部的外部上,并且通过在车辆主体 的装饰盖上的扣钩来固定电接线盒,可以不松动地将电接线盒紧固到 车辆主体的装饰盖。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例示性实施例。
图1是用于机动车辆的电接线盒的主要部分的第一实施例的放大 截面图2是用于机动车辆的电接线盒的透视图3A是支架部和支架的平面图,示出配合在支架部的外部上的支 架,图3B是图3A的左侧视图,图3C是图3A的正视图,图3D是图 3A的右侧视图,以及图3E是图3A的仰视图4是电接线盒的下部外壳的透视图5A是支架的透视图,图5B是图5A的平面图,图5C是图5A 的左侧视图,图5D是图5A的正视图,图5E是图5A的右侧视图,以 及图5F是图5A的仰视图6是电接线盒的示意性截面图7是电接线盒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性截面图8是用于将现有技术的电接线盒连接到机动车辆面板的结构的 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通过参考附图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机动车辆的电接线 盒的实施例。
图1到6示出电接线盒的第一实施例。
用于机动车辆的电接线盒IO包含在外壳组件中的电路主体,该外
壳组件包括上部外壳11和下部外壳12。上部外壳和下部外壳可以由例
如树脂材料制成。如图4所示,用于将电接线盒IO紧固到车辆主体上 的支架部13整体形成在下部外壳12的侧壁的外表面上并且向上延伸。 支架部13可以由例如与外壳相同的树脂材料制成。如图1到3所示, 支架20装配在支架部13的外部上。支架20可以由例如金属制成。
如图4所示,支架部13形成为盒状结构,该结构具有在底表面中 的开口以及在顶端表面上的用于支架20的支持部分。支架部13包括 设有扣钩接合孔13a的矩形顶壁13b;相对的侧壁13c和13d,所述侧 壁与顶壁13b的相对侧壁毗邻;外侧远端壁13e,该外侧远端壁与相对 的侧壁13c和13d以及顶壁13b的外端边缘毗邻。相对的侧壁13c和 13d从外侧远端壁13e向下延伸。在突出部分13c-l和13d-l的内表面 上设有成对的夹件部分13f。该对夹件部分13f彼此相对,并且与外侧 远端壁13e的下端毗邻。如图3E所示,位于该对相对夹件部分13f的 每一个上的远端表面形成为向内倾斜的倾斜表面13g。
定位肋13h与支架20保持接触,并且从相对的侧壁13c和13d的 内端边缘的外部突出。相对的侧壁13c和13d设有定位突出13i和13j, 这些定位突出13i和13j从定位肋13h向着相对的侧壁13c和13d的外 端边缘延伸。设置在第一侧壁13c上的第一定位突出13i的延伸长度设 为大于设置在第二侧壁13d上的第二定位突出13j的延伸长度。通过使 得第一定位突出13i的长度较长,从而当支架20连接到支架部13时, 最初将定位突出13i插入到支架20内的定位凹槽20g中,以在连接方 向上引导支架20。如果第二较短定位突出13j的长度至少是定位凹槽 20g长度的l/3左右,则可以防止支架松动。与第一定位突出13i的情 况相同,第二定位突出13j可设置与支架20内的定位凹槽20g具有相 同的长度。
外侧远端壁13e包括三个肋13k,该三个肋13k在垂直方向上延伸, 且以彼此平行的取向布置。
如图5所示,例如通过将金属片冲压出所需形状以及对冲压片进
行弯曲,来形成待装配到支架部13的外部上的支架20。支架20包括 顶板部分20b,该顶板部分20b适于叠置在支架部13的顶壁13b的顶 表面上,并设有与扣钩接合孔13a连通的扣钩接合孔20a;相对的侧板 部分20c,该侧板部分20c从顶板部分20b的相对侧边缘向下延伸,并 叠置在支架部13的相对侧壁13c和13d的外部上;以及基本上U形和 片簧状的外板部分20e,该外板部分20e从顶板部分20b的外端向下延 伸并且在下端处向内弯曲。相对的侧板部分20c和外板部分20e分别连 接到顶板部分20b,而相对的侧板部分20c和外板部分20e彼此分离。
如图5F所示,外板部分20e的接合件部分20d的宽度窄于外板部 分20e的向下延伸部分的宽度。在内远端的具有三角形推动突出20f 的每一个相对侧端表面上设置有接合件部分20d。每一个相对的侧板部 分20c设置在具有定位凹槽20g的内端上,其中,该定位凹槽20g与 支架部13的每一个定位突出13i和13j接合。
支架20连接到支架部13,同时从外端侧在树脂支架部13上滑动。
具体而言,支架20滑动到支架部13上,同时,支架20的顶板部 分20b和相对侧板部分20c沿着顶壁13b的上表面和支架部13的相对 侧壁13c和13d的外部而移动。支架部13的定位突出13i插入到支架 20内的第一定位凹槽20g中,并且在连接方向上引导支架20。随着支 架20滑动到支架部13上,支架部13的第二定位突出13j插入到支架 20内的第二定位凹槽20g中。
支架20的接合件部分20d插入到支架部13的夹件部分13f之间 的空间内。设置在支架20的接合件部分20d的相对侧端表面上的推动 突出20f推动支架部13的夹件部分13f。一旦接合件部分20d的推动突 出20f攀移到夹件部分13f上方,则生成咔哒声,从而产生在支架20
的插入之后的调节感觉。
此时,如图3E所示,接合件部分20d的相对侧端表面夹在成对夹 件部分13f之间并紧固到该对夹件部分13f。推动突出20f与夹件部分 13f的内表面接合。由此,支架20定位并紧固到支架部13上。
如图l所示,支架20的外侧板部分20e的向下延伸部分上的内表 面与支架部13的外远端壁13e的肋13k的外部保持接触,同时支架20 的接合件部分20d与支架部13的外侧远端壁13e的下端表面保持接触。
如图3D所示,设置在支架部13的第一侧壁13c上的定位突出13i 的上端表面和下端表面以及外端表面与支架20内的定位凹槽20g的端 部边缘保持接触。另一方面,如图3B所示,仅是设置在支架部13的 第二侧壁13d上的定位突出13j的上端表面和下端表面与支架20内的 定位凹槽20g的上边缘和下边缘保持接触。定位突出13j相对于定位凹 槽20的定位限定了定位突出13j的外端表面与定位凹槽20g的端部边 缘之间的分离空间。
如图l所示,具有扣钩连接孔41a的扣钩连接部分41设置在车辆 主体的用于支持电接线盒10的装饰盖40上。为了将扣钩30连接到扣 钩连接部分41,在扣钩30的端部上的车辆主体固定部分30a周围形成 配合凹槽30b,其接收限定扣钩连接部分41内的扣钩连接孔41a的外 围部分,以及在扣钩30的另一端上形成有接合部分30c,其延伸越过 扣钩连接部分41。接合部分30c具有从轴部分30d的远端延伸的相对 侧翼部分30e。
当将电接线盒IO紧固到车辆主体上时,如图l所示,从车辆主体 的装饰盖突出的扣钩30的接合部分30c被插入到支架部13的接合孔 13a以及支架20的扣钩接合孔20a中,以及车辆主体接合部分30c的 相对侧翼部分30e与扣钩接合孔13a的外围边缘接合。
如图6所示,印刷板50和51构成用来容纳在具有上部外壳11和 下部外壳12的外壳组件内的电路主体,该上部外壳11和下部外壳1 锁定在彼此上面。将印刷板50和51布置在设置于上部外壳11的内表 面且固定于上部外壳ll上的肋lla上。另一方面,在未固定有印刷板 50和51的下部外壳12的侧壁上设置支架部13。
销状端子材料52被焊接在印刷板50和51的导线上,以通过端子 材料52将印刷板50和51的导线彼此连接。销状端子材料53被焊接 到印刷板51的导线上,并且突出到设置于上部外壳11的上表面上的 含连接器部lib中。
虽然图6中省略了电路主体,但上部外壳11包含通过将导电金属 片冲压成所需形状而形成的汇流条和电路主体层叠绝缘板。通过向上 弯曲汇流条来形成舌状端子。舌状端子突出到含连接器部lib或含熔 丝部lie内。
根据上面的结构,支架20被装配并紧固到支架部13的外部,该 支架部从电接线盒10的下部外壳12突出,并且连接到车辆主体的装 饰盖40的扣钩30与支架部13和支架20接合以将电接线盒10紧固到 车辆主体。因此,不需要将支架20从车辆主体的装饰盖40上的固定 位置延伸到电接线盒10上的接合位置,从而减小了支架20的尺寸并 降低了成本。
此外,因为支架20被装配在支架部13的外部上并且电接线盒10 通过扣钩30配合到车辆主体的装饰盖40上,而无需将所连接的支架 上的电接线盒IO锁定并固定到车辆主体,从而可以不松动地将电接线 盒10紧固到车辆主体的装饰盖40。
此外,因为支架20被装配并紧固到支架部13的外部上,因此可
以增加支架部13的强度,并且防止电接线盒10由于支架部13的断裂 而导致掉落及掉出车辆主体。
当将支架20连接到支架部13时,将支架部13的定位突出13i插 入到支架20内的定位凹槽20g中来引导支架20。当接合件部分20d的 推动突出20f攀移过夹件部分13f时,将生成锁定声音以获得调节感觉, 从而有效地将支架20连接到支架部13。
支架20的推动突出20f与支架部13的夹件部分13f接合。支架 20内的定位凹槽20g与支架部13上的定位突出13i和13j接合。由此, 可以防止支架20相对于支架部13移动或掉落于支架部13。因此,当 扣钩30插入到支架20和支架部13中时,支架部13和支架20内的扣 钩接合孔20a和13a彼此连通,并且它们不彼此移动,从而便于扣钩 30插入和工作接合。
此外,因为印刷板50和51不固定到设有支架部13的下部外壳 12,而是固定在上部外壳11上,施加到支架部13上的负载不直接作 用到印刷板50和51上。因此,可以防止在印刷板50和51上的应力。
图7示出电接线盒10的第二实施例。
在第二实施例中,将印刷板50和51固定到下部外壳12,上,同时 支架部13从其上不固定印刷板50和51的上部外壳ll'的侧壁外部突 出。
因为修改实例的其他结构和操作效果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通 过对于相同部件给予相同参考数字或符号来仅仅省略关于相同部件的 解释。
权利要求
1.用于机动车辆的电接线盒,所述电接线盒包括外壳组件;支架部,该支架部与所述外壳组件成为一体,并从所述外壳组件的外部突出,所述支架部包括设有扣钩接合孔的顶壁;以及从所述顶壁向下延伸的相对侧壁,且在所述相对侧壁的远端处具有彼此相对的夹件部分;以及支架,该支架装配并紧固到所述支架部的外部,所述支架包括;设有扣钩接合孔的顶板部分;以及外板部分,所述外板部分从所述顶板部分向下延伸并具有接合件部分;其中,所述支架的接合件部分夹至所述支架部的相对夹件部分,并将所述支架紧固于所述支架部,从而所述支架部的扣钩接合孔与所述支架的扣钩接合孔彼此对准,以及其中,所述接合扣钩插入到所述彼此对准的扣钩接合孔中并且与所述扣钩接合孔接合。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用于机动车辆的电接线盒,其中 所述支架部的所述相对侧壁与所述顶壁的相对侧边缘毗邻;以及 外侧远端壁与所述顶壁的外端边缘毗邻,所述相对侧壁从所述外侧远端壁向下延伸。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机动车辆的电接线盒,其中,所述 支架还包括从所述顶板部分的相对侧边缘向下延伸的相对侧板部分。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机动车辆的电接线盒,其中,在所 述支架的接合件部分的相对侧端表面上设置有推动突出部分,以按压 所述支架部的夹件部分。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机动车辆的电接线盒,其中 所述支架部的相对侧壁包括第一和第二定位突出; 所述第一定位突出长于所述第二定位突出; 所述支架的相对侧板部分包括定位凹槽;以及所述支架的定位凹槽引导所述支架部的第一和第二定位突出,以 帮助将所述支架对准并紧固到所述支架部。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接线盒,其中在所述外壳组件的上部外壳或下部外壳上设置所述支架部;以及 板被连接到所述上部外壳或下部外壳,上部外壳或下部外壳的任 一个都不提供给所述支架部。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机动车辆的电接线盒,其中,所述 支架部具有在底表面开口的盒结构,且所述支架部的顶壁呈矩形。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机动车辆的电接线盒,其中,当所 述支架部与所述支架夹到一起时,所述支架的顶板部分叠置在支架部 的顶壁的上表面上,并且所述支架的相对侧板部分叠置在支架部的相 对侧壁的相对侧表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机动车辆的电接线盒,其中 所述支架的外板部分从所述顶板部分的外端向下延伸; 所述外板部分的接合件部分具有向内弯曲的下端以及相对侧端表 面;以及所述外板部分是片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机动车辆的电接线盒,其中所 述支架的接合件部分与所述支架部的外侧远端壁的下端表面接触,并 且所述支架部的相对夹部分对所述支架部内的所述接合件部分的相对 侧端表面进行夹紧和紧固。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机动车辆的电接线盒,其中,所 述支架部由树脂材料制成。
12.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机动车辆的电接线盒,其中,所 述外壳组件由树脂材料制成。
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机动车辆的电接线盒,其中,所述支架由金属制成。
全文摘要
用于机动车辆的电接线盒,该电接线盒包括外壳组件、支架部和支架。支架部与外壳组件的外部集成并从该外部突出。支架部包括顶壁,设有扣钩接合孔;以及相对侧壁,从顶壁向下延伸,并在相对侧壁的远端处具有彼此相对的夹件部分。支架被配合并紧固到支架部的外部上。支架包括顶板部分,设有扣钩接合孔;以及外板部分,从顶板部分向下延伸并具有接合件部分。
文档编号H02G3/10GK101373887SQ200810128690
公开日2009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10日
发明者佐野孝幸, 早川达也 申请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