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功率转换器系统的横流控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43165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功率转换器系统的横流控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横流控制系统和方法,更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功率转 换器系统的横流控制系统和控制功率转换器系统的横流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减小用于许多分布式发电应用(例如风轮机)的P丽滤波器的整体尺寸、重量和成本,由于消除了切4奐紋波(switching ripple cancellation),对于高功率来说,并联的多个功率转换器的交叉 (interleaved)操作是所需要的。为了增加整个系统的功率容量并且通 过构建冗余来增强系统的可靠性,在电信和UPS (不间断电源)工业中 并联多个功率转换器是常见的做法。并联具有交叉选通(gating)操作 的多个功率转换器可以通过緩解例如线圏发热而延长发电机/电动机 的寿命。而且,由于高的有效切换频率,具有交叉选通操作的多个功率 转换器的并联增加了系统控制带宽,并可以降低系统的共模EMI。这种功率转换器的典型例子是包括逆变器、整流器和DC/DC转换器的单相或者三相转换器。典型地,同时选通所有的并联功率转换器并通 过相间电抗器或者隔离变压器将所有的并联功率转换器连接在一起。同 步选通意味着并联转换器的选通控制被完美地对准。操作并联功率转换器的另一种方法是通过交叉选通。交叉选通意味 着并联转换器的切换^t式是均匀相移的,而不是同步的。交叉选通具有 几个优点,比如降低谐波滤波器的尺寸、提高系统的效率、大大增强控 制动态性能并且潜在地降低EMI (电磁干扰)。在并联的多个转换器之间或者在并联的转换器系统内循环的对到负 载的输出没有贡献的共模电流和差模电流通常被称作"横流(cross, current)"。这种横流表示循环能量,其将增加功率转换器的损耗并 使功率转换器系统不稳定。同步和交叉选通控制实施例通常都产生不希望的横流,在交叉实施 例中横流更严重。在理想的条件下,同步选通不会导致横流,但是在使 用同步选通的实际电路中,由于不匹配的电3各参数,所以会存在4黄流。在稳态和动态瞬变条件下,在切换频率和低频率范围中可以有效地抑制 上述的横流以便利用交叉操作。考虑到上述原因,具有用于并联布置的多个功率转换器的交叉操作 的改进的横流控制系统将是有利和有益的。所期望的是,该改进的横流 控制系统还导致抑制与具有变压器耦合和直接耦合的并联交叉转换器 有关的横流。发明内容本发明是针对在并联布置的交叉的功率转换器系统中控制横流。在一个实施例中,用于控制具有并联耦合的多个转换器线(thread)的交 叉功率转换器系统中的横流的方法包括从每个线收集反馈电流并对于每个线基于其相应的反馈电流得到正常电流和差模横流。经由基于d-q 旋转坐标系(rotating frame )参数的相应的正常电流控制环,将每个 线的正常电流调节到命令的(commanded)线正常电流值。经由基于d-q 旋转坐标系参数的相应的差模横流控制环,将每个线的差模横流调节到 零;同时经由基于l争止坐标系(stationary frame)参数的相应的差才莫 横流控制环,将每个线的差模横流DC偏移调节到零。控制并联布置的交叉功率转换器系统中的横流的另 一个实施例包括 确定交叉功率转换器系统的每个线中的线反馈电流;并且经由基于d-q 旋转坐标系参数的相应的电流控制环,通过独立地将每个相应的线反馈 电流朝着正常模式线电流命令值驱动,调节每个线的线反馈电流。又一个实施例是针对一种用于并联布置的交叉功率转换器系统的横 流控制系统。该横流控制系统包括配置成从该多个转换器线收集反馈电 流并为每个线确定正常电流和差^t电流的信号处理部分。对于每个线采 用基于d-q旋转坐标系参数的正常电流控制环,以将其正常电流调节到 命令的线正常电流值。对于每个线采用基于d-q旋转坐标系参数的差模 横流控制环,以将其差模横流调节到零;同时对于每个线使用基于静止 坐标系参数的差模横流控制环将其DC值调节到零。又一个实施例包括用于并联布置的多个功率转换器线的交叉功率转 换器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括在交叉功率转换器控制系统的每个线中 的基于d-q旋转坐标系参数的线电流控制环,其中每个线电流控制环被 配置成通过将其相应的线反馈电流朝着正常才莫式线电流命令值驱动,来独立地调节交叉功率转换器系统的相应线中的线电流。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参考下述具体描述,可以容易地理解本发明的 其它方面和特征以及本发明的很多附带的优点,因为其变得更好理解,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在其所有的附图中表示相同的部分,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双向功率转换器系统的简化框图; 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功率转换器系统的共沖莫^f黄流环和差冲莫^f黄流环的电路图;图3示出了对于图1和2所示的功率转换器级的高级等效电路,其 描述了根据d-q (旋转坐标)的控制设备(control plant)参数,将三 相AC变量变成稳态的DC变量;图4示出了在发电机侧转换器的旋转坐标中的等效电路,其是图3所示的高级等效电路的一部分;图5示出了用于图4的一部分等效电路的简化d沟道子电路; 图6示出了用于图4的一部分等效电路的简化q沟道子电路; 图7示出了对于d沟道中的正常电流和差^^莫横流的从图4派生出的等效电路;图8示出了对于q沟道中的正常电流和差模横流从图4派生出的等 效电路;图9示出了用于图3所示的控制设备的o沟道等效子电路,并表示 用于共模横流的等效电路;图10示出了基于模块线电流的调节器,对于每一个线包括用于控制 线电流跟随正常模式线电流命令的负反馈控制环、用于控制差模横流和 共才莫横流以阻止它们在稳态具有DC偏移的单独緩慢控制环;图11是图IO的变形,示出了分别对于正常电流和横流的控制效果;图12示出了在差^莫横流控制环中用附加的横流调节器经过修改的 图IO所示的基于模块线电流的调节器;图13是图12的变形,示出了分别对于正常电流和DM横流的控制效果;图1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包括单独的基于正常模式、共 模横流和差模横流的调节器的两级背对背(back-to-back)功率转换器横流控制系统体系结构;图15是图14的变形,示出了分别对于正常电流和DM横流的控制效果;图1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采用包括背对背、双向、双线功率 转换器系统的功率转换系统的风轮机系统的简化框图。尽管上述的附图阐述了可选实施例,但是如在讨i仑中提到的,也可 以设想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在所有的情况中,该公开通过表示而不是 限制的方式给出了所说明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戈4支术人员可以设计 落在本发明原理的范围和精神内的多种其他修改和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9旨在提供初步的背景,以及对于参考图10-16更好地理解 以下所述的实施例有用的术语的具体描述。现在参看图1,电路图示出 了双线(two-thread)功率转换器系统IO。功率转换器系统10是双向 的并示出具有电源(发电机)12和负载(输电网)14。由于功率转换器 系统10是双向的,所以它还可以通过用电源替换输电网14和用负载(例 如电动机)替换发电机起作用。图1所示的实施例描述了作为发电系统 的功率转换系统10。发电机12还可以是^旦不局于例如风轮机发电机。源和负载的定义因此依赖于功率流的方向和特定的应用。功率转换器系统IO采用两级的背对背电路拓朴。电路拓朴在DC链 路(link) 16的每一侧是等同的,并可以看出包括等同的三相、六开关 功率桥25、 27、 29、 31。两级功率转换器意p未着相电压是两级并且线间 电压是三级(即正DC链路、负DC链路和零)。然而本发明不局限于两 级拓朴,这里描述的原理同样可很好地适用于任何级的功率转换器(例 如三级、四级,...,等等)。尽管描述了 a)两级电路、b)背对背电路和c)并联的两个线,但 是这里论述的实施例仅仅是示范性的。所有三个特征a) 、 b)和c)都 可以容易地扩展并应用到更广泛的配置中。例如,该控制可以应用于只 有一侧(或者整流器侧或者逆变器側)具有有源桥的配置。而且,利用 这里对于两个线所描述的原理可以容易地实现采用多于两个并联线(例 如3、 4、 5个线等等)的配置。示出了功率转换器系统10,其中一个功率转换器24的转换器线22与另一个功率转换器28的转换器线26并联耦合。功率转换器系统10 可以在DC链路16上的任一侧或者两侧上交叉而起作用。此外,尽管通 过耦合电感器30描述了交叉,但是这种交叉也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 耦合变压器(在图16中列举为422 )来实施,下面参考图16进一步讨 论。其中电感器30或者耦合变压器422的使用依赖于特定的应用。通过电感器30实现交叉的电路拓朴将呈现出有必要进行控制的共 模横流。该共模横流仅仅在DC链路16的两侧上采用电感器30时才存 在。通过DC链路16的任一側或者两侧上的变压器422实现交叉的电路 拓朴将不具有共才莫横流。因此,在DC链路16的任一侧上使用变压器422 而不是电感器30将导致不需要控制风轮机发电应用的共才莫横流的电路 拓朴。图2是示出用于图1所示的功率转换器系统10的共模横流环34和 差模横流环36、 38的电路图。共模横流环34包括穿过发电机侧桥(转 换器)25、穿过线22的输电网侧桥(转换器)27和反穿过输电网侧桥 (转换器)29和线26的发电机側桥(转换器)31的路径。在环36或者环38中流动的每个差冲莫横流可以看作是在包括通过DC 链路16的一侧的路径的^f黄流环中流动。例如,环36包括穿过线22的 桥25和穿过线22的DC链路16和反穿过线26的DC链路16并且然后 穿过线26的桥31的路径。因此在DC链路16的发电机侧上一个差才莫横 流环36将两个线的DC链路16和线22、 26的桥25、 31链接在一起。. 以类似的方式,在DC链路16的负载侧上差模横流环38将两个线22、 26的DC链路16和线22、 26的桥27、 29链接在一起。参考下面所述的具体描述可以更好地理解上述的共模横流和差模横 流。首先,才艮据定义负载电流或者源电流等同于系统的正常才莫式电流。 这是需要被输送给负载14或者电源12吸取的总的净电流。I N。rm-Sys =总的净负载或者源电流 1 )正常线电流是来自每个线22、 26的系统正常^^式电流的贡献。正常 线电流因此等于总的净电流除以线的数量。lNorm-Thread = Iworm-Sys/N 2 )其中^线的数量测量的线电流(在任一相a, b或者c得到的)实际上包括对于输送 到负载14或者由源12吸取的总的净电流(正常线电流)的贡献以及在每个线22、 26内循环的横流(例如共沖莫横流、差冲莫横流)的,其中每 个线22、 26内循环的横流不对输送到负载14或者由源12吸取的总的 净电流j故出贡献。I"Thread = I Norm-Thread + IcC-Thread 3 )其中 IcC-Thread疋总 的线横流。然后总的线横流变成IcC-Thread = lThread - iNorm-Thread 4 )其中iT^d是测量的线电流,并Iw,-Tkd是测量的或者计算的。 线横流具有包括共模横流I CM—CC-Thread和差模横流IDM-CC-Thread 的两个部分,其中通过下述公式定义线(也就是系统)共模横流IcM-CC-Thread =[ I Thiead (a) + I Thread (b> + 1 Thread (c) ]/3 5)通过下述公式定义差模横流IoM-CC-Thiead = IcC-Thread — I CM-CC-Thread 6 )从其中所有变量都是稳态三相AC的静止坐标到其中所有变量都变 成稳态DC的d-q旋转坐标的变换,在本领域中是常见的做法,其作为一种有力的工具来设计控制参数并分析控制稳定性和性能。采用这种做 法,因为与时变AC曲线相比,在稳态下的控制目标变成固定值。因此, 在d-q旋转坐标系中实施这里描述的横流控制实施例。图3示出了用于图1和2所示的功率转换器级的高级等效电路,其 描述了根据d-q (旋转坐标)的控制设备参数,将三相AC变量变成在 d-q旋转坐标系中的一对DC控制变量。图1中描述的三相桥电路25、 27、 29、 31在图3中已经被变换成旋转U和q)坐标下的等效电路。 可以看出每个桥电路25、 27、 29、 31现在包4舌相应的d沟道和相应的 q沟道。可以看出控制电路100还包括o沟道(共模沟道)102。图4示出了图3所示的功率级电路模型的一部分(没有DC链路的风 力发电机侧转换器);而图5示出了 d沟道中图4的简化等效电路以及 图6示出了 q沟道中图4的简化等效电路。在图4-6中描述的电路图 表示包括图5中的简化d沟道子电路104和图6中的简化q沟道子电路 106的简化分析工具。子电路104、 106对于更清楚地描述正常^莫式电 流环和差模横流环特别有用。可以看出d沟道子电路104包括正常模式 电流部件108和差冲莫横流部件110。类似地,可以看出q沟道子电路106 包括正常模式电流部件112和差模横流部件114。图7示出了对于d沟道中的正常电流和差冲莫横流从图4派生出的等 效电路;而图8示出了对于q沟道中的正常电路和差模横流从图4派生 出的等效电路。图9简单描述了图3所示的o沟道子电路102。子电路 105、 107和102更清楚地示出了用于图3和4所示的高级等效电路的正常模式电流控制设备、差模横流控制设备和共模横流控制设备。示出子 电路105和107的每一个分裂成相应的正常电流环120、 122和相应的 差模横流环124、 126。重要的是,可以看出,与每个正常电流环120、 122相关的控制设备完全不同于与每个相应的差才莫;f黄流环124、 126相关 的控制设备。这个特性是重要的,因为它强调了对于正常电流环和差冲莫 横流环不可能具有一个产生最佳控制性能的控制调节器的特性。图10示出了基于模块线电流的调节器200,对于每一个线22, 26, 其包括用于控制线电流跟随正常模式线电流命令的负反馈控制环2 02, 203、用于控制差冲莫-镜流和共冲莫;镜流以阻止它们在稳态具有DC偏移的单 独的緩慢控制环204, 206。每个控制环202, 203感测被驱动到希望的线正常模式电流命令值I'的相应线电路L或者I"重要的是,在控制环 202和203之间绝对没有通信。在与功率转换器桥的每一个相关的交叉 过程中,将产生差模横流。如果通过功率转换器10两侧上的电感器进 行交叉,那么还将产生共模横流,如之前陈述的。当然,这些横流使得 每个控制环202、 203不可能将相应的线电流驱动到它们的希望的线正 常模式电路命令值r,因为任何横流将变成对正常电流控制环的干扰。继续参考图10,首先将每个测量的线电流与线正常^t式电流命令值 I'相比较208。然后通过将三相变量转换成DC变量,将得到的误差转化 成210d和q旋转坐标。然后通过标准PI (比例积分)或者I (积分) 电流调节器212处理d和q变量。然后将前々贵项(feed forward term) 添加到调节的变量,以改善反馈环性能。由于采样的调制效应,方框214 只表示控制环中的通信和时间延迟。共才莫横流环206仅是外接附件(add-on),提供该附件以将任何存在的共才莫横流值驱动为零。包括该环仅仅用来调节可能存在的和共才莫横 流有关的任何DC偏置;因此,对于共才莫横流环206不需要dq转换。数 字214描述了通信和釆样延迟。横流环中的通信和采样延迟可能不同于 线电流环中的延迟。差模横流环204是另一个外接附件特征,提供该外接附件特征以将任何存在的差模横流值驱动为零。测量的差模横流首先和零相比较216, 然后通过积分器218处理,以保证任何DC部分保持在控制之下。由于 在线之间的测量过程中产生的采样和通信延迟,与差才莫;镜流环204有关 的时间延迟220可以不同于与每个线电流环202、 203有关的时间延迟。 总的来说,共才莫横流环206和差冲莫横流环204产生输出值222,将 该输出值添加到与正常模式线电流调节器212有关的经过调节的输出 值,以保证任何DC量保持在控制之下,并阻止控制系统变得不稳定。 然后将调节器输出信号传送到相应的桥电路,以控制适于实现所需交叉 的脉宽调制。图11是图IO的变形,示出了分别对于正常电流和横流的控制效果。 图11的本质是用来说明,对于该实施例,用与用来控制相应线横流的 调节器相同的调节器来调节每个线正常模式电流控制环。由于用于正常 模式电流控制环的设备(例如环阻抗)不同于与差模横流有关的设备, 所以当在每个环中使用相同的调节器控制两个控制环时,折衷将是希望 的。该实施例因此要求在正常模式电流控制环和差模横流控制环之间进 行折衷,以得到可工作的结果。图12示出了在图10所示的基于模块线电流的调节器200,其中在 差模横流控制环204中用附加的横流调节器230进行了改变。在稳态下, 不仅将差冲莫横流中的DC分量调节到零,而且将差沖莫;f黄流中的基频分量 调节到零。图13是图12的变形,示出了分别对于正常电流和DM横流的控制效 果。附加的差模横流调节器230操作以消除差模横流调节器218的负面 影响,并在差才莫;廣流中添加希望的稳定性控制。图1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 一个实施例的包括单独的正常才莫式302,303 和基于差模横流的调节器304, 306的两级背对背功率转换器横流控制 系统300的体系结构。该实施例操作,以基于电流的特性而不是电流的 位置提供系统控制,所述电流的位置如之前参考图10-13在这里论述 的对于基于线的电流控制技术所描述的。通过实施其中正常模式的电流 设备完全不同于与差模横流控制有关的设备的控制方案来实现基于电 流特性的这种系统控制。继续参考图14,测量来自每个线22、 26的线电流并将其发送到信 号处理器301,信号处理器301对每个线22、 26计算正常^t式电流部分、差沖莫横流部分和共;^莫横流部分。该实施例将以优于之前在这里描述的技 术的方式提供横流控制,之前描述的技术是以正常模式电流和差模横流 的位置为基础的。重要的是,当通信延迟308、 310、 312、 314最小化 时实现了改进的横流控制。图15是图14的变形,示出了分别对于正常电流和DM横流的控制效 果。用每个相应的线22、 26线识别的测量的正常电流II—norm、 12—norm 的每一个首先和正常电流命令值I'比较。用每个相应的线22、 26识别 的差模横流(11-12) /2也被驱动到零,如在控制环320、 322中看到 的。重要的是,对于其自身设备利用调节器I-Reg优化每个正常模式电 流的控制,以及对于其自身设备利用调节器Ic-Reg优化每个差模横流。图16是示出 一个应用的例子的方框图,其包括双向的双线功率转换 器系统420。源是驱动发电机414的风轮机412。电流控制系统424包 括基于线的电流控制系统或者基于被控制的电流的特性的电流控制系 统,如之前参考图1 - 15论述的。尽管已经针对具有并联耦合的一对三相线并在每个线22、 26中的每 一相包括耦合电感器30的对称背对背、双向、两级交叉功率转换器横 流控制系统描述了图1-15所示的实施例,但是可以使用在DC链路16 的一侧或者两侧上的变压器422来实施该功率转换器横流控制系统。图 16示出了在功率转换系统400的负载(输电网)421侧的变压器方框422。功率转换领域的技术人员很容易实施适用于将拓朴从电感器耦合改 变到变压器耦合的转换和反相方法,因此为了提供简介和进一步增强对 这里描述的实施例的理解,没有在这里更具体地对其进行论述。当然,在任一侧或者两側上使用耦合变压器消除了图2所示的共模 横流路径34;而在DC链路16的两侧上的耦合电感器30可能导致共模 横流34。如之前这里陈述的,还可以在DC链路16的任一侧或者两側上实施 背对背功率转换器系统10中的交叉。然后应当在经受交叉的DC链路16 的每一侧上实施差才莫横流调节。即使只有DC链路16的一侧交叉,两侧 仍还可以采用差沖莫;镜流调节,以增强系统性能和可靠性。而且,尽管功率转换系统400被描述为从风轮机412发电,但是功 率转换系统400可以容易地适用于油和气应用的驱动系统,或者用于工 业驱动系统中,其中电力网421变成电源,风轮机412变成驱动系统(负载)。这里描述的功率转换器横流控制系统的重要特征是隔离多线功率转 换器横流控制系统中的故障线。功率转换和控制领域的技术人员很容易 实施适用于实现这种线隔离的技术,因此为了保持简介和进一步增强对 里描述的横流控制概念的理解,将不再进一步描述。可以使用这些技术 隔离故障功率转换器线,同时继续从任何剩余无故障功率转换器线向负载提供功率;尽管在一些情形中,由无故障功率转换器线提供的任何功率可能比当所有的功率转换器线一起工作提供功率转换时可用的功率 有所减少。尽管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理 解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作出各种变化并可以对元 件进行等效替换。而且,在不脱离其实质范围的前提下,可以作出很多 修改以使得特定的情形或者材料适应于本发明的教导。因此,本发明并 不打算局限于为了实现本发明而设计的最佳模式所公开的特定实施例, 而是包括落在随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所有实施例。元件列表(10) 二线功率转换器系统 (12)源(发电机) (14)(负载)(输电网) (16) DC链路 (22)电源转换器线(24) 电源转换器(25) 三相功率桥(26) 功率转换器线(27) 三相功率桥(28) 功率转换器(29) 三相功率桥(30) 耦合电感器(31) 三相功率桥 (34 )共模横流环 (36 )差模横流环 (38 )差模横流环 (100)控制电路(102)控制电路共模沟道(104 ) d沟道子电3各(105 )子电路(106 ) q沟道子电路(107 )子电路(108)正常模式电流部件(110)差模横流部件(112)正常才莫式电流部件(114)差模横流部件(120)正常电流环(122 )正常电流环(124)差模横流环(126)差模横流环(200 )基于模块线电流的调节器(202 )负反馈控制环(203 )负反馈控制环(204 )緩慢控制环(206 )緩慢控制环(208 )比较器(210)d-q变换器(212 )电流调节器(214)通信和时间延迟(216 )比较器(218 )积分器(220 )时间延迟(222 )加法器(230 )差模横流调节器(300 )功率转换器横流控制系统(302 )正常模式电流调节器(303 )正常模式电流调节器(304 )基于差模横流的调节器(306 )基于差模横流的调节器(308 )通信延迟(310)通信延迟(312 )通信延迟(314)通信延迟(320 )控制环(322 )控制环(400 )功率转换系统(412 )风轮机(414 )发电机(420 )双线功率转换器系统(421 )负载(输电网)(422 )耦合变压器(424 )电流4空制系统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控制交叉功率转换器系统(300)中的横流的方法,该功率转换器系统包括并联耦合的多个转换器线(22)、(26),该方法包括从每个线(22)、(26)收集反馈电流;基于其相应的反馈电流,为每个线(22)、(26)获得正常电流和差模电流;经由基于d-q旋转坐标系参数的相应正常电流控制环将每个线(22)、(26)的正常电流调节到命令的线正常电流值;经由基于d-q旋转坐标系参数的相应差模横流控制环将每个线(22)、(26)的差模横流调节到零;以及经由基于静止参考系参数的相应差模横流控制环将每个线(22)、(26)的差模横流DC偏移调节到零。
2. 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该方法还包括控制该多个线(22), (26)以隔离多转换器线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故障线。
3. 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交叉功率转换器系统(300)包括 电隔离(galvanic isolation)变压器耦合的交叉转换器系统或者直接耦合的交叉转换器系统。
4. 如权利要求3的方法,还包括当交叉功率转换器系统(300)包括直接耦合的交叉转换器系统时, 获得系统共模横流;和经由基于静止坐标系参数的共模横流控制环将线的系统共模横流 调节到零。
5. 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交叉功率转换器系统(300)包括 多级交叉转换器拓朴。
6. 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交叉功率转换器系统(300)适用 于风4仑才几、适用于油和气应用的驱动系统或者适用于工业驱动系统。
7. —种用于并联布置的多个功率转换器线(22) 、 (26)的交叉 功率转换器控制系统(300 ),该控制系统包括信号处理部分(301),其被配置成从该多个线(22) 、 (26)收 集反馈电流并且为每个线确定正常电流和差才莫电流;用于每个线(22) 、 (26)的基于d-q旋转坐标系参数的正常电流控制环,用于将其正常电流调节到命令的线正常电流值;用于每个线(22) 、 (26)的基于d-q旋转坐标系参数的差模横流控制环,用于将其差沖莫横流调节到零;以及用于每个线(22) 、 (26)的基于静止坐标系参数的差模横流控制环,用于将其DC值调节到零。
8. 如权利要求7的交叉功率转换器控制系统(300),其中控制 系统(300)配置成隔离该多个线(22) , (26)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故 障线。
9. 如权利要求7的交叉功率转换器控制系统(300),其中交叉 功率转换器控制系统(300 )包括电隔离变压器耦合的交叉功率转换器 系统或者直接耦合的交叉功率转换器系统。
10. 如权利要求9的交叉功率转换器控制系统(300),还包括基 于静止坐标系参数的共模横流控制环,其被配置成当交叉功率转换器系 统(300)包括直接耦合的交叉功率转换器系统时控制线电流中的共模 才黄流分量。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用于功率转换器系统的横流控制。一种控制交叉功率转换器系统(300)中的横流的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具有并联耦合的多个转换器线(22)、(26),该方法包括从每个线(22)、(26)收集反馈电流并基于其相应的反馈电流为每个线(22),(26)获得正常电流和差模电流。经由基于d-q旋转坐标系参数的相应正常电流控制环将每个线(22)、(26)的正常电流调节到命令的线正常电流值。经由基于d-q旋转坐标系参数的相应差模横流控制环(320)、(322)将每个线(22)、(26)的差模横流调节到零;同时经由基于静止坐标系参数的差模横流控制环将每个线(22)、(26)的差模横流DC偏移调节到零。
文档编号H02M5/00GK101335491SQ200810128578
公开日2008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27日
发明者H·翁, R·S·张, Z·唐, 王长永 申请人:通用电气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