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大功率ups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21537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中大功率ups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UPS,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改进端口配电布局的中大功率UPS。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中大功率UPS(不间断电源)端口配电部分一般都包含以下两个基本部分,即用户端口接线部分和'U'PS开关部分。用户端口接线部分通常包括电池
接线端口、主路输入接线端口、旁路输入接线端口、输出端口、保护地线端口,
例如对一台三进三出的UPS来说,通常由14至15个用户接线铜排构成。UPS开关部分通常包括主路输入幵关、旁路输入开关、输出开关和维修旁路开关。由于用户接线端口铜排会直接与对应的UPS开关存在直接的电气连接,因此这个两部分的布局必然存在关联性。因此,我们有时也可以将这两个部分合并看作一个整体的端口配电布局。UPS端口配电部分还对下面这些要素构成影响
1、 用户接线、操作的便捷性,给用户一个空间宽松,清晰明了的接线端口会方便用户的操作,这直接涉及到用户端口的铜排如何布局,通常来说,我们希望这些铜排能以尽可能宽的间距分布在UPS机柜前面下部用户可以方便
接触到的地方,但通常来说,如果仅着眼于对用户接线铜排进行最优化的布局,与之有电气连接的幵关以及实现电气连接的电缆或铜排就无法进行最优化的布局;
2、 机柜的功率密度,近些年来技术的进步使UPS不断高频化,半导体器件及材料技术的进步也使得UPS的功率器件损耗和磁性元件损耗逐步降低,这一切都使得UPS的外型尺寸逐步縮小,但电气元件,如端口配电部分的开关外型尺寸基本上没有缩小,用户的接线铜排尺寸及铜排间距,受大电流和高电压
4限制,因此在对UPS功率密度不断提高的今天,端口配电部分的布局设计会直接影响到UPS的功率密度,尤其是机柜宽度;
3、 EMI(电磁干扰)指标,根据公认的EMI设计准则,把EMI功能部分布置在最靠近用户端口的部分才能更好的发挥其功能作用,EMI部分通常包括滤波板、磁环等,在UPS端口配电部分设计时需要考虑如何尽可能依照EMI设计的相关准则,将实现EMI功能的这些单元置于UPS端口配电部分当中;
4、 兼容UPS主旁路同源/不同源的接法,在UPS应用中,有些情况下需要把主路输入和旁路输入分别接进UPS的输入端口,这就是所谓主旁路不同源的应用。有些情况下,则只需要给UPS提供一路主路输入,通过现场对UPS内部配电部分进行简单的电气连接调整,使主路输入在UPS内部同时连接到旁路输入上,实现所谓的主旁路同源应用;
5、 成本因素,UPS内通常有4(F。到509&的铜排材料会被使用在UPS端口配
电部分,因此能否尽可能减少连接铜材的长度、数量以及加工成本,都会明显关系到系统的成本。
因此,以上所述的五个要素同时也对应着现有技术上UPS存在的缺陷,设计一种中大功率UPS,使其具有符合以上因素的端口配电布局是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UPS的端口配电
布局复杂而造成功率密度降低、用户操作不便及成本高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端口配电布局的中大功率UPS。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中大功率UPS,在配电端口处设有主路输入开关、旁路输入开关、维修旁路开关和输出开关,所述主路输入开关的两端分别连接主路输入铜排和机柜后舱,所述旁路输入开关的输出端连接机柜后舱,所述输出开关的输入端连接机柜后舱,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旁路输入开关、维修旁路开关和输出开关设置于同一水平线上并通过铜排依次连接,所述旁路输入开关和维修旁路开关之间的连接铜排上设有主路输入铜排和旁路输入铜排的电缆连接点,所述维修旁路开关和输出开关之间的连接铜排上设有输出铜排的电缆连接点。所述旁路输入开关、维修旁路开关和输出开关之间直线连接,布局紧凑且所用铜排的长度短,同时这些短连接铜排可构成与下端用户接线铜排的连接点。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大功率UPS中,所述旁路输入幵关和维修旁路开关
之间的连接铜排用作所述主路输入铜排的电缆连接点,或者用作旁路输入铜排的电缆连接点。如果要求主旁路同源连接,则利用电缆将主路输入铜排与旁路
输入开关和维修旁路开关之间的铜排连接;如果要求主旁路不同源连接,则利用同一束电缆将旁路输入铜排与旁路输入开关和维修旁路开关之间的铜排连接。这样,用同一束电缆就实现了主旁路同源/不同源的接法,降低了系统的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大功率UPS中,所述主路输入铜排的连接电缆穿过
所述旁路输入开关和维修旁路开关之间的铜排连接到所述主路输入开关的输入端。利用电缆实现配电方案中不可避免的曲线连接,电缆相对铜排成本有所降低,且电缆外皮绝缘,可提高布局密度。另一方面,电缆成束走线,方便套
入EMI磁环。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大功率UPS中,所述主路输入铜排、旁路输入铜排和输出铜排组成用户接线铜排,设置在所述旁路输入开关、维修旁路幵关和输出开关下方。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大功率UPS中,所述输出铜排直接通过电缆连接在所述维修旁路开关和输出开关之间的连接铜排的电缆连接点。同样,利用电缆实现配电方案中不可避免的曲线连接,电缆相对铜排成本有所降低,且电缆外皮绝缘,可提高布局密度。另一方面,电缆成束走线,方便套入EMI磁环。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大功率UPS中,所述旁路输入开关和维修旁路开关之间的连接铜排上的电缆连接点位于所述主路输入铜排和旁路输入铜排之间。使用同一束电缆可以将主路输入铜排连接在所述旁路输入开关和维修旁路开关之间的铜排上,还可以将旁路输入铜排连接在所述旁路输入开关和维修旁路开关之间的铜排上,这样用同一束电缆就实现了主旁路同源/不同源的接法,降低了系统的成本。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大功率UPS中,所述中大功率UPS为三相UPS。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大功率UPS中,所述主路输入铜排的三相输入、旁
路输入铜排的三相输入和输出铜排的三相输出垂直等间距分布于机柜下部进 线口处。按照这种结构,能最佳地利用机柜宽度空间,并避免因铜排层叠布局 造成的用户操作不便。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中大功率UPS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 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理解,此 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中大功率UPS在配电端口处设有主路输入开关 1、旁路输入开关2、维修旁路开关3和输出开关4,主路输入开关l的两端分 别连接主路输入铜排5和机柜后舱,旁路输入开关2的输出端连接机柜后舱, 输出开关4的输入端连接机柜后舱。根据本实用新型,旁路输入开关2、维修 旁路开关和输出开关4安装于同一水平线上并通过铜排依次连接,旁路输入开 关2和维修旁路开关3之间的连接铜排上设有主路输入铜排5和旁路输入铜排 5的电缆连接点,维修旁路开关3和输出开关4之间的连接铜排上设有输出铜 排7的电缆连接点。旁路输入开关2、维修旁路开关3和输出开关4之间直线 连接,布局紧凑且所用铜排的长度短,同时这些短连接铜排可构成与下端用户 接线铜排的连接点,通过电缆便可将用户接线铜排接入的各电源输入连接起 来。
主路输入铜排5和旁路输入铜排6分别连接两个电源输入,UPS正常工作 状态下,主路输入开关1和旁路输入开关2要处于闭合状态,这样两个电源的 输入可以分别被送入UPS内部进行处理,UPS处理后的电源输出通过闭合的输
7出幵关4和输出铜排送至UPS外部的用电负载。UPS正常工作状态下的维修旁 路开关3必须处于断开的状态,但是,当需要对UPS内部的电路进行维护的时 候,可以闭合维修旁路开关3,并断开主路输入开关1和旁路输入开关2和输 出开关4,这样接到旁路铜排的电源输入就可以直接通过维修旁路3送到输出 铜排并给UPS外部的用电负载供电,因为主路输入开关1和旁路输入开关2 和输出开关4已经断开,UPS内部电路处于无电状态,于是实现了对负载供电 不中断的条件下对UPS内部电路的下电维修。旁路输入开关2和维修旁路开关 3之间的连接铜排能用作主路输入铜排5的连接点,或者用作旁路输入铜排6 的电缆连接点。如果要求主旁路同源连接,则利用电缆将主路输入铜排5与旁 路输入开关2和维修旁路开关3之间的铜排连接;如果要求主旁路不同源连接, 则利用同一束电缆将旁路输入铜排5与旁路输入幵关2和维修旁路开关3之间 的铜排连接。这样,用同一束电缆就实现了主旁路同源/不同源的接法,降低 了系统的成本。
图1所示的中大功率UPS为三相UPS,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同样也可将 其扩展到四相或者更多相的UPS电源。此外,图1中所示的连接是主旁路同源 的连接,如果需要将其改为主旁路不同源,则直接把旁路输入铜排6的三相连 接在旁路输入开关2和维修旁路开关3之间的连接铜排的电缆连接点上。
主路输入铜排5的连接电缆穿过旁路输入开关2和维修旁路开关3之间的 铜排连接到主路输入开关1的输入端。利用电缆实现配电方案中,不可避免地 存在曲线连接,电缆相对铜排成本有所降低,且电缆外皮绝缘,可提高布局密 度。另一方面,电缆成束走线,方便套入EMI磁环。
主路输入铜排5、旁路输入铜排6和输出铜排7组成用户接线铜排,设置 在旁路输入开关2、维修旁路开关3和输出开关4下方。主路输入铜排5的三 相输入、旁路输入铜排6的三相输入和输出铜排7的三相输出垂直等间距分布 于机柜下部进线口处。按照这种结构,能最佳地利用机柜宽度空间,并避免因 铜排层叠布局造成的用户操作不便。
此外,输出铜排7直接通过电缆连接在维修旁路开关3和输出开关4之间 的连接铜排上。同样,电缆相对铜排成本有所降低,且电缆外皮绝缘,可提高布局密度。另一方面,电缆成束走线,方便套入EMI磁环。
旁路输入开关2和维修旁路开关3之间的连接铜排上的电缆连接点位于主 路输入铜排5和旁路输入铜排6之间。使用同一束电缆可以将主路输入铜排5 连接在旁路输入开关2和维修旁路开关3之间的铜排上,还可以将旁路输入铜 排6连接在旁路输入开关2和维修旁路幵关3之间的铜排上,这样用同一束电 缆就实现了主旁路同源/不同源的接法,降低了系统的成本。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通过将旁路输入开关2、维修旁路开关3和输出 开关4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并通过铜排依次连接,主路输入铜排5和旁路输入 铜排5的连接点通过电缆连接到旁路输入开关2和维修旁路开关之间的连接铜 排上,输出铜排7的连接点通过电缆连接到维修旁路开关3和输出开关4之间 的连接铜排上,这种结构使端口配电布局更加紧凑合理,在对应开关的控制下, 所示的中大功率UPS就能提供恒压恒频的不间断电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己,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凡是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 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9
权利要求1、一种中大功率UPS,在配电端口处设有主路输入开关(1)、旁路输入开关(2)、维修旁路开关(3)和输出开关(4),所述主路输入开关(1)的两端分别连接主路输入铜排(5)和机柜后舱,所述旁路输入开关(2)的输出端连接机柜后舱,所述输出开关(4)的输入端连接机柜后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旁路输入开关(2)、维修旁路开关(3)和输出开关(4)设置于同一水平线上并通过铜排依次连接,所述旁路输入开关(2)和维修旁路开关(3)之间的连接铜排上设有主路输入铜排(5)和旁路输入铜排(6)的电缆连接点,所述维修旁路开关(3)和输出开关(4)之间的连接铜排上设有输出铜排(7)的电缆连接点。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大功率UPS,其特征在于,所述旁路输入开 关(2)和维修旁路开关(3)之间的连接铜排用作所述主路输入铜排(5)的电缆连 接点,或者用作旁路输入铜排(6〉的电缆连接点。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大功率UPS,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路输入铜 排(5)的连接电缆穿过所述旁路输入幵关(2)和维修旁路开关(3)之间的铜排连 接到所述主路输入开关(l)的输入端。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大功率UPS,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路输入铜 排(5)、旁路输入铜排(6)和输出铜排(7)组成用户接线铜排,设置在所述旁路 输入开关(2)、维修旁路开关(3)和输出开关(4)下方。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大功率UPS,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铜排(7) 直接通过电缆连接在所述维修旁路开关(3)和输出开关(4)之间的连接铜排的 电缆连接点。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大功率UPS,其特征在于,所述旁路输入开 关(2)和维修旁路开关(3)之间的连接铜排上的电缆连接点位于所述主路输入 铜排(5)和旁路输入铜排(6)之间。
7、 一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大功率UPS,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大功率UPS 为三相UPS。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大功率UPS,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路输入铜排(5)的三相输入、旁路输入铜排(6)的三相输入和输出铜排(7)的三相输出垂 直等间距分布于机柜下部进线口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大功率UPS,在配电端口处设有主路输入开关、旁路输入开关、维修旁路开关和输出开关,主路输入开关两端分别连接主路输入铜排和机柜后舱,旁路输入开关输出端连接机柜后舱,输出开关输入端连接机柜后舱,其中旁路输入开关、维修旁路开关和输出开关设置于同一水平线上并通过铜排依次连接,旁路输入开关和维修旁路开关之间的连接铜排上设有主路输入铜排和旁路输入铜排的电缆连接点,维修旁路开关和输出开关之间的连接铜排上设有输出铜排的电缆连接点。本申请将旁路输入开关、维修旁路开关和输出开关设置在同一水平线并通过铜排依次连接,使配电端口的布局更加紧凑,同时提高了功率密度并降低了成本。
文档编号H02B1/015GK201327949SQ20082021355
公开日2009年10月14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14日
发明者巍 徐, 龙 赵 申请人: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