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永磁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16188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永磁电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永磁电机,尤其涉及一种永磁电机内的导磁圈及永磁体的结 构。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普通的外转子永磁电机包括机壳4、永磁体、导磁圈1和定子5,其中 永磁体又因充磁方向分为N和S极,以下简称N永磁体和S永磁体。N永磁体和S永磁体指 充磁方向分别为N和S的永磁体。导磁圈1嵌入在机壳4内,永磁体固定在导磁圈1中,N 永磁体2和S永磁体3交替间隔排列,定子5固定在支架6上,支架中间孔与轴7相接。如图2所示,计算推导得到如下公式Ld = R导-D永-R 定-D 气Ι^ = Ι^+8 η(360/Ν)ΧΙ^/2结论、> Ld,其中,Ld :d轴气隙长度;Lq :q轴气隙长度;D永永磁体的厚度;R导 导磁圈的半径;Re 定子的半径;Dn 永磁体与导磁圈之间的气隙厚度;N 永磁体的数量;L I 永磁体的长度;在这种电机的磁路结构中,d轴气隙小,q轴气隙大。这就出现了下面的问题,第 一,这种磁路结构由于d轴气隙小,导致d轴磁密大,导致不便于弱磁控制,使电机系统的可 调速范围过窄;第二,d轴磁密大,电机的铁损大,影响电机效率;第三,q轴气隙大,降低了 电机的扭矩。为了克服现有的永磁电机目前这种弊病,为便于电机便于弱磁、降低铁损、增大扭 矩三个方面出发,就必须降低d轴磁密。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d轴气隙大,q轴气隙小的永磁电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永磁电机,包括嵌入在机壳内的导磁圈,导磁圈的内侧依次设置有永磁体、置 于支架上的定子,支架的中心孔与轴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圈的内表面设置有向内延 伸的凸台,相邻凸台之间的槽内设置有N永磁体和S永磁体,且同一凸台两侧的永磁体的磁 极相同。本实用新型在不改变永磁材料的厚度、定子的外径和导磁圈的内径的情况下,增 大d轴气隙,降低了 d轴磁密,同时减少d轴气隙,增加了 q轴磁密。方便了电机的弱磁控 制,降低了铁损、增大了扭矩。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导磁圈的局部放大图;[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导磁圈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1中磁力线分布图;图6为图3中磁力线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3所示,导磁圈1嵌入在机壳4内,永磁体固定在导磁圈1中,定子5固定在 支架6上,支架中间孔与轴7联接。导磁圈1的内表面设置有凸台8,相邻两个凸台之间具 有一个凹槽,凹槽内设置有S永磁体3和N永磁体2,同一个凸台两侧的永磁体的磁极应为 相同的。在导磁圈上生成凸台,凸台数目同电机极对数相等,两个凸台之间形成一个凹槽。 N永磁体2与S永磁体3各一片组成一组,放入凹槽内。同样方法排列下一组磁钢,在放入 凹槽内时,注意与凸台相邻的两片永磁体的极性一致。照此方法排满整个导磁圈。如图4所示,计算得到如下公式Lq = R导-D永-R 定-D 气Ι^ = Ι^+8 η(360/Ν)ΧΙ^/2结论Ld > Lq,其中Ld :d轴气隙长度;Lq :q轴气隙长度;D永永磁体的厚度;R导 导磁圈的半径;Re 定子的半径;Dn 永磁体与导磁圈之间的气隙厚度;N 永磁体的数量;L I 永磁体的长度;通过图5和图6的比较,可以明显的看出q轴与d轴气隙长度的变化。
权利要求一种永磁电机,包括嵌入在机壳(4)内的导磁圈(1),导磁圈(1)的内侧依次设置有永磁体、置于支架(6)上的定子(5),支架(6)的中心孔与轴(7)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圈(1)的内表面设置有向内延伸的凸台(8),相邻凸台(8)之间的槽内设置有N永磁体(2)和S永磁体(3),且同一凸台(8)两侧的永磁体的磁极相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永磁电机,包括嵌入在机壳(4)内的导磁圈(1),导磁圈(1)的内侧依次设置有永磁体、置于支架(6)上的定子(5),支架(6)的中心孔与轴(7)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圈(1)的内表面设置有向内延伸的凸台(8),相邻凸台(8)之间的槽内设置有N永磁体(2)和S永磁体(3),且同一凸台(8)两侧的永磁体的磁极相同。本实用新型在不改变永磁材料的厚度、定子的外径和导磁圈的内径的情况下,增大d轴气隙,降低了d轴磁密,同时减少d轴气隙,增加了q轴磁密。方便了电机的弱磁控制,降低了铁损、增大了扭矩。
文档编号H02K21/02GK201726292SQ20102020089
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4日
发明者王伟 申请人:台州赛盈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