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系统及具有该变频系统的变频变速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18654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变频系统及具有该变频系统的变频变速电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变频系统,尤其是指一种与电机结合为一体的变频变速电机 的变频系统。
背景技术
电机在启停时由于电压和频率不能同比例的改变,因此容易造成磁回路饱和,严 重时会烧毁电机,因此在实际工业使用现场,需要通过一变频器连接电机,对电机进行稳压 稳频控制,变频器在电机调速及节能方面具有优越的功能。目前变频器与电机之间安装的 距离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源远距离(100米以上)、中距离(20-100米)和近距离(20米 以内),由于变频器输出的电压波形不是正弦波,波形中含有大量的谐波成分,各种频率的 谐波会向空间发射不同程度的电磁波辐射,干扰通讯环境,还可能导致其他设备误动作,同 时对人体健康也存在一定的危害,因此希望把变频器安放在被控电机的附近。但是由于生 产现场空间的限制及电机与变频器本身结构特征的限制,变频器与电机之间往往要有一定 的距离,因此电机与变频器在生产现场会占用更多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与电机结合为一体、且节省场 地空间的变频系统及具有该变频系统的变频变速电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频系统,该变频系统安装于变频变速电 机后端的风罩内,并与变频变速电机电连接,变频系统包括有盖体及一端开口的容置部,盖 体设置于容置部的开口处,盖体与容置部之间形成有容置腔,盖体内侧安装有主控板,容置 部内部与盖体相对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板,容置部的内侧周缘设有功率元件,驱动板与主控 板及功率元件电性连接,主控板与盖体及驱动板与容置部之间均设置有绝缘板。盖体上设有导线孔,变频变速电机的电机绕组通过导线孔直接与驱动板电连接。优选地,盖体与容置部组合成扁平的圆柱体形,盖体与容置部的底部为圆形。优选地,盖体与容置部组合成矩形体,盖体与容置部的底部为矩形。容置部外周缘形成有散热鳍片。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变频系统的变频变速电机,该变频变速电机上设有接 线盒,该接线盒内一侧设置有变频系统的安规元件、蓄能电容及变频变速电机的电源端子, 另一侧设置有变频系统的通讯端子、操作系统按钮及用于显示电机功能参数的显示屏。借由本实用新型的变频变速电机的变频系统,可以使电机与变频系统结合为一 体,节省了安装空间,大大缩小了电机与变频系统在工作现场所占用的空间,电机与变频系 统之间的超短连线,极大地减少了电磁波辐射,减轻了对通讯环境的污染,降低了对人体健 康的危害。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变频系统应用于变频变速电机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变频变速电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变频系统的平面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达到的效果有进一步的了解,现配合附图并举较佳 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变频系统安装于变频变速电机1后端的风罩10 内,并与变频变速电机1电连接,用以对变频变速电机进行电压及频率控制。该变频系统包 括有盖体20及一端开口的容置部21,该盖体20设置于容置部21的开口处,盖体20与容置 部21之间形成有容置腔22,容置部21外周缘形成有散热鳍片23,盖体20内侧安装有主控 板24,容置部21内部与盖体20相对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板25,容置部21的内侧周缘设有功 率元件26,主控板24与驱动板25及功率元件26电性连接,主控板24与盖体20及驱动板 25与容置部21之间均设置有绝缘板27。盖体20上设有导线孔200,电机绕组通过导线孔 200直接与驱动板25电连接。由于变频系统的容置部21外部设有散热鳍片23,因此本实用 新型的变频系统还兼具有散热器的功能。变频变速电机1的尾部风罩10内设置有冷却风 机11,且冷却风机12正对本实用新型的变频系统,因变频系统的主控板24、驱动板25与功 率元件26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相对比较小,经升温后冷却风机11的风能满足电机冷 却需要,因此可以省略变频系统的冷却风机,节约能源,同时节省安装空间。利用变频变速 电机1的冷却风机11相对强大的风量,对电机及变频系统各部件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鳍片 进行冷却消除,能使变频系统各部件低于常规温升,有效提高变频系统的使用性能和寿命。本实用新型变频系统的盖体20与容置部21组合成扁平的圆柱体形,盖体20与容 置部21的底部为圆形,或者变频系统的盖体20与容置部21组合成矩形体,盖体20与容置 部21的底部为矩形,但并不以此为限。本实用新型中的变频变速电机1上设置有接线盒3,该接线盒3为矩形结构,该接 线盒3内一侧设置有变频系统的安规元件(图中未示出)、蓄能电容30及变频变速电机1 的电源端子31,另一侧设置有变频系统的通讯端子32、操作系统按钮34及用于显示电机功 能参数的显示屏33,接线盒3上端设有接线盒盖35,位于通讯端子32及显示屏33 —侧的 接线盒盖35为透明塑料翻盖,以便方便观察及控制操作。塑料翻盖上加设有金属盖(图中 未示出),以加强运输过程和远控时保护。接线盒3内的安规元件、蓄能电容30、电源端子 31、通讯端子32、显示屏33及操作系统按钮34均与电机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变频系统将主控板24、驱动板25及功率元件26安装于容置腔22内, 如此设计能够起到防潮、防尘的作用,同时由于电机与变频系统结合为一体,可以节省安装 空间,大大缩小了电机与变频系统在工作现场所占用的空间,并且不需要安装变频系统的 冷却风机,节省了成本。本实用新型中电机绕组与变频系统的驱动板25在电机内直接连 接,极大地缩短了电机与变频系统之间连接线的距离,并且在电机壳内部屏蔽环境下,极大 地减少了电磁波辐射,减轻了对通讯环境的污染,降低了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同时超短连线 避免了电机电源线产生过冲电压对电机绝缘的破坏。[0019]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驱动板、主控板、功率元件、安规元件及蓄能电容均为市售产 品,在此不做详述。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变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系统安装于变频变速电机后端的风罩内,并与所述变频变速电机电连接,所述变频系统包括有盖体及一端开口的容置部,所述盖体设置于所述容置部的开口处,所述盖体与所述容置部之间形成有容置腔,所述盖体内侧安装有主控板,所述容置部内部与所述盖体相对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板,所述容置部的内侧周缘设有功率元件,所述驱动板与主控板及功率元件电性连接,所述主控板与所述盖体及所述驱动板与所述容置部之间均设置有绝缘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上设有导线孔,所述变频变速 电机的电机绕组通过所述导线孔直接与所述驱动板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与所述容置部组合成扁平的 圆柱体形,所述盖体与所述容置部的底部为圆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与所述容置部组合成矩形体, 所述盖体与所述容置部的底部为矩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部外周缘形成有散热鳍片。
6.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变频系统的变频变速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变 速电机上设有接线盒,该接线盒内一侧设置有变频系统的安规元件、蓄能电容及所述变频 变速电机的电源端子,另一侧设置有变频系统的通讯端子、操作系统按钮和用于显示电机 功能参数的显示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频系统及具有该变频系统的变频变速电机,变频系统安装于变频变速电机后端的风罩内,并与变频变速电机电连接,变频系统包括有盖体及一端开口的容置部,盖体设置于容置部的开口处,盖体与容置部之间形成有容置腔,盖体内侧安装有主控板,容置部内部与盖体相对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板,容置部的内侧周缘设有功率元件,驱动板与主控板及功率元件电性连接,主控板与盖体及驱动板与容置部之间均设置有绝缘板。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减小现场使用空间及降低电磁波辐射的效果。
文档编号H02K11/00GK201726259SQ20102026591
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1日
发明者余成东, 俞鸿儒 申请人:余成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