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通风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19057阅读:12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隧道通风亭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道通风亭结构。
背景技术
城市的市区内通常会有四通八达的电缆隧道,不仅是高压电缆路径资源,也是配电电缆的重要通道,随着城市不断发展,电缆线路总长逐年增加,同时城市用电负荷也逐年增加。尤其是在度夏时期,城市用电负荷不断创下新高,同时处于密闭空间的电缆隧道的温度随电缆数量及负荷的增加也逐年呈上升趋势。然而,电缆在长时间高温下运行会降低电缆绝缘效果,增加线路输电损耗,降低电缆载流量。因此,隧道内良好通风日渐成为电缆设备日常正常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现有隧道通风亭结构通常是由砖砌而成,分为老式砖砌型通风亭、竖井砖砌可出入型百叶窗通风亭、埋管引出型通风亭。隧道通风亭结构样式一老式砖砌型通风结构。就是直接用砖砌制而成,这样的通风亭视觉效果不太美观,通风效果较差(经现场测量其通风质量为Om/s——0. lm/s),并且异物及雨水经常进入隧道内。隧道通风亭结构样式二竖井砖砌可出入型百叶窗通风结构。风亭采用砖砌百叶窗通风。由于是竖井通风,通风效果一般(经现场测量其通风质量为0. lm/s——0. 3m/s), 百叶窗易被破坏;过往行人,将垃圾会随手扔进隧道内,尤其是烟头丢入后,很容易产生火灾隐患。隧道通风亭结构样式三埋管引出型通风结构。此通风结构从井筒侧墙埋管式通风,通风效果较差。(经现场测量其通风质量基本为Om/s)有些进入隧道的施工人员,甚至出现将隧道垃圾、废料放入埋管内,造成通风不畅。所以通风亭就成了摆设,没有起到通风效果。现有的隧道通风亭结构的通风效果均不甚理想,其采用砖砌方式,并且空气流通路径不顺畅。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通风性好,可将雨水杂物等阻挡在电缆隧道出口外,且外形美观的隧道通风亭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隧道通风亭结构,包括筒状的本体,本体上端具有通风口,侧壁具有漏水口 ;挡水板,倾斜地设置在本体的内部,且挡水板下端位于漏水口处。进一步地,隧道通风亭结构包括多个漏水口及与该多个漏水口各自相对应的多个挡水板。进一步地,隧道通风亭结构包括布置在相反的侧壁位置的第一挡水板和第二挡水板,其中第一挡水板的上端位置高于第二挡水板的上端位置。进一步地,与第一挡水板相对应的第一漏水口的位置高于与第二挡水板相对应的第二漏水口的位置。进一步地,第一挡水板的上端遮挡第二挡水板的上端。进一步地,隧道通风亭结构还包括防护件,防护件设在电缆隧道出口处或设在本体中。进一步地,防护件是铁网箅子。进一步地,本体上还设有遮挡件,且部分遮挡件位于本体通风口上方。进一步地,本体的下部设有固定拉架,通过固定拉架连接到电缆隧道出口处。本实用新型的隧道通风亭结构的上端具有通风口,提高了通风效果,与空气流通质量,并由此降低了隧道内电缆运行的环境温度,有效减少因高温度造成电缆设备电缆绝缘效果下降、线路输电损耗增加、电缆载流量降低等不良影响。而且该隧道通风亭结构使堆积在隧道内的有害气体含量减少,从而间接地降低发生火灾或造成人员伤害的安全隐患, 也降低了因高温造成的电缆发生故障的几率,无形中为电缆公司后期维护检修节约了可观的人力物力。而且该隧道通风亭结构改变外观新颖,贴合周边绿地或建筑,美化环境。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隧道通风亭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隧道通风亭结构,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隧道通风亭结构,包括筒状的本体10,本体10上端具有通风口 11,侧壁12具有漏水口 13 ;挡水板30,倾斜地设置在本体10的内部,且挡水板30下端位于漏水口 13处。由于隧道通风亭结构是顶部开口的朝上设计,为防止雨水流入电缆隧道,在风亭中加装挡水板30形成积水坑,在不影响空气流通的情况下有效阻挡雨水流入电缆隧道。同时,漏水口 13使积水沿隧道通风亭结构侧壁排出。该实用新型将传统的砖砌式风亭改变为采用硅胶和196#树脂分别制作硅胶和玻璃钢型模具。该材料防水、防火、抗腐蚀性、抗击打性、可塑均较强。这种材料已经广泛用于制作各种样式的模具模型,制作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如图1所示,本体10 为长筒状结构。这样,使得整体结构类似烟囱结构,同时借助隧道内温度往往高于地上环境温度的特点,辅助提高隧道通风亭结构的通风效果。该隧道通风亭结构取消过去风亭结构中的井筒侧墙埋管式通风,减少空气流通路径拐点,使其流通路线改为完全的直上直下型。 同时,将通风亭的通风口改为完全朝上设计。如图1所示,优选地,隧道通风亭结构包括多个漏水口 13及与该多个漏水口 13各自相对应的多个挡水板30。由于隧道通风亭结构是顶部开口的朝上设计,为防止雨水流入电缆隧道,在风亭中加装挡水板30形成积水坑,在不影响空气流通的情况下有效阻挡雨水流入电缆隧道。如图1所示,优选地,隧道通风亭结构包括布置在相反的侧壁位置的第一挡水板和第二挡水板,其中第一挡水板的上端位置高于第二挡水板的上端位置。漏水口 13与挡水板30均为两个且相对设置,且形成强遮掩,可以达到较好的防雨效果。优选地,与第一挡水板相对应的第一漏水口的位置高于与第二挡水板相对应的第二漏水口的位置。这样,便于雨水排出,达到较好的防雨效果。如图1所示,优选地,隧道通风亭结构还包括防护件40,防护件40设在电缆隧道出口 20处或设在本体10中。这样,可以防止异物进入隧道。优选地,防护件40是铁网箅子。这样,可以达到较好的防护效果,且成本较低,便于制造。如图1所示,优选地,本体10上还设有遮挡件50,且部分遮挡件50位于在本体通风口 11上方。遮挡件可以进一步防止雨水流入,而且其上可写一些标语,起到表示牌的作用。优选地,本体的下部设有固定拉架,通过固定拉架连接到电缆隧道出口 20处。这样,使得隧道通风亭结构整体固定牢固。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隧道通风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筒状的本体(10),所述本体(10)上端具有通风口(11),侧壁(1 具有漏水口(13); 挡水板(30),倾斜地设置在所述本体(10)的内部,且所述挡水板(30)下端位于所述漏水口 (13)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通风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所述漏水口(13)及与所述多个漏水口(1 各自相对应的多个所述挡水板(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通风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布置在相反的侧壁位置的第一挡水板和第二挡水板,其中所述第一挡水板的上端位置高于所述第二挡水板的上端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通风亭结构,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挡水板相对应的第一漏水口的位置高于与所述第二挡水板相对应的第二漏水口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隧道通风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水板的上端遮挡所述第二挡水板的上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通风亭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件(40),所述防护件GO)设在电缆隧道出口 00)处或设在所述本体(10)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隧道通风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件00)是铁网箅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通风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0)上还设有遮挡件(50),且部分所述遮挡件(50)位于所述本体通风口(11)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通风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0)的下部设有固定拉架,通过所述固定拉架连接到电缆隧道出口 O0)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隧道通风亭结构,包括筒状的本体,本体上端具有通风口,侧壁具有漏水口;挡水板,倾斜地设置在本体的内部,且挡水板下端位于漏水口处。本实用新型的隧道通风亭结构的上端具有通风口,提高了通风效果,与空气流通质量,并由此降低了隧道内电缆运行的环境温度,有效减少因高温度造成电缆设备电缆绝缘效果下降、线路输电损耗增加、电缆载流量降低等不良影响。而且该隧道通风亭结构使堆积在隧道内的有害气体含量减少,从而间接地降低发生火灾或造成人员伤害的安全隐患,也降低了因高温造成的电缆发生故障的几率,无形中为电缆公司后期维护检修节约了可观的人力物力。
文档编号H02G9/08GK202007680SQ201020273909
公开日2011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7日
发明者何跃恒, 林一轩 申请人:北京市电力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