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支持有源功率因数校正负载的控制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37502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支持有源功率因数校正负载的控制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支持有源功率因数校正(APFC,Active Power Factor Correction)负载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电源装置通常用于保障各种用电设备停电之后继续工作一段时间,以使用户能够进行紧急处理,例如在计算机领域中,用户能够及时的保存数据,使用户不会因为停电而影响工作或丢失数据。电源装置在计算机系统、网络和通信系统等各种实际应用中,可以作为应急电源来使用,防止突然断电而影响正常工作,给系统造成损害。随着各式各样电力电子产品的广泛使用,电源谐波问题及功率因数劣化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为了提高供电品质及能源使用效率,对于电力电子产品所产生谐波及功率因数,各个组织均制定了标准来加以规范。改善功率因数的方法,主要可分为无源式和有源式两种。无源式顾名思义即是电路中只使用无源元件来提高功率因数如电感或变压器等,虽具有较小电磁干扰及设计简单等优点,但功率因数改善效果相当有限。有源式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即是使用有源元件如功率元件、二极管等,除可调整输出电压,也可以大幅提高功率因数,然而由于电路复杂度增加,因此需配合良好的控制以维持系统平衡。由于逆变器工作在高频开关状态,这种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功率因数接近I等优点。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的基本思想是将输入交流电压进行全波整流,在整流电路与滤波电容之间加入DC/DC变换,通过适当控制(即脉宽调制PWM)使输入电流的波形自动跟随输入电压的波形,即将输入电流校正为输入电压同相位的正弦波,使输入阻抗呈纯阻性,从而实现稳压输出和单位功率因数输入,使PF提高到近似为1.0。APFC技术适应了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方向。目前广泛使用的离线式电源装置,例如离线式不间断电源(UPS, UninterruptedPower Supply)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当市电存在时,离线式电源装置的充电器对蓄电池充电并浮充。市电掉电时,离线式电源装置的输出转换开关断开电网,接通逆变器,继续向负载供电。此时逆变器工作,由它将直流电压(电池供给)变成符合负载要求的交流电压。图1是现有技术中方波电源装置的示意图。所述方波电源装置包括继电器、电池以及逆变器。当市电正常供电时,继电器保持正常与市电线路线路I/P-L的连接,通过市电输入线路I/P-L和I/P-N对负载进行供电。同时,在市电正常供电时,对方波电源装置中的电池进行充电,以使得在市电故障时能够由电池对负载进行供电。当市电掉电、或市电故障时,继电器断开与市电线路线路I/P-L的连接,并与逆变器的输出端INV-L相连,电池输出电能至逆变器,逆变器输出方波,并通过线路INV-L和INV-N对负载进行供电。逆变器的输出如INV 0/P的方波波形所示。图2是现有技术中另一种方波电源装置的示意图。所述方波电源装置包括继电器、电池、逆变器以及变压器。当市电正常供电时,继电器保持正常与市电线路线路I/P-L的连接,通过市电输入线路I/P-L和I/P-N对负载进行供电。同时,在市电正常供电时,对方波电源装置中的电池进行充电,以使得在市电故障时能够由电池对负载进行供电。当市电掉电、或市电故障时,继电器断开与市电线路线路I/P-L的连接,并与逆变器的输出端INV-L相连,电池输出电能至逆变器,逆变器通过变压器进行电压调节并输出方波,由通过线路INV-L和INV-N对负载进行供电。逆变器的输出如INV 0/P的方波波形所示。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当从市电模式切换到电池模式的最初周期(例如,第一周期)通常会出现如下问题1.第一周期电压有效值过低。现有方波UPS在转到电池模式的第一个周期输出电压是通过设定固定的标准输出方波宽度。在带APFC载转到电池模式时,实际输出电压会因峰值电压拉低,造成有效输出电压远小于额定值电压,导致不能很好地支持APFC电源工作。2.第一周期脉宽过小。当前,方波UPS转到电池模式的第一个周期时输出电压零点以市电电压零点作为参考,在市电的不同角度断电情况下,输出方波实际打开的宽度不一致,输出电压差异较大。其中有些角度断电时,UPS有效输出电压会明显偏小,在带APFCLOAD转换时,会因UPS有效输出电压明显偏小,导致不能很好地支持APFC电源工作。此外,在电池模式下,当负载增大、瞬投负载或者带APFC载转换时,会出现输出电压有效值过低的问题。当前方波UPS在电池模式下,若负载量有较大的增加或带APFC LOAD启动或UPS带APFC载转换时,会将输出电压峰值拉到较低,需要2至3个周期时间才能将输出电压波形宽度增加到最大值,电压恢复时间长。在带APFC LOAD时,因输出电压持续较低,引起APFC LOAD工作异常。现有技术中的方波机输出电压产生原理是,因方波UPS在电池模式下的输出电压峰值会随着电池电压降低以及LOAD增大而降低,为了得到预期的有效输出电压,需要通过调节输出方波电压波形的宽度来实现。

发明内容
由于基于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的电源越来越流行,而现有的方波电源装置无法支持APFC电源。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和系统来改进方波电源装置的能力以支持APFC负载。其优势是,新的控制方法改善了方波电源装置带APFC电源的能力,而且在成本上没有任何的增加。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支持有源功率因数校正负载的控制方法,包括为了满足有源功率因数校正负载的要求,将输出电压波形的方波宽度变为较大值,从而提高输出电压的有效值;将输出电压波形的方波宽度从较大值逐步下降至较小值,从而将输出电压的电压有效值逐渐下降至所需的稳态电压有效值。优选地,其中在从市电模式转换到电池模式后的第一周期,将输出电压波形的方波宽度设置为规格上限宽度值,从而使电压有效值设定为从额定值变为规格上限值。优选地,其中在从市电模式转换到电池模式后的第一周期的前半周期,计算输出电压波形的方波宽度,当输出电压波形的方波宽度小于规格设定宽度值时,延长输出电压波形的打开时间,增大输出电压波形的方波宽度,直至到达最小死区进入换相为止。
优选地,针对电池模式下由负载增大、瞬投负载或者带APFC载转换导致的峰值电压拉低的情况,当方波输出的电压峰值掉到预定范围时,将输出电压波形的方波宽度调整延长到最大宽度值。优选地,其中当方波输出的电压峰值掉到预定范围时,将输出电压波形的方波宽度调整到最大宽度值具体为在方波输出的同时读取输出的电压峰值,当连续读取的预定数量的电压峰值在预定的范围值内时,在当前周期的前半个周期或后半个周期将输出电压波形的方波宽度调整到最大值。根据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支持有源功率因数校正负载的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电压上调单元,为了满足有源功率因数校正负载的要求,将输出电压波形的方波宽度变为较大值,从而提高输出电压的有效值;稳压单元,同时将输出电压波形的方波宽度从较大值逐步下降至较小值,从而将输出电压的有效值逐渐下降至所需的稳态的电压有效值。优选地,其中电压上调单元在从市电模式转换到电池模式后的第一周期,将输出电压波形的方波宽度设置为规格上限宽度值,从而使电压有效值设定为从额定值变为规格上限值。优选地,其中电压上调单元在从市电模式转换到电池模式后的第一周期的前半周期,计算输出电压波形的方波宽度,当输出电压波形的方波宽度小于规格设定宽度值时,延长输出电压波形的打开时间,增大输出电压波形的方波宽度,直至到达最小死区进入换相为止。优选地,针对电池模式下由负载增大、瞬投负载或者带APFC载转换导致的峰值电压拉低的情况,其中电压上调单元当方波输出的电压峰值掉到预定范围时,将输出电压波形的方波宽度调整延长到最大宽度值。优选地,其中当方波输出的电压峰值掉到预定范围时,将输出电压波形的方波宽度调整到最大宽度值具体为在方波输出的同时读取输出的电压峰值,当连续读取的预定数量的电压峰值在预定范围值时,在当前周期的前半个周期或后半个周期将输出电压波形的方波宽度调整到最大值。


通过参照结合附图进行的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特征将变得更加清楚以及将最好地理解本发明本身,其中图1是现有技术中方波电源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另一种方波电源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的从市电模式转换到电池模式后电压有效值过低的电压波形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从市电模式转换到电池模式后输出的电压波形图;图5是现有技术中的从市电模式转换到电池模式后电压宽度过窄的电压波形图;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从市电模式转换到电池模式后输出的电压波形图;图7是现有技术中的电压有效值过低的电压波形图;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电压波形图;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支持APFC负载的电源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以及图10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支持APFC负载的电源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11是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的支持APFC负载的电源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参考附图介绍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可以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局限于此处描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详尽地且完全地公开本发明,并且向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发明的范围。对于表示在附图中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术语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在附图中,相同的单元/元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除非另有说明,此处使用的“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包括复数形式。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包含”和/或“含有”,指定了一些特征、实体、步骤、操作、单元、和/或元件,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特征、实体、步骤、操作、单元、元件和/或有它们组成的组。应当理解的是,当单元被称为“连接”或“耦合”到另一个单元时,它可以是直接和另一单元连接或耦合,也可以存在中间单元。此外,此处所指的“连接”或“耦合”包括无线连接或耦合。此处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以上所列相关项目的任意组合和全部组合。除非另有说明,此处使用的术语(包括科技术语)对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具有通常的理解含义。另外,可以理解的是,以通常使用的词典限定的术语,应当被理解为与其相关领域的语境具有一致的含义,而不应该被理解为理想化的或过于正式的意义。图3是现有技术中的从市电模式转换到电池模式后电压有效值过低的电压波形图。现有方波电源装置在从市电模式转换到电池模式的第一个周期,输出电压通常设置为固定的标准输出方波宽度。然而,在电源装置从市电模式转换到电池模式的第一周期(电压输出波形的第一周期),可能存在电压有效值无法满足APFC负载的情况。如图3所示,在从市电模式转换到电池模式后的第一周期,逆变器的输出脉冲宽度在时间t31和时间t32之间。逆变器输出的有效值为电压额定值,例如是230V。但是在APFC负载转到电池模式时,实际输出电压会被峰值电压拉低,造成有效输出电压远小于额定值电压的情况,不能很好地支持APFC电源工作。即,带APFC载时的实际输出电压会低于额定值电压,无法满足APFC负载的要求。为此,需要提供一种控制方法,使电源装置能够为带APFC负载的转换提供足够的电压。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从市电模式转换到电池模式后输出的电压波形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电源装置在从市电模式转换到电池模式后的第一个周期,将输出电压波形的方波宽度设置为规格上限宽度值,从而使电压有效值设定为由电压额定值变为电压的规格上限值,即,规格上限(例如250伏)的电压值。从而保证在带APFC负载转换条件下,电源装置具有较高的输出电压。如图4所示,在从市电模式转换到电池模式后的第一周期内,逆变器的输出脉冲宽度为在时间t31和时间t33之间。与现有技术中的输出电压波形相比,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输出脉冲宽度增加了 t32到t33之间的宽度。例如,按照逆变器输出电压波形的电压额定值为230伏来计算,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下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为230V *1.1=253V(例如,以230伏输出为例,则输出电压规格范围230V±10%)。优选地,可以将输出电压的有效值设置为253伏,或者可以设置为250伏。采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的输出电压值可以为带APFC负载的转换提供足够的电压。应当了解的是,在随后的连续周期中,将输出电压波形的方波宽度从较大值逐步下降至较小值,从而将输出电压的有效值逐渐下降至所需的稳态电压有效值。在本实施方式中,从253伏或250伏逐渐降低至230伏。图5是现有技术中的从市电模式转换到电池模式后电压宽度过窄的电压波形图。现有方波电源装置在从市电模式转换到电池模式后的第一个周期的前半周期,可能出现电压输出波形的脉冲宽度过小的问题。如图5所示,在从市电模式转换到电池模式后的第一周期的前半周期,逆变器的输出脉冲宽度为t52至t53之间的较小的脉冲宽度。当前,方波电源装置转到电池模式的第一个周期输出电压零点以市电电压零点作为参考,在市电的不同角度断电情况下,输出方波实际打开的宽度不一致,输出电压差异较大。其中,在有些角度断电时,电源装置的有效输出电压会明显偏小,在带APFC负载转换时,会因电源装置的有效输出电压明显偏小,导致不能很好地支持APFC电源工作。如图5所示的控制逻辑改善前的输出效果图,在现有技术中,从市电模式转换到电池模式后,在第一周期的前半周期,接续市电相位(其中t51,t55是市电零跨点),输出电压波形宽度按输出额定值设定,电源装置有效输出电压会明显偏小,但不作任何调节。为此,需要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当电源装置在市电的不同角度断电时,使电源装置的输出电压尽可能接近设定值,也就是接近规格上限值。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从市电模式转换到电池模式后输出的电压波形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电源装置在从市电模式转换到电池模式后的第一个周期的前半周期,计算输出电压波形的方波宽度,当输出电压波形的方波宽度小于设定的规格上限宽度值时,延长输出电压波形的打开时间,增大输出电压波形的方波宽度,直至到达最小死区进入换相为止。优选地,如果在进入死区之前,输出电压方波宽度已经达到规格上限值,则不再增加输出电压方波的宽度。优选地,如果在进入死区时,输出电压方波宽度仍然没有达到规格上限值,则不再增加输出电压方波的宽度并且换相。这样,保证了方波电源装置在市电不同角度断电下,电源装置的输出电压尽可能接近规格上限值,同时又保证了转换到电池模式的输出电压相位接续市电相位。如图6所示的控制逻辑改善后的输出效果图,在从市电模式转换到电池模式之后的第一个周期的前半周期,计算输出电压波形的方波宽度,当输出电压波形的方波宽度小于设定的规格上限宽度值时,延长输出电压波形的打开时间,增大输出电压波形的方波宽度,直至到达最小死区进入换相为止。其中,t51,t55是输出电压零跨点。与现有技术中的输出电压波形相比,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输出脉冲宽度增加了 t53到t54之间的宽度。优选地,t54至t55为逆变器输出电压的死区时间,在进入该时间段之前必须将方波关掉,从而在t55完成换相。当输出电压方波宽度,即t52至t54,在进入死区t54至t55之前已经达到设定的规格上限宽度值,则将输出电压的脉冲宽度设置为规格上限宽度值,而不再增加输出电压。当输出电压方波宽度,即t52至t54,在进入死区t54至t55之前仍然没有达到设定的规格上限宽度值,则仍然将方波关掉,在t55进行换相,在进入死区之前所能达到的输出电压的最大宽度值作为输出电压的脉冲宽度。应当了解的是,在随后的连续周期中,将有效电压值从规格上限值逐渐降低至额定输出值。图7是现有技术中的电压有效值过低的电压波形图。现有方波电源装置在电池模式下由负载增大、瞬投负载或者带APFC载转换时,可能出现电压有效值过低问题。如图7所示,逆变器的输出脉冲宽度为t73至t73a之间的较小的脉冲宽度。其中,t73是承担APFC负载的最初时间,t73至t73a是承担APFC负载的脉冲宽度。t71至t72之间的宽度是承担APFC负载之前的输出电压脉冲宽度。如图7所示,t73至t73a之间的脉冲宽度与承担APFC负载之前的输出电压t71至t72的脉冲宽度相同。其中,t74到t75之间是死区,而且t75和t76是零跨点。当前方波电源装置在带APFC负载启动或转换时,会将输出电压峰值拉到较低,需要2至3个周期时间才能将输出电压波形宽度增加到最大值,电压恢复时间长。在带APFC负载时,因输出电压持续较低,引起APFC负载工作异常。为此,需要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当方波电源装置的峰值电压过低时,迅速调整输出方波宽度到最大值,使电源装置的有效输出电压尽可能提升到接近要求值。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电压波形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电源装置当方波输出的电压峰值掉到预定范围时,在当前周期的前半周期或后半周期将输出电压波形的方波宽度调整延长到最大宽度值,目的是迅速提升输出电压有效值,提升方波电源装置带APFC负载的能力。如图8所示的控制逻辑改善后的输出效果图,在方波输出的同时读取当前周期的电压峰值,当连续读取一定点数(例如,5个、10个、15个等)的峰值电压在预定值范围时,就在当前周期的的前半周期或后半周期将输出电压波形宽度延长为最大宽度值。例如,以230V为例,若连续读取15个点(例如,读取时间在2. 3ms左右)的峰值电压,例如小于230V且大于90V时,就在当前周期的前半周期或后半个周期将输出电压波形宽度延长为最大宽度值。与现有技术中的输出电压波形相比,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输出脉冲宽度增加为t73到t74之间的宽度。应当了解的是,在随后的连续周期中,将最大方波宽度逐渐降低至额定方波宽度。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支持APFC负载的电源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当从市电模式切换到电池模式的最初周期(例如,第一周期),所述控制方法的过程包括如下步骤步骤901,在市电模式切换到电池模式的第一周期将输出电压设置在规格上限值,例如,在230V模式下,规格上限值设置在250V,其中输出规格为230V * 110%= 253V。步骤902,判断第一周期的前半周期输出方波宽度是否达到设定的规格上限值要求。例如,规格上限值设为250V时,同时假设其半个周期的输出方波宽度为5. 5ms。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即,第一周期的前半周期输出方波宽度达到设定的规格上限值要求,则进入步骤903,按规格上限方波宽度值输出,后半周期按规格上限方波宽度值输出,在后续周期将输出方波宽度逐渐减小到稳态额定值输出,然后结束过程。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即,第一周期的前半周期输出方波宽度没有达到设定的规格上限值要求,则进入步骤904,延长方波打开时间,增大输出方波宽度。随后,进行步骤905,判断进入死区前,输出方波宽度是否达到规格上限的宽度值(例如,5. 5ms)。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即输出方波宽度达到规格上限的宽度值,则进入步骤906,按规格上限方波宽度值(例如,5. 5ms)输出,后半周期按规格上限方波宽度值输出。在后续周期将输出方波宽度逐渐减小到稳态额定值输出,然后结束过程。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即输出方波宽度没有达到规格上限的宽度值,进入步骤907在进入死区时关掉方波,不再延长,进入换相。后半周期按规格上限方波宽度值输出。在后续周期将输出方波宽度逐渐减小到稳态额定值输出,然后结束过程。图10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支持APFC负载的电源控制方法的流程图。针对电池模式下由负载增大、瞬投负载或者带APFC载转换导致的峰值电压拉低的情况,进行负载电源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的过程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01,在电池模式下输出方波的同时,读取方波电压峰值。步骤1002,判断电压峰值是否掉在设定的峰值范围值内。以230V模式为例,判断电压峰值是否掉在设定峰值范围90V 230V内。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即电压峰值未掉在设定峰值范围90V 230V内,则进入步骤1003,不对电压作出调整,按稳态额定值输出,然后结束过程。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即电压峰值掉在设定峰值范围90V 230V内,则进入步骤1004,将方波宽度延长到最大值,后续周期将输出方波宽度逐渐减小到稳态额定值输出,然后结束过程。图11是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的支持APFC负载的电源控制方法的流程图。针对电池模式下由负载增大、瞬投负载或者带APFC载转换导致的峰值电压拉低的情况,进行负载电源控制。在市电转电池模式或电池模式开机运行时,所述控制方法的过程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101,在电池模式下输出方波的同时,读取方波电压峰值。步骤1102,判断电压峰值是否掉在设定的峰值范围值内。以230V模式为例,判断电压峰值是否掉在设定峰值范围90V 230V内。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即电压峰值未掉在设定峰值范围90V 230V内,则进入步骤1103,不对电压作出调整,按稳态额定值输出,然后结束过程。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即电压峰值掉在设定峰值范围90V 230V内,则进入步骤1104,判断在当前半个周期读取有效点数是否达到设定点数要求(例如,可以设定15个点,即2. 3ms)。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即在当前半个周期读取有效点数未达到设定点数要求,则执行步骤1105在后半周期继续增加读取点数,在读取有效点数达到设定点数要求后,在后半周期将方波宽度延长到最大值。后续周期将输出方波宽度逐渐减小到稳态额定值输出,然后结束过程。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即在当前半个周期读取有效点数达到设定点数要求,在当前半周期将方波宽度延长到最大值。后续周期将输出方波宽度逐渐减小到稳态额定值输出,然后结束过程。已经通过参考少量实施例主要地描述了本发明。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正如附带的专利权利要求所限定的,除了本发明以上公开的其他的实施例等同地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通常地,在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所有术语都根据他们在技术领域的通常含义被解释,除非在其中被另外明确地定义。所有的参考“一个/所述/该[装置、组件等]”都被开放地解释为所述装置、组件等中的至少一个实例,除非另外明确地说明。这里公开的任何方法的步骤都没必要以公开的准确的顺序运行,除非明确地说明。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支持有源功率因数校正负载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为了满足有源功率因数校正负载的要求,将输出电压波形的方波宽度变为较大值,从而提高输出电压的有效值;将输出电压波形的方波宽度从较大值逐步下降至较小值,从而将输出电压的有效值逐渐下降至所需的稳态电压有效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从市电模式转换到电池模式后的第一周期,将输出电压波形的方波宽度设置为规格上限宽度值,从而使电压有效值设定为从额定值变为规格上限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从市电模式转换到电池模式后的第一周期的前半周期,计算输出电压波形的方波宽度,当输出电压波形的方波宽度小于设定的规格上限宽度值时,延长输出电压波形的打开时间,增大输出电压波形的方波宽度,直至到达最小死区进入换相为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方波输出的电压峰值掉到预定范围时,将输出电压波形的方波宽度调整延长到最大宽度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方波输出的电压峰值掉到预定范围时,将输出电压波形的方波宽度调整到最大宽度值具体为在方波输出的同时读取输出的电压峰值, 当连续读取的预定数量的电压峰值在预定范围值中时,在当前周期的前半个周期或后半个周期将输出电压波形的方波宽度调整到最大值。
6.一种用于支持有源功率因数校正负载的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电压上调单元,为了满足有源功率因数校正负载的要求,将输出电压波形的方波宽度变为较大值,从而提高输出电压的有效值;稳压单元,将输出方波宽度调整到较大的宽度,将输出电压波形的方波宽度从较大值逐步下降至较小值,从而将输出电压的有效值逐渐下降至所需的稳态电压有效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中电压上调单元在从市电模式转换到电池模式后的第一周期,将输出电压波形的方波宽度设置为规格上限宽度值,从而使电压有效值设定为从额定值变为规格上限值。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中电压上调单元在从市电模式转换到电池模式后的第一周期的前半周期,计算输出电压波形的方波宽度,当输出电压波形的方波宽度小于设定的规格上限宽度值时,延长输出电压波形的打开时间,增大输出电压波形的方波宽度,直至到达最小死区进入换相为止。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中电压上调单元当方波输出的电压峰值掉到预定范围时,将输出电压波形的方波宽度调整延长到最大宽度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中当方波输出的电压峰值掉到预定范围时,将输出电压波形的方波宽度调整到最大宽度值具体为在方波输出的同时读取输出的电压峰值, 当连续读取的预定数量的电压峰值在预定范围值中时,在当前周期的前半个周期或后半个周期将输出电压波形的方波宽度调整到最大值。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支持有源功率因数校正负载的控制方法,包括为了满足有源功率因数校正负载的要求,将输出电压波形的方波宽度设置为较大值,从而提高输出电压的有效值;将输出电压波形的方波宽度从较大值逐步下降至较小值,从而将输出电压的有效值逐渐下降至所需的稳态电压有效值。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支持有源功率因数校正负载的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电压上调单元,为了满足有源功率因数校正负载的要求,将输出电压波形的方波宽度设置为较大值,从而提高输出电压的有效值;稳压单元,调节方波宽度到较大值,将输出电压波形的方波宽度从较大值逐步下降至较小值,从而将输出电压的有效值逐渐下降至所需的稳态电压有效值。
文档编号H02M1/42GK103001482SQ20111027312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5日
发明者谢凯军, 胡武华 申请人:联正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