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接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48752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太阳能接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接线装置,尤其指座体内部为定位有至少二组夹线装置,而夹线装置的导电体上枢接有可转动的夹持体,并将夹持体的弹性臂抵压导线于导电体的接触部形成至少二点电性接触状态,用以传输太阳能模块的电力至外部负载。
背景技术
按,绿色居住环境的营造是为各国所提倡的目标,而在高度文明的世界中,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如由燃烧石油产生动力的各种交通工具中皆会排放二氧化碳,使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提高,造成温室效应日趋于严重以及全球气候暖化、异常的现象,因此, 现今各国不断地积极开发可替代石油的替代性能源。再者,一般替代性能源主要可分为生质能源、风力发电或太阳能发电,其中又以太阳能发电方式最受到瞩目,由于太阳能本身不会产生有公害、能源耗尽的问题且取得容易, 因此太阳能相关产业也逐渐蓬勃发展,然而,较常应用的太阳能模块为一种光电转换装置, 当太阳光照射于太阳能面板上时,即可将光能转换成电能,并由太阳能面板组成后所预留的连接线来与接线盒连接使用,即可提供电能输出至外部电池模块或电子装置提供其所需的电力,此种接线盒虽可达到模块化组装的便利性,惟该接线盒与太阳能面板的连接线的接线方式大多是以焊接方式进行连接,由于焊接过程中所产生的高热将会影响太阳能面板的效能表现,因此便有业者采用具塞入式夹具的太阳能接线盒,并利用组装的接线方式来使接在线更为便利。请参阅图7、图8所示,为公知太阳能接线盒的立体外观图及局部侧视剖面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其中盒体A所具的外壁Al上为设有二接头A2,并于接头A2内部穿设有可连接至外部电源装置的缆线D,而盒体A内部所具的卡凸部A3上设置有夹合装置B,且远离接头A2的另侧底部形成有开口 A4,即可将导线E—端连接至太阳能模块,而导线E的另端则穿过盒体A的开口 A4,并插入于夹合装置B所具的第一夹具Bl内,再将缆线D及逆电流防护装置C的接脚Cl分别插入于第二夹具B2内,便可利用连接片B3卡入于第一夹具Bl 与第一夹具Bl上相对的夹片内,且使第一夹具Bl上的夹片同时夹住导线E与连接片B3,但因连接片B3与第一夹具Bl分离组装方式,若使用者稍加施力,导线E即会被扯出第一夹具 Bl之外,并造成导线E电性连接效果不良且容易有松脱的问题,而于连接片B3频繁的使用下亦会造成第一夹具Bl上的夹片容易被撑开,并产生过大之间隙,甚至是形成短路或电性连接失效,以致整体使用机能与效果受到限制;此外,连接片B3于组装或拆卸的过程中容易因使用者的疏忽而遗失,并造成组装上的不便与困难度增加且不便快速组装、拆卸,而有待从事此行业者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申请人有鉴于上述公知太阳能接线盒使用上的问题与缺失,乃搜集相关数据经由多方评估及考虑,并利用从事于此行业的多年研发经验不断试作与修改,始设计出此种太阳能接线装置新型诞生。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接线装置,以克服公知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接线装置,包括有座体及夹线装置,其中该座体内部形成有容置空间,并于容置空间底部设有可供至少二组夹线装置定位的复数定位部,且位于定位部一侧处开设有可供预设导线穿入于容置空间内的镂空部;该夹线装置包括有导电体及夹持体,并于导电体一侧处朝外弯折延伸有具至少一个抵持面的接触部,且远离接触部的另侧处设有可供预设缆线定位形成电性连接的固持部,而夹持体为枢接于导电体上,并于夹持体一侧处朝外弯折延伸有弹性臂,且弹性臂为抵压预设导线于接触部的抵持面上形成至少二点电性接触状态。所述的太阳能接线装置,其中该座体具有基座,并于基座内部形成有容置空间,而基座远离镂空部的另侧处设有至少二个可供预设缆线穿过的接头,并于基座上方开口处结合有盖体。所述的太阳能接线装置,其中该座体的二定位部之间设有具复数接脚的过电流保护组件,而夹线装置位于导电体所具的基部二侧处朝上方同向延伸有可供夹持体枢接的轴部,且基部位于轴部与固持部之间的二侧处朝上方同向延伸有可供过电流保护组件的接脚定位形成电性连接的接合部。所述的太阳能接线装置,其中该导电体的接合部上纵向剖设有具缺口的嵌接槽, 且嵌接槽为呈上宽下窄状,并使过电流保护组件的接脚沿着缺口迫入于嵌接槽内呈一定位。所述的太阳能接线装置,其中该座体的二定位部之间设有可收容至少一个过电流保护组件的嵌置槽,并于嵌置槽内部设有至少二个可卡持于过电流保护组件二侧接脚上的卡扣。所述的太阳能接线装置,其中该座体的定位部一侧处设有至少一组相对的复数凸扣,且位于二凸扣之间凸设有定位柱,而夹线装置的导电体具有可与凸扣呈一扣合定位的平整状基部,并于基部上设有可供定位柱穿出的穿孔。所述的太阳能接线装置,其中该座体的定位部接近于镂空部处设有凸扣,而夹线装置位于导电体的接触部上设有可与凸扣呈一扣合定位的扣槽,且扣槽内缘处朝下方斜伸有扣片,并于夹持体的弹性臂向内弯折有可挡止于扣片上的接触端,且接触端上设有透孔。所述的太阳能接线装置,其中该夹线装置位于导电体所具的基部二侧处朝上方同向延伸有可供夹持体枢接的轴部,并由基部相邻于轴部一侧处朝外弯折延伸有接触部,且接触部与基部连接处形成有转折部,另于转折部与接触部之间形成有呈U形状的承接槽。所述的太阳能接线装置,其中该导电体二侧处的轴部为具有轴孔,而夹持体所具的基部二侧处朝外延伸有可穿入轴孔内定位的轴板,且基部位于二轴板中央处剖设有剖槽。所述的太阳能接线装置,其中该夹线装置位于夹持体所具的基部与弹性臂连接处形成有转折部,并于转折部与弹性臂之间形成有变形空间。本实用新型的效益是[0020]1)本实用新型在于座体内部的容置空间底部设有可供至少二组夹线装置定位的复数定位部,且位于定位部一侧处开设有可供导线穿入于容置空间内的镂空部,而夹线装置包括有导电体及夹持体,并于导电体一侧处朝外弯折延伸有具至少一个抵持面的接触部,且远离接触部的另侧处设有可供缆线定位形成电性连接的固持部,而夹持体为枢接于导电体上,即可将导线由座体的镂空部穿入且位于接触部的U形状承接槽中,然后致动夹持体相对于导电体的轴部顺时针转动,使夹持体一侧处朝外弯折延伸的弹性臂抵压于导线,并与导电体上的接触部及其承接槽内侧处的抵持面形成至少二点电性接触的夹持定位状态,藉此可达到操作简易、稳固定位,以及良好的电性连接效果。2)本实用新型在于座体的二定位部之间为设有具复数接脚的过电流保护组件,而夹线装置的导电体所具的基部二侧处朝上方同向延伸有接合部,并使过电流保护组件二侧处的接脚分别沿着导电体的接合部上纵向缺口迫入于嵌接槽内呈一定位,此种不但可使组装程序更为简易,且可避免焊接作业所带来的不便与困难,或是焊接时产生的高热而影响其特性效果,即可通过过电流保护组件吸收复数夹线装置的逆电流,以防止复数导线所连接的太阳能模块承受不正常逆电流作用造成损毁的现象,而具有过电流保护功能,使太阳能模块得以正常运作。3)本实用新型在于座体的定位部接近于镂空部处设有凸扣,而夹线装置于导电体的接触部上设有可与凸扣呈一扣合定位的扣槽,且扣槽内缘处朝下方斜伸有扣片,并以夹持体于弹性臂向内弯折的接触端抵压于接触部的扣片上形成挡止定位的效果,即可增加夹持体夹持接触于导线、导电体的固持力量,以防止夹持体因受到外力影响而跳开或脱出于导电体之外,使导线与夹线装置不易产生有接触不良或电性连接失效的现象,并确保良好的电力输出效果。4)本实用新型在于夹线装置位于夹持体的弹性臂上为设有透孔,即可利用手工具伸入于夹持体的透孔,并向下扳动于弹性臂与导电体的接触部夹持接触,或是可将夹持体的弹性臂向上扳起形成分离,以方便使用者将导线拉出于座体外部,且因夹持体为枢接于导电体上可避免使用者的疏忽而遗失,并具有组装、拆卸简易的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夹线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使用前的立体外观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使用时的侧视剖面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使用后的侧视剖面图。图7为公知太阳能接线盒的立体外观图。图8为公知太阳能接线盒的局部侧视剖面图。附图中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座体;10容置空间;101开口 ;11基座;111嵌置槽;112卡扣;113卡扣部;12定位部;121凸扣;122定位柱;123凸扣;13镂空部;14接头;141套合件;142夹持件;143螺帽;15盖体;151套接部;152环槽;153扣持部;16垫圈;2夹线装置;21导电体;211基部;2111穿孔;212轴部;2121轴孔;213接触部;2131抵持面;2132抵持端;214转折部;215 承接槽;216扣槽;2161扣片;217固持部;218接合部;2181嵌接槽;2182缺口 ;22夹持体; 220变形空间;221基部;2211轴板;2212剖槽;222弹性臂;2221接触端;223转折部;224 透孔;3过电流保护组件;31接脚;4缆线;5导线;A盒体;Al外壁;A2接头;A3卡凸部;A4 开口;B夹合装置;Bl第一夹具;B2第二夹具;B3连接片;C逆电流防护装置;Cl接脚;D缆线;E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就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其构造与功能,以利完全了解。请参阅图1、图2、图3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及夹线装置的立体分解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为包括有座体1、夹线装置2及过电流保护组件3,其中该座体1为具有一基座11,并于基座11内部形成有可收容至少二组夹线装置2的容置空间10,且容置空间10底部设有可供夹线装置2定位的复数定位部12及位于定位部 12 一侧处所开设的镂空部13,而基座11远离镂空部13的另侧处则设有至少二个接头14, 并于基座11上方开口 101处结合有盖体15,此盖体15底部具有一凸出的套接部151,并于套接部151周边处所凹设的环槽152内套接有一垫圈16。再者,座体1的复数定位部12 —侧处为分别设有至少一组相对的复数凸扣121,且位于二凸扣121之间凸设有一定位柱122,并于定位部12接近于镂空部13的另侧处设有一凸扣123,而基座11位于二定位部12之间为设有可收容至少一个过电流保护组件3的嵌置槽111,并于嵌置槽111内部设有至少二个可卡持于过电流保护组件3 二侧接脚31上的卡扣112 ;另,座体1的基座11与盖体15外侧周边处为分别设有复数卡扣部113及扣持部 153,且该卡扣部113、扣持部153可为呈相对应扣合定位的扣接片与扣合槽的型式。该夹线装置2为包括有导电体21及夹持体22,其中导电体21所具的平整状基部 211上设有穿孔2111,而基部211前方二侧处朝上方同向延伸有具轴孔2121的轴部212,并由基部211相邻于轴部212 —侧处朝外弯折延伸有具至少一个抵持面2131的接触部213, 再朝外转折出一抵持端2132,此接触部213接着与基部211为连接处形成有转折部214,并于转折部214与接触部213之间形成有呈U形状的承接槽215,而接触部213的抵持面2131 上设有扣槽216,且扣槽216内缘处朝下方斜伸有扣片2161 ;另,导电体21的基部211远离接触部213的另侧后方处为设有至少一组固持部217,且基部211位于轴部212与固持部 217之间的二侧处朝上方同向延伸有接合部218,并于接合部218上纵向剖设有具缺口 2182 的嵌接槽2181,且该嵌接槽2181为呈一上宽下窄状。而夹持体22为枢接于导电体21的轴部212上呈一角度转动,并于基部221 二侧处朝外延伸有可穿入于轴孔2121内定位的轴板2211,且基部221位于二轴板2211中央处剖设有剖槽2212,并由基部221前方处朝外弯折延伸有可抵压于接触部213上形成电性连接的弹性臂222,此弹性臂222向内弯折有可挡止于扣片2161上的接触端2221,且弹性臂 222接着与基部221连接处形成有转折部223,并于转折部223与弹性臂222之间形成有变形空间220,又弹性臂222的接触端2221上设有透孔224。[0040]当本实用新型于组装时,先将夹线装置2为以夹持体22 二侧处的轴板2211穿入导电体21于轴部212上对应的轴孔2121内定位,并由基部221位于二轴板2211中央处的剖槽2212来提供二轴板2211相对向内弹性变形时所需的裕度,使夹持体22的轴板2211顺利嵌入于导电体21的轴孔2121内形成活动枢接后,再将复数夹线装置2收容于座体1的容置空间10内,使导电体21分别定位于座体1底部的定位部12上,其结合的方式是先将导电体21沿着定位部12向下压入,使定位部12凸设的定位柱122穿出于导电体21基部 211上对应的穿孔2111,即可将定位部12 —侧处的复数凸扣121各别扣持于导电体21的基部211周边上,而定位部12另侧处的凸扣123则扣持于导电体21接触部213上的扣槽 216内呈一扣合定位,并由接触部213朝外转折出的抵持端2132挡止于定位部12上,使导电体21组装后呈现纵向与横向的嵌扣定位状态,以防止夹线装置2受到外力的影响时所造成松动或脱离的情况发生。续以过电流保护组件3收容于座体1位于二定位部12之间的嵌置槽111内,并使过电流保护组件3 二侧处的接脚31分别沿着导电体21 二侧处的接合部218上纵向缺口 2182迫入于嵌接槽2181内呈一定位,并形成电性连接状态,此种过电流保护组件3与导电体21的结合方式不但可使整体组装程序更为简易,且可避免焊接作业所带来的不便与困难,或是焊接时所产生的高热而影响过电流保护组件3的特性效果,而过电流保护组件3为可配合复数夹线装置2用以吸收大部分的逆电流,以防止太阳能模块承受不正常逆电流作用造成损毁的现象,而具有过电流保护功能,使太阳能模块得以正常运作。再者,上述的复数夹线装置2的导电体21至少一组的固持部217上为分别定位有缆线4,其接合的方式是先将缆线4依序穿过接头14外部所套设的套合件141、夹持件142 与螺帽143,并使缆线4各别穿设于座体1的接头14内部后,便可由导电体21的二固持部 217相对夹持于缆线4所具的芯线(图中未示出)上形成迫紧定位、电性连接状态,或是可利用焊接固定、铆接压合或其它可使缆线4与导电体21的固持部217接合的方式,再将螺帽143锁接于接头14上后,即可通过套合件141、夹持件142迫紧夹持于缆线4外部,以防止因缆线4外露于座体1外部而容易受到不当拉扯即脱落或损坏,甚至是电性连接失效的现象,并确保良好的电力输出效果。请搭配参阅图4、图5、图6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使用前的立体外观图、使用时的侧视剖面图及使用后的侧视剖面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于使用时,是先将复数导线5分别由座体1底部的镂空部13 (如穿孔或透槽)穿入于容置空间10 内,并使导线5所具的芯线(图中未示出)伸入且位于导电体21 —侧处接触部213的U形状承接槽215中,然后致动夹线装置2的夹持体22相对于导电体21的轴部212顺时针转动,并于夹持体22与导电体21接触时,使夹持体22的弹性臂222开始受力而产生向内的弹性变形,最后弹性臂222受到接触部213的阻挡及其接触端2221受到扣片2161的抵压而定位于导电体21的承接槽215中,并以夹持体22的弹性臂222抵压导线5的芯线于导电体21的接触部213的抵持面2131及扣片2161上,而形成至少二点电性接触的夹持定位状态。此外,若使用者欲自夹线装置2取出导线5,则可利用手工具(如起子)伸入于夹持体22的透孔224中,然后将夹持体22向上扳起,便可让导线5从夹持体22与导电体21 二者之间所形成的夹持状态中解除。[0045] 本实用新型为针对夹线装置2为包括有导电体21及可与导电体21枢接的夹持体 22,使导线5可通过夹持体22与导电体21 二者之间的夹持定位而形成至少二点电性接触状态,由此可达到操作简易、稳固定位,以及良好的电性连接效果,惟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自不能以此而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为的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权利要求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太阳能接线装置,包括有座体及夹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座体内部形成有容置空间,并于容置空间底部设有可供至少二组夹线装置定位的复数定位部,且位于定位部一侧处开设有可供预设导线穿入于容置空间内的镂空部;该夹线装置包括有导电体及夹持体,并于导电体一侧处朝外弯折延伸有具至少一个抵持面的接触部,且远离接触部的另侧处设有可供预设缆线定位形成电性连接的固持部,而夹持体为枢接于导电体上,并于夹持体一侧处朝外弯折延伸有弹性臂,且弹性臂为抵压预设导线于接触部的抵持面上形成至少二点电性接触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座体具有基座,并于基座内部形成有容置空间,而基座远离镂空部的另侧处设有至少二个可供预设缆线穿过的接头,并于基座上方开口处结合有盖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座体的二定位部之间设有具复数接脚的过电流保护组件,而夹线装置位于导电体所具的基部二侧处朝上方同向延伸有可供夹持体枢接的轴部,且基部位于轴部与固持部之间的二侧处朝上方同向延伸有可供过电流保护组件的接脚定位形成电性连接的接合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导电体的接合部上纵向剖设有具缺口的嵌接槽,且嵌接槽为呈上宽下窄状,并使过电流保护组件的接脚沿着缺口迫入于嵌接槽内呈一定位。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座体的二定位部之间设有可收容至少一个过电流保护组件的嵌置槽,并于嵌置槽内部设有至少二个可卡持于过电流保护组件二侧接脚上的卡扣。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座体的定位部一侧处设有至少一组相对的复数凸扣,且位于二凸扣之间凸设有定位柱,而夹线装置的导电体具有可与凸扣呈一扣合定位的平整状基部,并于基部上设有可供定位柱穿出的穿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座体的定位部接近于镂空部处设有凸扣,而夹线装置位于导电体的接触部上设有可与凸扣呈一扣合定位的扣槽, 且扣槽内缘处朝下方斜伸有扣片,并于夹持体的弹性臂向内弯折有可挡止于扣片上的接触端,且接触端上设有透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夹线装置位于导电体所具的基部二侧处朝上方同向延伸有可供夹持体枢接的轴部,并由基部相邻于轴部一侧处朝外弯折延伸有接触部,且接触部与基部连接处形成有转折部,另于转折部与接触部之间形成有呈U形状的承接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太阳能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导电体二侧处的轴部为具有轴孔,而夹持体所具的基部二侧处朝外延伸有可穿入轴孔内定位的轴板,且基部位于二轴板中央处剖设有剖槽。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夹线装置位于夹持体所具的基部与弹性臂连接处形成有转折部,并于转折部与弹性臂之间形成有变形空间。
专利摘要一种太阳能接线装置,包括有座体及夹线装置,其中座体内部的容置空间底部为设有可供至少二组夹线装置定位的复数定位部,并于定位部一侧处开设有可供导线穿入于容置空间内的镂空部,而夹线装置包括有导电体及夹持体,并于导电体一侧处朝外弯折延伸有具至少一个抵持面的接触部,且远离接触部的另侧设有可供缆线定位形成电性连接的固持部,而夹持体为枢接于导电体上,并于夹持体一侧处朝外弯折延伸有弹性臂,且弹性臂为抵压导线于接触部的抵持面上形成至少二点电性接触状态,由此可达到操作简易、稳固定位,以及良好的电性连接效果。
文档编号H02G3/08GK202050371SQ20112010055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8日
发明者李广恩 申请人:宏致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