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供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88475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智能供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电系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能自动切换市电与蓄电池之间的供电源的智能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电能是最重要的能源,又是消耗其他能源而产生的能源产品。同时,电能集中贮存难度大,利用效率低,维护成本高,导致我国的电能浪费十分严重。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清洁能源正逐步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将清洁能源中的富裕电能和市电系统中的富裕电能,在不利用时进行就地贮存,就能实现电能的节约化、电网利用的最大化、能源利用的多元化、实现发电、输电、配电、用电之间的智能化。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自动切换市电与蓄电池之间的供电源的智能供电系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智能供电系统,主要由连接在市电回路中的智能电表单元、以及用于控制用电设备的开关单元构成,智能电表单元与开关单元串联,所述开关单元还依次串联有蓄电池单元和辅助电源。所述用电设备包括依次串联的感应开关和照明装置,开关单元与感应开关连接。开关单元与感应开关之间还设置有其他用电设备。其中所述其他用电设备为除开照明装置以为的用电设备,如电热水器、电风扇等。感应开关为控制家庭中照明装置的红外感应开关,所述红外感应开关内部设有感光元件。当室内光线不足,感光元件工作,使红外感应开关通电,人在红外感应开关设定范围内,照明装置工作,提供照明。当人超出感应元件设定范围,在设定时间内,红外感应开关控制照明装置熄灭,实现节能。照明装置为由LED发光管制成的节电照明装置。所述智能电表单元为双向计量、可远程查看数据、与开关单元相配套,能计量蓄电池的倒流电量的电能表。该电能表所记录的数据将作为供用电双方电费结算的依据。所述蓄电池单元包括蓄电池、以及分别与蓄电池连接的电量监测装置和时间继电器。电量监测装置用于自动检测蓄电池电量,时间继电器作为导通给蓄电池进行充电开关。 所述蓄电池单元与智能电表单元、开关单元相配套,确保用户优先使用蓄电池单元中的电能;在智能电网平台的操作下,能将蓄电池单元中的电能倒送至市电网络中,此时,不能对蓄电池实现市电充电;当市电有电源,时间继电器处于合闸状态后,将市电网络中富裕的电能贮备起来。所述开关单元为接触器。为满足转换电流回路,所述开关单元为[0014]在蓄电池电量充足的情况下,以及蓄电池电量监测装置的指令下,能优先将蓄电池中的电能输送至用电设备的接触器;或\和当蓄电池电量不足,能将市电电能传送至用电设备,并在时间继电器的指令下,将市电电能传送至蓄电池变压器,对蓄电池充电的接触器;或\和当市电供电紧张,在不损害蓄电池贮电能力的情况下,将蓄电池中的电能倒送至市电网络中的接触器。所述蓄电池单元为能自动充电的UPS电源。辅助电源为以太阳能或风能或机械能形式的能源转化成电能的装置,所述辅助电源与蓄电池之间联接的导线上设有单向导电的二极管,辅助电源与蓄电池之间的电流方向为从辅助电源到蓄电池。此处设置的二极管可满足电能只进不出和持续性。本实用新型的供电原理为先依照上述设置构架本实用新型智能供电系统,完成后,利用接触器可进行自动切换,根据外部条件进行切换供电源。当在蓄电池电量充足的情况下,以及蓄电池电量监测装置的指令下,能优先将蓄电池中的电能输送至用电设备的接触器;当蓄电池电量不足,能将市电电能传送至用电设备,并在时间继电器的指令下,将市电电能传送至蓄电池变压器,对蓄电池充电的接触器;当市电供电紧张,在不损害蓄电池贮电能力的情况下,将蓄电池中的电能倒送至市电网络中的接触器。在此基础上还增设有外部的辅助电源,在辅助电源与蓄电池单元之间设置有单向导通功能的二极管,以此给蓄电池进行充电。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能自动切换市电供电源与蓄电池单元供电源回路;能解决市电供电紧张;能有效的降低高峰用电时间。可进行规模化设置,即可实现电能的集中贮存或对清洁电能利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框图。图2为蓄电池单元的组成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一如图1、2所示,智能供电系统,主要由连接在市电回路中的智能电表单元、以及与智能电表单元依次串联的开关单元、蓄电池单元、辅助电源构成;且所述开关单元还连接有用电设备。用电设备包括依次串联的其他用电设备、感应开关、照明装置,开关单元连接于其他用电设备与感应开关之间接。感应开关为控制家庭中照明装置的红外感应开关,所述红外感应开关内部设有感光元件。照明装置为由LED发光管制成的节电照明装置。所述智能电表单元为双向计量、可远程查看数据、与开关单元相配套,能计量蓄电池的倒流电量的电能表。蓄电池单元包括蓄电池、以及分别与蓄电池连接的电量监测装置和时间继电器。开关单元为接触器。开关单元为在蓄电池电量充足的情况下,以及蓄电池电量监测装置的指令下,能优先将蓄电池中的电能输送至用电设备的接触器;和当蓄电池电量不足,能将市电电能传送至用电设备,并在时间继电器的指令下, 将市电电能传送至蓄电池变压器,对蓄电池充电的接触器;和当市电供电紧张,在不损害蓄电池贮电能力的情况下,将蓄电池中的电能倒送至市电网络中的接触器。蓄电池单元为能自动充电的UPS电源。辅助电源为以太阳能或风能或机械能形式的能源转化成电能的装置,所述辅助电源与蓄电池之间联接的导线上设有单向导电的二极管,辅助电源与蓄电池之间的电流方向为从辅助电源到蓄电池。以上述内容为工程蓝图,具体到实施阶段为先用户与供电企业签订“供用电协议”后,在进行房屋修建或装修过程中,在合适的位置安装设置智能电表单元、开关单元、蓄电池单元、辅助电源、其他用电设备、感应开关、照明装置。系统调试完毕后,“辅助电源”发出的电贮存蓄电池中。在开关单元的作用下,用户首先应用蓄电池中的电能。当蓄电池中的电量严重不足,发出报警信号,提示用户应用市电源。到达时间继电器的工作时间,若蓄电池电量监测装置,测到蓄电池电量不足,则,市电经逆变器对蓄电池充电。当供电企业出现供电紧张,供电企业根据“供用电协议”中的约定,操控智能电表单元闭合开关单元中的倒送电节点,实现回购用户贮存在蓄电池中的电。该智能供电系统的应用,将实现电能的合理分配,提高电力设施的利用率,减少能源浪费,促进企业与用户共同参与到“智能电网”工程之中。如上所示便可较好实现本实用新型。
权利要求1.智能供电系统,主要由连接在市电回路中的智能电表单元、以及用于控制用电设备的开关单元构成,智能电表单元与开关单元串联,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单元还依次串联有蓄电池单元和辅助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设备包括依次串联的感应开关和照明装置,开关单元与感应开关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感应开关为控制家庭中照明装置的红外感应开关,所述红外感应开关内部设有感光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照明装置为由LED发光管制成的节电照明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电表单元为双向计量、可远程查看数据、与开关单元相配套,能计量蓄电池的倒流电量的电能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单元包括蓄电池、以及分别与蓄电池连接的电量监测装置和时间继电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单元为接触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单元为在蓄电池电量充足的情况下,以及蓄电池电量监测装置的指令下,能优先将蓄电池中的电能输送至用电设备的接触器;或\和当蓄电池电量不足,能将市电电能传送至用电设备,并在时间继电器的指令下, 将市电电能传送至蓄电池变压器,对蓄电池充电的接触器;或\和当市电供电紧张,在不损害蓄电池贮电能力的情况下,将蓄电池中的电能倒送至市电网络中的接触器。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单元为能自动充电的UPS电源。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辅助电源为以太阳能或风能或机械能形式的能源转化成电能的装置,所述辅助电源与蓄电池之间联接的导线上设有单向导电的二极管,辅助电源与蓄电池之间的电流方向为从辅助电源到蓄电池。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智能供电系统,主要由连接在市电回路中的智能电表单元、以及与智能电表单元依次串联的开关单元、蓄电池单元、辅助电源构成;且所述开关单元还连接有用电设备。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能自动切换市电供电源与蓄电池单元供电源回路;能解决市电供电紧张;能有效的降低高峰用电时间。可进行规模化设置,即可实现电能的集中贮存或对清洁电能利用。
文档编号H02J7/00GK202127285SQ201120272188
公开日2012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9日
发明者付杨超 申请人:付杨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