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58173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旋转电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电机。
背景技术
周知有如下旋转电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为了对电枢绕组与电缆进行电连接,将作为电路基板的一部分的端子部设置成向框架的外部突出。在该旋转电机中,从电缆引出的多个引线从负载侧连接在电路基板的端子部。引线与端子部的连接部被用于将电缆固定在旋转电机上的箱状的电缆夹所覆盖。电缆夹在负载侧具有穿通电缆而固定的固定部。
专利文献I :日本国特开2009-171730号公报在旋转电机中,周知有框架接地线固定安装在框体上的旋转电机。一般介由压接端子通过拧紧螺栓来固定安装框架接地线。在此,在像上述现有技术那样地将电缆连接在向框架的外部突出的端子部的构造的旋转电机中,能够考虑到如下构造,在将框架接地线固定安装在框体上时,通过制约旋转电机的体型、框架接地线的最小弯曲半径、压接端子的长度尺寸等,在电缆夹内将从电缆引出的框架接地线从端子部的固定部侧引绕到固定部相反侧,在该固定部相反侧的区域将框架接地线的压接端子固定安装在框体上。但是,此时在端子部的固定部相反侧的端子部与电缆夹的壁部之间需要压接端子的固定安装空间,因此在端子部与电缆夹的壁部之间的间隙变大,电缆夹(详细而讲是与电缆夹的端子部相比更靠近固定部相反侧的部分)的转轴方向的长度变大。在此,虽然通过拧紧螺栓来将电缆夹的4个角固定在框体上,但是在将电路基板的端子部收容配置在内部的构造上,通过拧紧螺栓来将与电缆夹的端子部相比更靠近固定部侧的部分固定在框架上,通过拧紧螺栓来将与端子部相比更靠近固定部相反侧的部分固定在设置于框架端部的支架上。由此,如果与电缆夹的端子部相比更靠近固定部相反侧的部分的轴向长度变长,则需要增加支架的厚度(轴向长度),存在招致旋转电机大型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问题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不招致体型的大型化的情况下将框架接地线固定安装在框体上的旋转电机。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申请发明如下构成,其为将场磁铁与电枢的任意一方作为转子,将另一方作为定子的旋转电机,其具备框体,固定安装框架接地线;电路基板,具有向所述框体的外部突出的端子部,连接与所述端子部连接的引线和电枢绕组;及箱状的电缆夹,具有穿通内包所述框架接地线与所述引线的电缆而固定在所述框体上的固定部,覆盖所述引线与所述端子部的连接部以及所述框架接地线与所述框体的固定安装部,所述电缆夹如下构成,覆盖位于该电缆夹内的所述端子部的所述固定部侧区域的所述固定安装部。
优选,所述电缆夹如下构成,覆盖所述框架接地线与所述框体的所述固定安装部,所述框架接地线在所述固定部侧的区域从所述电缆引出,在所述电缆夹内的所述端子部的固定部相反侧的区域以卷绕在所述端子部的周围的方式折返,从而以返回到所述固定部侧的区域的方式引绕。另外优选,所述端子部在被卷绕的所述框架接地线的配线路径的至少I个位置上具有收腰部。另外优选,所述端子部如下,在所述框架接地线的配线路径当中,在该框架接地线从所述固定部侧的区域 引绕到所述固定部相反侧的区域的位置和从所述固定部相反侧的区域引绕到所述固定部侧的区域的位置的2个位置上,具有所述收腰部。另外优选,所述电缆夹在内侧具有可收容用于将所述框架接地线固定安装于所述框体上的压接端子的顶端的凹部。根据本发明,能够在不招致体型的大型化的情况下将框架接地线固定安装在框体上。


图I是表示I个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整体构成的纵剖视图。图2是从框体的负载相反侧观察电路基板的俯视图。图3是相当于图I中的III-III截面的剖视图。图4是相当于在比较例的旋转电机中的图I中的III-III截面的剖视图。图5是从框体的负载相反侧观察比较例的电路基板的俯视图。符号说明I-旋转电机;2_定子(电枢);3_转子(场磁铁);7_线圈线(电枢绕组);8_电路基板;8b-端子部;18_收腰部;20_框体;21_电缆夹;21a-固定部;22_电缆;24_框架接地线;25_引线;26_压接端子;27_凹部;29_连接部;30_固定安装部;Ta_—方侧区域(在电缆夹内的端子部的固定部侧的区域);Tb-另一方侧区域(在电缆夹内的端子部的固定部相反侧的区域)。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I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I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整体构成的纵剖视图。图2是从框体的负载相反侧观察电路基板的俯视图。图3是相当于图I中的III-III截面的剖视图。并且,在图I中,对于设置在框体的外周侧的电缆夹、电缆等,图示了侧面而不是纵截面。另外,在图2中,省略了对编码器、编码器罩及设置在框体的外周侧的电缆夹、电缆等的图示。在图I、图2及图3中,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I是具备在径向上相对配置的定子
2及转子3的电动机。该旋转电机I具备定子2及转子3 ;框体20,由固定安装框架接地线24的框架4、设置在框架4的轴向一方侧(负载侧。图I及图3中的右侧,图2中的纸面里侧)的负载侧支架11及设置在框架4的轴向另一方侧(负载相反侧。图I及图3中的左侧,图2中的纸面前方侧)的负载相反侧支架13构成;电路基板8 ;及电缆夹21,箱状形成,将内包框架接地线24与3根引线25的电缆22固定在框体20上并进行保护。
定子2如下,设置在框架4的内周面上,用树脂17与电路基板8的本体部8a (后述)一起进行注塑。该定子2具有层叠铁心体5;穿通层叠铁心体5的绕线管6;及卷绕在绕线管6上的线圈线7(电枢绕组)。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定子2构成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电枢。为了对层叠铁心体5与线圈线7进行电绝缘,绕线管6由树脂等的绝缘性材料构成。在该绕线管6的轴向的另一方侧设有电路基板8。电路基板8如下,呈一体地具有本体部8a,在框体20内被树脂17所注塑;及端子部8b,从树脂17向框体20的外部(即电缆夹21内)突出,对在框体20内连接于本体部8a的线圈线7与在电缆夹21内连接于端子部Sb的上述3根引线25进行电连接。S卩,介由销端子9将卷绕在绕线管6上的线圈线7电连接在设置于本体部8a的未图示的电路上。并且,线圈线7的结束卷绕的末端7a卷绕在销端子9上并被焊锡Hl所固定。将从电缆22引出的上述3根引线25电连接于设置在端子部Sb的未图示的电路上。并且,3根引线25的导线从轴向一方侧穿通于设置在端子部8b的3个通孔(省略图示)中并被焊锡H2所固定。端子部8b以在其周围卷绕从电缆22引出的上述框架接地线24的方式构成,在卷绕的 框架接地线24的配线路径的2个位置具有收腰部18 (在后面详述)。转子3如下,由永久磁铁构成,设置在转轴即轴10的外周面上。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转子3构成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场磁铁。由外轮嵌合在负载侧支架11上的负载侧轴承12与外轮嵌合在负载相反侧支架13上的负载相反侧轴承14旋转自如地支撑轴10。在该轴10的轴向的另一方侧设有编码器15。编码器罩16覆盖编码器15。电缆夹21具有周围的壁部21a ;固定部21b,设置在该电缆夹21的轴向一方侧,将电缆22穿通通孔211而固定在框体20上;及凹部27,凹下地设置在该电缆夹21的内侧(详细而言是后述的一方侧区域Ta的轴向一方侧的端面),可收容用于将框架接地线24固定安装在框体20 (在此例子中是框架4)上的压接端子26的顶端。该电缆夹21如下,在其4个角当中的与上述端子部Sb相比更靠近固定部21b侧(即轴向的一方侧)的2个角部被螺栓23固定在框架4上,与上述端子部Sb相比更靠近固定部相反侧21b (即轴向的另一方侧)的2个角部被螺栓23固定在负载相反侧支架13上。另外,该电缆夹21如下构成,在内部收容端子部8b,同时覆盖各引线25与端子部Sb的连接部分即连接部29及框架接地线24与框体20的固定安装部分即固定安装部30。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各引线25呈如下构造,在电缆夹21内的端子部8b的轴向一方侧的区域Ta(以下适当地称之为“一方侧区域Ta”)中,从电缆22引出,从轴向一方侧穿通于设置在端子部8b的通孔而连接在端子部Sb。另一方面,框架接地线24呈以如下方式卷绕在端子部Sb的周围而引绕在电缆夹21内的构造,弯曲半径成为大于最小弯曲半径,同时压接端子26等(包括保护塑料部241)介于在电缆夹21内的端子部Sb的轴向另一方侧的区域Tb(以下适当地称之为“另一方侧区域Tb”)与一方侧的区域Ta的两个区域之间。此时,在卷绕框架接地线24的端子部Sb,在卷绕在该端子部8b周围的框架接地线24的配线路径当中,在该框架接地线24从一方侧区域Ta引绕到另一方侧的区域Tb的位置和该框架接地线24从另一方侧区域Tb引绕到一方侧的区域Ta的位置的2个位置上,形成有上述收腰部18。框架接地线24呈如下构造,在一方侧区域Ta中从电缆22引出,在收容于端子部8b的一方(图2中的左侧)的收腰部18中的同时(通过收腰部18的同时)从该一方侧区域Ta引绕到另一方侧区域Tb,在该另一方侧区域Tb中以卷绕端子部8b的周围的方式折返,在收容于端子部8b的另一方(图2中的右侧)的收腰部18中的同时(通过收腰部18的同时)以从该另一方侧区域Tb返回到一方侧区域Ta的方式被引绕,在该一方侧区域Ta中介由压接端子26而固定安装在框架4上。即,如上所述地被引绕的框架接地线24与框架4的固定安装部分即固定安装部30位于一方侧区域Ta。另外,压接端子26的顶端如下,收容于凹下地设置在一方侧区域Ta的轴向一方侧的端面上的凹部27中,同时被螺栓28固定在框架4上。如上,电缆夹21以覆盖位于一方侧区域Ta的固定安装部30的方式构成。并且,在图3中,用L来表示从电缆夹21的端子部8b到轴向另一方侧的部分的轴向长度(换言之,在轴向另一方侧的端子部8b与电缆夹21的壁部21a之间的间隙的轴向长度)。在此,在说明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之前,使用图4及图5来说明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效果的比较例。图4是相当于在比较例的旋转电机中的上述图I中的III-III截面的剖视图。图5是从框体的负载相反侧观察比较例的电路基板的俯视图。并且,图4及图5是对应于上述图3及图2的图,为了便于进行对比,在比较例中的各部分的符号使用与本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在图4及图5中,比较例的旋转电机P的结构与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I的结构大致相同,但是在电路基板8'的端子部Sb'在周围不具有收腰部的点以及框架接地线24与框体20'的固定安装部分即固定安装部30'的位置等上有差异。即,在比较例的旋转电机P中,电缆夹21'如下,在其4个角当中的与上述端子部Sb'相比更靠近固定部21b侧(即轴向的一方侧)的2个角部被螺栓23固定在框架4上,与上述端子部Sb'相比更靠近固定部相反侧21b (即轴向的另一方侧)的2个角部被螺栓23固定在负载相反侧支架13 ^上。另外,电缆夹21'是框架接地线24与负载相反侧支架13'的固定安装部分,以覆盖位于该电缆夹21'中的端子部Sb'的轴向另一方侧的区域(以下适当地称之为“另一方侧区域TV ”)的固定安装部3(V的方式构成。换言之,从电缆22引出的框架接地线24呈在另一方侧区域Tb'中固定安装在负载相反侧支架13'上的构造。之所以是这样,是因为在端子部Sb'不具有收腰部的比较例的构造中,受框架接地线24的最小弯曲半径、压接端子26等的长度尺寸等的制约而无法在一方侧区域Ta中固定安装框架接地线24。其他的结构与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P大致相同。并且,在图4中,用U来表示从电缆夹2广的端子部8Y到轴向另一方侧的部分的轴向长度(换言之,在轴向另一方侧中的端子部8Y与电缆夹2Γ的壁部21a之间的间隙的轴向长度)。在上述比较例的旋转电机Γ中,存在发生如下不方便的情况。即,在上述比较例的旋转电机P中,固定安装部30'位于另一方侧区域Tb',换言之,由于框架接地线24在另一方侧区域Tb'中固定安装在负载相反侧支架13'上,因此在该另一方侧区域Tb'中 需要框架接地线24的固定安装空间。由此,在轴向另一方侧中的端子部Sb'与电缆夹21'的壁部21a之间的间隙变大,上述长度L'变大。另外,电缆夹2Γ如下,其4个角被螺栓23固定在框体20'上,但是在将端子部Sb'收容配置在内部的构造上,如上所述,电缆夹2Γ的与端子部Sb'相比更靠近轴向一方侧的部分被螺栓23固定在框架4上,与端子部Sb'相比更靠近轴向另一方侧的部分被螺栓23固定在负载相反侧支架13'上。由此,由于上述长度L'变大,因此负载相反侧支架13'的厚度(轴向长度)变大,有可能招致旋转电机P的体型的大型化。对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I中,电缆夹21以覆盖位于一方侧区域Ta的固定安装部30的方式构成。换言之,呈如下构造,从电缆22引出的框架接地线24在一方侧区域Ta中固定安装在框架4上。通过采用这样的构造,从而在另一方侧区域Tb中不需要框架接地线24的固定安装空间,因此与像上述比较例那样在另一方侧区域Tb'中固定安装框架接地线24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在轴向另一方侧中的端子部8b与电缆夹21的壁部21b之间的间隙,能够减小上述长度L(长度L成为小于长度L')。另外,电缆夹21如下,通过拧紧螺栓来将其4个角固定在框体20上,但是在将端子部8b收容配置在内部的构造上,如上所述,通过拧紧螺栓来将电缆夹21的与端子部Sb相比更靠近轴向一方侧的部分固定在框架4上,与端子部Sb相比更靠近轴向另一方侧的部分固定在负载相反侧支架13上。由此,由于能够减小上述长度L,因此能够减小负载相反侧支架13的厚度(轴向长度)(负载相反侧支架13的厚度成为小于比较例的负载相反侧支架13'的厚度)。从而能够实现在不招致体型的大型化的情况下能够将框架接地线24固定安装在框体20上的旋转电机I。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尤其能够得到如下效果。即,在一方侧区域Ta中,从由固定部21a固定的电缆22引出框架接地线24及引线25。在此,一般介由压接端子26通过拧紧螺栓来进行框架接地线24的固定安装,但是在不引绕端子部Sb的周围的情况下将从电缆22引出的框架接地线24直接在一方侧区域Ta中固定安装时,受框架接地线24的最小弯曲半径、设置在顶端的压接端子26等的长度尺寸的制约,电缆夹21的与端子部Sb相比更靠近轴向一方侧的部分的轴向长度变大。在本实施方式中,从电缆22引出的框架接地线24如下构成,从一方侧区域Ta引绕到另一方侧区域Tb,在该另一方侧区域Tb中以卷绕在端子部Sb的周围的方式折返,以从另一方侧区域Tb返回到一方侧区域Ta的方式被引绕,在该一方侧区域Ta中固定安装在框架4上。由此,能够以框架接地线24的弯曲半径大于最小弯曲半径的方式进行引绕,同时能够使压接端子26等介于另一方侧区域Tb与一方侧区域Ta的两区域之间而吸收其长度尺寸,因此能够抑制电缆夹21的与端子部Sb相比更靠近轴向一方侧的部分的轴向长度变大。另一方面,另一方侧区域Tb如下,由于只要确保框架接地线24的配线空间就足够,因此电缆夹21的与端子部Sb相比更靠近轴向另一方侧的部分的轴向长度即上述长度L不会变大。从而,由于能够确实地减小电缆夹21的轴向长度,因此能够确实地实现在不招致体型的大型化的情况下能够将框架接地线24固定安装在框体20上的旋转先机I。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尤其如下,在被卷绕的框架接地线24的配线路径当中,在该框架接地线24从一方侧区域Ta引绕到另一方侧区域Tb的位置和从另一方侧区域Tb引绕到一方侧区域Ta的位置的2个位置上,端子部Sb具有收腰部18。由此,由于能够将框架接地线24在2个位置上收容于收腰部18,因此能够减小卷绕在端子部Sb的框架接地线24的配线空间。从而能够进一步减小电缆夹21的大小。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尤其如下,电缆夹21在内侧具有可收容用于将框架接地线24固定安装在框架4上的压接端子26的顶端的凹部27。由于该凹部27收容压接端子26的顶端,从而能够吸收压接端子26的长度尺寸,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小电缆夹21的外侧的大小。并且,实施方式不局限于上述内容,在不脱离其宗旨及技术思维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形。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电路基板8的端子部Sb在卷绕于其周围的框架接地线24的配线路径的2个位置上具有收腰部18的情况作为一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不局限于此,也能够应用于电路基板8的端子部只在缠绕于其周围的框架接地线24的配线路径的
I个位置上具有收腰部的情况(例如只存在图2中的右侧的收腰部18)中。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电路基板8被设置在定子2的负载相反侧即定子2与负载相反侧支架13之间的情况作为一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不局限于此,也能够应用于电路基板8被设置在定子2的负载侧即定子2与负载侧支架11之间的情况中。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转子3为场磁铁且定子2为电枢的旋转电机I作为一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不局限于此,也能够应用于相反地将转子为电枢且定子为场磁铁的旋转电机中。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将旋转电机I为电动机的情况作为一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不局限于此,也能够应用于旋转电机I为发电机的情况中。另外,在以上已记述的内容以外,也能够适当地组合上述实施方式、各变形例的方法来利用。此外,虽然未--进行例示,但是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施加各种变更来实施
上述实施方式、各变形例。
权利要求
1.一种旋转电机,其中将场磁铁与电枢的任意一方作为转子,将另一方作为定子,其特征为, 具备框体,固定安装框架接地线; 电路基板,具有向所述框体的外部突出的端子部,连接与所述端子部连接的引线和电枢绕组; 及箱状的电缆夹,具有穿通内包所述框架接地线与所述引线的电缆而固定在所述框体上的固定部,覆盖所述引线与所述端子部的连接部以及所述框架接地线与所述框体的固定安装部, 所述电缆夹如下构成, 覆盖位于该电缆夹内的所述端子部的所述固定部侧区域的所述固定安装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为, 所述电缆夹如下构成, 覆盖所述框架接地线与所述框体的所述固定安装部,所述框架接地线在所述固定部侧的区域从所述电缆引出,在所述电缆夹内的所述端子部的固定部相反侧的区域以卷绕在所述端子部的周围的方式折返,从而以返回到所述固定部侧的区域的方式引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为, 所述端子部在被卷绕的所述框架接地线的配线路径的至少I个位置上具有收腰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为, 所述端子部如下,在所述框架接地线的配线路径当中,在该框架接地线从所述固定部侧的区域引绕到所述固定部相反侧的区域的位置和从所述固定部相反侧的区域引绕到所述固定部侧的区域的位置的2个位置上,具有所述收腰部。
5.根据权利要求I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为, 所述电缆夹在内侧具有可收容用于将所述框架接地线固定安装于所述框体上的压接端子的顶端的凹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能够在不招致体型的大型化的情况下将框架接地线固定安装在框体上。具体而言,旋转电机(1)具备框体(20),固定安装框架接地线(24);电路基板(8),具有向框体(20)的外部突出的端子部(8b),连接与端子部(8b)连接的引线(25)和线圈线(7);及箱状的电缆夹(21),具有穿通内包框架接地线(24)与引线(25)的电缆(22)而固定在框体(20)上的固定部(21a),覆盖引线(25)与端子部(8b)的连接部(29)以及框架接地线(24)与框体(20)的固定安装部(30)。电缆夹(21)如下构成,覆盖位于一方侧区域(Ta)的固定安装部(30)。
文档编号H02K5/22GK102647042SQ20121001224
公开日2012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17日
发明者原田学, 小嶋淳 申请人:株式会社安川电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