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倍聚光复合发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48021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倍聚光复合发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倍聚光复合发电系统,包括高倍聚光发电装置、控制器、逆变器和蓄电池;所述高倍聚光发电装置包括菲涅尔镜和接收器,所述接收器包括小棱镜和安装在小棱镜底部的电池,所述小棱镜的直径小于菲涅尔镜的直径,所述接收器安装在基板上且位于菲涅尔镜下方的焦点处,所述高倍聚光发电装置与控制器相接,所述控制器与逆变器和蓄电池相接,所述逆变器与交流负载相接,所述控制器与直流负载相接。该高倍聚光复合发电系统发电效率高,污染低,且其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
【专利说明】一种高倍聚光复合发电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发电系统该,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倍聚光复合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太阳的辐射功率达3.8X1023kw,其中约有1.08X1014kw辐射到地球表面,即使光电转换效率仅为万分之一,也能达到全世界总发电容量的4.6倍。据计算太阳在一个月之内辐射到地球上的能量可抵地球上包括石化燃料、原子能等在内的所有不可再生能源储量的10倍之多,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能源。我国是太阳能资源相当丰富的国家,国土面积2/3地区日照射数大于2300h,单位面积太阳能年辐射总量高于5016MJ/m2,因此用太能发电对我国乃至全人类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被誉为未来最理想的发电方式。
[0003]目前,太阳能发电大致为光伏发电与光热发电两种形式,光伏发电已经成熟,但其发电效率低,初期投资高,发电成本昂贵,使用中存在太阳电池板方位问题,维护问题,蓄电池寿命问题,控制面板问题,衰减问题等。特别是光伏太阳能从制造源头上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巨大的能耗投入,按物化能源构成理论,9美元I峰瓦的硅电池产生的电仅值I美元。光伏与市电结合,逆变器存在着谐波与电网严重不同步,或“孤岛”效应或逆变器的故障常常造成电网的短路,加之逆变器的损失严重,造成光伏发电价格十分昂贵,用太阳能硅光电池发电,其成本是用燃煤发电(即普通的火力发电厂)的18 — 20倍。“国家补贴”的结果只会引发电表的假转,事实上光伏发电总体是没有使用价值的高耗能污染产品。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倍聚光复合发电系统。该高倍聚光复合发电系统发电效率高,污染低,且其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倍聚光复合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倍聚光发电装置、控制器、逆变器和蓄电池;所述高倍聚光发电装置包括菲涅尔镜和接收器,所述接收器包括小棱镜和安装在小棱镜底部的电池,所述小棱镜的直径小于菲涅尔镜的直径,所述接收器安装在基板上且位于菲涅尔镜下方的焦点处,所述高倍聚光发电装置与控制器相接,所述控制器与逆变器和蓄电池相接,所述逆变器与交流负载相接,所述控制器与直流负载相接。
[0006]上述的一种高倍聚光复合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差发电单元,所述温差发电单元包括温差发电片,所述基板底部通过导热管一与温差发电片的高温端相连接,所述温差发电片的低温端设置有散热器,所述温差发电片与控制器相接。
[0007]上述的一种高倍聚光复合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为沿温差发电片布设的多个散热片。
[0008]上述的一种高倍聚光复合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散热片均由铝合金,黄铜或青铜制成。[0009]上述的一种高倍聚光复合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温水箱,所述基板底部的高温端通过导热管二与保温水箱连接,所述保温水箱通过导热管三与温差发电片的高温端相连接。
[0010]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1]1、本发明的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易于安装。
[0012]2、本发明通过高倍聚光方式增加了发电效率,避免了太阳能电池板的污染,并且高倍聚光发电装置的聚光效率提高的空间很大。同时本装置还通过温差发电片利用了整个装置光电转换时的热能,在一个装置中同时实现了太阳光电和太阳热电转换,太阳能利用率高,环境效益明显。
[0013]3、本发明的实现成本低,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0014]综上所述,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工作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发电效率高,污染低,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0015]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发明的电路原理框图。
[0017]图2为本发明高倍聚光发电装置和温差发电单元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
[0019]I一闻倍聚光发电装置;1-1一菲涅尔镜;1-2—接收器;
[0020]2一温差发电单兀; 2-1 —`温差发电片;2_2—散热器;
[0021]3—控制器;4 一蓄电池; 5—逆变器;
[0022]6—交流负载;7—直流负载。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高倍聚光复合发电系统,包括高倍聚光发电装置1、控制器3、逆变器5和蓄电池4 ;所述高倍聚光发电装置I包括菲涅尔镜1-1和接收器1-2,所述接收器1-2包括小棱镜和安装在小棱镜底部的电池,所述小棱镜的直径小于菲涅尔镜1-1的直径,所述接收器1-2安装在基板上且位于菲涅尔镜1-2下方的焦点处,所述高倍聚光发电装置I与控制器3相接,所述控制器3与逆变器5和蓄电池4相接,所述逆变器5与交流负载6相接,所述控制器3与直流负载7相接。
[0024]结合图1和图2该高倍聚光复合发电系统还包括温差发电单元2,所述温差发电单元包括温差发电片2-1,所述基板底部通过导热管一与温差发电片2-1的高温端相连接,所述温差发电片2-1的低温端设置有散热器2-2,所述温差发电片2-1与控制器3相接。所述散热器2-2为沿温差发电片2-1布设的多个散热片。多个所述散热片均由铝合金,黄铜或青铜制成。还包括保温水箱,所述基板底部的高温端通过导热管二与保温水箱连接,所述保温水箱通过导热管三与温差发电片2-1的高温端相连接。
[0025]使用时,太阳光通过菲涅尔镜1-1被聚焦到接收器1-2上的小棱镜上,小棱镜底部的电池产生电能,同时还可以通过接收器1-2基板将电能传送出去,接收器1-2基板底部的高温通过导热管传递至温差发电片2-1的高温端,温差发电片2-1的另一端通过散热器2-2降低温度,温差发电片2-1的冷热端形成温差,产生电能。
[0026]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高倍聚光复合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倍聚光发电装置(I)、控制器(3)、逆变器(5)和蓄电池(4);所述高倍聚光发电装置(I)包括菲涅尔镜(1-1)和接收器(1-2),所述接收器(1-2)包括小棱镜和安装在小棱镜底部的电池,所述小棱镜的直径小于菲涅尔镜(1-1)的直径,所述接收器(1-2)安装在基板上且位于菲涅尔镜(1-2)下方的焦点处,所述高倍聚光发电装置(I)与控制器(3 )相接,所述控制器(3 )与逆变器(5 )和蓄电池(4 )相接,所述逆变器(5)与交流负载(6)相接,所述控制器(3)与直流负载(7)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倍聚光复合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差发电单元(2),所述温差发电单元包括温差发电片(2-1 ),所述基板底部通过导热管一与温差发电片(2-1)的高温端相连接,所述温差发电片(2-1)的低温端设置有散热器(2-2),所述温差发电片(2-1)与控制器(3)相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倍聚光复合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2-2)为沿温差发电片(2-1)布设的多个散热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倍聚光复合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散热片均由铝合金,黄铜或青铜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倍聚光复合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温水箱,所述基板底部的高温端通过导热管二与保温水箱连接,所述保温水箱通过导热管三与温差发电片(2-1)的高温端相连接。
【文档编号】H02S10/30GK103812426SQ201210449422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1日
【发明者】杨向民 申请人:陕西科林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