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串联取压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67866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串联取压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电路,尤其涉及一种串联取电压电路。
背景技术
在各种低压电气设备中,经常涉及不同 电压等级的电器元件或装置,传统的方法是通过使用各种规格和容量的变压器,把较高电压转变成所需的电压,以满足需要。但是,由于变压器具有体积较大,存在一定的漏磁(磁辐射对人体有伤害)、耗能高和消耗有色金属等缺点,这就导致电器装置或电气设备体积大、重量重和能耗高。就目前的单火线取压电路而言,线路复杂取压单一,适用范围窄,功耗也比较大。例如某种电子开关是采用单火线取压电路研制而成的,在开关关闭时要给控制回路提供一个较小的储能电流,该电流流经日光灯或节能灯时将会产生滚光和闪烁现象,且对小于15W的灯具启动困难,开关两端电压降大于6V,而且随着负载的增大,开关两端的电压也随之增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串联取电压电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串联取压电路,是由取压电阻R、双向可控娃T、光电f禹合器G、滤波电容C、稳压二极管Vz、整流二极管DpD2、D3和D4组成,取压电阻R和双向可控硅T相并联,整流二极管D1的阴极和整流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整流二极管D2的阴极和整流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整流二极管D1的阳极和整流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整流二极管D3的阴极和整流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形成桥式整流电路跨接在取压电阻R两端,桥式整流电路中整流二极管01的阳极和整流二极管D2的阳极、整流二极管D3的阴极和整流二极管D4的阴极跨接在滤波电容C的两端,所取电压V经滤波电容C滤波后经稳压二极管Vz加至光电耦合器G的I脚,然后经光电耦合器G的2脚接地,光电耦合器的6脚和4脚分别与双向可控硅T的控制极和第二阳极连接。本实用新型串联取压电路的工作过程如下如图I所示,当K闭合时,双向可控硅T不导通,电流通过K经取压电阻R到负载,构成回路。此时在取压电阻R两端产生一个交变的电压V~,经整流二极管D1 — D4桥式整流形成直流电压V,该直流电压V通过稳压二极管Vz经光电耦合器G的I脚到光电耦合器G的2脚上然后接地,只要V大于Vz+0. 7V(0. 7为光电稱合器G内部发光二极管压降),在光电稱合器G的I脚到光电稱合器G的2脚就有电流流过,该电流只要满足发光管工作。就使光电耦合器G的4脚、6脚导通,触发双向可控硅T导通,这时的交流电流流过的路径是通过K经取压电阻R和双向可控硅T的并联到负载构成回路,交流电路开始正常工作。正常工作的交流电路,在取压电阻R和双向可控硅T并联的两端同样产生一个交变的电压,这个电压经整流二极管D1-D4桥式整流.滤波电容C滤波后同样通过稳压二极管Vz经光电耦合器G的I脚到光电耦合器G的2脚然后接地。由于稳压二极管Vz的稳压作用,所取电压V是一个等于Vz+0. 7V的稳定直流电压,即V=Vz+0. 7V, V的大小取决于稳压二极管Vz的稳压值。如Vz=4. 3V,则V=4. 3+0. 7=5V.[0006]·综上所述,因为取压电路是和负载串联的,故取名为串联取压电路,本发明串联取压电路所取的直流电压,可提供给电子电路及控制显示电路,作为直流工作电压使用。交流电路中的双向可控硅T可根据交流负载的大小选择,取压电阻R根据负载的大小取几十欧姆到几百欧姆均可。在所取电压V —定的前提下,适当调整取压电阻R的值,可使取压电路的取压电阻和双向可控硅并联的两端的交流电压疒小于5 V .如果直流控制回路负载不是很大,完全可以使V~小于3V,调整在2V左右,并且取压电路两端电压V~受交流负载大小的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从而不影响交流电路的供电质量(单相电路的供电偏差为+7%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选择方案,可以用电容或电感替换取压电阻,使其与双向可控硅T并联,能够实现同样的取压目的。电容取几百nf,电感取几十mH,只要满足交流回路能在启动瞬间导通即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在上述的串联取压电路中,将一双向可控硅触发回·路串联在光电耦合器的4脚和6脚,就可以实现在较大功率控制回路中作为工作电压使用,所述的双向可控娃触发回路是由一移向电容Cl、一电阻R1、一可调电阻W和一双向二极管Bt组成,电容Cl.电阻Rl.可调电阻W串联后与双向可控硅T并联,双向二极管Bt的一端连接到电容Cl和电阻Rl之间,光电耦合器的6脚和4脚分别与双向二极管Bt的另一端和双向可控硅T的控制极连接,如图2所示。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串联取压电路的有益效果是取压电路,是通过串联方法获取的,具有体积小、电路简单、无噪音、无漏磁、无辐射、耗能低、应用范围宽等特点;只要改变稳压管Vz的值就可得到任意对应的所取电压,(对应关系是V=Vz+0. 7v).该电路可以在工业及家用电器控制回路中作为工作电压应用。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串联取压电路,在一些场合,尤其是单相电路,可以取代现有的变压器,比如家用电器的控制回路,也可以应用在工业自动控制系统中。
图I中虚线部分是本发明串联取压电路原理图;图2是本发明在较大功率控制回路中作为工作电压的原理图图3是本发明在三相交流电机缺相保护中应用的电路原理图。图4是本发明在延时开关上应用的原理图。图5是本发明在恒温自动控制中应用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I : 串联取压电路在三相交流电机缺相保护中的应用其取压部分是利用电阻和双向可控硅并联实现的如图3所示,QYDLa QYDLb QYDLc分别代表A相B相C相的取压电路。图3元件对照表表
权利要求1.一种串联取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是由取压电阻R、双向可控硅T、光电耦合器G、滤波电容C、稳压二极管Vz、整流二极管Dp D2、D3和D4组成,取压电阻R和双向可控硅T相并联,整流二极管D1的阴极和整流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整流二极管D2的阴极和整流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整流二极管D1的阳极和整流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整流二极管D3的阴极和整流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形成桥式整流电路跨接在取压电阻R两端,桥式整流电路中整流二极管D1的阳极和整流二极管D2的阳极、整流二极管D3的阴极和整流二极管D4的阴极跨接在滤波电容C的两端,所取电压V经滤波电容C滤波后经稳压二极管Vz加至光电耦合器G的I脚,然后经光电耦合器G的2脚接地,光电耦合器的6脚和4脚分别与双向可控硅T的控制极和第二阳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串联取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取压电阻可以用电容或电感替换。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串联取压电路,其特征在于将一双向可控硅触发回路串联在光电I禹合器的4脚和6脚,所述的双向可控娃触发回路是由一移向电容Cl、一电阻Rl、一可调电阻W和一双向二极管Bt组成,电容Cl、电阻R1、可调电阻W串联后与双向可控娃并联,双向二极管Bt的一端连接到电容Cl和电阻Rl之间,光电稱合器的6脚和4脚分别与双向二极管Bt的另一端和双向可控硅T的控制极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串联取压电路,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取压电阻R和双向可控硅T相并联,整流二极管D1的阴极和整流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整流二极管D2的阴极和整流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整流二极管D1的阳极和整流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整流二极管D3的阴极和整流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形成桥式整流电路跨接在取压电阻R两端,桥式整流电路中整流二极管D1的阳极和整流二极管D2的阳极、整流二极管D3的阴极和整流二极管D4的阴极跨接在滤波电容C的两端,所取电压V经滤波电容C滤波后经稳压二极管Vz加至光电耦合器G的1脚,然后经光电耦合器G的2脚接地,光电耦合器的6脚和4脚分别与双向可控硅T的控制极和第二阳极连接。本实用新型可在单相电路中取代现变压器,也可以应用在工业自动控制系统中。
文档编号H02M7/06GK202737763SQ20122035046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9日
发明者沈威 申请人:沈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