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式接线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75887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密封式接线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下仪器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对水下电缆起到汇集作用的密封式接线盒。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水下工程的规模越来越大,在水下资源的调查、海上石油探测、抢险救生、水下土木工程建设以及海洋军事等领域大量使用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水下仪器。因此,水下仪器系统的设计与研制是普遍而又重要的工作。水下仪器研制在很多时候需要进行电缆的汇接,即将多股电缆汇集连接到一起,形成一根电缆。以往进行水下电缆汇接,通常是将多股电缆进行电连接,然后用高压绝缘胶布缠绕密封,或采用硫化的方法加以密封。这种方法通常对于两股电缆的对接比较有效,而对于多股电缆的汇接,则效果不太理想,尤其是水深压力大的时候,很容易进水,造成电路短接,并且没法进行拆卸和重新连接。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水下多股电缆汇接效果不理想、容易因进水造成电路短接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式接线盒。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密封壳体、电缆水密接插头及电缆汇接板,其中密封壳体的两端面分别密封安装有多个电缆水密接插头,每个端面上各电缆水密接插头中的一个为汇接电缆出口的接插头,其余的电缆水密接插头为汇入电缆的接插头;所述电缆汇接板安装在密封壳体内,由密封壳体两端面上所述汇入电缆的接插头穿入密封壳体内的多股电缆汇接在电缆汇接板上,由电缆汇接板汇接后的电缆通过所述汇接电缆出口的接插头引出。其中所述密封壳体的任一端面上安装有牺牲阳极;所述密封壳体包括圆筒及密封安装在圆筒两侧的左端盖及右端盖,所述电缆汇接板安装在任一端盖上;所述左端盖与右端盖的结构相同,每个端盖上均设有多个第一螺孔,每个第一螺孔内分别螺纹连接有电缆水密接插头;每个端盖与所述圆筒结合处的外圆周表面上分别挖切有密封槽,该密封槽内容置有作为填料的第一 O形圈,每个端盖与圆筒通过所述第一 O形圈密封;每个端盖与所述圆筒结合处的外圆周表面上均布有多个沿径向开设的第二螺孔,圆筒的两端沿径向对应开有与每个端盖上第二螺孔数量相同的通孔,每个端盖与圆筒之间通过紧固螺栓依次穿过所述通孔及第二螺孔固接;所述左端盖及右端盖的外端面上分别设有便于端盖安装或拆卸的第三螺孔;所述电缆汇接板为圆盘状,固接在任一端盖的内端面上,在电缆汇接板上设有多个接线柱;每个端盖的内端面边缘沿轴向向内凸出、插入所述圆筒内,每个端盖与圆筒之间通过止口定位;安装电缆汇接板的端盖内端面沿圆周方向均布有多个用于固接电缆汇接板的第四螺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0008]本实用新型在圆筒与两端端盖结合部位的密封方式上作了改进,此密封方式对各种径值的圆筒均可起到较好的密封效果。同时,此密封耐压结构还增加了牺牲阳极、电缆水密接插头等附带设施。具体为1.可靠的密封方式;本实用新型两端盖和圆筒的密封,以及电缆水密接插头和两端盖的密封,均安装O形圈作为填料,保证了良好的密封效果。2.工作水深的可选择性;综合考虑承受水下压力的大小、选用材料的不同以及舱体自身尺寸的大小等因素,根据需要选择端盖和圆筒的厚度,来满足不同水深工作环境的要求。3.密封壳体空间可调节及其有效利用;本实用新型通过选择圆筒不同的径向和轴向尺寸,来达到调整密封壳体空间大小的目的,柱形空间相对比较方便充分应用。4.增强了装置的抗腐蚀性;锌作材料制成的牺牲阳极连接在左端盖上,通过牺牲阳极的腐蚀,保护了其他部件,增强了整个密封壳体在水下,尤其是海水中的耐腐蚀性。5.迎流阻力小;本实用新型采用流线形的圆柱式密封壳体结构,其迎流阻力系数相对较小,有利于减小装置受水流的影响。6.水下电缆汇接的过度;本实用新型选用水密接插件作为电缆汇接的过度,这样电缆在密封壳体外部保持独立,而只是在密封壳体内部进行汇接,确保了其水密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图1中左端盖与圆筒连接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1中左端盖的结构剖视图;图5为图1中左端盖的左视图;其中1为电缆水密接插头,2为牺牲阳极,3为左端盖,4为第一 O形圈,5为紧固螺栓,6为圆筒,7为电缆汇接板,8为右端盖,9为第二 O形圈,10为第一螺孔,11为密封槽,12为第二螺孔,13为第三螺孔,14为第四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如图1 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密封壳体和附带设施,其中密封壳体包括圆筒6及密封安装在圆筒6两侧的左端盖3及右端盖8,附带设施包括电缆水密接插头1、牺牲阳极2及电缆汇接板7。接线盒是由左端盖3、圆筒6和右端盖8组成整个密封壳体的,左端盖3与右端盖8的结构相同,密封壳体上附带着电缆水密接插头1、牺牲阳极2及电缆汇接板7。圆筒6两端外圆柱面上分别沿径向均布着多个通孔(本实施例为四个),每个端盖的内端面边缘沿轴向向内凸出、由圆筒6的两端插入圆筒6内,每个端盖与圆筒6之间均通过止口定位;在每个端盖与圆筒6结合处的外圆周表面上均布有多个沿径向开设的第二螺孔12,该第二螺孔12的数量与圆筒6两端的通孔数量相同,即本实施例第二螺孔12也为四个;紧固螺栓5穿过圆筒6的通孔,旋进左端盖3或右端盖8上的第二螺孔12,这样,左端盖3或右端盖8都分别采用四个紧固螺栓5均布在其圆周上与圆筒6进行连接。每个端盖与圆筒6结合处的外圆周表面上分别挖切有密封槽11,该密封槽11内容置有作为填料的第一 O形圈4,使每个端盖与圆筒6通过所述第一 O形圈4进行密封,即构成了一个圆柱形的密封壳体。在左端盖3或右端盖8的外端面上安装有牺牲阳极2,本实施例的牺牲阳极2是通过六角螺栓固接在左端盖3的外端面上。每个端盖上均设有多个第一螺孔10,每个第一螺孔10内分别螺纹连接有电缆水密接插头1,电缆水密接插头I与第一螺孔10之间通过作为填料的第二 O形圈9进行密封。每个端盖上其中一个电缆水密接插头I为汇接电缆出口的接插头,其余的电缆水密接插头I为汇入电缆的接插头。在密封壳体内安装有电缆汇接板7,该电缆汇接板7可安装在任一端盖的内端面上,安装电缆汇接板7的端盖内端面沿圆周方向均布有多个用于固接电缆汇接板7的第四螺孔14 ;本实施例的电缆汇接板7为圆盘状,通过四个螺栓固接在左端盖3内端面上的第四螺孔14中,在电缆汇接板7上设有多个接线柱,以实现电缆的汇接;由左、右端盖3、8上汇入电缆的接插头穿入圆筒6内的多股电缆汇接在电缆汇接板7上,由电缆汇接板7汇接后的电缆通过汇接电缆出口的接插头引出。在左端盖3及右端盖8的外端面上还分别钻有两个第三螺孔13,以便于左端盖3和右端盖8的安装或拆卸。
权利要求1.一种密封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壳体、电缆水密接插头(I)及电缆汇接板(7),其中密封壳体的两端面分别密封安装有多个电缆水密接插头(1),每个端面上各电缆水密接插头中的一个为汇接电缆出口的接插头,其余的电缆水密接插头为汇入电缆的接插头;所述电缆汇接板(7)安装在密封壳体内,由密封壳体两端面上所述汇入电缆的接插头穿入密封壳体内的多股电缆汇接在电缆汇接板(7)上,由电缆汇接板(7)汇接后的电缆通过所述汇接电缆出口的接插头引出。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壳体的任一端面上安装有牺牲阳极(2)。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密封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壳体包括圆筒(6)及密封安装在圆筒(6)两侧的左端盖(3)及右端盖(8),所述电缆汇接板(7)安装在任一端盖上。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端盖(3)与右端盖(8)的结构相同,每个端盖上均设有多个第一螺孔(10),每个第一螺孔(10)内分别螺纹连接有电缆水密接插头(I)。
5.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每个端盖与所述圆筒(6)结合处的外圆周表面上分别挖切有密封槽(11),该密封槽(11)内容置有作为填料的第一 O形圈(4), 每个端盖与圆筒(6)通过所述第一 O形圈(4)密封。
6.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每个端盖与所述圆筒(6)结合处的外圆周表面上均布有多个沿径向开设的第二螺孔(12),圆筒(6)的两端沿径向对应开有与每个端盖上第二螺孔(12)数量相同的通孔,每个端盖与圆筒(6)之间通过紧固螺栓.(5)依次穿过所述通孔及第二螺孔(12)固接。
7.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端盖(3)及右端盖(8)的外端面上分别设有便于端盖安装或拆卸的第三螺孔(13)。
8.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汇接板(7)为圆盘状,固接在任一端盖的内端面上,在电缆汇接板(7)上设有多个接线柱。
9.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每个端盖的内端面边缘沿轴向向内凸出、插入所述圆筒(6)内,每个端盖与圆筒(6)之间通过止口定位;安装电缆汇接板.(7) 的端盖内端面沿圆周方向均布有多个用于固接电缆汇接板(7)的第四螺孔(1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下仪器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对水下电缆起到汇集作用的密封式接线盒,包括密封壳体、电缆水密接插头及电缆汇接板,密封壳体的两端面分别密封安装有多个电缆水密接插头,每个端面上各电缆水密接插头中的一个为汇接电缆出口的接插头,其余的为汇入电缆的接插头;电缆汇接板安装在密封壳体内,由密封壳体两端面上汇入电缆的接插头穿入密封壳体内的多股电缆汇接在电缆汇接板上,由电缆汇接板汇接后的电缆通过汇接电缆出口的接插头引出。本实用新型采用圆柱流线型密封壳体设计,接插头上的电缆在密封壳体内部实现汇接,解决了水下多股电缆汇接容易渗入海水的问题,牺牲阳极增加了整个密封壳体在水下、尤其是海水中的抗腐蚀性。
文档编号H02G15/10GK202888779SQ20122057581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日
发明者陈永华, 任建明, 刘长华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