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交流电机的出线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76268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交流电机的出线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交流电机的出线盒。
背景技术
普通的用于交流电机的出线盒中一般有六个接线柱,可用于三相电源接线。然而使用该种出线盒的交流电机无法使用九相电源,给交流电机的使用带来了不便。因为此时交流电机绕组内部的连接已经完成,而且由于绕组整体浸漆,无法重新引出接线,这种情况下即使重新进行绕组的绕制,出线盒中也没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接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交流电机的出线盒,其能够解决交流电机无法在三相电源和九相电源之间进行切接的技术问题。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交流电机的出线盒,包括壳体,以及三块相同的接线板、M块“一”字形的第一连接片和至少三块“E”字形的第二连接片;所述的三块接线板在所述壳体内从左至右依次排列,所述接线板的底面与所述壳体的底面是平行的,所述的接线板上设有若干接线柱,该若干接线柱在所述接线板的顶面排列成行数为六行、列数至少为三列的接线柱阵列。进一步的,该出线盒接九相电源时,在任意一块所述的接线板上,位于所述接线柱阵列中第二行第一列、第四行第一列和第六行第一列的三个接线柱通过第二连接片连接;所述接线柱阵列每一行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接线柱通过第一接线片连接。进一步的,该出线盒接三相电源时,在左起第一块接线板上,位于所述接线柱阵列中第二行第一列、第四行第一列和第六行第一列的三个接线柱通过第二连接片连接;所述接线柱阵列每一行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接线柱通过第一接线片连接;在其余两块接线板上,所述接线柱阵列中,第一行和第二行的接线柱、第三行和第四行的接线柱、第五行和第六行的接线柱均通过第一连接片对应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还设有接地装置。进一步的,任意两块相邻的接线板之间设有绝缘隔板。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交流电机的出线盒的技术方案,即在出线盒的壳体内从左至右设置三块相同的接线板,该三块接线板的底面与所述壳体的底面是平行的,所述的接线板上设有若干接线柱,该若干接线柱在所述接线板的顶面排列成行数为六行、列数至少为三列的接线柱阵列的技术方案。其技术效果是通过将电机绕组引入该出线盒,实现在不改变电机绕组的情况下,使交流电机能够在三相电源和九相电源间切换。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交流电机的出线盒接九相电源时的俯视图。图2为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交流电机的出线盒接九相电源时的主视图。[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交流电机的出线盒接三相电源时的俯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交流电机的出线盒上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为了能更好地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理解,下面通过具体地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进行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交流电机的出线盒,包括壳体I和位于所述壳体I内的三块相同的接线板2,以及M块“一”字形的第一连接片5和至少三块“E”字形的第二连接片
6。所述壳体I的底面为矩形,所述的三块接线板2在所述壳体I内从左至右依次排列,且所述接线板2的底面是与所述壳体I的底面是平行的。所述接线板2上设有二十四个接线柱3,该二十四个接线柱3在所述接线板2的顶面上排列成为接线柱阵列。所述接线柱阵列为六行四列的阵列。所述接线柱3数量可根据具体的电机规格进行调整,但是所述接线柱阵列的行数一般为六行,列数一般至少为三列。在所述壳体I内,任意两块相邻的接线板2之间设有绝缘隔板4,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交流电机的出线盒的底面被所述绝缘隔板4隔断成为三个依次平行排列的电源进线窗口。每个电源进线窗口对应于一块所述接线板2的底面。设置绝缘隔板4的目的在于在有众多绕组引入该出线盒时既确保该出线盒在电气上的安全,同时又达到了布局美观,方便实用的效果。请参阅图4所述第一连接片5设有两个用于连接所述接线柱3的第一插接孔51,该两个第一插接孔51间的距离a等于所述接线柱阵列的行距X或者列距y ;所述第二连接片6上共设有三个用于连接所述接线柱3的第二插接孔61,任意两个相邻第二插接孔61间的距离b为所述接线柱阵列行距X的两倍。 请参阅图1和图2,当所述出线盒要与九相电源连接时,三块所述接线板2上,接线柱阵列的连接方式都是相同的。即在所述接线板2的顶面上,所述第二连接片6的三个第二插接孔61,分别连接位于所述接线柱阵列中第二行第一列、第四行第一列和第六行第一列的三个接线柱3。所述第一连接片5的两个第一插接孔51用于连接所述接线柱阵列中每一行任意相邻的两个接线柱3。交流电机中的电机绕组,从三个所述的电源进线窗口引入该出线盒,在所述接线板2的底面上,分别与标注有U1、V1、Wl、U2、V2、W2、U3、V3和W3的九个接线柱3的底部连接。然后该出线盒就可以用于与九相电源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标注有Ul、V1、W1的三个接线柱3分别位于左起第一块接线板2接线柱阵列中的第一行、第三行和第五行;标注有U2、V2、W2的三个接线柱3分别位于左起第二块接线板2接线柱阵列中的第一行、第三行和第五行;标注有U3、V3、W3的三个接线柱3分别位于左起第三块接线板2接线柱阵列中的第一行、第三行和第五行。请参阅图3,当所述出线盒要与三相电源连接时,左起第一个接线板2的顶面上,所述第二连接片6的三个第二插接孔61,分别连接位于所述接线柱阵列中第二行第一列、第四行第一列和第六行第一列的三个接线柱3,所述第一连接片5的两个第一插接孔51用于连接所述接线柱阵列中每一行任意相邻的两个接线柱3。其它两块接线板2上,所述接线柱阵列中,第一行和第二行的接线柱3通过第一连接片5对应连接;第三行和第四行的接线柱3通过第一连接片5对应连接;第五行和第六行的接线柱3过第一连接片5对应连接。交流电机中的电机绕组,从左起第一块接线板2下方的电源进线窗口引入该出线盒。在该接线板2的底面上,交流电机中的电机绕组,分别与标注有Ul、V1、W1三个接线柱3的底部连接。然后该出线盒就可以用于与三相电源连接。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个接地装置7,无论该出线盒连接三相电源还是九相电源,所述出线盒内左起第一块接线板2及接地装置7都是要使用的。这样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交流电机的出线盒,在保证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情况下,将电机绕组引到出线盒中的接线柱上,同时通过对所述第一连接片5和所述第二连接片6在各接线柱3间连接方式的调整,实现交流电机在三相和九相电源间的切换,确保了交流电机的正常运行。交流电机可根据需要在三相电源和九相电源之间进行切换。例如平时在移动设备上时可使用九相变频器输出的电源,在固定充电时又可以使用三相电网电源。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交流电机的出线盒,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 该出线盒还包括三块相同的接线板(2)、M块“一”字形的第一连接片(51)和至少三块“E”字形的第二连接片(6); 所述的三块接线板(2 )在所述壳体(I)内从左至右依次排列,所述接线板(2 )的底面与所述壳体(I)的底面是平行的,所述的接线板(2 )上设有若干接线柱(3 ),该若干接线柱(3 )在所述接线板(2)的顶面排列成行数为六行、列数至少为三列的接线柱阵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交流电机的出线盒,其特征在于该出线盒接九相电源时,在任意一块所述的接线板(2)上,位于所述接线柱阵列中第二行第一列、第四行第一列和第六行第一列的三个接线柱(3)通过第二连接片(6)连接;所述接线柱阵列每一行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接线柱(3)通过第一接线片(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交流电机的出线盒,其特征在于该出线盒接三相电源时,在左起第一块接线板(2)上,位于所述接线柱阵列中第二行第一列、第四行第一列和第六行第一列的三个接线柱(3)通过第二连接片(6)连接;所述接线柱阵列每一行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接线柱(3)通过第一接线片(5)连接; 在其余两块接线板(2)上,所述接线柱阵列中,第一行和第二行的接线柱(3)、第三行和第四行的接线柱(3)、第五行和第六行的接线柱(3)均通过第一连接片(5)对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交流电机的出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I)上还设有接地装置(7 )。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交流电机的出线盒,其特征在于任意两块相邻的接线板(2 )之间设有绝缘隔板(4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交流电机的出线盒,包括壳体、三块相同的接线板、M块“一”字形的第一连接片和至少三块“E”字形的第二连接片;所述的三块接线板在所述壳体内从左至右依次排列,所述接线板的底面与所述壳体的底面是平行的,所述的接线板上设有若干接线柱,该若干接线柱在所述接线板的顶面排列成行数为六行、列数至少为三列的接线柱阵列。其技术效果是通过将电机绕组引入该出线盒,实现在不改变电机绕组的情况下,使交流电机能够在三相电源和九相电源间切换。
文档编号H02K5/22GK202906644SQ201220588359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9日
发明者赵靓 申请人:上海南洋电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