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头成型辅助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77391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缆头成型辅助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辅助电缆头进行操作的工具,特别是一种电缆头成型辅助工具。
背景技术
在现有施工中,35kV及以下电缆附件在进入指定的安装设备或者安装位置时,需要将电缆头连接到指定位置,此时必须将电缆头配合安装的设备或位置进行弯折,使之成型为能够配合连接的形状。现有技术中均是采用人工进行操作,然而电缆是一种刚性的缆线,特别是电缆头部分,要对其进行弯折十分不易,另外,在电缆头的安装位置一般都是空间较为狭小的场合,而要对电缆头进行弯折成型需要至少两个人配合才能完成,因此不但耗时、费力、施工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下,而且成型的效果也不好;另外,由于电缆头裸露在夕卜,且受力距离过短,在空间限制下强制用力,容易在操作中伤害到施工人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省时、省力、施工效率高、成型效果好的电缆头成型辅助工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的:电缆头成型辅助工具,其结构要点在于,包括有操作杆和电缆头套筒,电缆头套筒为一种空心杆件,其内腔横截面与电缆头适配,该电缆头套筒的一端为开口端,能够套入电缆头,另一端与操作杆连接。使用时,将电缆头套筒套套在需要弯折成型的电缆头上,电缆头进入套筒的长度根据需要进行调整,然后以未套入套筒的电缆一段为阻力臂,操作杆连同电缆头套筒为动力臂,电缆头套筒的开口端部与电缆头交接的点为支点,拉拧动力臂,将电缆头根据需要进行弯折成型,并进行校正。本实用新型巧妙地利用了杠杆原理,利用有效的工具替代原有的人工操作拉拧校正电缆头,因此无需过多的人员进行配合操作,且工具整体重量轻,操作灵活,省时省力,减轻了工作强度,提高了施工效率,且在杠杆作用下由于施工用力小,对电缆头的成型能够做到足够精细的控制,因此成型效果好,安装品质得到大大提升。另外,由于电缆头在操作过程中套入了电缆头套筒,受到了套筒的保护,相对人工操作,减少了对电缆的损伤,也避免了电缆头对施工人员的伤害。本实用新型可以进一步具体为:电缆头套筒与操作杆固定连接或者是一体化构造。或者是:电缆头套筒与操作杆活动连接。具体为:电缆头套筒和操作杆的连接部分中,其中一个为内螺纹构造,另一个为外螺纹构造,二者通过螺纹活动连接。[0013]还可以是:电缆头套筒通过一种扣接构件与操作杆活动连接。所述的活动连接是指可拆卸连接,电缆头套筒可以从操作杆上拆卸下来,这样,电缆头套筒可以根据电缆头的大小、截面等因素做成多种不同规格的套筒,施工的时候根据需要连接上适配规格的电缆头套筒进行施工。这样的活动连接可以有多种选择,上述的两种只是其中的选择方式。所述的固定连接是指不可拆卸的连接,而所述的一体化构造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实现更为稳定的操控性。本实用新型还可以进一步具体为:电缆头套筒与操作杆之间的夹角为90° -180°。由于操作杆是用于延伸电缆头套筒,使得操作时能够有足够长的动力臂,以尽可能的减少用力。当电缆头套筒与操作杆之间的夹角为180°时,整个工具呈一根直杆,可以获得最长动力臂,然而这并不是优选的技术方案,因为操作的空间一般都较为狭小,直杆比较难以实现将电缆头套筒套在电缆头上,因此该方案只能用于有足够空间操作的施工情况。而夹角为90°时,虽然适合狭小的操作空间,但操作杆难以起到足够的动力臂延伸作用,因此,最优选的方案是:电缆头套筒与操作杆之间的夹角为130° -160°。根据杠杆原理的要求:操作杆的长度为电缆头套筒的长度的1.5-4倍。这样能够实现更好的操作性能。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缆头成型辅助工具,巧妙地利用了杠杆原理,利用有效的工具替代原有的人工操作拉拧校正电缆头,因此无需过多的人员进行配合操作,且工具整体重量轻,操作灵活,省时省力,减轻了工作强度,提高了施工效率,且在杠杆作用下由于施工用力小,对电缆头的成型能够做到足够精细的控制,因此成型效果好,安装品质得到大大提升。另外,由于电缆头在操作过程中套入了电缆头套筒,受到了套筒的保护,相对人工操作,减少了对电缆的损伤,也避免了电缆头对施工人员的伤害。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缆头成型辅助工具的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具体实施例最佳实施例:参照附图1,电缆头成型辅助工具,包括有操作杆I和电缆头套筒2,二者一体化构造,并且电缆头套筒2与操作杆I之间的夹角A为150° ,操作杆I的长度为电缆头套筒2的长度的3倍。电缆头套筒2为一种空心杆件,其内腔横截面与电缆头适配,该电缆头套筒的一端为开口端,能够套入电缆头。具体是施工方法见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在实际使用中,原来人工操作每条电缆的成型校正至少需要45分钟,而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成型辅助工具后,时间缩短到15分钟。考虑到携带方便,操作杆I可以采用多节通过螺纹进行可拆卸连接。[0029]电缆头套筒2与操作杆I还可以活动连接,见实用新型内容部分。本实用新型未述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
权利要求1.电缆头成型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操作杆和电缆头套筒,电缆头套筒为一种空心杆件,其内腔横截面与电缆头适配,该电缆头套筒的一端为开口端,能够套入电缆头,另一端与操作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头成型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电缆头套筒与操作杆固定连接或者是一体化构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头成型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电缆头套筒与操作杆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头成型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电缆头套筒和操作杆的连接部分中,其中一个为内螺纹构造,另一个为外螺纹构造,二者通过螺纹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头成型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电缆头套筒通过一种扣接构件与操作杆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头成型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电缆头套筒与操作杆之间的夹角为90° -18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头成型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操作杆的长度为电缆头套筒的长度的1.5-4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辅助电缆头进行操作的工具,特别是一种电缆头成型辅助工具,其结构要点在于,包括有操作杆和电缆头套筒,电缆头套筒为一种空心杆件,其内腔横截面与电缆头适配,该电缆头套筒的一端为开口端,能够套入电缆头,另一端与操作杆连接。本实用新型巧妙地利用了杠杆原理,利用有效的工具替代原有的人工操作拉拧校正电缆头,工具整体重量轻,操作灵活,省时省力,减轻了工作强度,提高了施工效率,且成型效果好,安装品质得到大大提升。另外,由于电缆头在操作过程中套入了电缆头套筒,受到了套筒的保护,相对人工操作,减少了对电缆的损伤,也避免了电缆头对施工人员的伤害。
文档编号H02G1/14GK203014290SQ20122062234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2日
发明者张小伟, 卓彩凤, 吕文生, 丁毅峰, 林志勇, 陈冬柏, 王家祥, 苏文勤 申请人: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 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电业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