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电机的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78692阅读:18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伺服电机的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伺服电机技术领域,涉及伺服电机结构部件,尤其是涉及一种伺服电机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因科技不断向前迈进,无论是个人使用还是工业用,电机设备的操作温度过高,影响机器的使用。电机散热问题是一直以来人们急需解决的问题。伺服电机的散热一般都米用在机壳上设置散热筋,来增加电机的散热面积,但这种散热结构只对电机的机壳外部散热,散热效果不是很好。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大功率交流永磁伺服电机的散热结构[申请号:CN201020191564.5],包括电机,还包括由散热装置,散热装置安装于电机的四个面上,散热装置与电机相接触的一面上设置有若干个风孔。散热装置由四片散热片组成,每块散热片的一端为卡持部,另一端为卡槽,相邻两块散热片之间的卡持部与卡槽相嵌接。在散热片上按长有风扇安装板,用于散热的轴流风扇安装于风扇安装板上。上述方案虽然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能更好的增加伺服电机的使用寿命,但其结构较为复杂,安装拆卸较为繁琐。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能降低温度,增加功率,提高电机使用寿命的伺服电机的散热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伺服电机的散热结构,包括套设在电机壳体外侧的套体,套体的外端部设有风扇安装机构,风扇安装机构上装有风扇,套体和电机壳体之间设有至少一条供风扇产生的气流通过的散热通道。作为一种较为优化的技术方案,在上述的伺服电机的散热结构中,所述的套体的内端位于电机壳体的中部。进一步地,在上述的伺服电机的散热结构中,所述的风扇安装机构包括固定在套体外端部的安装架,所述的风扇固定在安装架上,所述的安装架通过可拆卸结构固定在套体上。进一步地,在上述的伺服电机的散热结构中,所述的可拆卸结构包括设置在安装架上的至少两个定位孔,所述的定位孔中穿设有锁紧螺钉,所述的锁紧螺钉连接在套体的外端部。进一步地,在上述的伺服电机的散热结构中,所述的电机壳体外侧设有若干散热筋,所述的套体上设有若干散热条。进一步地,在上述的伺服电机的散热结构中,所述的套体通过定位结构固定在电机壳体上。[0012]进一步地,在上述的伺服电机的散热结构中,所述的定位结构包括穿设在套体上的固定螺钉,所述的固定螺钉的内端顶靠在电机壳体上。进一步地,在上述的伺服电机的散热结构中,所述的套体上设有供电机接头穿出的窗口。进一步地,所述的安装架呈矩形,所述的套体横截面呈矩形且在四个角部分别具有斜面,所述的安装架的对角线与套体横截面的对角线形成夹角。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伺服电机的散热结构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散热效果好,同等工况下可以有效提升功率,同时具有安全性能好,能延长伺服电机的使用寿命。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中,电机壳体1、散热筋11、套体2、散热条21、固定螺钉22、电机接头23、窗口24、风扇安装机构3、风扇31、安装架32、定位孔33、锁紧螺钉34、散热通道4、夹角a。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本伺服电机的散热结构,包括套设在电机壳体I外侧的套体2,套体2的外端部设有风扇安装机构3,风扇安装机构3上装有风扇31,套体2和电机壳体I之间设有至少一条供风扇31产生的气流通过的散热通道4。套体2的内端位于电机壳体I的中部。风扇安装机构3包括固定在套体2外端部的安装架32,风扇31固定在安装架32上,安装架32通过可拆卸结构固定在套体2上。可拆卸结构包括设置在安装架32上的至少两个定位孔33,定位孔33中穿设有锁紧螺钉34,锁紧螺钉34连接在套体2的外端部。安装架32呈矩形,所述的套体2横截面呈矩形且在四个角部分别具有斜面,所述的安装架32的对角线与套体2横截面的对角线形成夹角α。电机壳体I外侧设有若干散热筋11,套体2上设有若干散热条21。套体2通过定位结构固定在电机壳体I上。定位结构包括穿设在套体2上的固定螺钉22,固定螺钉22的内端顶靠在电机壳体I上。套体2上设有供电机接头23穿出的窗口 24。本实用新型能够大幅降低电机的工作温度,在同等工况下可以提升功率至少20%,延长使用寿命,保护编码器等电机的零部件,相同功率的电机制造成本大幅下降。特别适合用于纺织行业、大负荷自动化机械设备等领域。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电机壳体1、散热筋11、套体2、散热条21、固定螺钉22、电机接头23、窗口 24、风扇安装机构3、风扇31、安装架32、定位孔33、锁紧螺钉34、散热通道
4、夹角α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权利要求1.一种伺服电机的散热结构,包括套设在电机壳体(I)外侧的套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体(2)的外端部设有风扇安装机构(3),所述的风扇安装机构(3)上装有风扇(31),所述的套体(2)和电机壳体(I)之间设有至少一条供风扇(31)产生的气流通过的散热通道(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电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体(2)的内端位于电机壳体(I)的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伺服电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扇安装机构(3)包括固定在套体(2)外端部的安装架(32),所述的风扇(31)固定在安装架(32)上,所述的安装架(32)通过可拆卸结构固定在套体(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伺服电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拆卸结构包括设置在安装架(32)上的至少两个定位孔(33),所述的定位孔(33)中穿设有锁紧螺钉(34),所述的锁紧螺钉(34)连接在套体(2)的外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电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壳体(I)外侧设有若干散热筋(11),所述的套体(2 )上设有若干散热条(2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伺服电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体(2)通过定位结构固定在电机壳体(I)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伺服电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结构包括穿设在套体(2)上的固定螺钉(22),所述的固定螺钉(22)的内端顶靠在电机壳体(I)上。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伺服电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体(2)上设有供电机接头(23)穿出的窗口(24)。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伺服电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架(32)呈矩形,所述的套体(2)横截面呈矩形且在四个角部分别具有斜面,所述的安装架(32)的对角线与套体(2)横截面的对角线形成夹角(α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伺服电机技术领域,涉及伺服电机结构部件,尤其是涉及一种伺服电机的散热结构。它解决了现有伺服电机散热效果差等技术问题。本伺服电机的散热结构,包括套设在电机壳体外侧的套体,套体的外端部设有风扇安装机构,风扇安装机构上装有风扇,套体和电机壳体之间设有至少一条供风扇产生的气流通过的散热通道。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安装拆卸简单,散热效果好,同时具有安全性能好,能延长伺服电机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H02K5/00GK202997836SQ201220653679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9日
发明者陈继光, 丁阿伟 申请人:杭州米格电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