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刷电机和无刷电机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32765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无刷电机和无刷电机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无刷电机和无刷电机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有所谓的扭斜结构的无刷电机,其具备沿着无刷电机的轴方向分割并且在周向上相互错开地配置的多个定子铁芯。扭斜结构的无刷电机能减小齿槽转矩(例如,参照日本特开平2-254954号公报)。但是,在如上述的无刷电机中,能减小由定子的齿(槽)和转子的极数引起的齿槽转矩,但是不能抑制由定子铁芯、特别是每个定子的精度(制造时的每个齿的形状的偏差)引起的齿槽转矩特性的劣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无刷电机和无刷电机的制造方法,其能缓和由定子铁芯的精度引起的齿槽转矩特性的劣化。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提供一种具备定子和转子的无刷电机。所述定子具有定子铁芯和绕组,所述定子铁芯具有径向延伸的多个齿。在相邻的齿间形成有槽。所述定子具有m个槽,m个槽在周向上相互分开槽角度间隔k。所述绕组配置于所述槽内并且卷绕于所述齿上。所述转子具有n个磁极。所述定子铁芯包含多个铁芯片,多个铁芯片通过由板材用相同的冲裁模冲裁而形成。所述定子铁芯包含在周向位置相互各错开第1角度的状态下层积的所述多个铁芯片,或者分别包含具有相互相同的周向位置的所述多个铁芯片,并且包含在周向位置相互错开所述第1角度的状态下层积的多个铁芯片组。所述第1角度是多个j的值中的1个和所述槽角度间隔k的积。所述多个j的值是满足(i×n)<(n和m的最小公倍数)、且不满足(i×n×j×(360/m))=(360×N)的值。所述i、j以及N是自然数。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提供一种无刷电机的制造方法。所述无刷电机具备定子和转子,所述定子具有定子铁芯和绕组,所述定子铁芯具有径向延伸的多个齿。在相邻的齿间形成有槽。所述定子具有m个所述槽,所述m个所述槽在周向上相互分开。所述绕组配置于所述槽内,并且卷绕于所述齿上。所述转子具有n个磁极。所述方法包含:用相同的冲裁模冲裁板材,以使得形成多个铁芯片。所述方法包含:在周向位置相互各错开第1角度的状态下将所述多个铁芯片层积,或者将多个铁芯片组在周向位置各错开所述第1角度的状态下层积,以使得形成所述定子铁芯,所述多个铁芯片组分别包含具有相互相同的周向位置的所述多个铁芯片。所述第1角度是多个j的值中的1个和所述槽角度间隔k的积。所述多个j的值是满足(i×n)<(n和m的最小公倍数)、且不满足(i×n×j×(360/m))=(360×N)的值。所述i、j以及N是自然数。附图说明本发明的认为新的特征特别是在附上的权利要求中得以明确。伴有目的和利益的本发明通过与附图一起参照以下所示的此时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说明而能理解。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机的剖视图。图2A是图1的电机中的定子和转子的局部剖视图。图2B是沿图2A中的2B-2B线的剖视图。图3A和3B分别是用于说明图1的无刷电机(定子铁芯)的制造方法的俯视图。图4是图2A的转子的俯视图。图5是图4的转子的立体图。图6是图4的转子铁芯的立体图。图7是图4的转子铁芯的俯视图。图8A和8B分别是用于说明图4的电机的第1~第5永久磁铁的固定位置的展开图。图9是示出图1的电机中的转子的角度和齿槽转矩的关系的特性图。图10A和10B分别是用于说明其他例中的无刷电机(定子铁芯)的制造方法的俯视图。图11是沿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刷电机的轴方向的剖视图。图12A是与图11的无刷电机的轴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剖视图。图12B是沿图12A中的12B-12B线的剖视图。图13是图12A的定子的放大剖视图。图14是图12A的定子铁芯的侧视图。图15A和15B分别是用于说明图11的无刷电机(定子铁芯)的制造方法的俯视图。图16A和16B分别是其他例中的定子的放大剖视图。图17A和17B分别是用于说明其他例中的无刷电机(定子铁芯)的制造方法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按照图1~图9对将本发明具体化为内转子型的无刷电机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作为无刷电机1的固定部件的外壳2具有:筒状壳体3,其形成为带底筒状;以及前端板4,其将该筒状壳体3的前端(图1中为左侧)的开口部封闭。另外,在筒状壳体3的后端(图1中为右侧)附着有电路收纳箱5,电路收纳箱5收纳有电路基板等电源电路。在筒状壳体3的内周面固定有定子6。该定子6具备定子铁芯7。如图2A、2B所示,定子铁芯7包含在轴方向层积的多个铁芯片11~16。多个铁芯片11~16各自由作为板材的电磁钢板构成。定子铁芯7具有环状部21和沿着该环状部21的周向排列的m个齿22。齿22各自从该环状部21朝向径向内侧延伸。在第1实施方式中,m是60(m=60),即齿22形成60个。因此,在齿22间所形成的槽S的数量m也设为60个。另外,第1实施方式的齿22具有缩窄部22a,缩窄部22a被卷绕有后述的绕组段31。缩窄部22a具有越往径向内侧去越窄的周向的宽度。此外,在齿22中的比缩窄部22a更靠径向内侧形成有向周向两侧稍微突出的形状的转子相对部22b。并且,如图1所示,将齿22的径向外侧端部彼此连接的所述环状部21压接于外壳2(详细地为筒状壳体3)的内周面,由此定子铁芯7保持与外壳2上。如图1和图2A所示,在定子铁芯7的齿22上卷绕有作为多个绕组的多个绕组段31。详细地,多个绕组段31是3相(U相、V相、W相)Y型连接的绕组,多个绕组段31各自包含相互电连接的多个分段导体32。此外,所述分段导体32各自通过将相同截面形状的线材成形为大致U字状而构成。各分段导体32具有2根直线部和将这些直线部连接的连结部。2根直线部贯通周向位置相互不同的一对槽S,并且在一对槽S内分别配置于不同的径向位置(内侧和外侧)。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在1个槽S内沿着径向配置有4个所述分段导体32的直线部。另外,绕组段31主要由上述的大致U字状的所述分段导体32构成,但是例如绕组端部(电源连接端子、中性点连接端子等)可使用特殊种类的(例如,直线部仅1个的)分段导体。并且,控制对绕组段31通电的电流,由此定子6产生旋转磁场。由于该旋转磁场,紧固于在定子6的内侧配置的旋转轴41的转子42在正方向(图2A中为顺时针方向)和反方向(图2A中为逆时针方向)旋转。如图2A和图4所示,转子42是交替极布置型结构的转子。转子42外套于旋转轴41上并且被紧固。如图1所示,旋转轴41由设于外壳2的一对轴承43、44能旋转地支撑。如图5和图6所示,转子42具备转子铁芯46,转子铁芯46具有层积的多个转子铁芯片45。转子铁芯46呈大致圆柱状。在转子铁芯46的中心部在轴线方向贯通形成有贯穿插孔47,贯穿插孔47用于将旋转轴41压入。转子铁芯46具有作为5个设置部的凹部,凹部沿着周向以等角度间隔排列。以下,按图2和图4的顺时针方向(正旋转方向)的顺序将5个凹部称为第1~第5凹部CH1~CH5。凹部CH1~CH5各自在整个轴线方向凹设。如图7所示,所述第1~第5凹部CH1~CH5的周向的宽度、即底面的宽度D1是全部相同的宽度。第1~第5凹部CH1~CH5各自的底面是以在该底面的宽度方向的中心通过的方式在相对于从所述旋转轴41的中心轴径向延伸的线正交的方向延伸的平面。转子铁芯46具有5个伪磁极(以下为第1~第5伪磁极FP1~FP5)。伪磁极FP1~FP5分别位于第1~第5凹部CH1~CH5中的在周向上相邻的凹部对之间。在此,在第1凹部CH1与第2凹部CH2之间形成有第1伪磁极FP1,在第2凹部CH2与第3凹部CH3之间形成有第2伪磁极FP2。另外,在第3凹部CH3与第4凹部CH4之间形成有第3伪磁极FP3,在第4凹部CH4与第5凹部CH5之间形成有第4伪磁极FP4。而且,在第5凹部CH5与第1凹部CH1之间形成有第5伪磁极FP5。如图7所示,所述第1~第5伪磁极FP1~FP5的周向的宽度D2全部相同,宽度D2比所述第1~第5凹部CH1~CH5的周向的宽度D1小。在第1~第5凹部CH1~CH5各自的底面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紧固有作为卡止部的定位部件48。定位部件48各自沿着转子42的轴方向延伸。各定位部件48是截面为四边形的方帮料,具有一对侧面和底面。由一方的侧面和底面形成的角与第1~第5伪磁极FP1~FP5的侧面和第1~第5凹部CH1~CH5的底面形成的角抵接。定位部件48的周向的宽度D3全部相同。另外,各定位部件48的宽度D3设定为:相互相对配置的一对定位部件48的相互相对的内侧面彼此的间隔D4比第1~第5伪磁极FP1~FP5的周向的宽度D2大。如图4所示,在紧固有定位部件48的第1~第5凹部CH1~CH5的底面紧固有第1~第5永久磁铁MG1~MG5。详细地,在第1凹部CH1紧固有第1永久磁铁MG1,在第2凹部CH2紧固有第2永久磁铁MG2。另外,在第3凹部CH3紧固有第3永久磁铁MG3,在第4凹部CH4紧固有第4永久磁铁MG4。而且,在第5凹部CH5紧固有第5永久磁铁MG5。第1~第5永久磁铁MG1~MG5的底面以与第1~第5凹部CH1~CH5的底面一致的方式具有平面形状。该第1~第5永久磁铁MG1~MG5的宽度方向(沿着周向的方向)的两侧面以相对于第1~第5永久磁铁MG1~MG5的底面正交的方式延伸。第1~第5永久磁铁MG1~MG5各自的两侧面间的长度与第1~第5伪磁极FP1~FP5的周向的宽度D2相同。第1~第5永久磁铁MG1~MG5以该第1~第5永久磁铁MG1~MG5的径向外侧的面的磁极为S极、径向内侧的面的磁极为N极的方式分别紧固于对应的第1~第5凹部CH1~CH5。因此,第1~第5伪磁极FP1~FP5的外侧面(定子6侧的面)作为N极发挥作用。其结果是,转子42具有在周向上交替配置的N极和S极,磁极的数量n是10个(n=10)。在此,按照图4、图8A以及8B对与第1~第5凹部CH1~CH5对应的第1~第5永久磁铁MG1~MG5的紧固方法和紧固位置进行说明。第1永久磁铁MG1一边与在图8中紧固于第1凹部CH1的右侧端部的定位部件48抵接一边紧固于第1凹部CH1的底面。由此,第1永久磁铁MG1以第1凹部CH1的右侧的定位部件48为基准,即,以在图4中第1凹部CH1的顺时针方向(正旋转方向)先行侧的定位部件48为基准被紧固。接着,第2永久磁铁MG2一边与在图8中紧固于第2凹部CH2的左侧端部的定位部件48抵接一边紧固于第2凹部CH2的底面。由此,第2永久磁铁MG2以第2凹部CH2的左侧的定位部件48为基准,即,以在图4中第2凹部CH2的逆时针方向(反旋转方向)先行侧的定位部件48为基准被紧固。接着,第3永久磁铁MG3一边与在图8中紧固于第3凹部CH3的右侧端部的定位部件48抵接一边紧固于第3凹部CH3的底面。由此,第3永久磁铁MG3以第3凹部CH3的右侧的定位部件48为基准,即,以在图4中第3凹部CH3的顺时针方向(正旋转方向)先行侧的定位部件48为基准被紧固。接着,第4永久磁铁MG4一边与在图8中紧固于第4凹部CH4的左侧端部的定位部件48抵接一边紧固于第4凹部CH4的底面。由此,第4永久磁铁MG4以第4凹部CH4的左侧的定位部件48为基准,即,以在图4中第4凹部CH4的逆时针方向(反旋转方向)先行侧的定位部件48为基准被紧固。接着,第5永久磁铁MG5一边与在图8中紧固于第5凹部CH5的右侧端部的定位部件48抵接一边紧固于第5凹部CH5的底面。由此,第5永久磁铁MG5以第5凹部CH5的右侧的定位部件48为基准,即,以在图4中第5凹部CH5的顺时针方向(正旋转方向)先行侧的定位部件48为基准被紧固。即,第1组所包含的第1、第3以及第5永久磁铁MG1、MG3、MG5分别以第1、第3以及第5凹部CH1、CH3、CH5的正旋转方向先行侧(图8中为右侧)的定位部件48为基准,在朝向该定位部件48靠近的的状态下紧固于底面。与此相对,第2组所包含的第2和第4永久磁铁MG2、MG4分别以第2和第4凹部CH2、CH4的反旋转方向先行侧(图8中为左侧)的定位部件48为基准,在朝向该定位部件48靠近的的状态下紧固于底面。换言之,第1永久磁铁MG1、第3永久磁铁MG3以及第5永久磁铁MG5靠近的方向与第2永久磁铁MG2和第4永久磁铁MG4靠近的方向不同。在此,对第1实施方式的无刷电机1中的定子铁芯7的结构及其制造方法进行说明。铁芯片11~16分别用未图示的相同的冲裁模由作为板材的电磁钢板冲裁而成。在旋转层积工序中,被冲裁的铁芯片11~16每隔第1角度地在周向上旋转,在相互各错开第1角度的状态下层积。第1角度是多个j的值中的1个和槽S的角度间隔k(即360°/m)的积。多个j的值是满足(i×n)<(n和m的最小公倍数),且不满足(i×n×j×(360/m))=(360×N)的值。符号i、j以及N是自然数。详细地,在第1实施方式中,槽S的数量m是60(m=60),磁极的数量n是10(n=10),因此,由满足(i×n)<(n和m的最小公倍数)的条件,从而满足(i×10)<60。因此,满足i<6,i的解为1、2、3、4、5(即1~5的整数)。并且,由不满足(i×n×j×(360/m))=(360×N)的条件,求得不满足(i×10×j×(360/60))=(360×N)的j的值。即,求得不满足j=(6×N)/i的j的值,求得不满足j=6N、且不满足j=3N、且不满足j=2N、且不满足j=1.5N、且不满足j=1.2N的j的值。此外,如上所述,符号i、j以及N是自然数。因此,j的解为1、5、7、11、13、…。并且,在第1实施方式中,采用作为j的解中的1个解的“5”,将“5”和作为槽S的角度间隔的k(在第1实施方式中为360°/m=“6°”)的积的角度的“30°”用作第1角度。即,在旋转层积工序中,铁芯片11~16每隔30°地在周向上旋转,在相互各错开30°的状态下层积,由此形成定子铁芯7。具体地,如图3A所示,首先将用未图示的冲裁模由板材冲裁的铁芯片11配置于层积装置51,层积装置51用于进行旋转层积工序。此时,60个齿22中的由冲裁模的特定部分冲裁的齿22z配置于层积装置51的特定位置(图3A中为正上方的位置)。接着,如图3B所示,将用与冲裁所述铁芯片11的冲裁模相同的冲裁模冲裁的铁芯片12配置于所述层积装置51。铁芯片12配置于前次配置的铁芯片11上。并且,此时,60个齿22中的由冲裁模的特定部分冲裁的齿22z配置于从层积装置51的特定位置(图3B中为正上方的位置)在周向(图中为顺时针方向)上旋转30°的位置。接着,将用与冲裁所述铁芯片11、12的冲裁模相同的冲裁模冲裁的铁芯片13配置于所述层积装置51(省略图示)。铁芯片13配置于前次配置的铁芯片12上。并且,此时,60个齿22中的由冲裁模的特定部分冲裁的齿22z配置于从所述配置的铁芯片12旋转30°、即从层积装置51的特定位置(图3A中为正上方的位置)在周向(图中为顺时针方向)上旋转60°的位置。接着,将用与冲裁所述铁芯片11、12、13的冲裁模相同的冲裁模冲裁的铁芯片14配置于所述层积装置51(省略图示)。铁芯片14配置于前次配置的铁芯片13上。并且,此时,60个齿22内的由冲裁模的特定部分冲裁的齿22z配置于从所述配置的铁芯片13旋转30°、即从层积装置51的特定位置(图3A中为正上方的位置)在周向(图中为顺时针方向)上90°旋转的位置。同样地重复上述,由此形成铁芯片11~16在轴方向层积的定子铁芯7。另外,第1实施方式的定子铁芯7包含p张铁芯片11~16,p是(n×k)和360的最小公倍数除以(n×k)所得的值的倍数的数量。详细地,在第1实施方式中,磁极的数量n是10(n=10),作为槽S的角度间隔的k(即360°/m)是6°(k=6),因此作为(10×6)和360的最小公倍数(即360)除以(10×6)所得的值(即6)的倍数的24张铁芯片11~16层积而形成定子铁芯7。另外,如图2B所示,第1实施方式的铁芯片11~16中的环状部21具有作为固定部的压入凹部61和压入凸部62,压入凹部61和压入凸部62沿着定子6的周向以等角度间隔排列。压入凹部61和压入凸部62将层积的铁芯片11~16彼此固定。第1实施方式的固定部(压入凹部61和压入凸部62)在环状部21处设于与所述齿22的周向中央位置对应的位置。此外,压入凹部61形成于铁芯片11~16的上面(图2B中为上面),压入凸部62在周向上与压入凹部61相同的位置形成于铁芯片11~16的下面(图2B中为下面)。并且,层积于所述层积装置51上的铁芯片11~16通过上方的铁芯片的压入凸部62被压入(敛缝)下方的铁芯片的压入凹部61,由此在上下相互被固定。该固定部(压入凹部61和压入凸部62)在所述旋转层积工序中以作为铁芯片11~16(相对于下方的铁芯片11~16)旋转的角度的30°和360°的公约数的角度间隔配置。另外,压入凹部61和压入凸部62的数量比作为齿22和槽S的数量的m个(=60个)少。具体地,在第1实施方式中,铁芯片11~16中的环状部21具有以30°间隔排列的12个固定部(压入凹部61和压入凸部62),30°间隔是作为铁芯片11~16旋转的角度、即上方的铁芯片相对于下方的铁芯片11~16旋转的角度的30°和360°的最大公约数的角度间隔。接着,对如上述那样构成的无刷电机1的作用进行说明。当从电路收纳箱5内的电源电路对绕组段31供给驱动电流时,定子6产生用于使转子42正旋转或者反旋转的旋转磁场。由此,在齿22与转子42之间磁通被交换,同时转子42被驱动旋转。并且,由于各磁极(作为磁铁磁极的第1~第5永久磁铁MG1~MG5、和第1~第5伪磁极FP1~FP5)在齿22的前端(转子相对部22b)的附近横穿时产生的磁通的流量变化,产生图9所示的特性X的齿槽转矩。接着,以下记载第1实施方式的特征性的优点。(1)使用相同的冲裁模冲裁的铁芯片11~16一边在周向上旋转上述的角度(在本实施方式中为30°)一边层积。由此,能使由定子铁芯7的铁芯片11~16的精度(特别是齿22的前端的每个转子相对部22的精度)引起的齿槽转矩特性的劣化抵消而良好地缓和齿槽转矩。当使铁芯片11~16不旋转地层积时,特别是由于铁芯片11~16中的每个齿22的偏差,有可能齿槽转矩特性劣化。在第1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使一张的齿槽转矩特性Z在周向错开,由此能使齿槽转矩的振幅大的部分相互抵消而使整体的齿槽转矩的特性X良好。(2)定子铁芯7包含p个铁芯片11~16。p的值是(n×k)和360的最小公倍数除以(n×k)所得的值(在本实施方式中为6)的倍数(在本实施方式中为24张)。因此,能使由定子铁芯7的铁芯片11~16的精度引起的齿槽转矩特性的劣化均衡地抵消而良好地缓和齿槽转矩。换言之,能避免齿槽转矩特性局部劣化。(3)铁芯片11~16的环状部21具有数量比作为齿22和槽S的数量的m个(=60个)少的固定部(压入凹部61和压入凸部62)。该固定部以作为铁芯片11~16旋转的角度的30°和360°的公约数的角度间隔配置。因此,与形成有m个固定部的定子铁芯相比,能减少固定部的数量。因此,例如,不会使用于将层积的铁芯片11~16彼此固定的固定部(压入凹部61和压入凸部62)的数量增多至所需以上,能在进行所述旋转层积工序的同时得到适度的保持力。此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以30°间隔形成有12个固定部(压入凹部61和压入凸部62),使固定部的数量最少,30°间隔是作为铁芯片11~16(相对下方的铁芯片11~16)旋转的角度的30°和360°的最大公约数的角度间隔。另外,所述齿槽转矩的特性X也能作为6°、42°、66°、78°等得到所述旋转层积工序中的铁芯片11~16的旋转角度,但是在这些情况下,需要每隔6°形成固定部(压入凹部61和压入凸部62)。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只要每隔30°形成固定部即可,所以能减少固定部的数量。(4)固定部(压入凹部61和压入凸部62)形成于与齿22的周向中央位置对应的位置,齿22的周向中央位置是环状部21中刚性最强的位置。因此,例如,能抑制在固定部的成形时等铁芯片11~16挠曲。(5)将齿22的径向外侧端部彼此连接的环状部21压接于外壳2(详细地为筒状壳体3)的内周面,由此定子铁芯7被保持于外壳2上。因此,与不压接环状部的构成相比,能缓和由定子铁芯7的铁芯片11~16的(环状部21的)外周的精度引起的齿槽转矩特性的劣化。(6)绕组是绕组段31,在各槽S中以沿着径向排列的方式配置4个分段导体32(其直线部)。因此,齿22具有相对于其周向的宽度大幅变长的径向的长度。在这样的构成中,由定子铁芯7的铁芯片11~16的精度(特别是齿22的精度)引起的齿槽转矩特性的劣化容易变得更显著,但是能良好地缓和齿槽转矩特性的劣化。(7)作为齿22的卷绕有绕组段31的部分的缩窄部22a具有越接近转子42越窄的周向的宽度。在这样的构成中,由定子铁芯7的铁芯片11~16的精度(特别是齿22的精度)引起的齿槽转矩特性的劣化容易变得更显著,到那时能良好地缓和该劣化。(8)多个永久磁铁被区分为2个组、即包含第1、第3及其第5永久磁铁MG1、MG3、MG5的第1组和包含第2以及第4永久磁铁MG2、MG4的第2组。并且,第1组所包含的第1、第3以及第5永久磁铁MG1、MG3、MG5相对于第1、第3以及第5凹部CH1、CH3、CH5固定于靠近正旋转方向前端的位置,第2组所包含的第2和第4永久磁铁MG2、MG4相对于第2和第4凹部CH2、CH4固定于靠近反旋转方向前端的位置。因此,能使由旋转时的永久磁铁引起的齿槽转矩的相位变化减少。即,在所有的永久磁铁固定于靠近正旋转方向前端的位置或者靠近反旋转方向前端的位置的情况下,伪磁极的磁平衡变差,齿槽转矩劣化。特别是,例如,在无刷电机正旋转的情况下和反旋转的情况下,各永久磁铁中的齿槽转矩的相位变动大。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永久磁铁所固定的位置分配在靠近正旋转方向前端的位置和靠近反旋转方向前端的位置,固定于靠近正旋转方向前端的位置的永久磁铁的数量和固定于靠近反旋转方向前端的位置的永久磁铁的数量的差是1个。因此,伪磁极中的磁的不平衡程度减少,能减少齿槽转矩的劣化。特别是,在无刷电机1正旋转时和反旋转时,能使由于永久磁铁而产生的齿槽转矩的相位变化减少。以下,按照图11~15B对将本发明具体化为内转子型的无刷电机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第2实施方式的无刷电机的主要构成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无刷电机相同。因此,在第2实施方式中,对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进行详细说明,对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部分标注同样的附图标记,由此其详细的说明省略。在第2实施方式中,将第1实施方式中的第1~第5永久磁铁MG1~MG5分别称为永久磁铁49。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将第1实施方式中的作为设置部的第1~第5凹部CH1~CH5分别称为凹部78,并且将第1实施方式中的第1~第5伪磁极FP1~FP5分别称为作为伪磁极的凸极79。如图12A所示,在各固定凹部78与凸极79之间以周向的空隙固定有永久磁铁49。各永久磁铁49以该永久磁铁49的径向内侧的面的磁极为S极、径向外侧(定子6侧)的面的磁极为N极的方式相对于转子铁芯46而配置。由此,相对于永久磁铁49在周向相邻的凸极79的外侧面(定子6侧的面)为S极,是与永久磁铁49的外侧面不同的磁极。其结果是,转子42具有在周向上交替配置的N极和S极,磁极的数量n是10个(n=10)。第2实施方式的无刷电机1中的定子铁芯7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具备每隔第1角度在周向上旋转、在相互各错开第1角度(30°)的状态下层积的铁芯片11~16。即,第2实施方式的定子铁芯7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利用包含旋转层积工序的制造方法形成。图15A、15B与第1实施方式的图3A和3B分别对应。而且,如图12A所示,在第2实施方式中,在铁芯片11~16的外周面,在周向上空开间隔地形成多个形状变化部63,多个形状变化部63将该铁芯片11~16的外周面和筒状壳体3的内周面的接触面积减小。详细地说,如图13所示,形状变化部63以作为铁芯片11~16旋转的角度(j×k)的30°和360°的公约数的角度间隔形成。在第2实施方式中,以30°间隔在铁芯片11~16中形成有12个形状变化部63,30°间隔是作为铁芯片11~16相对于下方的铁芯片11~16旋转的角度的30°和360°的最大公约数的角度间隔。即,12个形状变化部63以各形状变化部63和对应的齿22的位置关系相同的方式配置。如图14所示,铁芯片11~16的各形状变化部63沿着轴方向排列。另外,如图13所示,各形状变化部63具有组合多个(在第2实施方式中为一对)圆弧状的凹凸而成的波形。并且,形状变化部63中的向波形的径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的顶端63a与齿22的周向中央位置在径向上相对。并且,定子铁芯7在绕组段31缠绕于齿22上后,利用压入或者热套固定于筒状壳体3的内周面。然后,转子42配置于定子6的内周,由此可制造无刷电机1。接着,对如上述那样构成的た第2实施方式的无刷电机1的作用进行说明。当从电路收纳箱5内的电源电路对绕组段31供给驱动电流时,定子6产生用于使转子42正旋转或者反旋转的旋转磁场。由此,在齿22与转子42之间磁通被交换,同时转子42被驱动旋转。并且,在第2实施方式中,也由于各磁极(作为磁铁磁极的永久磁铁49和作为伪磁极的凸极79)在齿22的前端(转子相对部22b)的附近横穿时的磁通的流量变化,产生图9所示的特性X的齿槽转矩。根据第2实施方式,除了第1实施方式中的(1)~(8)的优点之外,能得到以下的优点。(9)定子铁芯一般利用压入或者热套压接于筒状的外壳的内周面而被固定。在形成定子铁芯的电磁钢板从外部受到载荷而产生应力的状态下,定子铁芯的磁特性劣化,有可能定子铁芯中的铁损增加。定子铁芯中的铁损的增加导致电机效率的降低。根据第2实施方式,铁芯片11~16具有多个形状变化部63,多个形状变化部63沿着该铁芯片11~16的周向以等间隔排列。多个形状变化部63各自构成为:将铁芯片11~16和筒状壳体3的内周面的接触面积减小。因此,当将定子铁芯7固定于外壳2(筒状壳体3)的内周面时,来自筒状壳体3的载荷仅作用该定子铁芯7的一部分。由此,能在整体上减小产生于定子铁芯7的应力,能抑制由电磁钢板构成的铁芯片11~16的磁特性劣化。因此,在内转子型的无刷电机1中,即使使定子铁芯7压接于外壳2的内周面而固定,铁损也难以增加,能抑制电机效率的降低。(10)形状变化部63空开铁芯片11~16旋转的角度(j×k)和360°的公约数的角度间隔而形成,并且在层积的铁芯片11~16中,不同的铁芯片11~16的形状变化部63彼此沿着轴方向并置。因此,从外壳2作用于铁芯片11~16的载荷的周向位置在铁芯片11~16各自上相同,相对于铁芯片11~16各自均等地作用载荷。由此,能抑制在轴方向上层积的铁芯片11~16间齿22前端和转子42的气隙偏移,能缓和例如齿槽转矩的劣化。另外,各形状变化部63和对应的齿22的周向的相对位置在所有的形状变化部63中相同。因此,在层积铁芯片11~16时,以形状变化部63为基准,能容易使铁芯片在周向上旋转规定角度(在本实施方式中为30°)。由此,不必在铁芯片11~16上另外形成用于进行周向的定位的定位部,能抑制铁芯片11~16的形状复杂化。(11)通过将形状变化部63设为波形,该形状变化部63相对于外壳2的内周面为点接触。因此,能在整体上更加减小作用于定子铁芯7的应力。(12)形状变化部63中的向波形的径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的顶端63a形成于与作为刚性比较强的位置的齿22的周向中央位置在径向上相对的位置。因此,与该顶端63a与定子铁芯7的其他位置相对的情况相比,通过使定子铁芯7压接于外壳2的内周面,能抑制该定子铁芯7变形。由此,能减小定子铁芯7的应变,能在整体上进一步减小产生于该定子铁芯7的应力。第1和第2实施方式可以变更为如下。在第1和第2实施方式中,采用作为j的解中的1个的“5”,并且作为是槽S的角度间隔的k采用“6°”。并且,一边使用未图示的相同的冲裁模冲裁的铁芯片11~16沿着周向旋转作为“5”和“6°”的积的角度的“30°”一边进行层积,形成定子铁芯7。取而代之,可以采用j的解中的其他值。即,第1和第2实施方式中的j的解是1、5、7、11、13、…,因此如图10A、10B和图17A、17B所示,例如,能采用“1”。可以一边使铁芯片11~16在周向上旋转“6°”一边层积而形成定子铁芯7,“6°”是“1”和作为槽S的角度间隔的k(在第1和第2实施方式中为“6°”)的积的角度。具体地,如图10A和图17A所示,首先将用未图示的冲裁模(由板材)冲裁的铁芯片11配置于用于进行旋转层积工序的层积装置51。此时,60个齿22中的由冲裁模的特定部分冲裁的齿22z配置于层积装置51的特定位置(图10A和图17A中为正上方的位置)。接着,如图10B和图17B所示,将用与冲裁所述铁芯片11的冲裁模相同的冲裁模冲裁的铁芯片12配置于所述层积装置51。铁芯片12配置于前次配置的铁芯片11上。并且,此时,60个齿22中的由冲裁模的特定部分冲裁的齿22z配置于从层积装置51的特定位置(图10B中为正上方的位置)在周向(图中为顺时针方向)上旋转6°的位置。接着,将用与冲裁所述铁芯片11、12的冲裁模相同的冲裁模冲裁的铁芯片13配置于所述层积装置51(省略图示)。铁芯片13配置于前次配置的铁芯片12上。并且,此时,60个齿22中的由冲裁模的特定部分冲裁的齿22z配置于从所述配置的铁芯片12旋转6°、即从层积装置51的特定位置(图10A和图17A中为正上方的位置)在周向(图中为顺时针方向)上旋转12°的位置。接着,将用与冲裁所述铁芯片11、12、13的冲裁模相同的冲裁模冲裁的铁芯片14配置于所述层积装置51(省略图示)。铁芯片14配置于前次配置的铁芯片13上。并且,此时,60个齿22中的由冲裁模的特定部分冲裁的齿22z配置于从所述配置的铁芯片13旋转6°、即从层积装置51的特定位置(图10A和图17A中的正上方的位置)在周向(图中为顺时针方向)上旋转18°旋转的位置。通过同样地重复上述,可以形成定子铁芯7。另外,在该情况下,固定部(压入凹部61和压入凸部62)每隔m个、即每隔6°形成。这样的话,在铁芯片11~16的环状部21形成有与槽S(齿22)相同数量的m个固定部(压入凹部61和压入凸部62)。固定部沿着定子的周向以等角度间隔排列。因此,固定部相对于各齿22的位置全部相同,能防止由固定部引起的齿槽转矩特性的劣化。在第2实施方式中,与第1实施方式的上述其他例同样,作为j的解可以采用“1”,使铁芯片11~16在周向上一边旋转“6°”一边层积而形成定子铁芯7(参照图17A和17B)。在第1和第2实施方式中,作为j的解可以采用“7”、“11”、“13”等,使铁芯片11~16在周向上一边旋转“42°”或者“66°”或者“78°”一边层积而形成定子铁芯7。在第1和第2实施方式中,使(n×k)和360的最小公倍数除以(n×k)而得到值6,作为该值6的倍数的p的值使用24。即,将24张铁芯片11~16层积,但是层积的张数可以变更。在该情况下,优选将层积的张数设为18张、30张等6的倍数。如果将层积的张数设为6的倍数,能得到与第1实施方式的优点(2)同样的优点。另外,层积的张数可以是20张、40张等6的倍数以外。在第1和第2实施方式中,固定部(压入凹部61和压入凸部62)在旋转层积工序中以30°间隔形成,30°间隔是作为铁芯片11~16旋转的角度的30°和360°的最大公约数的角度间隔。如果是作为铁芯片11~16旋转的角度的30°和360°的公约数的角度间隔,可以变更固定部彼此的间隔。例如,可以以15°间隔形成固定部(压入凹部61和压入凸部62),而且可以以10°间隔形成。在第1和第2实施方式中,固定部(压入凹部61和压入凸部62)形成于与齿22的周向中央位置对应的位置,但是不限于此。例如,固定部可以形成于从与齿22的周向中央位置对应的位置在周向上偏移的位置。在第1和第2实施方式中,环状部21压接于外壳2(详细地为筒状壳体3)的内周面,由此定子铁芯7保持于外壳2上,但是不限于此。例如,环状部21可以不压接。另外,在第1和第2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具体化为内转子型的无刷电机1,但是不限于此。可以将本发明具体化为外转子型的无刷电机,该外转子型的无刷电机具有环状部和从该环状部向径向外侧延伸的齿。此外,在将第2实施方式的构成具体化为外转子型的无刷电机的情况下,在定子铁芯的内周面形成有形状变化部,该定子铁芯固定于固定部件的外周面。第1和第2实施方式的定子6的绕组是绕组段31,但是不限于此。例如,绕组可以是单纯地卷绕于齿上的导线。在第1和第2实施方式中,齿22具有缩窄部22a,缩窄部22a是卷绕有绕组(绕组段31)的部分,缩窄部22a具有越接近转子42越窄的周向的宽度,但是不限于此。例如,齿的卷绕有绕组的部分可以与到转子的距离无关地具有一定的宽度。在第1实施方式中,第1永久磁铁MG1、第3永久磁铁MG3和第5永久磁铁MG5靠近的方向和第2永久磁铁MG2和第4永久磁铁MG4靠近的方向不同,但是不限于此。例如,所有的永久磁铁可以在相同方向靠近。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在转子铁芯46上紧固定位部件48,但是不限于此。例如,可以仅在制造时在转子铁芯46上配置相当于定位部件48的夹具,将第1~第5永久磁铁MG1~MG5紧固,并且在第1~第5永久磁铁MG1~MG5紧固后将夹具去除。在第1和第2实施方式中,使铁芯片11~16逐张地一边在周向上旋转一边层积而形成定子铁芯7,但是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形成多组用相同的冲裁模冲裁并且层积预先设定的数量(例如4张)的铁芯片组,使多个铁芯片组一边在周向上旋转一边层积而形成定子铁芯。在第1和第2实施方式中,转子42是交替极布置型结构的转子,但是不限于此,。例如,可以采用按每个磁极设有永久磁铁的转子。在第1和第2实施方式中,定子铁芯7(环状部21)压接于外壳2(详细地为筒状壳体3)的内周面,但是不限于此,定子铁芯7可以热套于外壳2的内周面。在第1和第2实施方式中,使用了形成为带底筒状的筒状壳体3。可以在相当于底部的部位使用与筒状壳体3分体的例如圆板状的后端板。在第2实施方式中,将形状变化部63设为由一对凹凸构成的波形,但是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如图16A所示,将形状变化部63设为大致矩形的凸状,或者如图16B所示,将形状变化部63设为大致矩形的凹状。总之,如果能减小铁芯片11~16(定子铁芯7)和外壳2的内周面的接触面积,形状变化部63的形状能适当变更。在第2实施方式中,可以以形状变化部63的顶端63a与齿22的周向中央位置以外的位置在径向上相对的方式形成该形状变化部63。在第2实施方式中,在使铁芯片11~16相互在周向上错开j的解中的1个和作为槽S的角度间隔的k的积的角度的状态下将铁芯片11~16层积而形成定子铁芯7。但是,不限于此,可以在所谓的扭斜结构的定子中,如第1和第2实施方式所记载的那样使多个铁芯片在周向上一边旋转一边层积而形成定子铁芯7,扭斜结构的定子具有在从径向观看定子的情况下相对于定子的轴方向倾斜的齿22的前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