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97224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尤其是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机。
背景技术
电机是一种常用的通用设备,广泛用于工业生产的各个行业中,电机的使用环境直接决定了电机的使用寿命,由于工业生产的连续性,一般要求电机处于长期使用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电机的散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目前电机的散热一般都是在电机的前后端盖上分别开设多个散热孔,或是在电机的后端盖内安装一个连在电机转轴上的风扇对其进行散热,采用散热孔的方式进行散热经常会造成环境中的灰尘、水分等进入电机内部,使电机出现故障,而采用风扇进行散热的方式又会减弱电机的输出功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种电机,包括前端盖,后端盖,外壳,转轴及位于外壳内的转子组件,前端盖、后端盖与转轴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的外壳呈中空的环形,外壳的两端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的前端盖和后端盖卡设在外壳的环形内腔两端,后端盖上还固定有把手。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电机外壳的壳体内通入冷却介质对电机进行散热,散热效果好且不会减小电机的输出功率,前后端盖通过卡设的方式与外壳连接,节约了电机的制造成本,后端盖上设置的把手便于对其进行拆卸,进行电机的内部维护。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前端盖1,后端盖2,把手21,外壳3,进液口 31,出液口 32,转子组件4,转轴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如图1所不,一种电机,包括前端盖I,后端盖2,外壳3,转轴5及位于外壳3内的转子组件4,前端盖1、后端盖2与转轴5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的外壳3呈中空的环形,外壳3的两端设有进液口 31和出液口 32,所述的前端盖I和后端盖2卡设在外壳3的环形内腔两端,后端盖2上还固定有把手2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机外壳3的壳体内通入冷却介质对电机进行散热,散热效果好且不会减小电机的输出功率,前端盖I和后端盖2通过卡设的方式与外壳3连接,节约了电机的制造成本,后端盖 2上设置的把手便于对其进行拆卸,进行电机的常规维护。
权利要求1.一种电机,包括前端盖(I),后端盖(2),外壳(3),转轴(5)及位于外壳(3)内的转子组件(4),前端盖(I)、后端盖(2)与转轴(5)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3)呈中空的环形,外壳(3)的两端设有进液口(31)和出液口(32),所述的前端盖(I)和后端盖(2)卡 设在外壳(3)的环形内腔两端,后端盖(2)上还固定有把手(2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包括前端盖,后端盖,外壳,转轴及位于外壳内的转子组件,前端盖、后端盖与转轴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外壳呈中空的环形,外壳两端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前端盖和后端盖卡设在外壳的环形内腔两端,后端盖上还固定有把手。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机外壳的壳体内通入冷却介质对电机进行散热,散热效果好且不会减小电机的输出功率,前后端盖通过卡设的方式与外壳连接,节约了电机的制造成本,后端盖上设置的把手便于对其进行拆卸,进行电机的内部维护。
文档编号H02K5/20GK203151312SQ20132009804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4日
发明者项栋 申请人:嵊州市协力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