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腕式人体动能捕获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365308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腕式人体动能捕获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腕式人体动能捕获装置,包括外环和置于外环内的内环;内环的外圆周缠绕有线圈,内环的内周壁形成环形导轨,环形导轨内放置有至少一对扇形磁铁,每个扇形磁铁与其相邻的那个扇形磁铁的对应面的磁极相同;外环的内圈设有一个开口的环状松紧箍,环状松紧箍上设有与线圈连接的充电模块。本装置穿戴在人的肢体(包括手腕或者脚腕)上,随着肢体的摆动,放置于内环的扇形磁铁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环形导轨不断的发生弹性碰撞并往复运动,使线圈因为磁通量的变化而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将人体摆动中的动能转换为电能。线圈所产生的电能通过充电模块调整到合适的直流电,储存在储能装置中,或者直接输出电能给其他电子设备充电和/供电。
【专利说明】 一种腕式人体动能捕获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动能捕获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腕式人体动能捕获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各种电子消费品,如手机、MP3等,这些电子设备主要靠电池供电,然而由于现有技术的限制,现有的电池容量有限,而电子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强大,所需的功率也越来越高,电池的续航力也越来越短。与此同时,老化的电池容易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寻找一种便携的可代替电池的电源,以供给人们所携带的电子消费品是必要和有意义的。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可穿戴的腕式人体动能捕获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腕式人体动能捕获装置,包括外环和置于外环内的内环;
[0006]所述内环的外圆周缠绕有线圈,内环的内周壁形成环形导轨,环形导轨内放置有至少一对扇形磁铁,每个扇形磁铁与其相邻的那个扇形磁铁的对应面的磁极相同;
[0007]所述外环的内圈设有一个开口的环状松紧箍,环状松紧箍上设有与线圈连接的充电模块。
[0008]所述每个扇形磁铁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弹性部件;可采用弹簧或者弹片。
[0009]所述充电模块包括调整电路和充电装置。
[0010]所述环状松紧箍通过三个接触点与外环的内圈连接,具体是,其中一个接触点与内圈直接连接,另外两个接触点分别通过拉簧与内圈连接。
[0011]所述环状松紧箍的开口处设有用于调节松紧的螺栓和螺母。
[00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3]本装置穿戴在人的肢体(包括手腕或者脚腕)上,随着肢体的摆动,放置于内环的扇形磁铁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环形导轨不断的发生弹性碰撞并往复运动,使线圈因为磁通量的变化而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将人体摆动中的动能转换为电能。线圈所产生的电能通过充电模块调整到合适的直流电,储存在储能装置中,或者直接输出电能给其他电子设备充电和/或供电。
[0014]外环的内圈设有一个开口的环状松紧箍,环状松紧箍通过三个接触点与外环的内圈连接,一个接触点与内圈直接连接,另外两个接触点分别通过拉簧与内圈连接,采用这种结构具有更好的防震动效果和穿戴的舒适性。
[0015]通过调节螺栓和螺母,改变环状松紧箍的大小,方便佩戴和摘取。
[0016]本装置技术手段简便易行,收集人体的动能并巧妙地将其转换成电能加以利用,扩展了可利用能量的来源。【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具体详细描述。
[0019]实施例
[002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腕式人体动能捕获装置,主要包括外环3和置于外环3内的内环4 ;
[0021]所述内环4的外圆周缠绕有线圈2,内环4的内周壁形成环形导轨,环形导轨内放置有至少一对扇形磁铁8,每个扇形磁铁8与其相邻的那个扇形磁铁8的对应面的磁极相同。图1中仅示意性显示出了一对扇形磁铁8,但是在实际产品中,可以是一对、二对或者三对等。一般情况下扇形磁铁8的个数为偶数。
[0022]所述内环4采用非导磁性材料制造,避免对磁场的屏蔽;内环4的内周壁面电镀一层滑动摩擦极低的聚四氟乙烯材料,可以使扇形磁铁8在环形导轨内顺畅的自由滑动,减少摩擦系数。
[0023]所述外环3采用导磁性好的材料制造,可以很好地屏蔽磁场,避免扇形磁铁8产生的强大磁场对人体所携带的其他物品的影响。
[0024]所述外环3的内圈设有一个开口的环状松紧箍1,环状松紧箍I上设有与线圈2连接的充电模块。所述充电模块包括调整电路10和充电装置11。
[0025]所述每个扇形磁铁8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可采用弹簧9或者弹片。弹性部件可使各扇形磁铁8在环形导轨内只有滑动时相互弹性碰撞,以更好地分配能量。
[0026]所述环状松紧箍I通过三个接触点与外环3的内圈连接,具体是,其中一个接触点与内圈直接连接,另外两个接触点分别通过拉簧7与内圈连接。
[0027]所述环状松紧箍I的开口处设有用于调节松紧的螺栓6和螺母5。通过调节螺栓和螺母,改变环状松紧箍的大小,方便佩戴和摘取及与人体结合的舒适度。
[0028]如上所述便可较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0029]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腕式人体动能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环和置于外环内的内环; 所述内环的外圆周缠绕有线圈,内环的内周壁形成环形导轨,环形导轨内放置有至少一对扇形磁铁,每个扇形磁铁与其相邻的那个扇形磁铁的对应面的磁极相同; 所述外环的内圈设有一个开口的环状松紧箍,环状松紧箍上设有与线圈连接的充电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腕式人体动能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扇形磁铁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弹性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腕式人体动能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模块包括调整电路和充电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腕式人体动能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松紧箍通过三个接触点与外环的内圈连接,具体是,其中一个接触点与内圈直接连接,另外两个接触点分别通过拉簧与内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腕式人体动能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松紧箍的开口处设有用于调节松紧的螺栓和螺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腕式人体动能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或者弹片。
【文档编号】H02J7/32GK203434832SQ201320507344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9日
【发明者】谢龙汉, 蔡明京 申请人:华南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