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换插头充电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365666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可换插头充电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换插头充电器,它包括可拆卸式插头,包括一基板及插脚,所述基板的背面设有空心柱体,所述基板正面设有与所述空心柱体相通的插脚安装孔,所述插脚一端穿过所述插脚安装孔伸入至所述空心柱体内并与所述基板固定;所述基板两侧分别设有凸沿;电源基座,包括壳体及设置于壳体内的PCB电路板,所述PCB电路板上设有导电探针及USB接口,所述壳体一侧设有与所述凸沿对应的滑槽及与所述空心柱体对应的插孔,所述基板两侧的凸沿插接于所述滑槽内,所述空心柱体插接于所述插孔内,所述导电探针插接于所述空心柱体内并与所述插脚相抵。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加工工艺难度及成本均相对较低,使用安全可靠。
【专利说明】可换插头充电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适配器,尤其涉及一种可换插头充电器。
【背景技术】
[0002]充电器通常指的是一种将交流电转换为低压直流电进而为电子产品充电的设备,充电器在各个领域用途广泛,特别是在生活领域被广泛用于手机、相机、平板电脑等常见电器充电。
[0003]目前,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为了便于电子产品能够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正常使用,因此,作为电子产品的充电器必须要适用于不同标准的国家,由此,市场上出现了可更换不同规格插头的充电器。
[0004]诸如中国专利CN202094652,公开了一种迷你型可换插脚的充电器,包括基座及可更换插拔连接的插头,其插头与基座的连接结构复杂,加工工艺复杂,造成成本过高,同时,其插头部分的安全性较低,当误将插头单独与电源直接连接时,容易出现触电等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插头更换方便的可换插头充电器。
[0006]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换插头充电器,它包括
[0007]可拆卸式插头,包括一基板及插脚,所述基板的背面设有空心柱体,所述基板正面设有与所述空心柱体相通的插脚安装孔,所述插脚一端穿过所述插脚安装孔伸入至所述空心柱体内并与所述基板固定;所述基板两侧分别设有凸沿;
[0008]电源基座,包括壳体及设置于壳体内的PCB电路板,所述PCB电路板上设有导电探针及USB接口,所述壳体一侧设有与所述凸沿对应的滑槽及与所述空心柱体对应的插孔,所述基板两侧的凸沿插接于所述滑槽内,所述空心柱体插接于所述插孔内,所述导电探针插接于所述空心柱体内并与所述插脚相抵。
[0009]下面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0010]进一步的,所述基板与壳体之间设有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
[0011]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卡槽;
[0012]设置于所述壳体上与所述卡槽对应的弹性部;
[0013]所述卡槽内设有在外力作用下可对所述弹性部施加压力使该弹性部与卡槽解除卡扣状态的弹性按压部。
[0014]进一步的,所述导电探针为可压缩的弹性导电探针。
[0015]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由面壳及底壳组成,所述插孔设置于面壳上,所述底壳上局部边缘显露于所述插孔,该局部边缘形成用以限制所述基板向下运动的限位结构。
[0016]进一步的,所述弹性部与所述壳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弹性按压部与所述基板为一体式结构。
[0017]进一步的,所述可拆卸式插头为中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德国、意大利、韩国、非洲国家标准中的任意一种插头。
[00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一、本实用新型的可换插头充电器由电源基座及可拆卸式插头,可拆卸式插头与电源基座通过滑槽与凸沿插接方式连接,其连接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其二、基板背面设置空心柱体,所述插脚一端穿过插脚安装孔伸入至所述空心柱体内并与所述基板固定,当可拆卸式插头与电源基座连接时,导电探针插接于空心柱体内并与所述插脚相抵,实现电性连接,如此结构设计,其结构简单、加工工艺难度及成本均相对较低,与此同时,该结构中,插脚的一端隐藏于所述空心柱体内,当误将可拆卸式插头单独与电源连接时,由于插脚的一端隐藏于所述空心柱体内,另一端插接于电源孔内,因此,夕卜部无任何导电部件,其安全性高,避免导电件外漏造成的触电等现象。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拆分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源基座的爆炸图;
[0022]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拆卸式插头的主视图;
[0023]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拆卸式插头的左视图;
[0024]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澳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巴西插头规结构示意图;
[0026]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美规插头结构示意图;
[0027]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欧规插头结构示意图;
[0028]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英规插头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电源基座I ;面壳11 ;滑槽111 ;插孔112 ;弹性部113 ;底壳12 ;PCB电路板13;USB接口 14;导电探针15;可拆卸式插头2;基板21 ;空心柱体211 ;凸沿212;插脚安装孔213 ;弹性按压部214 ;插脚22。
[0030]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便更清楚、直观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实质。
[0032]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型新提供了 一种可换插头充电器,它包括可拆卸式插头2及电源基座1,其中,可拆卸式插头2包括一基板21及两个插脚22,两插脚22用于与墙体上电源面板或排插等插接通电,所述基板21的背面设有两个空心柱体211,所述基板21正面设有与所述空心柱体211相通的插脚安装孔213,所述插脚22 —端穿过所述插脚安装孔213伸入至所述空心柱体211内并与所述基板21固定;所述基板21两侧分别设有凸沿212,该凸沿212可由基板21两侧向外延伸形成。
[0033]电源基座I包括壳体及设置于壳体内的PCB电路板13,所述PCB电路板13上设有导电探针15及USB接口 14,导电探针15用于与所述可拆卸式插头2上的插脚22电性连接,将交流电输入至PCB电路板13,通过PCB电路板13转换成直流电,再由USB接口 14输出,以供给电子产品;与可拆卸式插头2相对应的,于所述壳体一侧设有与所述凸沿212对应的滑槽111及与所述空心柱体211对应的插孔112,所述基板21两侧的凸沿212插接于所述滑槽111内,所述空心柱体211插接于所述插孔112内,如此实现可拆卸式插头2与电源基座I的插拔连接,同时,在可拆卸式插头2与电源基座I连接的状态下,所述导电探针15插接于所述空心柱体211内并与所述插脚22相抵,如此实现导电探针15与插脚22的电性连接。
[0034]此外,本实施例中,基板21与壳体之间还设有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基板21上的卡槽,设置于所述壳体上与所述卡槽对应的弹性部113 ;所述卡槽内设有在外力作用下可对所述弹性部113施加压力使该弹性部113与卡槽解除卡扣状态的弹性按压部214,在施加一外力按压所述弹性按压部214时,弹性按压部214将所述卡槽内的弹性部113顶出卡槽,使基板21与壳体之间解除锁紧状态,再用力将基板21从壳体上的滑槽111内拔出即可。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弹性部113与所述壳体可以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弹性按压部214与所述基板21可以为一体式结构。
[0035]进一步,为了保证导电探针15与空心柱体211内插脚22 —端电性连接可靠,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探针15设计成可压缩的弹性导电探针15,如此,可保证在可拆卸式插头2与电源基座I连接状态下,导电探针15插接于所述空心柱体211内插脚22电性连接良好。
[0036]更进一步的,壳体由面壳11及底壳12组成,所述插孔112设置于面壳11上,所述底壳12上局部边缘显露于所述插孔112,该局部边缘形成用以限制所述基板21向下运动的限位结构,当将可拆卸式插头2插入所述电源基座I上的滑槽111时,该限位结构与基板21背面空心柱体211内侧相抵,此时,可拆卸式插头2上端与下端刚好与所述电源基座I上下表面齐平。
[0037]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可拆卸式插头2可以是中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德国、意大利、韩国、非洲国家标准中的任意一种插头,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更换另一种规格的可拆卸式插头2时,只需要从电源基座I上拔出当前规格可拆卸式插头2,插入另一规格的可拆卸式插头2即可,参见图6至图10所述,分别示出了澳规、巴西规、美规、欧规及英规几种插头,在不同规格的可拆卸式插头2中,其弹性按压部214的结构略有不同,例如图6、7、9、10中,弹性按压部214为柱状结构,直接伸入至与壳体上弹性部113相接触的位置,当施加一外力顶压该弹性按压部214时,该弹性按压部214将所述卡槽内的弹性部113顶出卡槽,使基板21与壳体之间解除锁紧状态;而在图1-5及图8中,弹性按压部214为与基板21 —体成型的片状结构,其同样用以实现解锁作用。
[0038]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可换插头充电器,可拆卸式插头2与电源基座I通过滑槽111与凸沿212插接方式连接,其连接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此外,基板21背面设置空心柱体211,所述插脚22—端穿过插脚安装孔213伸入至所述空心柱体211内并与所述基板21固定,当可拆卸式插头2与电源基座I连接时,导电探针15插接于空心柱体211内并与所述插脚22相抵,实现电性连接,如此结构设计,其结构简单、加工工艺难度及成本均相对较低,与此同时,该结构中,插脚22的一端隐藏于所述空心柱体211内,当误将可拆卸式插头2单独与电源连接时,由于插脚22的一端隐藏于所述空心柱体211内,另一端插接于电源孔内,因此,外部无任何导电部件,其安全性高,避免导电件外漏造成的触电等现象。[003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可换插头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可拆卸式插头,包括一基板及插脚,所述基板的背面设有空心柱体,所述基板正面设有与所述空心柱体相通的插脚安装孔,所述插脚一端穿过所述插脚安装孔伸入至所述空心柱体内并与所述基板固定;所述基板两侧分别设有凸沿; 电源基座,包括壳体及设置于壳体内的PCB电路板,所述PCB电路板上设有导电探针及USB接口,所述壳体一侧设有与所述凸沿对应的滑槽及与所述空心柱体对应的插孔,所述基板两侧的凸沿插接于所述滑槽内,所述空心柱体插接于所述插孔内,所述导电探针插接于所述空心柱体内并与所述插脚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换插头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与壳体之间设有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 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卡槽; 设置于所述壳体上与所述卡槽对应的弹性部; 所述卡槽内设有在外力作用下可对所述弹性部施加压力使该弹性部与卡槽解除卡扣状态的弹性按压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换插头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探针为可压缩的弹性导电探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换插头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由面壳及底壳组成,所述插孔设置于面壳上,所述底壳上局部边缘显露于所述插孔,该局部边缘形成用以限制所述基板向下运动的限位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换插头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与所述壳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弹性按压部与所述基板为一体式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换插头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式插头为中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德国、意大利、韩国、非洲国家标准中的任意一种插头。
【文档编号】H02J7/00GK203423509SQ201320517817
【公开日】2014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3日
【发明者】余海清 申请人:余海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